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六慾以外的情感傷感美文

來源:文萃谷 2.77W

中國人把個人的情感和慾望歸納為七情六慾,關於七情的説法很多。儒家學説將喜、怒,哀、懼、愛、惡、欲稱為七情。佛學的七情是:喜、怒、憂、懼、愛、憎、欲。中醫學也有七情之説,他們的七情指的是:喜、怒、憂、思、悲、恐、驚。

七情六慾以外的情感傷感美文

但有一種情感卻遊離於上述學説的七情之外,這種情感就是“悔”,悔是幾乎每個人都有過的。有人説,他做過的事從不後悔,其實那不一定是他內心的真實反映,也許他自己覺得沒有後悔,但他卻對所做過的事,念念不忘,認為可以做得更好,這實際上就是悔。當然也有兩種人可能真的是至死不悔的,一種是為追求信仰而犧牲的志士,另一種則是冥頑不靈的暴徒,他們是芸芸眾生中的少數,我們姑且不去討論。 “悔”是一種內疚的心理狀態,是因為一些應該做的事沒有去做,或者是不應該做的事卻做了,從而給自己或別人造成了損失或傷害。它常和懊惱相聯繫,如懊悔;也和愧、恨相聯繫如愧悔、悔恨。多數人都難免有後悔的時候,知道後悔其實是一種醒悟。既然醒悟了,應該做的是接受教訓,而不是一味的自責。

孔子説:“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意思是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世上本沒有後悔藥,不要因為曾經的過錯,跌入情感的旋渦而一蹶不振。知道後悔是人性未泯的表現,是一種知錯認錯的態度,也需要勇氣。

德國總理跪在被納粹屠殺的猶太人墓地前懺悔,就需要勇氣,這就是中國人所説的“知恥近乎勇”。日本人就缺乏這種勇氣,他們對南京大屠殺諱莫如深,甚至否認,他們不知有悔,當然也無法取得別人的諒解。 悔和恨常常聯繫在一起叫作悔恨,是悔是恨也很難分得清。李商隱在他的七絕《嫦娥》中就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詞句,這裏的悔是嫦娥後悔做了不該做的事。而杜甫在《八陣圖》中説的:“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中的恨是恨該做的事卻沒有做,其實也是一種悔。

七情六慾以外的情感

悔和愧常常連在一起,加強了悔的深度。如“愧悔莫及”、“愧悔交加”,這説明了對悔的態度,説明了非但後悔,而且慚愧。錢鍾書對這種愧有他獨到的理解,他説:“慚愧也使人畏縮、遲疑,耽誤了急劇的生存競爭,內疚抱愧的人會一時的退縮,卻以至於一輩子落伍。所以慚愧是應該被淘汰而不是該培養的'感情。古來經典上相傳的‘七情’裏就沒有列上它”。我想他的意思可能是叫我們不要去培養慚愧,而不是要我們不去懂得慚愧。也許就是知過就改,不要被慚愧的包袱壓着,以至於裹足不前的意思。

真正懂得“悔”的人,應該是在悔恨和愧悔中吸取教訓,既不糾纏於“悔”的往事,也不是“悔”在嘴上,悔過之後依然是我行我素。就像莫泊桑所説的:“信徒們的懺悔是把教堂當作出空他們精神包袱的垃圾桶。”真是一語中的,確實有人把曾經做過的許多骯髒齷齪往事,統統傾瀉在懺悔室裏,傾瀉在檢查書裏,然後一走了事。把懺悔室裏,檢查書當成了藏污納垢的垃圾桶。

真誠的“悔”應該是勇於剖析過錯,警戒未來。有人説:如果生氣是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那麼後悔就是用自己的錯誤折磨自己。

正確面對這個遊離於七情之外的“悔”字,接受“悔”的教訓,走出“悔”的陰影,這也是人生的精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