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4篇

來源:文萃谷 3.09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寫一份讀書筆記,記錄收穫與付出吧。但是讀書筆記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文化苦旅》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4篇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1

世間萬物,代代更迭,人們常將歷史比作長河,是在映射那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的“變化”二字,宛如奔騰不息的流水。而在這浩浩長河中,人類渺小得比不上一朵浪花,貫穿着整個歷史的也永遠不會是脆弱的人類生命,而是山、河、樹、石,以它們堅韌的生命,默默地佇立在河水邊,冷眼旁觀着時代變化。

很難想象,也許在未來不知多少個年頭之後,我們如今生活的城市是否還存在,是否也像如今我們眼中的“歷史”一樣,只剩下幾方石料、一口廢井。

讀《廢井冷眼》,我似乎能感受到作者見到那一口廢井時的心情,彷彿有時間的細流從指間流走,又彷彿時間在廢井的`冷眼中緩緩凝固。那時候眼前似乎燃起大火,灼燒着幾百年前的這口老井,燒沸了,又燒乾了,最後只剩下一副把一切都看倦了的千年冷眼。

作者説,“歷史很漠然,在多數情況下不講曲直,不講感情。”但我想,正是歷史的漠然使我們對自己也漠然了,可以以整個歷史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又怎會在意那微塵般的跌宕呢?

歷史中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匆匆過客,甚至像渤海國這樣繁榮的大都市也不過在歷史中存在了幾百年,還不如一個傳承幾代的文明。一切活着的都將死去,在歷史上,只有文化是永恆的。有人為自己一時的起伏長吁短歎,可倘若更加達觀地來看,也許依舊沒辦法解決當下的問題,但至少可以在人生的悲歡離合中保持一個淡然的心態。而當我們真的放下了、看透了,無論到哪裏都能隨遇而安。

這是冷眼教給我們的,也是歷史教給我們的。

再回頭看那顫巍巍佇立在土地上的廢井,儘管破敗卻顯得堅韌。那副冷眼已經見慣了朝代更迭、家族盛衰,想必再不會為什麼所動了。歷史是漠然的,但它使我們寵辱不驚,使我們看一切都是過眼雲煙。我想,這已是歷史最大的慈悲。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2

文:澀舌頭;最近在讀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散文集中的《信客》這篇文章在國中還是高中的語文課本上學習過。

通過對“信客”這一特殊時期下職業的全方位描寫,反映此職業對人性的考驗,側面烘托百姓眾生的人性冷暖,表達信客這一“苦差事”對城鄉聯結、情感聯繫、甚至文化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村裏的老信客,因私自裁下窄窄一條客人的紅綢布而受到四鄉八鄰的質問與譴責,老信客申辯不清,最終拿起剪紅綢的剪刀直扎向自己的手,再不回村,跑到偏遠地區去看墳場度日。

但鄉間不能沒有信客,歸隱前,老信客找到從上海落魄回來的年輕人。整整兩天,他將附近四野八鄉出外謀生人的地址、路線以及鄉下對應各家的門,全都畫好路線,交代給了年輕人。

從頭至尾,年輕人都沒有答應接班,但聽老人講的這麼多、這麼細,他也就不再回絕。最後,老人揚揚手吩咐年輕人,“信客就在一個信字,千萬別學我”。年輕人上路後,一路上都遇到對老信客的問詢,流落在外的遊子,年年月月都在等待着他的腳步聲。

而只要他一回村,家裏便人頭濟濟,多數只是來看個熱鬧,誰家出息了,帶來了什麼稀罕物品,比較得多了,便會有羨慕、嫉妒、輕蔑的眼神。

這些眼神,是中國農村對自己冒險家的打分,也是對城市的探尋。傳達死訊的事也常有發生。信客聽到消息,便匆匆趕去,自主代表家屬鄉親料理後事、收拾衣物。來到死者家裏,即便用想了一路的委婉語氣通報噩耗,也依然會遭到家屬的憎恨與呵斥,他只能低眉順眼、聽之忍之,連聲諾諾。

一次,他帶着一封滿紙幽怨的信走進都市一間房子,看到發了財的人與另一女人同居。他進退兩難,發了財的同鄉質問他什麼人,他才叫到:這是你老婆的信!

同鄉下不來台,硬説他是私闖民宅的小偷,狠狠打了他兩個耳光,並扭送到巡捕房。鄉民們集資將他保出來,問他事由,他只説自己一時糊塗,走錯了人家。他不想讓顛沛在外的同鄉蒙受陰影。

終於,年輕的信客也漸漸變老。而老信客已經去世,他去他的墳頭燒香。請老人原諒:這條路越老越兇險,我已經支撐不下去了。後來,貨店門口掛出了綠色信箱,私塾也合併成了國小。信客在大家的推薦下成為了一名地理老師,後升為校長。他死時,外地前來弔唁的人非常多。他的墓就築在老信客的墓旁,但此時的鄉人已經不知道老信客是何人,與這位校長什麼關係。

為了看着順心,人們也罷那個不成樣子的墳修了一修。任何職業都有存在意義,都有相應的責任與付出。但現如今,已經很少有像“信差”這樣發揮着巨大意義的同時,付出與回報嚴重傾斜,完全靠良心與責任感來支撐的`職業。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其實很脆弱,建立起來難,崩塌很容易。但好在現代人多了理性與判斷力,不會如此偏激就否定一個人的價值。

多積德行善。無論世道再功利,人心再複雜,以善相待,多為別人考慮,也許有時會吃得眼前虧,但卻賺得問心無愧。體諒每個職業的付出,也理解與形形色色人打交道的不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少麻煩別人一點,別當做什麼都是理所當然。

讀完此書,除了通過不同故事受到不同的啟發之外,其次的享受是在作者筆下,所呈現出的那個時代的山水風物、村莊風貌、鄉土民俗等帶給人的體驗。

雖不是感官體驗,但文字一進入眼眶,眼前就浮現出了燃起火把的雪嶺,在靜謐的月光下、在叢集的山嶺包圍中緩緩划來的夜航船、亮晶晶的水路、閃爍的月光、盪漾起的浮藻游魚。如同到了一個環境、文化完全迥異的地方,對眼界的開闊、見識的增長、心靈的觸動與旅行的意義何不相同?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3

敦煌,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492個洞窟像蜂窩似的排列在斷崖絕壁上,上下5層,高低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壯觀異常。她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她的名字讓中國人不得不抬頭挺胸去訴説。是啊,中國的歷史都書寫在敦煌莫高窟中,又怎能不讓人嘖嘖讚歎呢?

可她這顆明珠也關聯了一個令人厭惡的名字——王圓籙,他甚至淪落到做了一個不得不以化緣為生的道士。20世紀初,洞窟裏那些精美壁畫和中座雕塑那婀娜動人的體態都因為他的無知蒙上了一層不可磨滅的陰影,洞中成了一片淨白,與此同時被淨白的更多的是唐宋歷史的結晶!

雖然莫高窟部分文物被如此踐踏,但在那之後,莫高窟享有極高的地位。

20世紀40年代,中國成立了莫高窟學術研究和保護機構;60年代對石窟進行了全面加固;80年代的時候開始,莫高窟進入了現代科學保護時期。由此可見,中國就是以怎樣的'速度向前發展着。現在進入莫高窟,看到的不是滿地塵土,而是保存完整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

兩萬多尊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更多的是精妙絕倫,內容豐富多彩。藏經洞面積不大,曾藏有我國古代各種經卷,文書,帛畫,刺繡,銅像等六萬多件。

回首過去,的確有一些不堪入目的往事,但那都已經過去了。擁有今天的精彩才能創造出更絢爛的光芒。當日本學者聽完中國敦煌學的報告會後,用沉重的語氣説明:“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説法,這幾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聽到這句話後,那些學者們應該感到無比的欣慰吧!的確,世人見證了中國的成功。

從“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帶着第一名宇航員楊利偉飛上太空到“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帶着翟志剛等三名宇航員上天也只過了五年。現在,我國正在籌備火星探測器的發射,可見中國飛黃騰達之迅速。

北京時間2001年7月13日22時08分,一個令中國振奮的消息——申奧成功瞬時間傳遍了整個中國。中國沸騰了,一片歡呼雀躍的景象。在之後的七年裏,中國羣眾體育工作加快了步伐,不斷加強,蓬勃開展。在2008年我國舉辦的奧運會上,中國以51枚金牌,21枚銀牌,28枚銅牌,共100枚獎牌的成績位列獎牌榜第一,這就是一個多麼令人激動的消息!

1932年,我國的奧運第一人劉長春還未挺進決賽;1960年,台北選手楊傳廣奪取十項全能銀牌,他是中國第一位獲得獎牌的運動員;1968年,紀政獲100米欄銅牌,她就是中國第一位獲奧運獎牌的女運動員;1984年,許海峯在男子慢射中獲得金牌,這一洗了百餘年來“東亞病夫”的恥辱。

想起中國的奧運史,再看看今日中國的成功,足以見得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中國人不是別人口中的“東亞病夫”,而就是一條龍,一條蓬勃發展着的巨龍!

中國還在不斷向前發展,在奧運路上,在藝術路上,在經濟路上,在科技路上,中國將會越來越強悍!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4

“文化苦旅”,望文生義,自然是一個“旅”字貫穿全書。但這部書又不是簡單的山水遊記。“原因是,我發現自我異常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深深腳印的所在,説明我心底的山水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歎。”我想,這便是文化二字的分量。而一個“苦”字應當説可是全書的主旨。作者並不在乎旅途勞累之苦。這個“苦”乃是對全民族意識的苦苦思索,對人生至高夢想的苦苦追尋,讀中華民族禮貌復興的苦苦祈盼。“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期望自我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我以為,最能體現作者一個“苦”字的文章是《道士塔》在作者筆下,我們看到了一個為了蠅頭小利就能夠把大車大車的經書、繪畫運往兩方的土道士。也看到了一羣眼睜睜看着國寶流失卻不聞不問的道台,藩台。“偌大的中國,竟存在不下幾卷經文。”“我好恨”。作者恨的不是王道士,也不是哪個藩台,在中國,這樣愚昧、麻木的國民又何止千萬?王道士不賣,李道士照樣要賣,張藩台不管,趙藩台更不會管。“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杯具。”“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應對如此國民,作者怎能不苦?百年之後,王道士早已化為灰燼,莫高窟的歷史文獻也在大英博物館的玻璃窗裏沉睡了多年。儘管我們再也不會讓一個矇昧的道士去看管我們祖先的遺產,可他們似乎還活在我們身邊,盲日庸俗的`國人似乎也還不少,也許禮貌離我們還很遠哪!我們期待着中華民族真正崛起的那一天。

再談到“文化”二字,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書中的一篇文章《柳侯祠》。柳宗元是中國歷史上的文學巨匠,但他命運多劫,兩次遭貶,又客死他鄉。然而正是由於他官運不濟,被貶永州,才使中國文化史擁有了《永州八記》和其他篇什,華夏文學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峯性的構建。“可此時的柳宗元仍時皇宮內的青磚綠瓦一片痴情,因為他是中國文人,他是封建時代的中國文人。他已實現了自我的價值,卻又迷惘着自我的價值。永州歸還給他一顆比較完事的靈魂,但靈魂的薄殼外還隱伏着無數誘惑。”而此時,命運和他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柳公滿心歡喜的回到京城,而等待他的卻是更加荒涼,更為邊遠的柳州。這不能不説是中國文人的悲哀。

我又想起了批評餘秋雨的文章,説它的詞藻華而不實,説他的文章軟弱無力。我不明白這是不是真實的,也沒有必要去探個究竟。因為文學本身就有它的兩面性。真正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餘秋雨的書,在他的書中看到了文化,看到了歷史,看到了世界,看到了人生。我想,這就夠了。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5

餘秋雨最有名的著作當是《文化苦旅》,用足跡來丈量中國的文化,用心靈去頓悟生活的哲理。書中餘秋雨扮演了一個傑出的“導遊家”,它指引着各年齡階段的諸多目光,進入了一個深邃,冷峻的文化空間,那裏銜接着歷史,連帶着現代,希翼着未來,將一雙雙天真而好奇的眼睛,塗抹了層深幽的色彩,要他們閃爍的是一絲有所期盼的亮色,也將一張張經霜而冷峻了的臉,深刻上責任,沉重中獲釋,焦躁中輕鬆,為文化、藝術的繼承與創新指向歷史後的未來。這是餘秋雨先生這部作品給我的最大的感覺。

這段苦旅有點長,也很累,共包含了37篇遊記似的散文,寫的幾乎都是南方及西北山水名勝,古代文人或名人居住過、流連過的地方,還包括了這些地方的風土人情,例《莫高窟》、《都江堰》、《白髮蘇州》、《寂寞的天柱山》、《上海人》、《酒公墓》、《老屋窗口》等。從中國諸多旅遊名勝,到荒蕪一片的陽關,從大漠到水鄉,從西北到江南,從古蹟到文人,無一處不是中華大地上歷史的閃光點。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殘陽廢壘,西風古道,在他的筆下都變得雍容大氣且富於智慧,彷彿成了歷史的濃縮與見證,在世紀輪迴中散發着不滅的穿透力。篇篇語言精美氣勢恢弘的作品,就象一位無聲的導遊,在歷史的交匯點我循着他的足跡推開了一座座神聖殿堂的大門。

道士塔——是他抒發恨意的地方。因為千年百年的磨難,他不甘心這被淪落的文化一再地被人踐踏,想不到最後的一絲的呼喊竟是由自己升起的。他不想破壞歷史的'變遷,文化的進步,可對那些掩藏恥辱的土地,他倍感惋惜。在他的筆下,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而王道士則是這出悲劇中錯步的小丑。用一位經歷這悲劇的學者的心看,他明白了,那裏,一個古老民族在滴血。因恨而愛的情感愈演愈烈,致使我也變得學會了歎息與感慨,明白這一切的一切全部是人心所造。我也因此而抱恨,為民族,為國家,為自己而恨……

翻過屈辱的一頁《莫高窟》,靜靜矗立,神祕又安詳。餘秋雨那頗具感染力的文字讓我彷彿身臨其境。不是在讀而是用心在欣賞品析。窟中牆壁上那精美絕倫的壁畫讓我驚歎。色彩絢麗、暢快柔美的線條匯聚了五代的紛爭隋唐的興衰以及宋室的淪亡。我不得不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精湛技藝所折服。正如作者所言:"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隨着書頁的往下翻轉,我的視野更開闊了,思維也變的靈動跳躍,充滿了幻想力。《陽關雪》的悽美、《柳侯祠》的靜謐、《白蓮洞》的幽邃、《都江堰》的雄偉,我就象一片空靈的雲,沿着秋雨的足跡飄過一座座名山大川。就象在欣賞一道流動的風景線,徜徉在人文景觀與歷史長河的氛圍中,情景交融,實乃“此時無聲勝有聲”,每讀一篇就有新的領悟。就好象在感覺餘秋雨對文字的挖掘。他的描寫,他的感受,他的想象,甚至是他的訴説,種種的這些全都超越了文字本身的韻律。好似在唱一首歌,不是民曲,不是流行曲,亦不是田園山川的旋律,是能讓人敞開心扉開懷吟唱的人生之韻,天地之樂。我默默地在心中重複這些文字,試圖想完美地記憶,可讓自己更自信些。但是,這些直白白的文字下彷彿藴藏着另一種深不可測的意境,是什麼呢?我不禁細琢。最後終於找到了答案。我明白了什麼是其中的“苦”,和它真正所要傾訴的情結。

餘秋雨的文章常常給人一種歷史的沉重,一種文化的觀念,一種對過去的留戀,一種對未來的憂患。面對文化,無論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總有一些使人無奈,總有一種遺憾讓人兩難。

然而,許多現代人已逐漸冷漠、麻木於這種文化的遺憾。並不是所有的現代人都認識了中華文化的悲劇,因而作者在自序中説:“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當然,希望也只是希望罷了,何況這實在也只是一種奢望。”

但是,有些文化,即使被人們看到,並且呼籲、挽救,又能以什麼方式留存呢?歷史的泥濘不能阻礙現代的車輪,中華文化的確太龐大,在歷史與現代的碰撞中,不是歷史的破碎,就是現代的停滯。這也是現代人面對中華文化的兩難。

縱觀《文化苦旅》全書,並沒有多少優美的詞句和華麗的詞藻,其間多的是睿智的語言,以及一則則通俗的故事。餘先生也很少對山水名勝作具體的描述,往往是筆鋒一轉,人為地構造出了一幅幅濃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圖景,緊跟着便進入了直抒式的詠歎,繼而以縱橫四海的氣勢揮灑着對中國古文化歷史的種種遐想和議論。它為每一名讀者解讀了歷史的蒼涼和大漠黃河文明的盛衰,使讀者為文章的情緒所感染,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作者發自內心的感悟,從而以一種嶄新的姿態去思索人生、思索未來。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本書,“書”既透露出文化,而每一個文化都不是孤立的,你自己不曾記得年少時的輕浮,中年的坎坷,老年的怡然自得,而也許哪一本書中就有你的影子,讓你似曾相識,讓你重新拾起殘缺的記憶。活着的人記住歷史,可歷史只記住那些推動歷史發展的人,我們不是偉人,但我們至少可以讓我們的子孫後代記住我們,寫好人生這本書,算是對他們有個交代吧!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6

拿起《文化苦旅》,我的心情是沉重而有壓力的,“文化苦旅”顧名思義,這一條文化苦旅是艱辛的。一改以前的輕鬆瀟灑,文字多了份蒼老和沉重。“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餘秋雨説:“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引發人生滄桑感。”倘佯在歷史的海洋中,他深深地陷入了他的思緒中,因中華民族文化的興衰得失而或喜或悲。

廬山,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在這裏詮釋了它的價值意義。

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其中<道士塔><陽關雪>等,是通過一個個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的深邃蒼涼之感見於筆端。

<白髮蘇州><江南小鎮>等卻是以柔麗悽迷的小橋流水為背景,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等直接把筆觸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此外,還有早已傳為名篇的論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筆墨祭>以及讀者熟知的充滿文化感慨的回憶散文<牌坊><廟宇><家住龍華>等。作者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7

苦苦的味道,為這本記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估計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奇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淺者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大自然雕琢出來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中華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小鎮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般的自在,難怪萬年來,許多文人遇到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此隱居起來,但荒山結廬有生活中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到江南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有着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當中國文化收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而開始凋零時,文人或學着就會帶着他們的文學修養到此地隱居起來,藉以免於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和官場浮沉是文人失意的時刻,做什麼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使自我的身心得到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到休息夠了又是一段新徵程的開啟。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初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一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生變質,隱生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全然黯暗。儘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抱有正面看法,因為古代中國給文人發展的空間太狹隘了,逼得他們僅有隱居或者死,與其這樣讓自我的雄心壯志損落,我們會選擇沉潛,待有朝一日東山再起。在自然與人文環境中的沉思,考量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

追想柳宗元的一生,從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貶,既遭貶謫,而永柳二州又是荒遠之地,所以他自放于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的心境,完全寄託在遊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使中國文學史上有了“永州八記”這樣出色的山水文學。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疑問來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着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的走向牀前,流動的車潮和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那裏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當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着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寫下了華夏的文化。《文化苦旅》它不甘甜,因為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羣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我們不得不因歷史和那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的莫高窟山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舊不言,我們靜靜看着光影投射的石壁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化。千年前的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工手中的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中,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之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運往國外,多年後的今日,那神祕而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絢麗,而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生的,及它深層的藴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華的標本,一種美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殘缺被人無情的轉換。

x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為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羣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

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藴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難怪歷年來,許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到此隱居起來,但在荒山結廬有着生活上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江南隱居的最好推力。

其實我們對“隱”有着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當中國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而開始凋零時,文人或學者們就會帶着他們的知識修養到此處隱居起來,藉以免於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與官場浮沉是文人們的失意時刻,做什麼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的身心獲得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休息夠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開始。

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作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一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生變質,隱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全然黯暗。儘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保有着正面看法,因為古代中國給文人發展的空間實在大狹隘了,逼得他們除了隱或許只有一死,與其這樣讓自己的雄心壯志殞落,我們會選擇沉潛,待有朝一日能東山再起。

餘秋雨曾説他常佇立前人佇立過之處,觀察自然與人文環境中去思考前。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8

閒敍:昨天前腳剛將簽名改成“世人都派餘秋雨的不是,其實人品和才情是該分開的。他的很多好句子,是驚心動魄的。”今兒就將博客重新開張為讀書博客。博客題目出自(樑)蕭統的《昭明文選序》,原文是“歷觀文囿,泛覽辭林”。囿字似有些偏,我便自作主張改為苑字。本意是用來記載一些讀書時零碎的思緒以及傾心的好句子,分為「摘」和「評」兩個部分。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出現,是我所處灰色時空裏的一個驚歎號。儘管這裏面有一些文史硬傷、生造詞、欠斟酌等等小遺憾,總體是瑕不掩瑜的,我也是愛不釋手。於是先從這本書開始我的征程。

他的天地全都沉淪,只能在紙幅上拼接一些枯枝、殘葉、怪石來張羅出一個個地老天荒般的殘山剩水,讓一些孤獨的鳥、怪異的魚暫時躲避。——餘秋雨《文化苦旅·青雲譜隨想》

(1)計成,西施卻被家鄉來的官員投沉江中,因為她已與“亡國”二字相連,霸主最為忌諱。

(2)蘇州人甚至還不甘心於西施姑娘被人利用後又被沉死的'悲劇。明代梁辰魚作《浣紗記》,讓西施完成任務後與原先的情人范蠡泛舟太湖而隱遁。——餘秋雨《文化苦旅·白髮蘇州》

「評」關於西施的傳説,有兩種傳言採信最廣,一是她和後來的陶朱公(即范蠡)一起泛舟太湖,這種説法被一些人取笑為“成人童話”。而我也更傾心於另一種説法,即西施沉江。因為四大美女中,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別對應西施、昭君、貂蟬、楊玉環。被譽為沉魚的西施最後沉江真正成了“沉魚”,不失為是一個有趣的巧合。可是泛舟隱遁的傳説卻是更多人願意相信的,就像西湖白蛇的傳説中硬是加上許士林衣錦還鄉救出了母親,也許這些“仁慈”的“畫蛇添足”讓信善的人們更為心安。另外要提出的是,第一個主張“泛舟太湖”論的不是梁辰魚,最早見於東漢袁康的《越絕書》,樑只是將這個説法推上了高潮。

(1)中國文化中極其奪目的一個部位可稱之為“貶官文化”。

(2)他用與洞庭湖波濤差不多的節奏,把寫景的文勢張揚得滾滾滔滔。

(3)“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範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史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愴然淚下。"

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嶽州城東道巖疆。瀦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餘秋雨《文化苦旅·洞庭一角》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9

千年的時光,轉瞬即逝,然餘秋雨卻將在歷史長河中早已隕落的點點文化一一拾起,這段艱難的文化之旅,在人們心中永不消逝。

餘秋雨為世界瞭解中國建了新的橋樑,當之無愧是引領讀者泛舟世界文明長河的引路人。在《文化苦旅》一書中,不僅介紹了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昇華了中華各地域文化的精髓,也對中華文化做出了充分的解釋。中華文化的美好風光讓讀者們一覽無餘,深刻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價值和已逝文化的悲涼。

《文化苦旅》中,介紹了幾個地區獨特的文化,其中讓人們印象最深刻的是西域文化的'敍述。一望無際的茫茫沙漠之中卻是存在着兩個文明交織而成的撼人心魄的文化,最具代表的便是莫高窟了。從佛教進入中國開始,一代代的佛像都在石窟中深刻、昇華、詮釋,這一切都與中華歷史接通了血脈,甚至成了一部由堅石雕刻的歷史,就如書中所説:“莫高窟被那些文物拉得很長很長,幾乎環繞了整個地球。那麼,我們的心情也被拉長了,隨着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延伸到整個世界。”最不能忘的就是王圓籙這個道士了,敦煌的壁畫便是由他毀之一炬,卻又可以認為是他及時救助。若是他沒有將經書,壁畫與斯坦因換走,其必將被戰火毀之,可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在西域中還有“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實,給粗礦以明麗”的月牙泉。還有千餘年天天被虔誠的儀式滋潤着的喀什,被我們一直視為蠻夷之地的西域卻是藴含着如此巨大的文化,實在是文化之旅最不可磨滅的收穫啊。

不僅如此,《文化苦旅》也同樣對中華文化產生巨大影響的歷史文豪也具有獨特的見解。在黃州突圍一篇,便十分詳盡地從內因外因中講解蘇東坡被貶的原因,餘秋雨還十分幽默地寫道:“小人牽着大師,大師牽着歷史。小人順手把繩索重重一抖,於是大師和歷史全部成了罪孽的化身。”深刻地揭露出當時社會的現象。

在這一書中,我領略到了獨特的大漠文化,體會到了生態美的杭州文化,傾聽到了走西口時依依不捨的山西歌聲,和看到一隻看倦千餘年的廢井冷眼。這場文化之旅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中,帶來的是內心深深的震撼之情,讓人不禁流淚,不禁放聲悲鳴。天下任何一種文明都不能幻想自己長生不滅,正因如此,才需要這些文化的旅者去敍述去記錄這些消逝的文明,期間之辛苦不言而喻,《文化苦旅》正完美的體現了文化滅亡後深沉的格調。

“有這樣的地,天才叫天,有這樣的天,地才叫地,在這樣的天地中獨個兒行走,巨人也變成了侏儒。”讓我們一起談《文化苦旅》,感受這永恆不變的文化之旅,感受這個天地。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10

我拋棄了所有的憂傷與疑慮,去追逐那無家的潮水,因為那永恆的異鄉人在召喚我,他正沿着這條路來。

——泰戈爾《採果集》

讀完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手輕輕地撫摸着那個“苦”字,苦,是作者對自己生命旅行的概括,苦,是作者對自己文化旅途的凝縮。苦,卻讓幾代讀者甘之若飴,讓無數讀者感動與喟歎。細細品味着這個“苦”,腦中回想着作者所經歷的那一個個文化旅途,不僅默默佇立,默默出神。那旅途,那文字,真讓人,苦澀中卻不覺反覆回味,焦灼後卻又瞭然於心,讓人冥思然後放鬆,讓人感到歷史的蒼老厚重卻又如此鮮活年輕。唉,這苦旅啊,讓人慾罷不能。於是,和作者,再次行走在陸地、江海,懷揣着一個繾綣的夢想,開始踏訪着一個個或新穎或陳舊的夢境。

我們走過一座座生命的牌坊與寺廟,和信客一起經歷艱辛與滄桑,去瞻仰千年的奇蹟——都江堰。當我們走到莫高窟,還未來得及感受神聖的世界,卻先知道了三個男人,他們所做的一切,那些可以成為罪行的事情。那個畏畏縮縮的王園籙,那個敦煌石窟的罪人。那個匈牙利人斯坦因,那個翻譯蔣孝琬,他們卑微,渺小,卻貪婪而又愚昧,是他們毀了莫高窟的文化嗎?這樣的罪責壓在他們身上。似乎太重。那麼敦煌的委屈,國人的恥辱,我們又該找誰討要?是那些買走文書經卷的外國人,還是當時腐敗的王朝? 作者的心中是苦痛的,這種苦痛,深深地影響着我們每一個讀者,我們無法逃避歷史,只能在自然中一次次感受苦痛,在旅行中追求靈魂的釋放,追求自身的強大與自立。

走過了敦煌、莫高窟,踏上了陽關雪,在沙原中感受獨特的能夠洗滌心靈的景觀:鳴沙山、月牙泉,於柳祠中拜訪柳宗元,感受詩人的寂寥與開闊。沒有仕途得意的他們是悲哀的,是落寞的,卻也是另一種幸運。仕途無望,往往是文人昇華的關鍵。在柳侯祠排排的石碑中,中國文人的命運在這裏裸程。正如餘老師所説:靜一點就好。就讓文人們有一塊淨地,凝入心靈,蔚成方圓。

從敦煌行至陽關,從遼遠四川平原旅至古色古香的蘇州。在寧靜的三峽下苦苦冥想,在神祕的`洞庭湖畔低低自語,行走在蘇堤、白堤之上,駐足於雷峯塔廢墟之中。西湖一夢苦亦甜,化作千年滄桑,千年的歎息。

在《文化苦旅》中,最讓我動容的應該是那篇《風雨天一閣》。餘老師進天一閣,那份神聖,那份莊嚴,讓人不僅由衷產生肅穆之感,的確,天一閣是神聖的。它是藏書閣,是那個時代的奇蹟,它是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蹟。“登天一閣樓梯時我的腳步非常緩慢,我不斷地問自己:你來了嗎?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餘老師這一句虔誠的自問,讓我心情沉重而又寧靜。我和作者一起輕輕地,輕輕地,走上去,仰視,凝視,久久,久久的。那一刻,歷史彷彿重現,那一刻,時間彷彿靜止。唯有那千年的文化,靜靜地訴説,訴説這千百年來的滴滴點點。

品讀《文化苦旅》,不僅在品作者的文化苦旅,更在品作者那典麗、唯美、渾厚、質樸,充滿想象力的詩一般的語言。生命的體驗和感悟在其中棲身,我讀着,悟着,醉着。這文字,這語言,這意境,真是“高鬆出眾木,伴我向天涯。”

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品苦,亦嘗甜。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11

當每一處山水都被賦予了感性的光環,當每一所名勝都被籠罩上人文的氣息,當每一段命運都被烙刻着歷史的變遷,當每一種情懷都被渲染出淡淡的憂思……文化已不再是單純的文化,她擁有了自然的風貌;自然已不再是單純的自然,她擁有了文化的情韻。

在三危金光籠罩之下、見證着中國一千多年文化層層累聚的敦煌莫高窟,今日依舊矗立在荒荒大漠之上,但她的歷史、她的文化,早已在成車的經卷被運送到倫敦,運送到巴黎,運送到彼得堡,運送到東京時,就變得苦澀了——“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

明王朝苦澀的沒落,有腐朽,有黑暗,但還有一位常常被世人所遺忘的孤獨藝術家,這位署名為“八大山人”的皇族後裔給那個苦澀的時代平添了一絲文氣。這位面臨着自己祖上建立的王朝的最後覆滅的可憐藝術家,只能絕望、悽楚地躲在冷僻的地方逃避改朝換代後的政治風雨,用畫筆來營造一個孤獨的精神小天地。然而相比於這盛滿了淒涼的青雲譜來説,今天一改其舊日面貌的喧鬧遊客恐怕更使朱耷的命運顯得悲涼——“請從精緻入微的筆墨趣味中再往前邁一步吧,人民和歷史最終接受的,是坦誠而透徹的`生命。”

見證着一個時代命運的狀元之後酒公張先生,他前半生為孤獨的邏輯救國論者,後半生以為人寫墓碑文為生的悲劇生涯,不僅是他個人的悲劇,更是那個時代讀書人的悲劇,那個時代文化的悲劇,那個時代人民的悲劇——“……他深感自己一生,愧對祖宗,也愧對美國、上海的師友親朋。這個名字本身,就成了一種天大的嘲謔……他竭力諱避家族世譜,但三個墳,狀元、張老先生和他的,安然並列,連成一線,像是默默地作着他曾熱衷過的邏輯證明。”

藴藏着滾滾五千年華夏文化的神州大地上,還有那——一千多年前,曾經驗證過人生的壯美,藝術情懷的弘廣的迢迢陽關——“它終成廢墟,終成荒原。身後,沙墳如潮,身前,寒風如浪。”

歷盡世事滄桑,染盡天地毓秀的寂寞天柱山——“從古代詩人到我們,都會到天柱山的清寂山道上反覆想到得一個遠遠超出社會學範疇的哲學命題:家。”

數百年代代相傳,命運多舛的文化聖地風雨天一閣——“它實際上已成為一種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蹟。”

……………………

我看到,每一片秦磚漢瓦上都蒙覆着文化,每一垛廢墟上都遺留着文化,每一塊碑文上都篆刻着文化,每一冊青史都書寫着文化,每一段命運都印證着文化……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12

餘秋雨先生。

他以筆為弓,以墨為箭,將一場聲勢浩大的戰役會聚在白紙一張之上,寫着對人世間樂與哀的體悟。一字一句一段一章直入讀者心底,激起一陣波盪。

他的文章温吞厚重,又不乏美麗明豔,如此矛盾,上演着一場筆尖上的魔術。

我向來喜歡歷史,來自千百年前的一點痕跡總能讓我心如止水。

在歷史長河中,自己渺小如一粒粟,投身於天地之間。我這一個愚人的'所思所想所語不過是一陣煙,來無際,去無痕。即使這樣,仍想留下一些東西,以各種形式留下,這就是活人的證據,死人的墓誌銘。

歷史再多數情況下僅僅印刻在書本上,駐留在影像中,失了實感,看不真切。餘秋雨踏上尋史之路,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寫。親身去體會,將肉身隱於浩渺山河之中,思緒追隨古人遊蕩。

他眼中有太多東西 他能感受到太多東西。一花一木一草在他心底都能翻起巨浪。故而,他永遠是充滿感情,熱情洋溢。

他對歷史的感悟是深刻的,因而他的文字也是沉重的。因而這書,不同於普通的遊記,少了些尋歡作樂的意味,蒙上了歷史厚塵。

總的來説,很好看,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看。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13

翻開泛黃的書卷,彷彿踏上歷史的列車,和餘秋雨先生一起追尋歷史留下的 足跡…… 從《道士塔》的漫漫黃沙開篇,和着異鄉漂泊者的腳步聲結束,從兩千多年 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讀到兩千年後非常時代的吳江船,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苦旅, 它涵蓋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讓一顆不堪負重的心靈,只能用沉默的眼淚來 回答歷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與太多的無可奈何。

腳深深的陷入黃沙之中,身後的腳印以被沒停過的風一遍又一遍地卷向四 處,不象那屈辱的歷史,任這漫天風沙吹了幾千年,也吹不走黃昏下,一個衣着 破舊的道士心滿意足的捂着被幾枚金幣塞滿的口袋, 恭維的目送幾個露出貪婪笑 容,拉着一車車敦煌石窟的寶藏心安理得消失在黃沙的邊緣那淒涼的景象;吹不 幹一個受盡屈辱的民族淌血的心。

告別沙漠,看看氣勢磅礴的都江堰。翻騰着的江水,迸濺出雪白的浪花。震 耳欲聾的響聲蓋過了一切喧囂,使人完全沉浸於此。長城是中國的象徵,那蜿蜒 的城牆,象徵龍一般的中華民族。然而,同樣雄偉壯觀的都江堰呢?卻只是一處 名勝古蹟,僅供遊人欣賞。甚至連名勝古蹟也不是,只是祖國的大好河山。為民 造福的李冰,或許早已被健忘的後人從記憶中刪除了。是啊!他沒有秦始皇的殘 暴,讓血腥瀰漫在人們的記憶中;沒有李白的浪漫,讓一首首詩深入人心;沒有 漢武帝的闊氣;甚至連王道士的迂腐,他,也沒有……他不是個有爭議的人物, 就像一張簡筆畫,即使這一刻你記住了,下一刻也會忘記。只是惶惶忽忽的記得 好象跟那個都江堰有什麼關係。

雄偉的氣勢, 不如嬌柔地美景。

江南小鎮或許能為受傷的心靈找到一絲安慰。

於是,搖曳着小舟,盪漾在平靜的水面上。那如明鏡般的水面,映照着曾隱居在 這副風景畫畫中的隱士。那些經不起戰爭或政治迫害的文人。嫌廬山山高,怕華 山山險;恐長江浩蕩,懼西湖媚俗……於是就選擇了江南。“大隱隱於市”成為 他們最好的藉口。但同時,他們的選擇亦是正確的,比起呈一時英勇,死的大義 凜然的人們,他們更冷靜明智;比起自以為應變能力強,卻一失足成千古恨得人 們,他們更有自知之明。於是漾着小船,品着美酒,興致高了,寫一兩句小詩。

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 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 情感歎,但同樣的感歎,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説的一 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 着老年的'清閒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 所以, 餘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

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着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 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 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 他發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

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文明的蓬勃時代提出 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 人們為了保留住曾經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 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人們的理想總是好 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 一定的極限還是會被時間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為,但歸根結底,還是源於 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

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 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 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他們的曾經,便永遠無法活着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 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為這是餘秋雨 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因為,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 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抽一枝柳條,折一隻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書。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14

如果夢想是雲朵,那麼書籍一定是雲朵身後的藍天,讓雲朵可以歇息;如果夢想是大廈,那麼書籍一定是大廈的根基,讓大廈巍然屹立;如果夢想是航船,那麼書籍一定是航船的船舵,讓航船到達彼岸。我願圓夢路上飄滿書香,然後一路高歌,走進夢想。

“文以載道,詩以言志”,書中自有一方世界,一處繁華,所以當我的指尖輕輕翻過《文化苦旅》細細閲讀時,我就在那一方世界經歷一場苦旅,品味中華五千年文化的輝煌與苦難。

尋一處僻靜,輕輕翻開《文化苦旅》,伴着淡淡書香,我看到信客的狼狽與高貴。説信客狼狽是因為他們從遙遠的地方帶着委託的貨品回來,一路上跋山涉水,風風雨雨,正如書中所説:“走東路過來,顯得極端疲勞;走西路過來,則顯得特別窩囊。”他們是極盡狼狽的。説他們高貴是因為他們堅守做為一名信客最基本的原則——誠信。就像那個年輕信客謹記老信客的告誡。一路上都記着給別人的承諾,説到做到,把委託的貨品一分不少地帶回來。信客不是頂天立地的英雄,他們做着最辛苦最平凡的事,用誠信聯繫着鄉村與城市。信客詮釋了“誠信”二字。

信客見證了中華五千年文化苦難的開始,卻依舊堅守誠信的中華傳統文化美德。圓夢路上,伴着淡淡書香,我收穫誠信。

尋一處僻靜,輕輕翻開《文化苦旅》,伴着淡淡書香,我看到一個戲劇大師黃佐臨的愛國之情。黃佐臨在英國留學時,中國爆發“七七事變”。呵,一個是和平安逸的英國,一個是戰火紛飛的祖國!他卻毅然選擇祖國,回來‘赴國難’。用他的話説就是:“我不是將軍,但也算是士兵。”黃佐臨回到滿目瘡痍的祖國,用筆做武器,揭露黑暗,控訴戰爭!和祖國站在一起。黃佐臨毫不猶豫地選擇祖國,源於他的愛國之心。他深深地愛着這個生養他的地方。

黃佐臨見證了中華文化被掠奪的苦澀,卻依舊堅守愛國的中華傳統文化美德。圓夢路上,伴着淡淡書香,我收穫愛國。

尋一處僻靜,輕輕翻開《文化苦旅》,伴着淡淡書香,我看到一代名導謝晉的執着。謝晉把拍電影作為他的職業,不管遇到多大的阻力,他依舊執着。他像個單純不諳世事的`孩子,執着地追求着。在一種叫“敬業”的精神中追求更美的電影藝術。生活中的他何嘗不是如此敬業?他辛苦地把幾個子女養大,其中的辛酸無人能懂。他不僅努力做好拍電影這個職業,還努力做好父親這個職業。

謝晉見證了中華文化的大浩劫,卻依舊堅守敬業的中華傳統文化美德。圓夢路上,伴着淡淡書香,我收穫敬業。

正如‘文化苦旅’這四個字一樣,《文化苦旅》訴盡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訴盡五千年文化的辛酸歷程。在《文化苦旅》中,那些書中提及的人都代表了那個時代的文化,都見證了文化的苦旅,又都對中華文化不離不棄,依舊堅守。品讀這本書時,就是在經歷一場苦旅,苦後卻悟得文化歷盡艱辛後的甘甜。其實圓夢,何嘗不是一場苦旅?但有書相伴左右,便覺得雖苦猶甜。我願這場苦旅中飄滿書香,然後我一路高歌,走進夢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