二級閲讀理解題應試指南英語等級考試

來源:文萃谷 6.2K

作為最重要的語言技能之一,閲讀是我國考生接觸外語的最主要途徑,英語等級考試(PETS)二級閲讀理解題應試指南。不過對於英語初學者來説,聽説領先是目前初級階段英語教學改革大潮的主流。PETS考試中閲讀的重要性跟傳統的同層次考試相比有所下降,但閲讀仍然佔了筆試試卷30%的權重,與聽力部分所佔的權重相同,仍然是筆試試卷中佔權重較大的一部分。

二級閲讀理解題應試指南英語等級考試

本部分共20題,考查考生理解總體和特定信息的能ΑR求考生根據提供?篇短文(總長約1, 000詞),從每題所給的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該部分所需時間為35分鐘。

考生在客觀答題卡上作答。

(一) 閲讀理解選材原則

(1) 閲讀量約1 ,000單詞,5篇或4篇文章。

(2) 題材多樣化。含科普,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

(3) 體裁多樣化。含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

(二) 閲讀理解考題類型

(1) 表層理解題(29%)。

直接問答 細節題

是非判斷題

詞句理解 猜詞義

猜單句意思

(2) 深層理解題(66%)。

中心思想

歸納概括題 段落大意

給標題

推理判斷題 文章寓意

作者的態度、意圖

(3) 圖表運用題(5%)。

(三) 閲讀理解測試要求

(1) 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及相應的細節。

(2) 既理解具體事實,又要理解抽象概念。

(3) 既理解字面意思,又要理解深層含義,如作者態度意圖等。

(4) 能通過某些句子、段落把握全文,並以此進行推理判斷。

(5) 能根據所給信息,結合常識問題判斷生詞和短語的含義。

具體要求如下:

1.考查對短文主旨或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標題的把握。

任何獨成一體的書面材料,不管是何種體裁、題材,都有一個主題,或在篇(段)首,或居篇(段)尾,或插篇(段)中,或貫穿於篇(段)始終,要讀者自己去領悟。準確把握大意,是閲讀理解的重要技能。

2.理解文中具體信息

有根,有千,有枝,有葉,方有樹。任何獨成一體的書面材料都是對某一主旨要義的展開,或鋪敍事件,或説明細節,或推理論述。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細節的前後左右,論述的人證、物證,所有這些重要的具體信息的有序組合,構成了一篇有血有肉的書面材料。理解這些重要的具體信息也是PETS第二級考試要求掌握的`重要閲讀技能。

3.根據上下文推測生詞的詞義

在PETS第二級考試的閲讀部分,所謂生詞,一是指新詞新義,二是指舊詞新義,三是指舊詞舊義,四是指舊詞新組。所謂“新”是指超出第一級考試大綱規定的範圍。所謂“舊”是指耒超出第二級考試大綱規定的範圍。“新詞新義”是指第二級考試大綱中根本無該詞。“舊詞新義”是指第二級考試大綱中有該詞,但詞義超出第二級考試大綱規定的範圍。“舊詞舊義”是指第二級考試大綱中有該詞,詞義也沒超出第二級考試大綱規定的範圍,但要根據上下文來明確推斷其具體意義,代詞是這類生詞的典型代表。“舊詞新組”是指未超出第二級考試大綱規定範圍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構成的超出第二級考試大綱規定範圍的詞組。PETS第二級考生的詞彙量普遍較少,最容易遇到生詞。遇到起關鍵作用的生詞,先不查詞典,根據已知推測其義,是必備的閲讀技能。

4.對短文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作合理的判斷。

根據文中明確給出的信息,有時還要結合基本常識,對某一問題作出推斷,得到或是毋需言明的細節,或是水到渠成的結論,或是不便直抒胸臆的弦外之音。這種形式既能考查考生的閲讀理解能力,又能錘鍊考生的閲讀思維品質。

5.理解文章的基本結構

下筆如建房,有意無意中總要大處着眼,小處着手,先有框架,後填磚瓦。根據不同的寫作目的、讀者對象以及內容,每一篇(段)書面材料都有自己特有的起承轉合與行脈絡,準確把握各部分間的內在邏輯關係,既是閲讀重要書面材料的需要,也是PETS第二級考試閲讀理解部分可以考查的內容。

(四)從閲讀習慣談閲讀能力的培養

閲讀是一個人積極主動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過程,英語方法《英語等級考試(PETS)二級閲讀理解題應試指南》。它是一種通過文字符號、語法、語義、修辭等進行思考、預測意義和不斷作出判斷推理,並不斷獲得印證和修正,從而理解文意的高級神經系統的心理活動和複雜的智力活動。人腦思維的個體差異性決定了閲讀能力也將因人而異。這種差異主要表現在閲讀習慣的不同。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談一談兩個方面的問題。

1. 學生中存在的不良閲讀習慣和習慣性閲讀障礙

(1)不能擺脱母語對外語的理解主要有三個途徑:

a具體情境 b 較為簡單的外語釋義 c 母語釋義。對於英語初學者來説,通過母語釋義來理解英語材料是一種較為普遍的途徑。但是,他們忽略了外語學習中重要的一點——“理解外語確實要通過母語之橋樑作用,但最終還需擺脱母語。”

然而,在實際的英語學習中,許多學生不習慣用英語來思維。尤其在閲讀過程中,他們總想用母語作媒介(即翻譯成漢語),否則不放心,不能按正常速度往下讀。這樣嚴重影響了閲讀速度和理解的準確程度。

(2)不能按意羣去閲讀

許多學生在閲讀過程中習慣於出聲讀、心讀或用手指指着讀,總之是“一目一詞”地讀。他們惟恐有遺漏之處,不敢加快閲讀速度,更不敢“一目十行”地讀。這樣使本來相對完整的句羣變得支離破碎。

(3)過多地使用詞典

一般來説,只有在精讀過程中我們才較多地使用詞典。可是,許多學生在所有的閲讀過程中只要碰到生詞就去查詞典。這是因為他們擔心個別生詞會影響他們對整個句子甚至全篇文章的理解。其實,我們常常可以通過上下文來確定詞義。再説,詞典上有的詞意義很多,一些學生不知哪個詞義與閲讀材料中的意義相吻合,結果查了半天仍然不能“對號入座”,而且大大影響了閲讀速度。

(4)只會分析性閲讀,不會理解性閲讀

中國學生看漢語讀物時,一般只求理解文章的內容,很少去分析其語言特點。而當他們讀外文材料時,卻把重點放在了語言的表達形式上。例如,許多學生習慣於先進行語法分析然後才能“讀懂”。

(5)領悟性困難

在閲讀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深層含義與表層含義不一致的表達,這時我們往往不理解或誤解。例如:He is dressing the turkey一句,很可能被誤解為“他正在給火雞穿衣服”,實際上dress在這裏是“給……調味”之意。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要求學生在閲讀時不要望文生義,而應結合上下文去推敲、體會。

2. 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之途徑

針對以上所講述的學生在閲讀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教師應在具體的閲讀訓練中作以下幾方面的指導:

(1)培養視讀習慣,擴大視距,養成按意羣去閲讀,用外語來思維的習慣

所謂視讀就是按意羣去“看”的閲讀方法。通過視讀可以更好地去理解、明確全句的意思,也可以更準確、全面的理解、把握整篇文章。例如:He went to a closet/and after a moment/brought out a package/marked with name and date. 這句中共有18個單詞,有些學生往往看一個詞想一個詞,逐詞注視,閲讀速度太慢而且不易掌握全句的意思。如在上面的斜線處停頓,則全句只要“注視”四次即可。閲讀速度可以提高几倍,而對句子的理解也要完整得多。

如果想進一步加快閲讀速度,就必須擴大視距。例如:Being able to read by phrases/in

stead of by single words/results from practice of reading一句,我們可以對此只“注視”三次。這樣視幅增大了,閲讀速度當然也就提高了。視讀習慣的養成要求我們必須先克服心讀和出聲讀以及假讀的壞習慣。心讀和出聲讀直接影響着閲讀速度,而假讀是毫無意義的閲讀。視讀訓練的過程要求我們必須集中精力,眼睛不停地往下看,使自己沒有時間念出聲或心讀。由於思想集中,也不至於形成假讀(即嘴裏雖在念,眼睛也在看,但看過幾行後,什麼也沒有理解,更沒有記住)。

(2) 減少複視次數,養成“預見”下文的習慣

許多學生在閲讀時眼睛回視、停頓的次數過多,這樣嚴重影響了理解的連貫性,不利於對全篇文章中心問題的把握。克服這一不良習慣的辦法有:一要盡力抑制眼睛回視、停頓的次數和頭部輕微搖擺的動作,二要在閲讀過程中養成“預見”下文的習慣。研究視力的專家認為,眼睛是大腦的延伸。讀者不是被動地用眼睛跟着文字的排列而運動,而是主動地用眼睛搜尋信息,然後通過大腦進行邏輯判斷、推理,從而大致“預見”下文。預見性越高,理解的連貫性就越強,閲讀的速度和理解的能力也就越高。

(3)培養科學地推測語義的能力,養成理解性閲讀的習慣

在閲讀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不解的詞和一些深層含義與表層含義不一致的表達,如何處理這些閲讀障礙直接關係到閲讀速度和理解的準確程度。此時,化“不解”為“理解”的途徑大致有以下幾種:

1) 首先,判斷某些生詞有沒有進行精確猜測的必要。

例如:We had little food with us, only a few biscuits and some chocolate.

此句中,假設biscuits是生詞,那麼我們無法準確地説出它的意思是什麼,但是我們能夠知道它與chocolate同屬於food這一義域,不再追究它的精確含義也不會影響對基本句意的理解。

2) 根據詞性或構詞法作出判斷。

例如:He fished out an old book from the bag.

此句中的fish一詞可能令人費解。如果分析一下句子成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