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工會工作合理化建議範文

來源:文萃谷 1.95W

工會是工人階級的羣眾組織,在工作上,我們卡通提出合理化建議。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怎麼寫工會合理化建議,歡迎大家前來閲讀

關於工會工作合理化建議範文

  工會合理化建議篇一

各位領導,各位勞模朋友:

在“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縣總工會召集勞模代表在這裏面對面座談,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和相互學習的機會。非常感謝縣領導和縣工會對我們的關心和重視。

多年來,縣總工會以機制創新為核心,以職工維權為重點,以企業發展為目標,不斷深化廠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大力開展企業職代會星級創建和制度規範工作,有效地促進了企業發展,保障了職工民主權利的落實。特別是今年開展的“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活動,更是解決了企業不少重點、難點和關鍵問題,為促進全縣和諧企業建設與經濟穩步增長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工會與企業不是對立的,是相互支持和相互尊重的。多年來,我們恆晟公司黨支部、董事會支持企業工會依法開展工作,企業工會也在縣總工會的領導下,為促進企業發展和建設和諧勞動關係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我們公司以黨建帶工建,探索和實踐黨羣一體化工作機制的事蹟曾被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等30多家新聞媒體宣傳報道。應該説,我們對工會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是有一定認識的,工會工作對企業發展的作用的確是不可取代的。今天,我就站在企業的角度,對縣總工會提四點建議:

一、圍繞臨猗發展大局,努力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建議縣總工會廣泛開展以加速產品升級換代和提高產品科技含量為內容的職工技術攻關、技術改造、技術革新和技術協作活動,充分發揮廣大職工在企業自主創新中的積極作用。立足我縣實際,廣泛開展以降低成本消耗、節約能源資源為主要內容的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議活動,教育引導職工為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多做貢獻。

二、圍繞建設和諧臨猗,不斷促進企業構建新型勞動關係 縣總工會可以進一步加強勞動關係協調機制建設,完善職工權益表達機制,暢通職工利益訴求渠道,把影響職工隊伍和社會不穩定因素及時消除在萌芽狀態,深化並完善企業廠務公開,重點推進非公企業的規章制度、職工分配、獎懲和社會保險費繳納、安全生產措施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方面的“職工利益”公開,努力促進企業和職工形成牢固的利益共同體。注重維權關口前移,着眼於推動建立社會主義新型勞動關係,加大《工會法》、《勞動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緊緊抓住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和職代會等三個關鍵,着力提高勞動合同的簽約率和履約率。

三、圍繞工會組建月活動,爭取實現全縣工會組織全覆蓋

利用每年六月的工會組建月活動,堅持不懈地抓好工會組建工作,把分散小型企業、民辦非公企業單位的工會組建,作為工會組建新的工作領域,進一步完善工會網絡。按照適應新形勢的要求,逐步建立行政村聯合工會,組建街道、產業、社區工會,形成區域、行業條塊結合,實現對進城務工人員、大量小企業的廣泛覆蓋。把建會、建制、建家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以創建“職工之家”為抓手,不斷拓展內容和方式,激發企業工會活力。

四、圍繞“雙亮、雙爭、雙評”活動,努力打造高素質的企業工會主席隊伍 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雙亮、雙爭、雙評”活動,不斷創新工作載體和手段,組織企業工會主席集中學習培訓,大力推進基層工會組織規範化建設,不斷提高企業工會主席的素質。經常組織規模以上企業工會主席到一些工會工作開展活躍的地方參觀學習,學習先進企業的經營理念,學習先進企業在協調企業勞動關係、推動建設和諧企業方面的經驗,拓寬企業工會主席的視野,開闊他們的工作思路,進一步增強基層工會的活力。

以上是我的一些零碎的建議,想到哪説到哪,不繫統也不全面,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我相信,有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有縣總工會一班人的積極努力,我縣工會工作一定

能夠踏上一個新的台階,工會工作和企業工作互利共贏的新局面也一定能夠打開。

謝謝大家!

  工會合理化建議篇二

對企業工會開展合理化建議活動的思考 企業工會組織開展合理化建議活動,是發揚員工的主人翁精神,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充分發揮員工潛能的有效活動載體,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生存、謀求更大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企業員工展示自我、體現自身價值的舞台。企業應使員工牢固樹立“我靠企業生存;企業靠我發展"的理念,通過開展合理化建議活動,羣策羣力破解生產經營中的各種難題,實現企業和員工的雙贏。

一、目前企業開展合理化活動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是走形式、做官樣文章。個別企業為了應付上級檢查,在各種會議上也談合理化建議的重要性,但在實際工作中卻沒有下力氣抓。有單位雖然也發動員工提建議,但為了防止員工提有關工資待遇等方面的建議,乾脆將“合理化建議”改為“改善經營管理工作建議",不讓員工提有關工資待遇等方面的建議。

二是沒有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有些企業雖然也搞合理化建議活動,但由於沒有一套有利於活動深人開展的有效管理機制,使活動“忽來忽去一陣風”,不能步入經常化、制度化軌道。

三是合理化建議實施難。由於人力或資金不足等客觀原因,對已經確定採納的合理化建議難以實施,在實施過程中遇到困難便草率收兵者亦有之。

四是獎勵兑現難。一些企業儘管制定了合理化建議獎勵方案,但到頭來不兑現合理化建議獎。有些企業不怎麼拿工人的合理化建議當回事,有的企業管理者甚至覺得,工人都是些小人物,只會幹活,不會想事,更不可能做出發明創造的大奇蹟, 獎勵只體現在制度上。

五是對合理化搞“一獎了之”,難以讓合理化建議發揮實際效用,達不到其所應有作用的同時,還會給管理帶來諸多不利的因素,造成一些員工為了得到獎勵而提虛假建議,使員工提合理化活動變了味。

二、企業工會開展合理化活動的幾點對策

1、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資金支持。普通員工長期在生產第一線,對生產中的所有環節甚至細節都瞭如指掌,有着豐富的操作經驗。他們摸索出的經驗往往能解決生產實際中的大問題。而這些問題又恰恰是專業技術人員難以體會、難以看到又難以顧及的。因此,企業要對能採用的建議立即付諸實施,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資金支持,規範合理化建議活動立項、過程管理、獎勵、推廣等方面的工作,提高羣眾性合理化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對一時不能用的也要向員工解釋,做到善始、善待、善終,莫讓員工的建議成為“空議”。

2、規範合理化建議制度。企業要建立合理化建議管理制度,對開展合理化建議活動制訂周密的計劃,並通過各種形式進行宣傳動員。要建立合理化建議活動組織機構,制定合理化建議活動操作方法。在建立員工合理化建議檔案、台帳、報表等前提下,制定申報評審獎勵等一系列相關制度,對活動實行動態管理,常抓不懈。

3、提高合理化建議活動的有效性。

一是每年集中組織開展一次合理化建議月活動。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加強企業民主管理,動員廣大幹部員工積極參政、議政,收集技術創新方案、廣泛徵求幹部員工對企業發展、管理、優質服務等工作的意見、建議。對合理化建議及時進行歸類立項,並落實責任單位,對評選出的優秀建議和技術改進項目,給予表彰獎勵。

二是組織開展日常性合理化建議徵集活動。設立合理化建議箱,實施日常徵集。讓員工參與企業的管理。工會對收集上來的建議分類整理,研究其可行性,經有關負責人確認後與實施部門簽訂實施合同書,並跟蹤檢查實施情況。

三是開展專題合理化建議和“金點子”徵集活動。從促進企業民主管理、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角度,提出研討課題,引導和發動廣大員工積極為企業的發展獻計獻策。把合理化建議列入等級管理考核範圍,定期提出研討課題,號召員工踴躍提出合理化建議項目,調動員工提出更多有針對性、有深度的合理化建議,為不斷提升企業的經營管理出點子。

四是論功行賞,及時兑現獎勵。按國家有關規定,結合企業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合理化建議獎勵辦法,並做到專款專用,及時按標準和檔次足額兑現合理化建議獎。根據公正透明的評審結果,對給企業創造價值的合理化建議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對員工參與合理化建議活動給予充分的肯定。定期組織開展合理化建議表彰,對提供有價值、得到採納併為企業創造出經濟效益的員工進行表彰,對有突出貢獻的員工授予榮譽稱號。

三、加強合理化建議成果的推廣應用

企業每年要組織對合理化建議活動立案項目進度檢查,根據設立的合理化建議獎勵標準,及時實施方方面面的合理化獎勵,並對不能及時完成的立項項目責任人實施嚴格考核,對達不到進度要求的立案項目,工會盡可能全力解決或與有關方面溝通拿出具體意見,避免將矛盾上交。對立項的建議實施後,因工作量大,進度緩慢的情況,要及時徵求員工意見,提出改進措施,保證項目順利完成。

合理化建議在評獎的同時,更應該把精力放在生產實踐應用上去,甚至把獎勵放在合理化建議應用取得效益之後進行,這樣,建議是否真正合理,是否真正優秀,也就一目瞭然。加強對員工合理化建議的有效管理,是調動廣大員工參與技術創新管理的重要舉措,是推動企業持續向前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應該抓實抓牢抓好。

開展合理化建議活動,強化員工主人翁精神,鍛鍊員工隊伍技術素質,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提高企業服務質量和企業經濟效益,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企業工會組織要通過不斷的探索,為企業發展增加不懈的動力。

  工會合理化建議篇三

工會依據法律賦予的安全監督管理職責,充分發揮對安全生產的保證和促進作用,是實現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為此,建議工會做以下工作:

1、 抓源頭參與,認真履行監督職責

⑴、 組織職工代表開展安全生產巡迴檢查,並形成制度,徵集職工代表對安全工作的建議和意見,促進羣眾對公司領導的監督,把安全生產工作實效作為對領導民主評議的主要內容。 ⑵、 推行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制度,充分認識安全生產中“領導抓、抓領導”的重要性,定職定責,把責任書層層簽到班組、個人,使人人肩上有擔子,個個感到有壓力,保證各級人員的安全職責落實到位。

2、 住安全宣傳,注重安全文化建設。

⑴、 廣泛開展安全教育活動,營造安全氛圍。企業工會要配合安全管理職能部門,組織職工觀看安全錄像,在施工現場張貼安全宣傳畫,安全標語,製作宣傳欄,黑板報等,引導教育職工消除“違章難免”的錯誤思想和僥倖心理。使每位職工都能牢固樹立“安全就是生命”的觀念。

⑵、 以人為本,推行安全“三負責制”,從精神文明的角度激勵職工自愛,互愛情感,從行政與法律的角度樹立“對職工負責,對家人負責,對自己負責”的責任感。樹立安全觀, 不斷豐富安全文化的內涵,促進安全工作的開展。

3、 抓班組建設,提高職工安全意識。

⑴、 在班組建設中大力開展“三工”,即:工前講話,工中檢查,工後小節,和危險預防活動,是保證施工現場安全的有效形式,要是活動具體化、規範化,必須做到工作內容、技術要求、安全注意事項及安全措施具體、清楚、明瞭。保證安全措施落實到位。認真總結找出差距,不流於形式。根據作用條件,環境和內容,對危險源進行辨識,分析評價,提出解決方案。

⑵、 加強各類安全培訓,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職工的素質取決於領導的素質,職工的素質決定了企業安全工作的質量。因此企業工會要配合行政,抓中層領導安全責任制的落實和培訓為主導,嚴格檢查考核,組織生產一線職工開展技術攻關,崗位技能競賽等活動,鼓勵職工正當安全生產的能手。

⑶、 加強對民技工的安全管理。堅持“準使用、準管理”的原則,嚴禁“以包代管、放任自流”,把對民技工的管理等同於對班組職工的管理。嚴格執行“民技工作業必須有職工帶班”的制度。並明確帶班人員的安全責任,消除民技工在安全管理上的“盲區”和“死角”。

4、 抓安全檢查,維護職工安全利益。

⑴、 經常開展安全大檢查工作,及時發現職工現場操作中的違章違紀現象,不斷規範現場操作行為。工會是羣眾性組織,最瞭解一線的實際情況,最熟悉生產一線的安全問題。這樣就使安全檢查更具有權威性。

⑵、 《安全生產法》賦予工會組織監督企業安全生產的權利,把促進企業加大安全生產的物質投入作為工會維權的重要職能。職工代表是檢查安全的主人,同時檢查投入是否到位,各種福利是否按時發放等。要求公司及礦共同維護職工的切身利益,實現企業安全生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