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學年人教版,必修三課時規範作業:第7課啟蒙運動

來源:文萃谷 2.3W

一、選擇題

2014-2015學年人教版,必修三課時規範作業:第7課啟蒙運動

人們將伏爾泰、孟德斯鴻等人的思想稱為啟蒙思想。對“啟蒙思想”這一概念最準確的表述是

A.否定封建王權,提倡權力的“制約”與“平衡”

B.批判專制主義,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

C.批判禁慾主義,提倡個人自由的思想

D.崇尚人性,要求把人從宗教束縛中解放山來

“要勇於探索未知!要有勇氣運用你的頭腦!”主張這種觀點的是

A.文藝復興 B.宗教改革

C.啟蒙運動 D.新文化運動

伏爾泰説:“如果在英國僅允許有一種宗教,政府很可能會變得專橫;如果只有兩種宗教,人民就會互相割斷對方的喉嚨。”伏爾泰所要表達的觀點主要是( )

A.教隨國定 B.信仰自由

C.信仰得救 D.因信稱義

有一位啟蒙思想家,在其代表作《社會契約論》中闡述了“人民主權”學説,這一學説成為新興資產階級革命的旗幟。他是

A. 伏爾泰

B. 孟德斯鳩

C. 康德

D. 盧梭

歐洲啟蒙思想家大多認為:國家是“必不可少的惡”,是人們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強制工具。為此,他們都主張

A. 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 消滅私有制,實現社會平等

C. 建立有效機制,實現權力制衡

D. 取消國家機構,實現公民自治

18世紀的法國,越來越多的人不再盲從統治者的説教,學會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問題。他們思考的問題與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時期相比,突出表現在

A.批判神權統治

B.宣揚人性解放

C.構建理性王國

D.倡導思想自由

“國王是上帝派到世間的最高權威,有無限的權力。”啟蒙運動中,從國家起源的角度否定了這一觀點的理論是

A. 天賦人權

B. 三權分立

C. 社會契約

D. 君主立憲

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的傳播最終導致了法國大革命爆發,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國,而17世紀中國思想家的思想影響卻遠未能達到這一步。產生這種差別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國思想家們的思想產生的時間較早

B. 當時中國資本主義發展水平遠遠落後於法國

C. 當時中國的'科技水平遠遠落後於法國

D. 當時中國思想家們沒對未來社會提出政治設想

二、連線題

17世紀,明末清初進步思想家向正統思想發起挑戰;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把歐洲啟蒙運動推向高潮。閲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凡天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產業,曾不慘然,曰:我固為子孫創業也。其既得之也,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視為當然,曰:此我產業之花息也。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原君》

材料二:社會公約可以簡化為如下的詞句:我們每個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於公意的最高指導之下,而且我們在共同體中接納每一個成員作為全體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於是,這一結合行為立刻就產生了一個道德的與集體的共同體,以代替每個訂約者的個人。

——盧梭

材料三:在伏爾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學的中國是開明專制君主制的典範,那裏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從不規定國民的宗教信仰。”“中國的政治體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則結為一體的。這種政治與道德的統一,也為對現實不滿的法國人提供了一種榜樣”。

——馬克垚《世界文明史》

請回答:

(1)分別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觀點,並指出兩者的相同之處。,兩者在政治、經濟方面有何相似的時代背景?

(2)據材料三並結合伏爾泰所處的社會環境,分析伏爾泰高度讚賞中國儒學的原因。結合材料一指出伏爾泰的認識有何侷限?

(3)18世紀法國的進步思想推動了法國大革命的迅速爆發,而17世紀中國的進步思想卻很快沉寂下去。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造成這兩種不同狀況的根本原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