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閲讀教學中的困惑

來源:文萃谷 2.42W

英語閲讀教學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生相對比較薄弱的環節,但當前英語閲讀教學主要面臨理念落後、內容單一、資源欠妥等問題。接下來小編蒐集了英語閲讀教學中的困惑,歡迎查看,希望幫助到大家。

英語閲讀教學中的困惑

  篇一:國中英語閲讀教學的困惑及對策

新課改是當前我國教學發展的重要趨勢,其發展對於國中英語閲讀教學開展有一定影響。國中英語閲讀教學已經由以往的注重英語閲讀中詞彙教學轉變為對學生英語綜合表達能力的訓練。而當前國中英語教學環節,存在教師教學方法落後、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手段單一,進而導致的學生學習積極性偏低,無法將自身對閲讀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這些問題。所以在以後的英語閲讀教學中應重視這些問題以便提高教學水平。

一、國中英語閲讀教學的困境和現狀

(一)教師教學理念落後且方法不當。

國中英語閲讀教學中對英語閲讀的重視程度不夠。部分教師片面認為英語教學只是要求學生進行單詞記憶和課文背誦,但對英語閲讀能力的培養顯然重視不夠。其次教師選擇的教學方法大多數為板書教學,教師將課本文章中的重點內容提取出來,照抄在黑板上,而學生則在下面記好筆記,對學生英語閲讀能力的訓練無從體現。

(二)閲讀教學內容相對單一且枯燥。

目前在國中英語教學中所選擇的英語閲讀教學內容相對單一且枯燥。根據課本內容看,主要閲讀內容模塊安排分為:vocabulary learning(詞彙學習),read quickly and answer(快速閲讀並回答),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after it(聽錄音並跟讀),read again and do some exercises or retell the text(再次閲讀和做一些練習或複述課文)。不難看出,這樣的課程安排相對比較枯燥,學生不得不按照這樣的方式學習,所以閲讀教學的意義難以體現。

(三)課本閲讀資源的利用不夠合理。

當前國中英語課本當中有許多閲讀資源可以有效利用,但是教師對這些資源的挖掘程度還不夠。

比如課本當中有許多幅漫畫構成的對話,本身足以吸引學生,且這些對話內容往往是具有豐富知識性的。另外,在每個單元的結尾處,依然有對本單元教學內容的總結性段落。如“A healthy lifestyle,the Chinese way”總結出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又如eat breakfast,do morning exercise,這些都是中國人的健康生活方式。但是許多教師往往會忽略這一部分資源,認為課本中這些總結性段落沒有實際閲讀價值,久而久之造成學生對這一部分內容的忽視,進而導致課本閲讀資源利用不合理。

二、國中英語閲讀教學水平提升的對策

(一)合理利用課本閲讀資源。

國中英語閲讀教學水平要實現質的飛躍,首先就要合理地利用課本中的閲讀資源。國中英語課本中有許多優秀文章可以借鑑,學生合理地對其進行應用有利於自身閲讀活動的開展。

比如八年級英語課本中有這樣一部分內容“how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題目下面講述的是霍金的故事,這其中就有對其事件的基本介紹。如霍金這一生如何看待自己的成就,對自身遭受的苦難又具有怎樣的態度。另外有霍金給出的一些面對困難與挫折的建議,都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可以有效利用這一部分內容,讓學生除了課堂教學之外,還可以利用課餘時間反覆閲讀課本中出現的閲讀素材,更有利於幫助學生形成語感,豐富學生視野。

(二)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養,更新教學理念。

教師對於自身要求應不斷提升,一方面時刻注重對自身素養的提高,另一方面針對全新教學理念,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將新課程改革之後的教育理念與實際教學相結合,設計符合教學現狀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所以教師不僅要實現自身專業素養的提高,而且要積極努力地進行教學理念的完善,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活動是師生共同互動的結果。其次,教師應注重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明確教學情境創設對學生的.幫助作用,以期提高學生對於閲讀學習的興趣。如七年級英語第一單元中“welcome to the unit”,是學生在國中階段接觸英語的第一課,這一課主要針對初入國中校園的學生進行簡單的英語知識介紹,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與學生更貼近,更有利於學生產生對知識的渴求。所以教師可以利用這一機會,讓學生都參與到討論中,談談自己來到國中的感受,交流自身對國中英語學習的期望等,在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的同時,實現對學生英語課文閲讀興趣的培養。

(三)重視學生的課外閲讀及閲讀興趣的培養。

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自覺閲讀習慣和意識,並逐步形成課外閲讀能力,進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課外閲讀水平。比如,可以利用課餘時間讀一些英文報紙,或者看一些圖文並茂的英文週刊,幫助國中階段的學生理解文章內容。還可以讓學生利用課餘多看一些英文電影,聽一些英文歌,不要過於注重其中詞義,只需大致理解,培養語感,目的是實現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提高。

總之,當前國中英語閲讀教學中存在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只要教師不斷更新自身教學理念,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同時有效利用英語課本資源及課外閲讀資源,國中英語閲讀教學的整體水平必然會得到提升和突破。

  篇二:國小英語閲讀教學中存在的困惑及對策

目前國小階段,英語教學越來越得到重視,教師尤其注重學生聽説能力的培養,表現在單詞教學和句子教學,而英語閲讀在英語教學中也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閲讀亦為英語學習輸入的重要手段。閲讀是學生提高英語學習興趣,積累語言知識和提高語言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閲讀不僅使英語學習者增長知識,提高興趣,而且也會提高其想象,概括,歸納綜合,邏輯推理,理解記憶等方面的綜合能力(朱浦 2008)。新課程標準對國小生的閲讀能力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如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養成按意羣約定的習慣等。但是,如何有效地開展閲讀教學,真正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這是令很多教師感到困惑的問題。

一、目前國小英語閲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關於閲讀教學,一些教師經常感到困惑:為什麼學生對閲讀材料興致不高?為什麼學生上課時反應平淡,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來?閲讀課應該怎樣上?怎樣的閲讀課學生才會感興趣?筆者在聽課及自己上課的過程中,發現現階段國小英語閲讀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 注重跟讀,忽視對閲讀材料的理解

現行國小英語教材都有配套錄音。在英語教學的初級階段,教師往往側重對學生聽説技能的培養而忽略了對詞彙的認讀和拼讀。很多教師上閲讀課時,把大量的時間放在讀上,這本無可厚非,但重要的是怎麼讀。有的教師上課時讓學生跟錄音讀,跟老師讀,然後是小組或個人讀,如此簡單重複,只能使讀變得枯燥乏味,學生對閲讀就失去了興趣。所以如何正確處理閲讀材料,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閲讀材料中出現的新單詞和新句式,從而提高閲讀的效率,也是如今擺在閲讀教學中的一個問題。

2. 注重詞彙與語法教學,閲讀缺乏樂趣

由於教師對閲讀材料整體把握不夠,使用的閲讀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基本上沿用了老一套的方法:對閲讀材料中出現的語言點給予過多關注,把閲讀教學當成一般課文教學如講解生詞,補充詞組,逐句逐段分析,不厭其煩地分析語法等,過分地重視了詞彙和語法教學。而忽略了對學生閲讀的指導和教與學過程中師生的互動交流,學生感覺不到閲讀的樂趣,學習積極性也不高,閲讀課效率降低,問題也層出不窮。

3. 教師可能會有這樣的感受:同樣的閲讀材料,這樣問,學生思維活躍;而那樣問,卻變為“死水一潭”。為什麼會這樣?這正是由於教師在教學中對問題的設計不到位而造成的。具體説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低估學生能力,設計的問題過於簡單。有些問題只需要學生回答“Yes.”“No.”“Ok.”就可以了。而且老師的提問語氣有時候就已經告訴了學生答案。一提出這類問題,同學們幾乎異口同聲。看似熱鬧,課堂參與度很高,其實很多學生根本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考。

(2)高估學生能力,提出的問題難度過大,讓學生不知該怎麼回答。國小生的英語詞彙量較小,生活經驗有限,對於難度過大的問題,學生一般不能很快組織通順的語言進行表達。而這時,老師為了不冷場,也會降低要求,轉而要求學生用漢語回答。如此,就逐漸使英語課堂變成了知識課堂---把英語作為知識來傳授,而不是語言訓練課堂---把英語作為語言來操練,使用。久而久之,學生對母語的依賴越來越深,應該培養起來的英語思維習慣也無從談起。

(3)問題針對學優生,忽視學困生。閲讀理解對學困生來講是有難度和挑戰性的,老師在課堂上應該給予他們應用的關注。有的教師習慣讓學優生回答問題,在課堂上只與這部分學優生互動,若這部分學生能回答,便以為教學目標已圓滿完成。長此以往,會打擊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

4. 走過場式教學,使學生無法受益

有些教師由於對閲讀重要性的認識不夠,乾脆把閲讀材料當作課外閲讀。拿到一篇閲讀材料,解釋完生詞,對對答案就草草了事。如此走過場的教學,學生根本無法從中獲益,而擴大閲讀量、提高閲讀能力也成了一句空話。

二、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閲讀教學的一些策略

把閲讀課分為閲讀前(pre-reading),閲讀中(while-reading)和閲讀後(post-reading)三個階段來進行教學。在閲讀前,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活動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在閲讀中,教師應以課文為載體,創設豐富的語境,引導學生接觸和熟悉所學語言;在閲讀後,教師應引導和幫助學生內化新知識,運用所學語言。

1. 閲讀前活動旨在為學生閲讀文章,瞭解文章大意做準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以下幾種閲讀前活動:

(1)以文化背景知識導入,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喚起其閲讀慾望。新課程標準強調國小英語教學的首要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教師在閲讀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法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向學生滲透與所學內容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是激發學生閲讀興趣的有效手段之一。

例如,《新標準國小英語》(三年級起點)第五冊M7 U1,課文主題在於介紹狗在特殊人羣的生活中發揮的作用。教師可以介紹一些與動物相關的成語或諺語,讓學生感受中外文化的差異。比如,在中國文化中,“狗”總是人們鄙視,詛咒的對象,而日常生活中狗也只是用來看家或作為寵物狗。而在西方,狗卻是可愛的象徵,如lucky dog, 狗在生活中發揮的作用也很大。

(2)利用圖片,歌曲導入,引導學生聯想與閲讀內容相關的已知信息。教師首先應明確話題與教學目標,將其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聯繫,並通過問答,介紹和對話的形式,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是學生在積極,主動,活躍的思維狀態下進行有意義的學習。

例如,《新標準國小英語》(三年級起點)第五冊 Module 6 Unit 1, 內容涉及學校生活。針對這一學生熟悉的話題,教師可以用以下問題直接導入學習: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the playground? 還可以藉助圖片讓學生説出圖中人物在進行什麼活動,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所學語言。

教師還可以安排學生進行熱身活動,如頭腦風暴,説歌謠,唱歌或讀小詩等,復現與閲讀材料相關的已學內容,為之後的閲讀教學做好鋪墊。

(3)教學影響理解課文內容的生詞,降低閲讀難度。對於這類生詞,教師應在閲讀前指導學生預習和學習。教師可以通過藉助圖片或實物學習和理解生詞,用表演的方式介紹或解釋生詞,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藉助母語解釋生詞等方式幫助學生掃清詞彙障礙。

(4)引導學生通過預測故事情節瞭解閲讀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課文中的關鍵詞預測課文的內容,可以讓學生獨立預測,也可以採用小組討論的方式預測。在這個階段,學生不僅要運用已有的知識,還要運用邏輯推理,展開合理的想象。

2. 在閲讀中,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掌握有效地閲讀策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體過程可包括初讀感知大意;精讀關注細節,賞讀突破難點。在閲讀中階段,教師應特別注意問題的設計,精心設計問題,充分引起學生的思考與探索。

國小英語閲讀教學中問題設計的策略:

(1)以激發學生興趣為出發點。在教學過程中,合理設計問題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啟發學生的思維。具體説來有以下幾種做法:利用插圖,吸引學生注意;圍繞標題提出問題,促使學生展開想象,預測將要學習的內容;在對話式或故事式的閲讀材料中,教師可根據情節提出問題,讓學生猜測情節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性。

(2)以面向全體學生為切入點。英語教學應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設計能引起集體共鳴的問題。這樣既能激活學生的思維,還能提高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3)以抓住重難點為着力點。針對關鍵詞句有的放矢,化難為易,層層深入。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知識設計循序漸進的問題,比如可以從一般疑問句到選擇性的一般疑問句,再到特殊疑問句,步步為營,使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

(4)以體現開放探究為着眼點。開放探究性問題不僅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還能將學習引向深入。同時教師還應注重對學生提問意識和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3. 閲讀後的拓展延伸。拓展延伸階段是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的重要環節,旨在練習,鞏固和拓展學生在閲讀過程中所學的語言知識,並培養其説和寫的能力。

教師在閲讀課中應着力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能力和技巧。複述是一種比較有挑戰性的口語練習。在學生了解閲讀材料的內容並掌握了生詞的情況下,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掛圖或板書的關鍵詞語複述閲讀材料的主要內容,或者根據閲讀材料進行角色扮演。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選定一名group leader,由group leader分配角色,表演故事。教師要注意調控和指導學生的表演活動,並對各小組的表現給予評價。對於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指定他們改編故事,進一步培養其語言運用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和自主閲讀能力,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適量的課外閲讀作業。例如,當學生掌握了節日的表達方法後,教師可以佈置這樣的任務:以小組為單位查閲相關資料,並寫一篇介紹西方某個傳統節日的小短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