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書筆記12篇

來源:文萃谷 1.33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論語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論語讀書筆記12篇

論語讀書筆記 篇1

俗話説的好:好曲不厭百回唱,好書不厭百回讀。現代名著是這樣,古代人留下來的經典著作也同樣如此,比如孔子的論語就是一部很好的書!

《論語》的作者孔子也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聰明好學,青年時期便精通禮、樂、射、御、書、數六藝。

現在通行的《論語》共20篇,493章,大部分內容為孔子回答弟子們的提問;一部分不屬於問答,只是孔子的言論。《論語》涉及的領域極其廣泛,涵蓋哲學、政治、經濟、論理、美學、文學、音樂、道德等諸多方面,是研究孔子及儒家學説的主要文獻。

《論語》中的知識是無窮的,宋朝開國宰相趙普每天回家都關起房門苦讀。後來家裏人發現他的書箱裏藏的只有一部《論語》,有一次+宋太宗和趙普閒聊,便問道:“有人説你只讀一部《論語》,這是真的嗎?”趙普老老實實的回答説:“臣所知道的的確不超出《論語》。過去臣用半部《論語》輔助太祖平定天下,現在臣用半部《論語》輔助陛下,便足以使天下太平!”

《論語》裏閃爍着人性光輝的東方智慧,經過兩千多年的洗禮,已得到世界範圍內越來越多人的理解和認同,成為了世界的財富。

論語讀書筆記 篇2

讀了南懷謹的《論語別裁》讓我想到的是瑞典漢內斯.阿爾文的名言:“如果人類要在21實際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論語是我們華夏民族5000年智慧的結晶。對社會,對人,對社會和人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作詳細而又精煉的透視。《論語》中的每一句話都是經典,為我們明白地講述了:《論語》講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個人。南懷瑾老先生把《論語》用自己的理解意譯了一遍,將孔子為人處世的態度展示出來,教我們懂得一些道理。

在我以前的概念中,“讀書就是學問”,有學問的人都是那些有文化的人,也都是那些學識淵博的學者。我從《論語別裁》書中讀到,並找到了答案,前面所説的是錯誤的。至於那些學識淵博的人,應該説,只能是他們“見聞廣博”;至於那些文章寫的好是這個人的文學好,不能説他有學問。至於學問,哪怕不認識一個字,也可能有學問——做人好,做事對,絕對的對,絕對的好,這就是學問。

從《學而》中,我就能感受到孔子立身處世的態度,“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入則孝”,我明白了,這個學生在家裏是個孝子,“出則弟”就是在外面,對朋友,對社會,對一般人就能夠友愛,擴而充之愛國家,愛天下……記得有人説過:要看一個人是否能與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裏是否是一個孝子。這就是“入則孝”,若在家裏,連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則孝”,何況在外,怎能做到“出則弟”?與別人交朋友呢?在學校同樣如此,同事之間也要做到“出則弟”,學校是一個大家庭,老師之間要講友愛,講團結,才能把人作好,才能把事作好,才能愛自己的學生,才能教書育人。

“謹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謹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為人處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謹慎處世而信,在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應了別人的事要做到,老師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為人師表。同時又“泛愛眾”,一個人有了偉大的胸襟,能夠愛人,在學校裏,彼此之間的友愛,對學生的愛,擴而充之,就能愛天下人就如愛自己一樣。假如一 個人對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親仁”,就能再親近那些有學問,有道德的人,就能與他人和睦相處,也就能做到“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了。也就是説,學會了做人,做好了人,還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學文”,熱愛文學的就做文學家,熱愛科學 的就做科學家,熱愛藝術的就做藝術家等等,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志向所在,興趣愛好,去以量力而行。

在讀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進一步我能理解到孔子在當時那個年代對富貴、對金錢的認識。

孔子告訴了我們應該追求富有,這是非常符合我們現實人的思想的,如果都追求貧窮,社會怎麼發展呢?以孔子的看法就是如果能掙到錢,幹什麼活都行,但是我們應該有道德上,甚至法律上的底線。該掙的錢我們理直氣壯地掙,心裏塌實,當然也不能怕吃苦,怕幹累活。現實中,確實有這種現象,可以不費力氣,得到一筆錢,可以讓我們變得富有,生活上一個層次,在這個時候,一定認識到自己,一定把握住自己,一定守住道德的底線。記得看過一個節目《人與社會》,一個農民在自家房子底下挖出了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如果賣了的話,那麼家裏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這幾個青銅器可以賣上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經過很長時間的思想鬥爭最終他把青銅器上交了國家。孔子話和這個小故事中我覺得對富有的認識必須保持一份清醒的,説起來容易,真地做起來很難的。這需要我們每個人有一定的修養。隨着對教育事業越來越看重,教師的工資也是不斷增長,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應該正確、清醒地面對自己的職業和金錢的關係,為社會和國家培養真正的人。

人就像一塊磁鐵,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類的。如果你想結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須先成為這樣的人,種什麼因,收什麼果。這也許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吧。確切地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文明。一個人真正成為文明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為這是很高很難做到的要求,所以我們目前的社會總是在反覆提倡精神文明建設。作為教育工作者呢,也要把握好這個度,雖然孩子們小,但也要將心比心的為他們想想。當你要求孩子們做某件事時,首先想想,你做到了嗎?然後再要求孩子,所以自己要以身示範。正所謂“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到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到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到一個命運;播種一個善行,你會收到一個善果;播種一個惡行,你會收到一個惡果。

《論語別裁》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獅子搏物”,“獅子是百獸之王,獅子何以會是百獸之王?因為他對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認真,當獅子要吃人的時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絕不放鬆,當獅子抓一隻小老鼠的時候,也是用全部力量,這種獅子的精神,就是無小大,無敢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為容易,如果以為容易往往出毛病,這就是説怎樣可以做到泰而不驕。” 這就是獅子,對任何事都是認真對待。俗話説“態度決定一切。”其實,任何事業成功的人大都是從小事做起的,為什麼會成功,因為他們從來不把小事當作小事看。所以對於毛躁的我來講,我要做“獅子”,任何事都當大事來做,竭盡全力做到精益求精,我想我會成功的。

南先生最後説“萬事都從做人開始,一個人生,無論做什麼事業——做官、經商、做學者、做平民,都是要做人。事業的升沉成敗,各有變化不同。但無論如何,總要做人。”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職業要求我們要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有時,在我們的工作中要把計劃落實下去,有時需要做一些説服工作,但是,我們發現,沒有哪一位哲學家會叫賣自己的觀點,因為這不是説服不説服的問題,哲學的深層次,而是你不得不信服他,所以,我們要學習傳統文化,學一些哲學,這也是提高我們工作的能力。

以上是我對《論語別裁》一部分淺薄的看法,雖然未能全部領會,但是,我相信深者得其深,淺者得其淺,這都是一種境界,我想這也應該是《論語》的價值和意義吧。

論語讀書筆記 篇3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古典文學是中華民族千年來積累的文化經典,是我國輝煌燦爛的文化典籍中的核心部分,是中華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而書籍是文化的記載,在我看來,《論語》是最具文人氣質的君子品德之書。數千年來,儒家學説一直備受詩人推崇,而孔子也被歷代帝王尊為衍聖公,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我喜愛《論語》,孔子言簡意賅,卻藴含了許多君子品質與精神。

誠實守信是君子之本。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一個人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一樣,它靠什麼行走呢?”可以説,信是為人立身處世的基點,我們做人可以不通文字,但決不能欺瞞他人,如果我們社會上人與人之間交流滿是謊言,那麼生活還有什麼意義呢?一個人起初有心與你交友,真心對你,而你卻謊言相待,到了最後,那人也會鄙夷於你,不屑於你,這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可若是你待人誠實守信,會有更多人願交好於你,於人於己皆利。

謹言慎行是君子之行。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意思是:“要多聽,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説,其餘有把握的,也要謹慎地説出來,這樣就可以少犯錯誤;要多看,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餘有把握的,也要謹慎地去做,就能減少後悔。説話少過失,做事少後悔。”人生在世,若想不留遺憾,當謹言慎行,説有把握的話,做有把握的事,減少失誤,減少後悔,這是對個人對社會負責的態度。這同時也是決定人生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謙遜好學是君子之風。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個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為借鑑,改掉自己的缺點。”為人若是能夠謙遜好學,那麼離成功也就不遠了,學習不僅要從善者為師,還要以不善者為師,以人為鑑,我們應當學習自己不足的,改正自己有錯,一切都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喜愛《論語》,其中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感慨而發。可以説,《論語》一書便藴含了古代先賢的思想與精神,博大精深,對後世影響深遠。我們做人,當如孔子口中的“君子之本”,“君子之行”,“君子之風”。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應該成為更好的自己。

論語讀書筆記 篇4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皇侃《論語義疏》本“説”字作“悦”。古喜説、論説同字,漢後増從“心”字別之。《爾雅釋詁》:“悦,樂也,又服也。”《孟子·告子上》:“理義之悦我心,猶芻豢之悦我口。”此章所言,歸結為一個“悦”字,正是孔學之宗旨。學、習、朋、人,俱為“悦”字立説。

末章“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與此形成呼應,“知命”對“不知而不愠”,“知禮”對“學而時習之”,“知言”對朋、對人。“知命”為總説,“知禮”、“知言”為分論;首章由分而總,意在發揮,末章由總而分,旨在歸結。禮悦鬼神,言表心聲,樂天知命,在在與“悦”相關,全部《論語》似是要闡明:人生在世,唯悦可求,以悦為旨,何以能悦。

天地之大德曰生。不知生焉知死?孔學門徑在於人“生”而不是人“死”上廣研深探。子曰:“富而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常人言富貴可求,但求神拜佛者所求多為富貴,為何?富貴在外,難由自主,標準依人,難達目的,唯有依靠神靈,方可立定心神,以為富貴可期。死亡一樣,不可求免,亦不可求時,病夫壽延,壯夫早夭,求仙適以傷身而短命,健體恰至弱神而遏壽,事例太多,也許只有自殺方是扼住了死神的喉嚨,所以有人説自殺才是自由而死的`方式。但求死不得的事情也很多,並且求死本身恰恰是求生的一種方式,捨生取義,殺聲成仁,或者就是為情而死、賭氣而亡、厭世而殤,緣於知生或不知生,都已超出常人所期“死而可求”的範圍。所以,求富貴不如從所好,求死不如知生,後二者都直接表現為“中心悦服”;孔子正是深明於此,方有此章之言,説出“悦”為宗旨,又發明何以能悦;其弟子亦明此,故《論語》編次,開門見山亦卒章顯志。

朱子曰:“學之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覺有先後,後覺者必效先覺者之所為,乃可以明善而復其初也。”毛奇齡《四書改錯》批評朱子把這裏作實字的“學”誤為虛字,也就是把名詞誤為動詞,“學者,道術之總名……以學道言,則大學之道,格致誠正修齊治平是也;以學術言,則學正崇四術,凡春秋禮樂,冬夏詩書皆是也。此則學也。”不錯,以“學”為“效”,可效善,可效惡,而所謂後覺效先覺,於原文無有,純為宋儒發揮。而“學”為“道術”,正是“時習”之內容,整理、學習前人積累下來的東西,遵學習之次第、守學習之時辰,無求富貴而“祿在其中”,無心慮死而生涯漫度。道術廣博,人人可從所好,漫度人生,踐生即為知生,得如此,不亦悦乎?不過,世運難免變遷,有時道術貶為秕糠,唯人心之一善可以品質長存。學為聖人,世之變遷、譭譽莫動,不亦悦乎?所以,程鬱庭雖然肯定“毛氏譏之是也”,但仍以為“以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為學,則精確不磨”。康長素也以學為學聖人,但目的不為明善復初,而為“時中”。“時當亂世,則為亂世學,時當昇平太平,則為昇平太平學,禮時為大,故學亦必隨時而後適”,因時治學,“闔闢往來莫不自在”,不亦悦乎?長素的發揮是更遠了。但得聖人之心於千載之後,其樂何言?所以,很難説朱子、毛氏和康子哪個更能體會到《論語》此句之意,但無論哪個角度,一個“悦”字都在貫徹,聖人可學與不可學皆於此可見。

《白虎通·辟雍》引《論語》“朋友自遠方來”,可證上句“學”為實詞有據。鄭康成注此雲:“同門曰朋,同志曰友。”有説魯論語作“有朋”,何晏《論語集解》採之,通行於世。朱子注:“朋,同類也,自遠方來,則近者可知。”這裏,“朋”實兼“同門”、“同志”二義,甚至更可引申為所有人。《爾雅·釋詁》“類,善也”,朱子以人性皆善,同類即同善,明清時各地有很多同善會,入會不以士紳為限。朱子引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從者眾,故可樂。”康長素注“朋,羣也”,曰:“惡獨而貴朋,所以合乎羣,合小羣不如合大羣,其學愈高,其用愈遠,聖人則合億萬世界,億萬年載之眾生,鹹從其教,盡為之朋。其朋無盡,其樂亦無盡也。”朱子、康子俱申聖人推己及人、遠近信從之意,但一個重個人,一個重社會,一個重善,一個重用,聖人此句盡得發揮。不過,劉逢祿《論語述何》曰:“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友天下之善士故樂。”有朋自遠方來,倒不一定是名聲大了,別人自來,而可能是“聖人無常師”和主動招朋喚友。《孟子·公孫丑上》:“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捨己從人。”孔子最是仰慕大舜,其語當有招朋而朋至之意。有人以此句應《禮記》“禮聞來學,未聞往教”,實是窄了孔子之意,孔子周行列國數十年,何嘗不是捨己從人,行教天下?由此可論“知言”。《孟子·公孫丑》:“何謂知言,曰,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又《周易·繫辭傳》中孔子説:“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遊,失其守者其辭屈。”故俱因孟子解而理解孔子的“知言知人”為“言有是非,故聽而別之,則人之是非亦知也”。但《説苑·雜言》載孔子曰:“以富貴為人下者,何人不與?以富貴敬愛人者,何人不親?眾言不逆,可謂知言矣;眾向之,可謂知時矣。”又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又《荀子·非十二子》:“言而當,知也,黙而當,亦知也,故知黙猶知言也,故多言而類,聖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可見,知言為知道自己言語得當而得人。察言觀色,智者能之,多言而類,唯聖人能之,“不知言”正是言出逆眾,朋不遠來,人不信從,自然是“無以知人也”,樂從何來?

學而時習可以知禮,立己;朋自遠來可見知言,立人。立己而立人,正是能悦之門徑。覓此門徑,我們來看此章總説。何晏解末句為:“凡人有所不知,君子不怒。”“有所不知”可以是不知學,也可以是不知我。孔穎達疏正是包含此二義。朱子《集註》取尹氏語:“學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則“不知我”落筌。人不知學而我不愠,是不責全求備,人不知我而我不愠,是知為學在己;前為立人,後為立己,“不愠”則全有之。孔子生當春秋之世,其時禮崩樂壞,道術少人循序應時而學,即學亦為富貴、霸強而學,此為不知學也;其時,世之天子諸侯不知孔子,並弟子朋友亦難見知,此為不知我。當此情況,唯樂天知命並存立己立人之志,有一得則中心喜悦,方能心中略無不平之意(朱子曰:心中略有不平之意便是愠),孔子能之?以“不亦君子乎”勉勵弟子?樑清遠《採榮録》:“《論語》一書,首言為學,即曰悦,曰樂,曰君子,此聖人最善誘人處。蓋知人皆憚於學而畏其苦也,是以鼓之以心意之暢達,動之以至美之嘉名,令人有欣羨之意,而不得不勉力於此也。此聖人所以為萬世師。”如此説,聖人倒如以科舉誘天下英雄入我轂中的唐太宗了。其實,科舉之外,英雄無數,以利誘也好,以嘉名誘也好,終是誘得一時或誘來庸懦,孔子只是啟人從所好,啟人樂生,啟人知禮知言立己立人,歸結起來就是啟人樂天知命而已。能樂天知命,孔學“悦”之宗旨得也。

論語讀書筆記 篇5

宋代開國宰相趙普曾標榜説,自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而如今,多少人知道《論語》,多少人會去研讀《論語》,更別説有人會去潛心研究和體會《論語》帶給我們的真理和境界。

于丹老師以其深厚的古典修養,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來解讀《論語》,讓我們有機會來到孔夫子身邊,聆聽人生的真諦。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沒有色彩。”于丹説,“這個世界上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的確,世間的真理不一定是束之高閣、高不可攀的,而應該是平淡的、樸素的、具有普適性的。就像《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我們,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而閲讀《論語》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孔夫子教育學生時很少疾言厲色,他通常是用緩和的,因循誘導的,跟人商榷的口氣。這是孔子教學的態度,也是儒家的一種態度。這種從容不迫的氣度,這樣一種謙抑的態度,是多麼得令人敬佩啊!

這讓我聯想到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們時常提倡要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真正的和諧是什麼?它不僅僅是小區裏的和諧,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還有人對自然的一種敬畏,人和社會的一種融合。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擁有孔夫子那樣的心胸,擁有孔夫子那樣的態度。

現如今社會貧富差距越拉越大,社會矛盾比較突出,許多人越來越覺得不平衡了,總是埋怨為什麼別人可以住海天別墅,自己卻蝸居於簡陋的屋子之中,別人為什麼可以開名車喝名酒,而自己卻還每天擠着公車上班。于丹老師説:“一個人的視力本有兩種功能:一個是向外去,無限地拓展世界;另一個是向內來,無限深刻地去發現內心。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子貢曾問孔子“貧而無陷,富而無驕,何如?”孔子説,這很不錯,但還不夠,還有一個更高境界:“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即一個人不僅安於貧賤,不僅不諂媚求人,而且內心能時常保持快樂,這種快樂,不會被貧困所剝奪,他也不會因為富貴而驕奢,他依然是內心快樂的人。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內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孔夫子教給我們的快樂祕訣,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內心的那份安寧。

我想,這就是《論語》能給我們的現實啟示吧。

論語讀書筆記 篇6

讀書筆記—《論語》

財政1102班 呂婉怡

如若不是暑假在家閒暇時打開了書櫃,就不會發現家裏居然有一套關於春秋戰國時期百家思想的著作。好奇之餘翻開了《論語》,便一發不可收拾的看了下去。從前,我讀一本書是因為它來到了我的手邊,而書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氣或分幾天讀完它。或者,通過網絡,也約略知道近來新出的哪幾本書是值得一讀的,會去看,可卻往往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偶爾在瀏覽的網頁上碰到一兩本好書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時間和心情靜下心來看,相逢或相違全憑運氣。所以,我讀《論語》完全可以説是湊巧罷了。

在大學以前,也曾經學習過《論語》中的一些文章,知道《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而且在學習方面有着獨到的見解。但是,讀完《論語》之後,我卻只能用驚奇和感悟來形容我讀完這本著作的感受。驚奇是因為以前一直以為《論語》是為初高中生所應學習的;而感悟是因為這本書包含了許多一個人在任何年齡和生活在任何環境下都應該明白或者領悟的道理;也明白為什麼這本書會在大學的讀書清單裏。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讀完整本《論語》,感慨頗深。

都説,三十而立。我們作為二十幾歲的青年人,應該要確立自己的為人處世的根本立場和根本態度。《論語》中也同樣提到了“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只有確立了為人處世的立場,人生的道路才會隨

之定性,否則,其行為也就不可琢磨,搖擺不定,也就難成大事。因此,我們無論是現在正在上學的我們,還是將來四處尋找自己出路的我們,都應該明確自己的處世立場,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走自己的路。孔子還説“君子不器”,是説人不要被一些條條框框的東西束縛住,不要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眼前的、具體的、繁瑣的小事上,而是學會高屋建瓴地看待一切,摒棄小我,實現大我,這是一種生存境界,也更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因為我們大多數人往往還是擺脱不了“器”的阻礙和束縛,一味追求物質生活。這種人活不出真實的自我,也找不到真正的幸福。所以,在我們短暫的一生中,不要被瑣事和小事所束縛,不要等到暮年才追悔莫及。做真正有意義的事,過真正的生活。“君子務本”與“君子不器”都是教會我們如何樹立我們生活的根本立場。

《論語》的內容及其豐富,例如教育原則、政治主張、理論思想和道德觀念等等。但其中令我感觸最深、最有共鳴的就是孔子和他的弟子關於人生態度和人生境界的思想,這些思想與我的一些想法不謀而合,更多的卻是啟發了我關於人生、理想和價值觀的想法。這裏邊有一些話語和道理在高中時也曾讀到過、分析過、背過也和同學老師熱烈討論過。然而,隨着閲歷的增長,如今再讀時卻和那時候的感受不一樣,有了更深層次的感受。不得不説,這本書讓我有一中豁然開朗的感覺,讓我對我自身的人生態度更加明確和信任。

為人處世,缺少不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一句話説的是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好客之道。但是在我

看來,換一個角度去思考,朋友不一定是時時刻刻陪在自己身邊的人,再看“遠方”,也可以指思想上的遠方,不一定能非要限定於物理上的距離。這樣一來,孔子的這句話所藴含的道理就更加深刻了一層。在思想上與自己距離較遠的人,從思想的遠方而來與自己拉近了距離,成為了好朋友,豈不是一件很值得高興的事情嗎?此外,雖然在思想上與他人有隔閡與距離,但是也要尊重他人的看法,將他人看作自己的朋友。否則,用敵視或者是冷漠的態度對待他人,“朋”是不會自“遠方”來的。

為人處世,應寬容待人。在《論語》中,孔子對弟子們也教授了這樣的道理。他説“忠恕而已矣”。“忠”,就是忠誠、忠於;“恕”,就是寬容。這句話是説,為人不要強人所難,不要給其他人造成傷害。如果再進一步進行理解和分析,就是在説如果其他人對自己進行了傷害,也要做到寬容他人。寬容,説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卻很難,沒有多少人能夠在被他人傷害過後寬容他人,多數人還是會選擇報復。寬容是一種博大寬廣的胸懷和度量,我想,只有經歷多了、閲歷足了,才會學會寬容,將這些看得淡一些。還有一句孔子説的,很有道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若是害怕被別人傷害,就不要傷害別人。也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強加於他人。“寬容”是一種德行,因此,“忠”和“恕”也是我們做人的道理。

一個人要提高個人的人生境界,改善他的為人處事的態度,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學,是唯一的途徑。孔子一生重視學,無論是個人方面的學習還是幫助有心向學之人的學習,他認為都是他要去做的。

“默而識之”,是求學之道的第一,也就是説,首先要將所學默記於心。默者寂也,識者明記也。寂然不動,而又明記不忘。此是孔子志於道之境界。“學而不厭”是其次,也就是求學問道從不滿足、不厭倦,明瞭學無止境,人生在世要廣學多聞,活到老學到老。“誨人不倦”是第三,自己得到了知識,就要為之道而傳授解惑,在為他人解惑時要因人施教、有教無類,對好學之人之教導要極其耐心。故此,孔子才有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賢士。

有了自己的人生態度和提高了自己的人生境界,我們還需要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我對高中學習的一篇《論語》印象深刻。在那篇文章中記錄了孔子及其幾個弟子的對話。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意思是在問弟子們,假如有人瞭解你們,那麼你們打算怎麼做呢?弟子們一一回答,孔子笑而不談,在聽到曾皙的回答時,他卻贊同了。因為曾皙和他的理想目標相同“莫春者,春服既成,冠這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意思是,天氣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經穿着了,我和六七位成年人,六七個少年,到沂河裏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風,唱着歌走回家。就是這麼看似簡單的夢想,卻顯現出了孔子在春秋爭霸時期對於未來寧靜生活的嚮往。他一直在內心堅持這個目標,也為此而周遊列國,就是希望有君主能夠採用他的儒家思想,採納他的治國之道,避免戰爭,讓人們能夠像他與曾皙所願,和平地生活着。

讀《論語》,讓我看到一個我以前從未見過的孔子,他的理想、

信念、睿智、大度、灑脱甚至固執隨着他的話語和言行一一展現在我的面前。同時,也讓我領悟到了一種大智慧,包括對學習的正確認識、對自己得失的正確對待、對身邊朋友的平等和理智對待、對生活中的態度與道德……兩千多年前的思想,如今依舊不過時,我也確信他永遠也不會被時代所拋棄。因為他的思想具有超越時間和空間的特質,而我們,依舊有很多思想等我們拾回來。

論語讀書筆記 篇7

〖原文〗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這個子貢,上一節課剛剛説到禮儀制度是靈活的,你就跳出來要躍躍欲試啊。

你這個小氣鬼,想把告朔儀式上的蒸全羊給撤了,那大夥祭祀結束後分肉,不就少了很多嗎?你這個搞商業經濟的,帳算得太精細了吧?一隻羊值多少錢?你算算,如果當官的都不把禮儀制度當回事了,這得多少錢?

孔子立刻把子貢教育了一頓。

子貢,你就是捨不得一隻羊,可我捨不得的是禮儀,你自己看着辦,哪個重要?

子貢不敢吭氣了。老師發威,你以為他是病貓啊。子温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你現在見識到了吧。

論語的編者很有意思,立刻把子貢拿出來舉了個例子。

禮儀制度雖然可以靈活處理,但還是要有限度的。不是想怎麼改就怎麼改。

底線在哪裏?這是個問題。

是要保證禮儀制度的完整性,以便可以給大家更好的教育嗎?

齊宣王易牛以羊,孟子沒有説什麼。子貢如果易羊以雞,和易牛以羊有什麼區別?家裏不富裕,難道還非得傾家蕩產買只羊啊!

同樣保證了禮儀的完整性,同樣可以提醒大家我們要重視禮儀,保證禮儀的威嚴。

顯然,理由並不充分。

論語的編者在這裏説這一句,除了承接上文,表達禮儀的靈活性,並同時表達出靈活的限制外,還想説什麼?在惜墨如金的論語裏,論語的編者肯定還安排了其他的意義,好和後面的章節銜接起來。

回頭再仔細看看,子貢去掉羊是為了節約,而在孔子看來,是利慾之心在作祟,而利慾之心正是禮儀制度的大敵,多少好的理想就是壞在這個利慾之心上。

論語的編者巧妙的用了子貢的這個例子來説明,不要以為善小而不為,更不要以為惡小而為之。好像後面會説到的一句話,“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禮儀制度可以靈活處理,但其底線是不要有利慾之心,不要因為有利慾之心而去改變禮儀,這樣會讓禮儀制度走向滅亡的,今天是一隻羊,將來就是整個禮制,皆可放棄。

不幸的是,孔子言中了。

論語讀書筆記 篇8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十月,在《論語別裁》上篇中黯然逝去。接觸到南懷瑾大師的作品純屬意外。中旬一個週末,在三樂文創書店無故亂翻書。偶然翻看到一本由南師後代記錄其家族三代人生經歷的傳記《人生路漫漫——南懷瑾家族三代的人生浮沉》。可惜後半部沒有看完,前半部着實吸人。南師從幼便熟讀經史,家族讀書學習氛圍濃厚。很多基礎知識都是在少年時期完成,真的感慨其父親的遠見卓識。正合了老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看過一半此書後,便對南先生頗感興趣。

遂買了此書《論語別裁》,以作閒暇讀書之用。花了大半月時間,粗略看完上篇。僅以此公眾號作為讀書筆記的記錄載體,與諸君共勉。

先小小作此介紹,後續會陸續更新相關心得。以論語《學而》篇中曾子的話作為本文的結尾。也與本公眾號最初創立的初衷相呼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論語讀書筆記 篇9

先看最明顯的: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論語先進第十一)

子貢問説:“師和商這兩個人哪個更賢?”孔子回答説“師做得過了,商又做得不夠。”子貢説:“那麼師更好些?”孔子説:“做得過頭就像做得不夠(一樣不好)”。

的確,人的一生,也就是處理各種矛盾的一生。對於這些矛盾,要把握得恰到好處,既不“過”,也不“不及”,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論語》裏面就列舉了許許多多這樣的矛盾。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論語公治長第五)

遇到事情應該怎麼處理呢?這裏“決”和“慎”是一對矛盾。而太過“決”就會成武斷,太過“慎”則是優柔寡斷,無論走向哪個極端都不可取。聞而行之則太武斷,易犯錯,三思後行則太優柔寡斷。所以面對季文子三思後行,孔子説:再思之,可矣。

孔子還要求統治者的行為要端正,“政者,正也。子率而正,孰敢不正”。

為官者道德的高低是政治好壞的決定性因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其次,選拔官吏要以道德為標準,孔子認為,如果有道德的人的職位在沒有道德的人的上面,那麼人民就會信服;如果沒有道德的人的職位反而在有道德的人的上面,則民不服。再次,他主張推行教化,反對統治者的殺戮政策,“子欲善而民善,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意思是説就像草隨風動一樣,,為官者的言行影響着老百姓,以此要求統治者發揮身教作用,引導天下風氣向善。“愛人”表現在政治上便是“博施於民而能濟眾”(《雍也》),採取合乎民情的便宜措施以促進生產,使人民富足。

論語讀書筆記 篇10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縱觀論語,其實孔子本人的言論不多,大多為門生的對話或對門生的評價,整個論語分為二十章,看似一個鬆散的論集,然而整個論語又通過對孔子思想的論述,緊密的形成了一個整體。

縱觀孔子一生,他的政治是失敗的,然而他的教育是成功的,他的門下既有“不遷怒,不貳過”的顏淵,又有急公好義的子路,既有可以“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的子貢,又有習於文學的子游。所謂“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四科十哲”,作為萬世師表,通過他長期的教學實踐,提出具有創造性的教學原則和方法,這也正是我們要學習的。

“仁德”——孔子教育學生首先強調做人的問題,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説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這也教育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要重視其內心的成長,正是外在能力的載體。

“有教無類”——在孔門三千弟子中,有貴族弟子(如南宮敬叔、司馬牛、孟懿子),有商人弟子(如子貢),然而大多數出生貧賤,特別是在四科十哲中的,如簞食瓢飲的顏回,卞之野人以藜藿為食的子路等。可以説就是因為孔子有教無類這樣一個教育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級界限,使教育擴及於廣大平民,擴大了學校教育的社會基礎和人才來源。這也教育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要不能關注其出身背景,要一視同仁的對待每個孩子。

“因材施教”——孔子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能力進行教學,如“柴也是愚,參也魯,師也闢,由也喻”。 諸如“由也果”、“賜也達 ”、“求也藝”(《雍也》), “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進》)。正是由於孔子實行因材施教,適應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使其各盡其才,培養出一批有專長的社會實用人才。這也教育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要不能照本宣科,要注重每個孩子的不同性格與能力。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養目標與社會需要相統一,體現了教育的社會價值。孔子的學説並不是侷限於他那個時代,我們在不同角度、不同領域都可以從中汲取到我們需要的知識,現今世上的各類譯註,讓我有機會讀儒家的各類經典,我會努力尋找打開這個知識寶庫的鑰匙,努力汲取最多的知識。

論語讀書筆記 篇11

孔子生前周遊列國,一直都在不遺餘力地推行自己的學説,希望治國者實現王道社會的理想。孔子在世時就被譽為“天縱之聖”,是當時社會上最傑出、最博學的學者之一。

彙集孔子言論和理念集冊的《論語》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子路啊,我教給你的,你懂了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這句話是用來提醒人們要以誠實的態度來對待知識,來不得半點虛假和驕傲,要養成踏實的學習作風,避免虛構誇大的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這句話對我們也有同樣的啟發。在學校裏,我們就要認真聽老師上課,如果老師講的沒聽懂,有些同學就不敢向老師提問,導致作業錯誤很多,學習不會有進步。但如果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人,往往比別人高出一籌,因為他們懂得隨時填補自己學習上的漏洞。

在孔子的學生中,有這樣一個學生:他年齡最大,性格突出。也曾頂撞過孔子,這個人就是子路。子路原來是性格豪爽的一介武夫,但他最終改變了自己的思想,臣服在孔子門下,可見孔子的個人魅力之大。

在漫長的中國古代社會中,《論語》成了中國社會的“聖經”,大到“齊家,治國,平天下”,小到個人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一言一行都在它的規範之中。如果你想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就多讀讀《論語》吧!

論語讀書筆記 篇12

《論語》為四書之一,經典之一,過去考取功名的教科書,這個過去指的是科舉時代,明代起,還必須用朱老夫子的註解。在我,所謂受過現代教育的人,只聽過半部《論語》治天下,至於《論語》是個什麼樣子,沒有讀過。覺得那是舊的東西,沒用的東西,如果去看是個搞笑的事情。

這是南懷瑾老師講解《論語》的書,南老謙虛地稱為《別裁》,原來自己曾經那麼多耳熟能詳的格言和警句出自《論語》,如: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

子曰:詩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鳳鳥不至,河不出圖,洛不出書

後生可畏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

好多好多,自己竟然不知道。

南老師娓娓道來,用平直易懂的語言,親切地述説着孔子思想的精髓,敢於挑戰朱老夫子和前人的權威,重新詮釋被誤解的儒家思想,引領着我去解讀儒家真正的意義。讀來不枯燥,不是老學究似的,生硬的一句解釋一句,那樣肯定會打嗑睡的。

《論語》二十篇本身就是一篇文章,前後連貫,不可分割。都在説明一樣東西:怎樣為人處事,怎樣完善自己的品格修養。

南老師以自己半生修習佛法的經驗,從“體、相、用”上來解釋儒家思想的“仁”,也説了宋代理學家盜用佛、道家的觀點來解釋儒家學説,最後又打擊佛道的不應該,讓人心中一亮。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這個“學”,原來不僅僅是學習,而是“學問”,這個學問不是通常的知識,是做人做事的修,這一點是始終貫穿整部論語,也是孔子的偉大之處,這是南老師的觀點,讓人信服。

書中這樣被先儒們誤讀的詞還很多,“裏”、“命”……

儒學能夠流傳幾千年,孔子能夠尊為聖人,聽了南老師解讀才覺得原來他是名至實歸的,原來這位聖人竟如此地被冤枉過。看來一種學説或思想流傳久了也有流弊,後人總是以自己的認為來解釋前聖先賢,傳統文化離我們竟漸行漸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