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實習報告

來源:文萃谷 2.3W

我們是地理專業的學生,除了學習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還應該去實地考察,理論聯繫實際,才能更好的掌握專業知識。這次我們是去丹霞山考察,考慮到天氣和費用等因素,考察時間為2天,從6月4日至6月5日,實習路線為大餘的丫山、梅嶺及廣東韶關的丹霞山景區。

丹霞山實習報告

一、實習內容

(一)丫山

大餘丫山歷史悠遠,古時即以宗教活動和遊覽勝地聞名遐邇,南唐始建的江南名剎靈巖古寺座落山中,真君降龍的道家典故盛傳民間,歷史文化名人、官府政要的活動蹤跡遍佈丫山„„千年古寺香火鼎盛,“靈感三千界,巖藏五百僧”是它的真實寫照;許真君在此修行悟道,斬蛟擒妖,“真君洞”與 “佈道台”歷經風霜至今乃深藏山中,藴涵了翔實的道教文化;張九齡、蘇東坡、周敦頤、程顥、程頤、張九成、朱熹、王明陽等名人大家都在此流連忘返,創出佳作,鐫於此山。

(二)梅嶺

梅嶺亦稱大瘐嶺,位於江西省大餘縣境內,與廣東省的南雄縣相鄰,我們久聞其名,特去梅嶺探幽。

一到嶺下,便見那滿山遍野的梅花,好壯觀。沿古驛道攀登而上,一路梅香撲鼻,野趣盎然。至峯頂的隘口,見由大石塊砌成的'關隘上,刻“南粵雄關”四個大字。走出梅關驛道下行,便是進入廣東的南雄了。一關連兩省,就連梅關兩邊的遊客也不一樣;關這邊的遊客講的是贛南客家話,而關那邊的則操着廣東話,一嶺之隔,口音截然分明,沒有半點融會之處,真是又一道奇特的風景線了。 梅嶺,不僅是風景勝地,也是燃燒過中國革命火種的地方。當年紅軍長征後,陳毅在此堅持游擊戰,寫下了著名的詩篇———《梅嶺三章》。

(三)丹霞山

1、簡介

中國紅石公園――丹霞山,位於韶關市境內,面積290平方千米,是廣東省面積最大、景色最美的風景區。1988年以來,丹霞山分別被評為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級地質地貌自然保護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據地質學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發現1200多處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發育最典型、類型最齊全、造型最豐富、景色最優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佈區。

丹霞山在地層、構造、地貌表現、發育過程、營力作用以及自然環境、生態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國丹霞地貌區最為詳細和深入,已經成為全國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學實習基地。丹霞山風景區內有大小石峯、石牆、石柱、天生橋680多座,羣峯如林,疏密相生,高下參差,錯落有序;山間高峽幽谷,古木葱鬱,淡雅清靜,風塵不染。錦江秀水縱貫南北,沿途丹山碧水,竹樹婆娑,滿江風物,一脈柔情。

丹霞山現有佛教別傳禪寺以及80多處石窟寺遺址,歷代文人墨客在這裏留下了許多傳奇故事、詩詞和摩崖石刻,具有極大的歷史文化價值。

2、地貌景觀

陽元石:陽元石為柱狀地貌。陽元山:位於陽元石隔壁。為牆狀地貌,正看成峯,側看成嶺。

拜陽台:與中國古代易經八卦相關,相傳拜過陽元石會多生男孩。陽元石現以平均每100年0.96米的速增高度。

曬布巖:索道前廣場的曬布巖,是丹霞地貌中的小地貌。由於丹霞山的巖石含鈣、碳酸鈣較多,主要由石灰巖組成,當雨水或其它水源沿裂隙侵蝕巖體時,水把碳酸鈣溶蝕,因而形成圖上一條條小水溝——這是曬布巖上部的特徵。下部為褐紅色的赤砂泥石層,裂隙發達,有水滴狀的小洞。其下部分有呈水平分佈的小洞。 攀龍壁:礫礫閃閃-礫石填充龜裂一夫當關。

還有一線天、通天峽、陰元石、觀日亭等許多景觀。

3、地理上的丹霞

(1)“丹霞地貌”的解析:

①形成丹霞地貌的巖層是種在內陸盆地沉積的紅色碎屑巖,後因地殼抬升,巖石被流水切割侵蝕,山坡以崩塌過程為主而形成的紅色山塊。

②即:丹霞地貌是一種以赤壁丹崖為特徵的紅色陸相碎屑巖地貌

(2)丹霞地貌的三大特徵:

①頂平:與水平巖層有關,露出的都是巖層面,又因為是張裂性斷裂,構造運動沒有因此受到影響,於是頂部顯得更堅硬、更平坦。

②身陡:與斷裂發育、節理髮育有關,垂直節理髮育、地殼抬升,容易發生斷裂,又因為雨水的風化、侵蝕,造成整體崩塌,巖塊脱落,而最後剩下的部分就是陡崖了。

③麓緩:巖石、碎屑物崩塌,在山麓形成坡積羣,其坡度約在40°-60°之間,後因風化形成泥土,植物生長茂盛。

(3)巖性、構造的前後對比:

觀察點: 巖前 —— 錦石巖 —— 觀日亭

巖 性:礫巖、砂礫巖 —— 砂質巖 —— 砂礫巖

大 小: 粗 —— 細 —— 較粗

特殊的巖性,決定了特殊的地貌,丹霞地貌是屬於砂巖的峯林地貌。

二、體驗與反思

我們4號遊覽大餘丫山、靈巖寺、梅嶺,4號晚上到達廣東韶關,5號對丹霞山景區進行了考察和旅遊觀賞。丹霞山景區具有良好的科研價值,它既是丹霞地貌的典型發育地區,與此同時也是生態的植物王國。

丹霞山地形複雜,山巒起伏,動植物種類豐富,這對於我們來説是一塊研究寶地,不僅讓大家鍛鍊了身體,遊覽了一些有趣的地貌,還提高了本專業的野外動手能力,鞏固和彌補理論知識,培養了較強的專業技能,為以後的就業打好基矗

此外,我們瞭解了很多當地的風土人情、不同地域人們的生活狀況,我們從中受益頗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