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城村一體化改造拆遷補償安置方案

來源:文萃谷 1.95W

城中村是綜合改造範圍內的城中村棚户區,此村現無人均耕地,公共基礎設施薄弱,“髒亂差”現象突出,土地資源粗放利用,人居環境不佳,城市面貌滯後。鑑於各城中村制約了城市整體形象和品位的提升,對區域內的城中村棚户區實施全面改造已成為城市發展的必然選擇和突破項目瓶頸問題的當務之急。根據市政府和城中村棚户區改造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要求,我們經過深入調研和分析,就城中村棚户區改造工作提出以下建議意見,供領導決策參考。

實現城村一體化改造拆遷補償安置方案

按照“市區聯動、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整體改造、先建後拆、集中安置、利民惠民”的原則,將城中村棚户區改造成為一個項目,同步實施舊村改造和新居工程,組織分散建房居住的農民合理聚居,徹底改善農民居住條件,全面建設新型城市化社區,把單一的城中村棚户區改造項目轉變為提升農民人居水平的惠民工程。

高標準實施農民集中居住試點示範區,做到城市小區和農民新居一體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一體化,社區服務管理一體化,妥善安置各城中村城中村棚户區改造涉及的全部農民,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

一、 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以全面提升城市綜合功能和提高土地使用效益為核心,以改善羣眾居住環境、推進 xx 區建設為目的,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妥善安置、和諧發展”的原則,堅持統一規劃,合理佈局,因地制宜,穩步推進,使 xx 區建設與城中村改造相互融合,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二、 總體目標:

按照 xx 區開發的總體要求,力爭用 x 年時間全面完成 xx 路延伸段改造工作任務,使 xx 區與老城區連為一體,城市面貌發生顯著改變,羣眾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2017年主要任務是拓通 xx 路至 xx 路的道路,對道路沿線的 xx 村、 xx 村、 xx 村進行城中村改造。

三、 基本原則:

1、堅持政府主導、統一徵遷、市場運作的原則,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

2、堅持規劃先行、有序開發的原則,嚴格遵循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建設性詳細規劃,科學、有序推進。

3、堅持和諧發展、羣眾利益第一的原則,依法保障村民財產不受損失,合理解決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問題,使改造後的城中村羣眾生活水平有較大提高。

四、 改造內容:

1、無形改造。即實現“四個轉變”:一是農民身份轉變。通過整村轉化方式,將城中村村民的農業户口全部轉化為非農業户口。在新的社區未組建之前,仍落户在原村委會組建的臨時代管機構,待新的社區成立後整體接收管理。二是管理方式轉變。將改造的城中村村委會轉變為社區居委會。撤村建居採取逐步過渡的方式,村委會撤消後以原村為單位直接組建新的社區居委會,承擔原村委會的的工作職能,原村委會幹部擔任社區居委會幹部;在完成“有形改造”、農業人口全部轉為城市居民後,按照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組建新的社區居委會;新的社區居委會一般按管轄居民1000户左右的標準設立,或按原村委會為單位設立。三是土地性質轉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章第二條第五款規定,將原村管轄範圍內的集體土地申報省政府審批,一次性轉為國有土地。需要收回使用權的,根據原土地用途對原土地使用人給予補償;村民宅基地採取實物和貨幣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補償;收回的土地由市政府統一儲備,土地出讓收益全部用於村民安置和基礎設施建設;村民安置樓用地以劃撥方式供應。四是經濟性質轉變。在全面清產核資的基礎上,一次性處置、分配村級集體資產,原村集體經濟轉變為城市混合經濟。

2、有形改造。按照現代化城市住宅小區的標準,對城中村進行拆遷改造,建設成現代化文明社區,將農村改造成城市。

3、對 xx 路建設帶動試點的村,涉及到村民宅基地和耕地的,按照本方案和試點村改造實施方案進行,未涉及的暫不進行改造,待取得經驗後全面進行整

村改造。

五、 改造區域:

xx 路建設改造總長度 xx 公里,改造寬度一期按160米控制,其中道路40米,兩側開發帶各為60米。道路按城市二級路標準建設;涉及城郊鎮 xx 村、 xx 村和 xx 鎮 xx 村3個村。

六、 資金來源及改造模式:

按照“用地產換房產、用土地換保障”的原則,土地收益是 xx 路建設及城中村改造資金最主要的來源。

1、建設涉及的道路、醫院、學校等公益性項目,由政府主導、政府投資、政府拆遷、政府安置。政府通過招、拍、掛方式出讓儲備土地,所得資金置換為前期投入。

《實現城村一體化改造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