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

来源:文萃谷 2.36W

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首先有内因,要让学生对学习有主动性,想去学,要去学,使学生在主观上有学习的需要,想要发自内心的去学习,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反感,那就根本不用提及自主学习了;其次有外因,即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自主学习继续下去。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

要让学生对学习有主动性,使其成为自身的需要,应着力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调皮的孩子可以很长时间静静地去观察一只昆虫,一个两三岁的娃娃可以反复的摆弄一件东西而不厌烦,那是因为他对他所从事的东西感兴趣,那是他内心的一种需要,不需要任何人去督促他。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就要从教学设计这一环节注重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例如在识字这一环节上,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有趣的文字,它是一种表意文字,从最初造字的象形文字,到后来的指示、会意、形声等构字方法,每一个汉字就是一幅图画,每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在教学中,单单是让学生看到汉字中隐藏的图画,蕴含的故事,已是十分有吸引力了,如果再加上我们一些精心的设计,如猜字谜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中华文字的美。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帮助学生掌握了汉字构造的规律,让学生们的学习变得既快乐又轻松。这样,当学生在遇到一个他不认识的汉字时,他也许就要想一想,猜一猜,这个字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图画,蕴含着什么样的故事,然后去验证事实与他的猜测究竟有多少吻合。如果猜得对,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学习的快乐;猜错了,又增长了一份知识,多认识了一个“朋友”。

二 强化学生的学习愿望

一个人的兴趣会随着时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仅有最初的兴趣是不能维持一个人长时间的专注于一件事上的,更何况身处国小阶段的孩子,他们随时随刻都在接触着新鲜事物,他们的兴趣关注点也随时都在转移变化。要想让学生最初建立的兴趣,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精神需要,变成一股稳定的力量,这时必须提升学生的精神层次,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学生身处的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环境,各种思想、言论、行为充斥在他们身边,有家庭的,社会的,同学伙伴之间的。而这时年龄尚小的他们如何能辨别这些,去伪存真,我想他们是做不到的。那如何在他们学习的道路上排除那些干扰,坚定学习的信念呢?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灵魂的清洁工,让学生去接受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在故事中与伟人同行,在故事中接受感动,在与书中人物的心灵碰撞中去体会,感悟是非、对错,比任何外在的说服、讲大道理来的更深入内心。在工作中,我积极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学生也收获颇丰。在我们班的一次活动中,尹传志同学向全班介绍了他读的一个故事:《背起爸爸上学》,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他为我们介绍了故事的内容,非常的感人。最后他又强调,他读了之后也很感动看,他已经读了五遍了。听了这话,我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个故事对他的影响有多么深入。也许以后他会忘了这个故事,但这个故事一定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影响着他,激励着他。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有了主动学习的愿望,这时就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了。只有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才不致因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找不到学习方法而退缩,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一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具备了学习的能力,才能更快乐地、更主动地去尝试,去体验,去积极地自主学习,从而品尝成功的快乐。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是用“教材教”,而不是去“教教材”。学生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就会主动自觉地学,而产生自主学习了。

二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有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从何入手。教师要明确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我在教学《乡下人家》这一课时,我们的学生就身处农村,身边的景物、风土人情都历历在目,我就让同学们以身边的环境为资源,让他们说一说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是与作者文中所写的乡下人家中的情景是一致的,大家兴致勃勃地找出了一处又一处,不知不觉中体会了课文中所描写的乡下的美丽与闲适;我又让他们找一找我们的生活与文中不一样的地方,同学们又找出“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子”,现在已经有很多都变成了楼房了,道路也变得更宽阔了,体会到了如今农村的新变化;也有的同学说以前清清的河水现在有的受到了污染,河水变臭了,意识到环保就在我们身边在学习中,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充分利用身边的环境或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