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農村流轉工作彙報

來源:文萃谷 2.12W

XXX縣轄15個鄉鎮,375個行政村,總面積737平方公里,總人口59萬,農業人口53萬,耕地面積69萬畝,是一個傳統的農業縣。

縣級農村流轉工作彙報

近年來,我縣農村經濟發展迅速,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也明顯加快,特色農產品的優勢產業和土地連片開發,形成了一定的規模,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和種養大户對土地的需求日趨強烈,而廣大農民對土地的依附程度逐漸減低,推進農村土地流轉,進行適度規模經營,已成為農村社會發展的必然。結合我縣實際,農業局積極引導農民進行土地流轉,初步實現了部分土地的規模化種植和標準化管理。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子。

一、目前土地流轉現狀

我縣農村土地流轉工作在土地承包穩定的基礎上,起步較早,按照“協商、自願、有償”的原則,規模化、形式多樣,多以轉包、出租為主,已初步探索出了“企業帶動型”“合作社帶動型”“大户帶動型”等土地流轉模式。為更好服務與管理農村土地流轉。2015年底,成立了縣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建立了集政策諮詢、合同簽訂、信息服務、調解仲裁、檔案管理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大廳。2011年各鄉鎮也相繼成立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為土地規模流轉建立了良好的

信息平台。截止目前,全縣流轉面積達到15萬餘畝,佔耕地總面積的21%,其中培育千畝以上的經營户30個,流轉面積4萬餘畝,百畝以上土地經營户254個,流轉面積8萬餘畝。在優化我縣勞動力資源,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民收入,發展適度規模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組織領導,提高認識。農村土地流轉是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明確要求。是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全縣各部門高度重視,積極引導加強協調服務,做了大量着實有效的工作,農業局提前介入,掌握全縣土地流轉第一手資料,主動服務指導、出點子、想辦法、及時提供政策支持和各種信息,為全縣農村土地流轉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加強政策宣傳,服務引導。一是引導羣眾,組織各鄉鎮農村基層幹部參加農村土地承包法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知識培訓,引導羣眾走出小農意識,克服戀土情結,營造土地合理流轉的社會氛圍。二是大膽探索,打好土地招商牌,通過發佈招商信息吸引有實力的經濟實體從事土地流轉,併為外來耕作者提供一系列優惠政策。三是發揮職能,提供良好環境。縣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建立了良好的信息平台,實行“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公”,農業土地仲裁庭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及時有效地解決流轉中所產生

的糾紛,有力穩定了土地流轉環境。

(三)規模經營,加快土地流轉速度。一是通過企業龍頭帶動,實現土地規模經營。2015年XXX鎮政府通過招商引資,成功引進廣東增城超振裕菜場,該公司在XXX鎮青楊廟村以每畝800斤小麥的價格,簽約10年,租賃1000餘畝土地用於種植香港市場需要的時令蔬菜。每天供港無公害蔬菜在10噸以上,僅蔬菜一項年利潤達300萬元以上,畝均年純收入3000多元。同樣的土地,土地流轉前分户經營,每畝年收入僅762元;在土地流轉後實現規模經營,每畝年利潤淨增2000多元。在超振裕蔬菜公司的帶動下,青楊廟周邊村莊805户農户也進行了集中規模化蔬菜種植,目前菜地面積近2000畝。 二是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帶動,實現土地規模經營。隨着農村市場經濟的發展,以户為單位的小規模經營模式日益不適應生產發展要求。近年來,XXX縣農民自發成立了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縣委縣政府因勢利導,大力發展和規範適應經濟發展要求和羣眾意願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中介服務,帶動農户集中土地進行規模化種植和專業化生產。通過合作組織集中土地近萬畝。如前王莊蔬菜專業合作社和鄭橋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等,一手牽着市場,一手聯着農户,制定了各項制度,採取統一種植模式,確立社員資格,規範化管理。為蔬菜種植户提供全程種植服務,並註冊了商標,先後申報了無公害

基地認證、綠色食品認證和無公害蔬菜種植操作規程。組織蔬菜產品闖市場,在讓種菜户獲得蔬菜利益的前提下,土地流轉實現規模經營。使畝均純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三是通過種植大户示範帶動,實現土地規模經營。通過政府引導和宣傳,吸引了一部分社會資金和工商企業,主動到農村開展規模化種植,出現了張國凡、年順公司、聖光集團等一批2000畝以上的菜林間作、蔬菜園區、藥材股份種植,這些種植大户在得到規模效益的同時,大大增加了農民的收入,進一步加快了全縣土地流轉的速度。

《縣級農村流轉工作彙報》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