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來源:文萃谷 2.72W

新加坡居民中華僑多,因此新加坡的民族文化中融入了很多東亞文化元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加坡人的習俗,希望大家喜歡!

新加坡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新加坡的節日習俗

農曆春節

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也有許多獨特的習俗,如家家户户要大掃除,門上要貼春聯,要倒貼“福”字,除夕夜全家老小要在一起吃團圓飯,孩子們要守歲以便延長壽命,到了午夜時分家長們要祭神拜祖先,大年七年級開始小輩要帶着桔子給長輩拜年,長輩要給小孩“紅包”----壓歲錢。過年時要穿新衣,説吉利話,吃的東西也很講究,如魚象徵年年有餘,年糕代表年年高升,髮菜代表發財,桔子代表吉利等。一般華人大年七年級不掃地,否則好運氣要被掃掉。過年時,華人都喜歡去牛車水採購年貨。春節期間,也有社團組成的舞獅、舞龍隊作出色表演。政府也舉辦“春到河畔迎新年”、粧藝大遊行等活動,增添了濃郁的節日氣氛。

清明節

是華人紀念祖先的傳統節日,清明日前後兩個星期,人們會攜帶祭品、鮮花,到墳場去掃墓,祭拜祖先。

端午節

原本是屈原投江紀念日,現在發展成包粽子拜祭神明的節日。新加坡每逢端午節便會舉辦龍舟比賽。

中元節

俗稱鬼節,由農曆七月七年級到三十號,整整一個月時間都要設壇拜祭無主陰魂,在這期間有宴會、歌台表演、喊標福物等活動,十分熱鬧。

衞塞節

在農曆四月十五日,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誕辰、成道及涅磐紀念日。新加坡佛教總會在節日的前幾天就開始舉行一連串的慶祝會,各佛教團體及寺廟張燈結綵,大放光明,象徵佛陀的光輝世世代代照耀人間。

國慶日(NATIONAL DAY )

8月9日是新加坡的國慶日(National Day),這是紀念 1965年新加坡獨立的日子。這一天全國人民會聚在一起,用聲勢浩大壯觀的遊行、集體舞蹈和大型煙花表演來慶祝這一日子

開齋節

馬來人最重要的節日當屬開齋節,每年回曆九月,回教徒從日出到日落都要禁食,戒食一個月後見到新月才可開齋,回教徒會把家裏打掃乾淨,裝飾一番,穿上新縫的傳統服裝,備好各式美食糕點來慶祝開齋節,其熱鬧氣氛與華人的春節不相上下。

哈芝節

是回教徒前往回教聖地朝聖後隔天所舉行的重要宗教儀式,節日訂在回曆十二月的第十天,慶祝儀式主要是宰殺牛羊,感謝真主。

大寶森節

是印度人的節日,又稱屠妖節或萬燈節,家家户户會把房屋打掃乾淨,在住屋四周點上燈,迎接守護神和幸運女神,印度興都教徒會舉行盛大慶典,用車載着神像遊行慶祝,有些教徒身上負着鐵架,刺着銀針,向神表示謝恩或贖罪。慶祝中心在小印度一帶。

聖誕節

是在十二月二十五日,是紀念耶穌基督誕生的節日,基督教堂會舉辦非凡的慶祝儀式,教徒也會唱聖詩、訪問家庭。每逢聖誕節,烏節路一帶都會張燈結綵,各大商廈都會裝飾一番來吸引眾人,整個街道都佈滿了節日的氣氛。

耶穌受難節與復活節

耶酥受難節是在每年四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紀念耶穌犧牲的節日,是一個莊重的節日,受難節之後的星期日便是復活節,慶祝耶穌的復活。受難節與復活節都是紀念和感恩的節日。

  我國少數民族的特色風俗

毛南族

毛南族主要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的環江縣,毛南族以農業為主,以飼養業和副業為輔,主要種 植雜糧、少數地區種植水稻。毛南族自稱"阿南",意為"當地人",説明他們是該地區的土著居民。 毛南族有自己的民族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沒有民族文字,曾用漢字音義拼記過毛南語的民歌等,稱"土俗字"。毛南人多通壯語及漢語,現通用漢文。

怒族

怒族自稱“怒蘇”、“阿怒”和“阿龍”。人口27123人。 主要分佈在雲南省怒江僳僳自治州的瀘水、福貢、貢山、蘭坪縣。怒族有自己的語言,無文字。怒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由於與僳僳族長期共處,怒族人民普遍會講僳僳語。

苗族

講究真情實意,非常熱情,最忌浮華與虛偽。主人路遇客人不搶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談中用敬語稱呼;迎客要穿節日服裝;對貴客要到寨外擺酒迎候;客人到家門,男主人要叫門,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開門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樓;宴會上以雞、鴨待客為佳餚,尤以心、肝最貴重,要先給給客人或長者,客人則分給眾人享用,次序是先長後幼。客人不要稱主人“苗子”,他們喜自稱“蒙”;禁殺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腳踩;不許在家或夜間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餈耙;嬉鬧時不許用帶捆苗家人;遇門上懸掛草帽、樹枝或婚喪祭日,不要進屋;路遇新婚夫婦,不要從中間穿過等。

京族

主要聚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市的(氵萬)尾、山心、巫頭潭吉4個自然村。京族以漁業為主,以農為輔,屬沿海漁業和農耕混合的經濟文化類型。京族的祖先原居越南吉婆。後來有一部分人自越南 塗山沿海捕魚來到巫頭島等地定居,至今已有4 0 0 多 年的歷史。京族過去被稱為"越族"。新中國成立後,正式定名為京族。京族有本民族語言,通用漢語文,信仰天主教、道教。

拉祜族

主要分佈在瀾滄江流域的思茅、臨滄以及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拉祜族源於古代氐羌系統。清代文獻中被稱為"倮黑"。自稱拉祜,意為用火烤吃老虎肉,反映出拉祜族歷史上曾是一個狩獵民族。苦聰人是拉祜族的一個支系。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拉祜族。拉祜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大多數人通漢 語和傣語。部分拉祜族普遍使用過西方傳教士創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後來,在原有的字母基礎上,創制了拼音文字,推廣使用。

  重慶風俗習慣

一、節日風俗介紹

重慶人千百年來形成的春節拜年、十五觀燈、清明祭祖、中秋賞月以及懸酒幌、趕廟會、坐花轎、放風箏等民俗,與中國其他地區相比大同小異。但由於重慶有五個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這兩個既熱情又傳統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俗節日。

心靈手巧的土家族人,在舞蹈上擁有非凡的天賦。每年正月九年級至十五,土家族人都要舉行盛大的祭祀、祈禱、喜慶活動。男女老少穿起節日的盛裝,跳起歡快而熱烈的擺手舞。一時間,滿耳喧天鼓樂,滿眼婆娑舞影。驍勇善戰的苗族人,則對唱歌情有獨鍾。一年一度的“趕秋”,是苗族人大展歌喉的傳統節日。青年男女還可以在“趕秋”節上,借歌聲互表衷情。

二、祭祀、祈禱、喜慶活動

黔江地區的土家族,在每年正月九年級至十五有大型祭祀、祈禱、喜慶活動,其間要跳擺手舞。盛會時,熱鬧非凡,方圓數百里的土家人,男披西蘭卡普,女着豔麗盛裝,結隊而來。擺手堂前,張燈結綵,巫師頭戴鳳冠高帽,腰繫八幅羅裙,手搖銅鈴司刀,手舞足蹈地進行指揮。三聲炮響,鼓樂齊鳴,頓時歌聲大作,男女相攜,翩躚起舞,通宵達旦。“紅燈萬盞人千疊,一片纏綿擺手歌”。擺手舞源於古代的巴渝舞,動作有單擺、雙擺、迴旋擺,表現禮節儀式,勞動場景或戰鬥動作,節奏明快,舞姿優美,原始氣息震懾人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