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篇)

來源:文萃谷 1.35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篇)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

清晨到菜市場買菜,驚喜地發現一處菜攤上擺放着幾縷艾草,一股艾草香撲鼻而來。我這才意識到,端午節到了。在我的記憶深處,故鄉的端午節就藴藏在這悠悠的艾香裏。

童年時代,每到端午節這天,父母就會早早地喚醒我,沿着鄉間小路,到河邊去採艾草。初夏清晨的微風,手中艾草淡淡的清香,成了我童年生活中永遠抹不掉的記憶。上學後,在課堂上朗誦《詩經》中的句子,“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我的眼前就會浮現出了河邊艾草的影子,我的鼻尖也會飄動着艾草的香氣。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這個流傳了幾千年的習俗依然在我的家鄉沿襲着。那時,採完艾草,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它插在家中的門上。愛好中醫的父親就告訴我,家裏插艾草,就是要用艾草的香氣祛病驅邪,端午節這天插艾草,全家人一年都不會生病。記得那時母親還特意挑選嫩一點的艾草,編成環形,然後掛在我的耳朵上,希望我健康平安。

端午節吃艾葉粽子,是童年時最難得的記憶。母親先是把採來的艾葉洗淨,放進鍋裏用水煮透。然後撈出來把水擠幹,用刀剁碎,放進泡發好了的糯米里一起拌勻。最後用蘆葦葉把他們包好,放進鍋裏煮。這種艾葉粽子從早晨下鍋直到中午才能煮熟煮透。出鍋後,早已等不及的我,立即打開一個,顧不得燙嘴就大吃起來。艾葉的清香,糯米的甜潤,母親忙碌的身影,給我留下的記憶是一生中無法抹去的。以至於後來吃過各種地方的粽子,但是都沒有母親親手包的艾葉粽子香甜。

每年端午節這天採的艾草,都會被父親細心地收藏一部分。父親説這艾草不僅能吃,還能治病,對腰腿疼痛、四肢不靈等風寒性疾病效果十分顯著。記得有一年我慢性腰肌勞損的毛病又犯了,吃了許多藥都沒有效果後。母親於是親手把艾葉用鍋炒熟,然後親手做了一件艾葉褥子,專門託人從老家給我捎到省城。那天晚上躺在艾葉褥子上,聞着艾葉特有的香味,感覺後背暖烘烘的,疼痛立時減輕了許多。

如今,又看見了那熟悉的艾草,又聞到了那艾草的清香,我於是準備買上幾縷拿回家中,這時手機響了,母親從老家打來電話,問我什麼時候回去過端午節,他們在等我一起去採艾草,一起包艾葉粽子。思念之情立即在我心頭湧起,我大聲對母親説:“端午節一放假,我立即就回家。”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2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的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我家鄉的端午節要比其他地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説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裏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小孩還要掛香囊的。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户户都會包粽子來吃,粽子有鹹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呢,就是鹹肉啊,燒雞,蛋黃,乾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裏煮,等粽子熟了以後,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裏藏着白白的粽肉,鹹粽子裏紅紅的粽肉都升騰着蒸汽,散發着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着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幫極了!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粽子。端午時節,家裏包了一大把粽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為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姥姥家帶來的吃不完的粽子。

我家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悦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着正宗的家鄉粽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

又一個新的端午節即將到來,我懷着一顆思念,期待,激動的心去迎接你。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3

農曆五月七年級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午節。現在端午節的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這一天家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都要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

而北方則是七年級要給家裏的孩子繫上五彩線,等下雨時把五彩線扔進水溝裏,這樣可以讓孩子健康成長不被蛇咬,這是我聽媽媽説的,從我出生開始每一年媽媽都給我係五彩線,她希望我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另外家家還要在門上插上艾蒿和葫蘆、桃樹枝,老人們説這樣可以保佑家宅平安,老一輩的傳統習俗不能改,更重要的是吃粽子。

當然,首先得包粽子那我就要説説我家包粽子的能手奶奶了,奶奶先買來粽子米泡上一整天,還要買粽子葉,和一種包粽子用的繩子叫馬蓮的植物,當然奶奶都要把這些泡上一整天,再用開水把粽子葉用開水煮一下,軟軟的才好用,媽媽不會包,只好跟奶奶學,我也在邊上湊熱鬧,奶奶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然後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空心的圓雉形。媽媽學着奶奶的樣子,拿了三片葉子想把它捲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奶奶見了就在旁指點:"左手捏住粽葉的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奶奶的指點下媽媽卷好了粽葉。

接着,奶奶在空心圓錐形裏的粽葉裏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味勺舀了一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緊緊的。媽媽也在粽葉裏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的時候不是把粽葉刺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奶奶説;"搖動筷子的時候要輕一些,把粽葉捏緊一些。你看……"

奶奶邊説邊示範,媽媽按奶奶説的做着,我也跟着邊聽邊學,哈哈!媽媽包的粽子像些樣子了。最後一道工序是捆粽子。只見奶奶兩手握緊粽葉,用馬蓮在粽子尖角附近返纏了兩圈,結上馬蓮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媽媽也照着捆好了第一個粽字。隨之,第2個,第3個……媽媽一連包了好幾個。奶奶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了一會兒就上桌了!雖然我們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三十分鐘後,再泡在湯水裏一個小時左右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這些粽子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

我和爸爸這兩隻小饞貓一聞到香味就圍着鍋子,問媽媽:"媽媽,媽媽,什麼時候能吃呀?"媽媽總會笑着説;"你們這兩隻‘小’饞貓!"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

家鄉有許多節日,好多我早已淡忘了。由始至終不會忘記的還是家鄉的端午,一想起它,內心一種油然而生的興奮,至今都仍然回味無窮,歷歷在目。至於它的源起,相信大家早就有所耳聞了。

端午,是一年之中必不可少的節日,據我們當地人説這天到大山上去遊玩,就能治百病,如果再吃些野果之類的東西那就“更勝一籌”了,家鄉的老人們把這一遊稱之為“遊百病”。這一説雖説沒有科學道理,但當時在長輩們的“吹捧”下,天真無邪的我們始終深信不疑。依稀記得,小時候,在端午節這天,村裏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就會一大早不約而同地來到村口集合,浩浩蕩蕩的向渴慕已久的大山“進軍”。

這天,經過跋山涉水之後,迎來了陣陣的鳥語花香,蝴蝶在草叢間偏偏起舞,阿娜多姿,蜜蜂也毫不遜色,為它伴奏,悦耳動聽,雖不能與金曲互相媲美,但這是原滋原味的天籟之音呀!好不令人醉生夢死。兒時的我們最喜愛不過的當然要算是在草叢間找野草莓了。野草莓它與市場上賣的草莓截然不同,它個兒不大,顏色也不一樣。雖説難找,可一番忙碌之後,各自都“碩果累累”,忙着帶回家好與父母一起分享,也暗自在心裏默默祝願他們健康長壽。

不必説繁花似錦的百里杜鵑,更不必説景色迷人的黃果樹瀑布,單是家鄉的“人間仙境”就是許多人的心之所向。人間仙境是指神仙坡,它是家鄉人們在端午節時遊玩的地方。神仙坡地勢險要,海拔極高,山路斗折蛇行,盤曲而上,撥雲弄霧。必須用汗水澆灌你才能“一覽眾山小”。這兒最精彩不過的是異彩紛呈的文藝節目,這些節目大多是由苗族同胞們自編自演,他們多才多藝,以此來顯示家鄉的地靈人傑。

如果這其中非要評個高低的話,當然是要算苗族滾山珠了,我應當怎樣來形容他呢?

假如我是一位詩人,我就要寫出行雲流水般的詩來描繪他們的變幻多姿的舞步;假如我是一位畫家,我會用各種色彩點染他們清揚的眉宇和絢麗的服飾;假如我是一位作曲家我會用動聽的音符來構成此起彼伏的音階傳達他們清脆的鈴聲;假如我是一位雕刻家,我會在玉石上摸擬出他們的充滿了活力的苗條靈動的身材,然而,我什麼也不是,我只能用貧乏的文字來描繪這驚人的奇葩,就像白居易所説:“珠瀴炫轉星宿搖,花鬘斗藪龍蛇動”。

朋友,如果你願意到我的家鄉來,我會為你着引導,如果你喜歡我家鄉的舞蹈,我會你作介紹,來吧!我遠方的朋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