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力學知識點2篇

來源:文萃谷 2.52W

上學的時候,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也可以通俗的理解為重要的內容。你知道哪些知識點是真正對我們有幫助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物理力學知識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物理力學知識點2篇

高中物理力學知識點1

1、重力

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物體受到的重力G與物體質量m的關係是G=mg,g稱為重力加速度或自由落體加速度,與物體所處位置的高低和緯度有關。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在南北極或赤道上指向地心。物體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點叫做重心,重心位置與物體的形狀和質量分佈有關。

2、萬有引力

存在於自然界任何兩個物體之間的力。萬有引力F與兩個物體的質量m1 、m2和它們之間距離r的關係是,G稱為引力常量,適用於任何兩個物體,其大小通常取。 萬有引力的方向在兩物體的連線上。

3、彈力

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於要恢復原狀而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生的力。彈簧的彈力F與其形變量x之間的關係是F=kx,k稱為彈簧的勁度係數,單位為N/m,與彈簧的長短、粗細、材料和橫截面積等因素有關。彈力的方向與形變的方向相反。彈簧都有彈性限度,超過彈性限度後,前述力與形變量的關係不再成立。

4、靜摩擦力

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發生相對運動或具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在接觸面產生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叫做摩擦力。當兩個物體間只有相對運動的趨勢,而沒有相對運動,這時的摩擦力叫做靜摩擦力。兩個物體間的靜摩擦力有一個限度,兩個物體剛剛開始相對運動時,它們之間的摩擦力稱為最大靜摩擦力。兩個物體間實際發生的靜摩擦力F在0和最大靜摩擦力Fmax之間。靜摩擦力的方向總是沿着接觸面,並且跟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5、滑動摩擦力

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滑動時,受到另一個物體阻礙它滑動的力。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兩個物體表面間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滑動摩擦力f與壓力FN之間的關係是f=uFN,u稱為動摩擦因數,與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的材料、接觸面的情況有關。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沿着接觸面,並且跟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6、靜電力

靜止的點電荷之間的力。靜電力F與兩個點電荷q1、q2和它們之間的距離r的關係是,k稱為靜電力常量,其大小為。兩個點電荷帶同種電荷時,它們之間的作用力為斥力;兩個點電荷帶異種電荷時,它們之間的作用力為引力。靜電力也稱庫侖力。

7、電場力

試探電荷(帶電體)在電場中受到的力。電場力F與試探電荷的電荷量q之間的關係是F=Eq,E稱為電場強度,大小由電場本身決定,方向與正電荷所受電場力的方向相同,其單位為N/C。

8、安培力

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到的力。當直導線與勻強磁場方向垂直時,導線所受安培力F與導線中電流強度I,導線的長度L,磁感應強度B之間的關係是F=BIL。安培力的方向可由左手定則確定。

9、洛倫茲力

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時受到的力。當粒子運動的方向與磁感應強度方向垂直時,粒子所受的洛倫茲力與粒子的電荷量q,粒子運動的速度v,磁感應強度B之間的關係是F=qvB。安培力的方向可由左手定則確定。安培力是大量帶電粒子所受洛倫茲力的宏觀表現。

10、分子力

存在於分子間的作用力。分子力比較複雜,分子間同時存在着引力和斥力,當分子間距離為r0時,引力與斥力的合力為0,當r>r0時合力表現為引力,r

11、核力

存在於原子核內核子之間的一種力。核力是強相互作用的一種表現,在原子核尺度內,核力比庫侖力大的多;核力是短程力,作用範圍在之內。

總結

重力的本質是萬有引力,是物體和地球之間萬有引力的具體化,若不考慮地球自轉的影響,地面上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等於地球對物體的引力。彈力、摩擦力、靜電力、電場力、安培力、洛倫茲力的本質是電磁相互作用。核力是一種強相互作用。還有一種基本相互作用稱為弱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與放射現象有關。四種基本相互作用構築了力的體系。

高中物理力學知識點2

力學知識點1、力:

力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條有向線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來的方法叫力的圖示。

按照力命名的依據不同,可以把力分為

①按性質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電磁力等。)

②按效果命名的力(例如:拉力、壓力、支持力、動力、阻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①形變;②改變運動狀態.

力學知識點2、重力:

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G=mg,方向豎直向下。作用點叫物體的重心;重心的位置與物體的質量分佈和形狀有關。質量均勻分佈,形狀規則的物體的重心在其幾何中心處。薄板類物體的重心可用懸掛法確定,

力學知識點3、彈力:

(1)內容:發生形變的物體,由於要恢復原狀,會對跟它接觸的且使其發生形變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彈力。

(2)條件:①接觸;②形變。但物體的形變不能超過彈性限度。

(3)彈力的方向和產生彈力的那個形變方向相反。(平面接觸面間產生的彈力,其方向垂直於接觸面;曲面接觸面間產生的彈力,其方向垂直於過研究點的曲面的切面;點面接觸處產生的彈力,其方向垂直於面、繩子產生的彈力的方向沿繩子所在的直線。)

(4)大小:

①彈簧的彈力大小由F=kx計算,

②一般情況彈力的大小與物體同時所受的其他力及物體的運動狀態有關,應結合平衡條件或牛頓定律確定.

力學知識點4、摩擦力:

(1)摩擦力產生的條件:接觸面粗糙、有彈力作用、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三者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觸面相切,與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但注意摩擦力的方向和物體運動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還可能成任意角度.

2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力學部分

力學的基本規律之: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規律(12個方程);

三力共點平衡的特點;

牛頓運動定律(牛頓第一、第二、第三定律);

力學的基本規律之:萬有引力定律;

天體運動的基本規律(行星、人造地球衞星、萬有引力完全充當向心力、近地極地同步三顆特殊衞星、變軌問題);

力學的基本規律之:動量定理與動能定理(力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係—衝量與動量變化的關係—功與能量變化的關係);

動量守恆定律(四類守恆條件、方程、應用過程);

功能基本關係(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

力學的基本規律之: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變化的關係(重力、分子力、電場力、引力做功的特點);

功能原理(非重力做功與物體機械能變化之間的關係);

力學的基本規律之:機械能守恆定律(守恆條件、方程、應用步驟);

簡諧運動的基本規律(兩個理想化模型一次全振動四個過程五個物理量、簡諧運動的對稱性、單擺的振動週期公式);簡諧運動的圖像應用;

簡諧波的傳播特點;波長、波速、週期的關係;簡諧波的圖像應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