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理解應該“有法可依”

來源:文萃谷 1.32W

《語文課程標準》(201 1版)“閲讀教學”第二學段第三條要求: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第三學段第三條要求:能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無論是人教版還是其他版本小語教材,到了中高年級都有“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聯繫課文或生活實際談談你對某某句的理解”“找出描寫某某的句子讀一讀,體會這些句子在表達某某之情有什麼好處”……中高年級語文試題中也常常要考到對句子的理解,可學生筆答的情況常常不盡如人意。

句子理解應該“有法可依”

出現這種情況,不能怪學生。看看有多少名特優教師公開課上教學生回答課文後面問題的方式方法的?翻翻老師們的教案或查查網上的教案,有哪一份中有訓練學生理解句子的方式方法的?再看看現在學生的課堂作業,有誰要求學生筆答課文後問答題?課堂上,學生討論問題,回答老師提問,往往是急中生智,即興發揮;大多數是零散的,是你一言,我一語;絕大多數學生不能多角度、多層次地,有深度和廣度地,完整而又嚴密地回答出來;高明的老師,在學生髮散之後,聚合一下,統整一下,提煉一下,但仍會有不少學生不能完整、準確地複述出來。

十多年前我在教高年級時,課後問題是要學生筆答的,有時遇到特別難回答的問題就抄在黑板讓學生抄寫,目的在於訓練學生多角度思考,有條理地回答。因為筆答一道題不亞於一次片段小練筆。完整有條理地回答問題,就是“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就是在“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理解句子是有方式方法的。如聯繫文章的中心內容和主旨,思考其含蓄的言外之意;聯繫文章的社會背景、文章中人物的身份和思想,思考作者在句子中想要告訴讀者哪些信息;確定句子中的修辭方法,思考其運用的目的、作用或效果;抓住句子中語序異常和上下句之間關係的特點,思考其效果及目的;抓住富有表現力的關鍵性詞語,運用換詞對比法想一想為什麼這裏只有用這個詞語是最妥帖的、最恰當的,思考其表達效果和目的;抓住感情色彩強烈的詞語,辨析其意味,思考其運用目的等等。

其實,細心的老師們可以從《教師用書》中找到方法。請看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一課《竊讀記》,《教師用書》對句子的理解:

①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着。

“貪婪”是指貪得無厭,沒有滿足的時候。這句話以一個極其生動形象的比喻——將滿懷讀書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飢餓的狼,一頁頁貪婪地閲讀猶如餓狼進食,寫出了“我”強烈的求知慾,對讀書的渴望。

②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這句話是課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竊讀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體現。“我”渴望讀書,而又無力購買,因此只好“竊讀”。但所謂“竊”,也無非是隻讀不買。“我”在閲讀中感受着書籍所帶來的智慧與快樂,卻時刻害怕被店員或老闆發現受到訓斥和驅趕,這種書中世界的吸引與沉迷,書外世界的擔憂與緊張,使快樂與懼怕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複雜的、難以言説的感受,正是竊讀的滋味。

③我有時還要裝着皺起眉頭,不時望着街心,好像説:“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裏卻高興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這句話通過對發愁的表情和快樂的內心對比描寫,趣味盎然地寫出“我”為雨天能夠有個充足的理由讀書而高興無比,更加表現出了“我”對讀書的喜愛。

從上面可以歸納出一個理解句子的基本範式:

1.這是一個什麼句子。①是一個比喻句。②是課文的一箇中心句。③是對發愁的表情和快樂的內心對比描寫句。

2.這個句子寫的對象是什麼。①句寫的是“我”貪婪竊讀的樣子。②句寫的是竊讀的兩種滋味。③句寫“我”因雨而暗自高興。

3.所寫對象有什麼特點。①句寫“我”酷愛讀書,拿到書就如餓狼進食。②句寫“我”在閲讀中感受着書籍所帶來的智慧與快樂,卻時刻害怕被店員或老闆發現受到訓斥和驅趕,這種書中世界的吸引與沉迷,書外世界的擔憂與緊張,使快樂與懼怕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複雜的、難以言説的感受。③句寫由於我愛讀書而裝着想回去的.樣子。

4.作者是怎麼樣寫這個對象的。①句將滿懷讀書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飢餓的狼,一頁頁貪婪地閲讀猶如餓狼進食。②句集中概括了竊讀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體現。③句通過對發愁的表情和快樂的內心對比描寫,趣味盎然地寫出“我”為雨天能夠有個充足的理由讀書而高興無比。

5.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①句是為了突出“我”強烈的求知慾,對讀書的渴望。②句為了強調竊讀的滋味。既有自己愛讀書又沒有書讀的那種苦澀,更有自己愛讀書、讀到書的慶幸。③句表現出了“我”對讀書的喜愛。

6.關鍵詞語可以先解釋本義,再解釋句中義。①句中“貪婪”是指貪得無厭,沒有滿足的時候。在句子中是貶義褒用,生動形象地寫出“我”竊讀書時那如飢似渴、餓虎撲食、餓狼進食的樣子。

第二點和第三點是回答寫了什麼;第一點和第四點是回答怎麼寫的;第五點和第六點是回答為什麼要這樣寫。這只是理解句子的一般步驟與要求,如果有特殊要求的還得特殊對待。我想,如果教給學生這樣一個範式,再進行數十次地練習,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提高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最終提高閲讀和寫作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