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母愛的學生隨筆

來源:文萃谷 2.82W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沒少接觸或者看到經典的隨筆吧?隨筆的創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心寫。想要更多的瞭解隨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母愛的學生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母愛的學生隨筆

關於母愛的學生隨筆1

只要我們心中有愛,我們就會發現——人間處處有真情。真情的含義很深,它包含無數的愛,只要有愛,就有真情。在我心裏就埋藏着這樣一件事,是我親眼見到的,那愛是那麼的深,那麼的無微不至。

那是一個寒冬的深夜,時鐘已敲過十二下,可對我這夜貓子來説,這正是我活動的時候。從屋裏哪出一個洗得發亮的蘋果,披上一件厚得不能再厚的棉衣。我站在陽台欣賞着這寒冬的深夜,天上沒有星星,很黑,只有月亮孤零零的,它發出微弱的光,正在這時,一陣小孩“哇哇”大哭的聲音傳到了我的耳邊。我隨聲望去,只見對樓的四樓裏的燈打開了,不是很亮,有些微微暗黃,但還看得清裏面的人在幹嗎。我打趣地向那望去,原來是她家的小孩哭了,只好起牀看看。那小孩看起來才一歲左右,很小,她的樣子看不清楚,畢竟離得還是瞞遠的嘛!只見她母親披着一見不算太厚的小棉衣,好象有些發抖。呵,的確啊,她穿得那麼保她急急忙忙的幫孩子換尿布,這下,那可愛的小孩子總算安靜了。可她媽媽還是不肯睡下。她發抖着,這可以從她唱的搖籃曲中聽出,雖然隱隱約約,但還是可以聽出,因為夜實在是太安靜了,我覺得好奇怪,為什麼她媽媽幫她換完尿布,她也安靜的睡着了,可她媽媽還是把她摟在懷裏,不看睡下呢?突然,我隱隱約約的看見從那母親的眼裏流下一顆晶瑩透明的東西,我知道,那是滾滾淚水,她為什麼要哭?我有點莫名其妙。

第二天,我才知道,原來那孩子剛生下來就有病,是個不健康的孩子。我的記憶中,只要生出來的孩子有病,大多數母親都會把孩子丟棄,再生一個。而這位母親她沒有,她沒有丟棄她的孩子,即使她家不算很富裕。她是一個好母親,母愛是偉大的,是的,的確如此……

晚上,我再次看到如此的情景,而不同的是,這次我哭了,流下了熱淚,因為我明白一點:人間處處有真情!只要有愛,就有真情存在!

關於母愛的學生隨筆2

母愛是什麼?

母愛是孟郊的母親“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擔憂,是孟母三千的良苦用心,是岳飛母親讓兒“精忠報國”的開明與無私,無數名人的成功正是母愛的體現。但母愛也是平凡的,它是飢餓時的一桌美味佳餚,是無助時的一聲聲撫慰,是孤獨時的陪伴和依靠,它雖平凡,但卻偉大。

我的母親是一個平凡的農村婦女,不愛言語,踏實肯幹,不愛打扮。爸爸在以地工作,家庭的重擔都落在了她的肩上,日夜的操勞奪走了她的青春和美貌,可她從不抱怨,處立自強。

媽媽對我和弟第要求很嚴,在做人方面,更是如此。有一次,我撿了兩角錢後,沒有交給老師,也沒有告訴媽媽,而是自己買了幾塊糖在放學回家的路上邊走邊吃。我也沒有想到媽媽會來接我,買糖的事就被媽媽知道了。一路上,我都提心吊膽,但媽媽卻沒有説話。回到家裏後,我向媽媽説明了事實,媽媽很生氣,但很快又平靜下來,耐心地教導我做人要誠實,實事求是,不能欺騙別人,撿到東西要交公,做一個拾金不昧的好學生。我含着淚點點頭。正是因為母愛的滋潤,誠實的種子在我心中生根發芽。

七年級的時候,學校設立了一個北師大核心爆破英語培訓班,對英語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幫助很大。我很想參加,但想到那麼多錢對自己家裏可不是個小數目,我沒有跟父母商量沒有參加,不知道媽媽從哪裏聽到的消息,拿着六百元錢來到學校替我報名,我當時感動得説不出話來。同村的`幾個人都沒有參加,原因是父母嫌費用太高。而媽媽卻説,現在的學生投資會變成將來的雙倍回報。我説:“媽媽,將來我一定會報答您的!”正是因為媽媽的開明和無微不至的愛,才使我在人生道路走得更加輝煌,更加長遠!

媽媽確實老了,臉上的皺紋多了,銀絲也漸漸鑫了,她在風中的身影是那樣單薄,但她那幽幽的母愛卻永遠不變,永遠陪伴在我的身邊。它如星星之火,點亮指路明燈,照亮我的人生道路,我不會孤單!

關於母愛的學生隨筆3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青海省一個極度缺水的沙漠地區。這裏,每人每天的用水量嚴格地限定為1.5千克,這還得靠駐軍從很遠的地方運來。日常的飲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賴這1.5千克珍貴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樣,渴啊!終於有一天,一頭一直被人們認為憨厚、忠實的老牛渴極了,掙脱了韁繩,強行闖入沙漠裏唯一的、也是運水車必經的公路。終於,運水的軍車來了,老牛以不可思議的識別力,迅速衝上公路,軍車一個緊急剎車,停在路邊。老牛沉默地立在車前,任憑駕駛員呵斥、驅趕,也不肯挪動半步。五分鐘過去了,雙方依然僵持着。運水的戰士以前也碰到過牲口攔路索水的情形,但它們都不像這頭牛這般倔強。人和牛就這樣耗着,最後造成了堵車,後面的司機開始罵罵咧咧,性急的甚至試圖點火驅趕,可老牛不為所動。

後來,牛的主人尋來了,惱羞成怒的主人揚起長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山,牛被打得皮開肉綻、哀哀叫喚,但還是不肯讓開。鮮血泌了出來,染紅了鞭子。老牛的淒厲哞叫,和這沙漠中陰冷的酷鳳,顯得分外悲壯。一旁的運水戰士哭了,罵罵咧咧的司機也哭了。最後,運水戰士説:“讓我違反一次規定吧,我願意接受一次處分。”他從水車上取出半盆水——正好1.5千克左右,放在牛的面前。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沒有喝以死抗爭得來的水,而是對着夕陽,仰天長哞,似乎在呼喚。不久,從不遠的沙堆背後跑來一頭小牛,受傷的老牛慈愛地看着小牛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頭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靜默中,人們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淚水。沒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靜無語中,它們掉轉頭,慢慢往回走。

一個晚上,當我從電視裏看到這讓人揪心的一幕時,我想起來幼時家裏的貧窮困窘,想起了我那至今在鄉下勞動的苦難的母親,我和電視機前的許多觀眾一樣,留下了滾滾的熱淚。

關於母愛的學生隨筆4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一雙年邁的手,一隻被托起的飯碗,開始顫動着整個屏幕:一位兩鬢髮白的老人兩手託着一隻飯碗,頭輕輕抬起,看着一個小孩子專心致志地吃她手中碗裏的飯,如果説這麼一幅簡簡單單的照片能給予我什麼的話,我想那該是一種感觸,一份感動和一曲回憶。

城市裏的街,不安分於直行,總喜歡婀娜地一直拐彎一直拐彎,總在早晨去學校的路上看到很多母親提着孩子的書包緊緊跟在活潑亂跳的孩子身後,孩子突然轉過頭瞧瞧,叫聲:“媽媽!”母親笑了,甜到心裏,又繼續走在孩子身後。雖然把這樣的畫面認為得理所當然,但心中還是藏着無數的問號,接着這些問號就瀰漫在一片橘黃色的黃昏中,消逝得煙消雲散。被夕陽灑脱淋漓的十字路口,又站着一對母子,母親手裏拿着一些餅乾,背後依舊揹着孩子的書包,把餅乾塞進孩子的口中,等孩子吃完後,再認真擦擦孩子的小嘴。並不罕見的情景,今日竟無休止的重現。

平敍如此,想到我的媽媽——想到媽媽悄悄站在背後的微笑;想到媽媽站在門口等我放學的焦慮,想到媽媽視我若珍寶的情懷。總在逛街的時候媽媽把我拉到她前頭,説這樣才看得到我,才會放心,就算我這麼大了,還怕我迷路;總在起牀的時候看到媽媽在客廳等我出房門怕我遲到的身影,即使我這麼大了,可以自己按時起牀了,但媽媽的等候日日依然。媽媽這種“多餘”的擔心漸漸成了我們共同的生活習慣,伴着我走過每一個春夏秋冬。

抬起頭,眼前還是一雙年邁的手,一隻被托起的碗,心中所想的一切都得到了正當的理由:即使她沒有為你托起飯碗,即使她沒有天天看着你吃飯,即使那份牽掛沒有説出口,也是一樣的母愛深深。默讀之際釋然:有這樣一份愛真好,填滿生活中所有的縫隙,化成空氣,和地球一起繞着太陽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