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觀後感 15篇

來源:文萃谷 1.63W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少年的你》觀後感 ,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少年的你》觀後感 15篇

《少年的你》觀後感 1

前些天衝着千璽去看了《少年的你》,一直想寫《少年的你》的觀後感,但是這部片子對於我來説情緒上還沒有上到一個噴發的點。

我承認千璽的演技帶給我很多驚喜,周冬雨金馬影后的名號是實至名歸,校園欺凌的話題也發人深省。整部電影的節奏越往後越趕,兩個多小時的時常兜不住導演想堆疊的內容。很多人對這部片子有感覺,是對校園欺凌產生了共鳴,這本就是一個奇詭又新穎的選題。然而在這個話題上曾國祥雖然不比郭敬明的瞎矯情,但完成度也並沒有很高。過多的説教,刻意鏡頭的剪輯以及懸浮的人物並沒有帶給我多少感動,鋪設的主題太多以致哪一個都沒有真正的處理好,慢慢推進的情節更多的是強迫觀眾自我領會。

如果説這部電影的主演不是易烊千璽和周冬雨,可能只是默默無名的演員,我們還會關注麼?從這個角度來看,這部電影所獲得的分數很多都來自於外部光環,而不是故事本身。

其實,《少年的你》和之前大熱的《嘉年華》、《狗十三》一樣,題材上基本上屬於“社會問題劇”,在一片嬉笑打鬧和主旋律題材中,聚焦了敏感的社會問題。但《少年的你》在立意和精神世界上又低於前兩部,就像他的名字一樣,是一部被“殘酷青春”巧妙包裝的青春片。仔細看《少年的你》的劇情,實則很“郭敬明”。男主小北是個未成年混混,13歲之後成天打架鬥毆,女主成績優異但收到同學的霸陵,於是兩個人互相取暖,互相依賴,男女主又互相喜歡。不信任警察,沒有可以求助的親戚,自強自立,多麼符合“殘酷青春”的故事框架啊。電影中,警察鄭易有句台詞:你我不會,但他們還是少年。完全就是郭敬明式的台詞設定,明媚又憂傷,跟“四十五度角的悲傷”大同小異,尖鋭的情感需要自己導航,靠自我昇華才能達到導演想表現的情緒點。

但有一説一,這種題材的電影如今在大銀幕已經越來越少見了,現實批判的題材逐漸被商業價值同流。但如果片尾導演沒有明顯的向主旋律改動,可以拍的或許會更多。最後,獻上影片中王爾德説過的一句話:我們全掉在陰溝裏,可有些人卻仰望着星光。無論是想走出來的你們,還是不夠完美的這個世界。

《少年的你》觀後感 2

《少年的你,如此美麗》是當今非常受廣大青少年歡迎的讀物,這是一部以校園暴力為題材的言情小説。在當下,校園暴力是非常受關注的一個熱門話題,因為校園暴力,許多青少年受到了這個年紀不應該受到的傷害,尤其嚴重的是它會給青少年留下難以磨滅的心裏陰影。這部小説還有最吸引我的一點就是它的劇情:“你有沒有為一個人,拼了命地去努力過?北望今心,陳年不移。有一種愛是藏不住的,閉上嘴巴,眼睛也會説出來。”男主與女主的相依為命,男主拼命的去保護女主;青春的悸動,孤獨內心的碰撞;是愛的火花也是愛的依靠。

在北野的眼裏,陳念是個小結巴,卻是自己不可流失的命;在陳念眼裏,北野是個街頭小混混,卻是自己信任可以保護自己的人。陳念生活在一個自己痛恨的世界裏,她想逃跑,她想遠離。在這個世界裏,她渴望得到保護。在高三最後的生活裏,她遇見了北野,這個男孩讓她感覺到安全,讓她原本充滿危險的生活有了那麼一點穩定。陳唸的出現就在北野灰色的世界變得有了那麼一點的色彩,讓他覺得不堪入目的身世背景是他生活的束縛,他想隨風飄蕩。他們就像是上帝遺棄的孤兒,17歲的北野,16歲的陳念,他們是彼此的依靠。本以為他們可以就此依靠着生活下去,可是殘酷的世界好似兇猛的野獸,緊追着他們不放,北野為了保護陳念,進了別人一輩子都不想去的警察局,他在用自己的生命去保護陳念。他們之間的愛是一個眼神就能夠傳遞對方的寓意。最後,陳念回到了他們曾經居住過的小屋,在他們的課桌上寫下“小北哥,等我長大了,我來保護你”。

小説讀到這裏,我哭了。吸引讀者的是他們不言而喻的愛,是他們拼了命的去守護對方。

“那一天,

他們坐在高高的屋頂,她問:‘北野,你最想要的是什麼’

他説:‘我喜歡一個人,我想給她一個好的結局’”

青春年少,內心的悸動,喜歡你,守護你是我唯一能做的,也是我唯一想做的。在我眼中,少年的你,是如此的美麗。

《少年的你》觀後感 3

陳念(周冬雨飾)是一名即將參加大學聯考的高三學生,同校女生胡曉蝶(張藝凡飾)的跳樓自殺讓她的生活陷入了困頓之中。胡曉蝶死後,陳念遭到了以魏萊(周也飾)為首的三人組的霸凌,魏萊雖然表面上看來是乖巧的優等生,實際上卻心思毒辣,胡曉蝶的死和她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這個題材,做成這樣,真的很不容易了。尤其是,影片在影像上非常有特點,大量的特寫鏡頭、跟拍、手持,以及碎片式剪輯,營造出強烈的恐慌與不安感。

這種情緒,其實就是角色在片中的情緒,它以影像的方式,最直接延伸給觀眾。易烊千璽和周冬雨的表現都很不錯,起碼,他們都經住了大銀幕特寫的考驗,而且,又都有各自的變化。導演其實很多小野心,比如可以看看他是怎麼處理校園空間和調度的。“只有你贏,我才不算輸”,很傷感,也很中二。

很久之前看的了,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老人在出獄後不知道如何生活了,外面的一切都是他所不熟悉的,無法正常的工作,交流,生活。最終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習慣真的是一種極其強大的可怕的力量!

人的信念真的太強大,只要想做,而且堅持,總有一天會實現。知識的力量也是很強大的。看完這部電影,感覺自己又對美好的生活充滿了嚮往。

對易烊千璽本來是路人的,但是被他演技驚到了…真的,演的好,和周冬雨對視那場戲,我也跟着哭了。

面對墜樓,他們忙着拍照發微信,只有她為她蓋上衣服。面對欺凌,他們假裝沒看見,只有她選擇報警。因為蓋衣服,她成了下一個被欺凌的人;因為報警,她遭到瘋狂報復。袖手旁觀的人平安無事,制止惡行卻受到牽連。被欺凌了沒人管,欺凌你的人死了馬上就管了。受到傷害無法得到保護,犯了罪絕不讓你少判一天。當初不重視你的遭遇;如今卻想盡快結案,讓你接受法律制裁。人人都説可以幫你,其實沒有人能幫你。受過教育不一定就品質高尚;沒上過學也可以善良正直。家境富裕的好學生其實是校園霸凌的始作俑者;你眼中的小混混卻真正付出行動保護弱者。你只看到他打架,卻沒看到他是為被欺凌的人挺身而出。你不會無私奉獻,我也不會,但是他會。為了幫助她實現夢想,他甘願獻出一切。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只有你贏了,我才不算輸。

《少年的你》觀後感 4

今天,我和家人們一起觀看了中央電視台20xx“眾裏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看完後我們都感慨萬千!

現場,在一顆顆心組成的舞美設計中,純真悦耳的原創歌舞《慈孝若晴天》拉開了頒獎典禮的序幕,也道出了孝親文化在傳統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典禮以《眾裏尋你》旋律貫穿全程,由人物事蹟短片融合全場掌聲引出每位“最美孝心少年”登台領獎,並在與主持人的現場訪談中講述他們記憶中最難忘的事、表達他們心中的夢想,自然開掘他們孝親善行中使人震撼的閃光點。

而後,由著名作曲家呂遠、著名錶演藝術家呂中、深受廣大觀眾特別是孩子們喜愛的鞠萍等央視知名主持人,以及孩子們的父母、生活中的身邊人等作為頒獎嘉賓為他們頒獎,給予“最美孝心少年”最樸實和親切的禮敬。現場,一位位“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就像一曲曲動人心田的歌聲、一條條清澈甘醇的溪流,滋潤了每位觀眾的心靈,使人感受到了中華傳統美德的深沉震撼。

配合人物事蹟短片的放映,根據“最美孝心少年”徐煜岑的事蹟改編的情景劇《加油,媽媽》生動再現了小煜岑在媽媽患病喪失語言能力後,從吐字發音開始,一天天、一步步慢慢幫助媽媽重新開口説話的過程。劇中小煜岑發自肺腑的話語“從小媽媽就是一句句教我説話的,我不管用多長時間,教媽媽多少次,一定要讓媽媽開口説話!”以及媽媽一字一頓的“寶寶,你真偉大,媽媽愛你!”等滿含真情的表達,讓現場所有人深受感動,熱淚盈眶。

與此同時,由知名歌手平安演唱的以“陪伴不孤單”為主題的歌曲《星星不眨眼》,以及呈現“父母養育與子女反哺”主題的沙畫表演,配合整場主題良好營造了震撼、温情而親和的現場氛圍,使慈愛孝親美德、核心價值觀在孩子們心中的自然培育和深深根植,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這些都深深地觸動了我,使我熱淚盈眶!我今後一定要孝心少年們學習!

《少年的你》觀後感 5

根據貓眼的最新數據,由周冬雨、易烊千璽主演電影《少年的你》,於上映前7小時37分預售總票房突破1億元。今日,該片正式上映,首日排片率超過40%,首日票房已經超過7000萬,毫無懸念地成為今日的票房冠軍。

其實少年的你也是一部上映之路十分坎坷的電影。原本定檔是6月27日,但在離電影上映前三天,片方在6月24日對外宣佈,"經考慮影片《少年的你》的製作完成度和市場預判,經制片、發行各方協商,《少年的你》不在6月27日上映,新的檔期擇時公佈"。對於撤檔的原因片方也沒有明確説法。對此不少業界的觀眾和粉絲也表示很擔憂。

而該片於近日上映,對於電影首輪的評價,都是五星的好評。對於易烊千璽飾演的陳念,許多書迷表示就如同書中走出來來的一樣,還原度非常的高。而這一次是易烊千璽首次以男主角的身份觸電大銀幕,可謂是開了個好兆頭。

儘管作為歌手出深,但易烊千璽的演技確實是不容小覷。《長安十二時辰》他已經以相當大的誠意讓觀眾看到了他的努力,因為李必這個角色的複雜性,很容易自砸招牌,招來謾罵,這對他來説絕對是一份挑戰,但播出後他的表現是讓人驚喜的。

而這一次觸電大銀幕,對於易烊千璽來説,又是一次新的挑戰。他飾演的小北,驚豔程度不亞於和周冬雨飾演的陳念。最後幾分鐘只有對視而無台詞的互相凝望,周冬雨無愧影后之名,而易烊千璽的微表情的處理,笑與哭的互相轉換,和眼中滑落的淚光都充分説明了他未來在大熒幕上的可塑造性。

同時,這部電影也是十分具有的。比起披着校園霸凌外衣本質偶像劇的悲傷逆流成河,少年的你更加真實的討論了校園暴力和校園暴力帶來的一切。電影的佈景相當真實,大學聯考班堆積在桌子上的複習資料,吊在書桌一側的書袋,中午吃飯時的食堂、周冬雨臉上的小雀斑,一切完全就是我們高中時代時的樣子,沒有任何濾鏡。

易烊千璽對於角色的塑造力,也叫人感到驚喜。不敢相信當時還十七歲的千璽怎麼能有這麼好的表現力。能感受到他身上小北的氣場,和這一個人物的層次感。而對於他這樣的年紀輕輕就展現出來的好演技,也希望他能夠得到演技上獎盃的肯定,有望成為首個00後影帝。

《少年的你》觀後感 6

前幾天看了《少年的你》這部電影我很受感觸。

這是一部反映校園暴力的電影。雖説現在社會重視校園暴力,希望給少年們最美好的青春時光,可是黑暗總是悄無聲息的,並在每個陽光少年的背後都會有陰影,就像影片中表達的,誰都是校園暴力的受害者,誰又都是校園暴力的實施者。陳唸對胡小蝶的求助不理睬,魏萊對原生家庭的恐懼,魏萊對陳念和胡小蝶的侵害,還有學校對施暴者的寬容。我認為所有人都有錯,都活在陰暗的陰溝裏。

當陳念面對女警官的質問的時候,她反問道:“如果世界是這樣的,你還敢把你的孩子生下來嗎?”校園暴力的發生,並非是哪一個的最身在光明中的人,一定都厭惡黑暗。

陳念與小北兩個人就是在陰溝裏相互取暖的人,我喜歡這兩個人在黑暗中互相攙扶,想要逃出黑暗,走向光明,這兩個人互相扶持,互相給予希望,互相信任。小北和陳念是少年,正在青春時,兩個人心裏都有一道很深的疤。

希望世界能夠再善良一點,希望每一個遭遇不幸的人都能遇到自己的光明,我們生活在污泥中,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少年的你》在上映之前預售就成功突破了億元大關,這是在票房上面的成功。但預售票房的成功並不能代表影片的成功,因為上映之後還有口碑這一塊,要知道現在的觀眾們對於影片的要求可是非常高的。在《少年的你》上映之後,觀眾對於影片的評價也新鮮出爐,原本大家對於這部影片的質量就挺信任的。

製作班底是《七月與安生》的原班人馬,女主是由金馬影后冬雨出演,唯一的可能出問題的地方就是男主易烊千璽了,畢竟當時出演這個角色的時候還沒有接受過演技方面專業的學習。在影片正式上映之後,這個問題也是蕩然無存了,因為根據豆瓣上的影片評價,《少年的你》成功完成了五星刷屏,這個情況應該是出乎很多觀眾的意料了吧!

《少年的你》觀後感 7

影片背景的設置,彷彿帶我回到了我的11年,在生命的特殊時刻,在大學聯考這一宏大的主題面前,個人的喜怒哀樂在此刻變得格外的無關緊要。除了11年出現的大眼四攝智能手機讓我略有齣戲的感覺之外,教學樓的結構,樓上掉下來的人,倒計時的黑板報都讓我產生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校園本應當是少年健茁生長的樂園,但校園之中的齟齬陰暗卻在被有意無意地視而不見。也許是我的怯懦吧,在我的成長過程中,也經歷過不同程度的暴力與欺凌,這些傷害就如同潛藏在表皮之下的暗瘡,稍一觸即便痛徹心扉。到最近發生的11歲小女孩被13歲男孩殺害的事件,不禁讓人深思,我們今天對於校園暴力的態度,究竟是在保護少年還是在保護少年罪犯?

影片因為劇情需要,將校園暴力的烈度推得很高,但實際上,大範圍低烈度高頻次的校園欺凌就發生在每個孩子的身邊。大多數的孩子生而怯懦,這本來就是人成長過程中正常的表現,但有些人卻在利用這種怯懦,以年少為藉口施行自己過早覺醒的暴虐。在這個過程裏,欺辱者、被欺辱者、老師、學校、社會,卻總是默然無聲,這種沉默就成為了施虐者的保護傘。而那些怯懦的孩子,就像無聲掙扎的溺水者,有些幸運而狼狽地爬到了岸邊,有些就將青春永遠的.葬身在黑暗之中了。

與普通的我們不同,影片當中的周冬雨與易烊千璽,是在那個生命過程中的兩個極端,這兩個特殊卻也同樣微小的生命,在苦難的浪濤當中苦苦糾纏,平凡長大的願望,卻因為一場校園暴力而可望不可及。如果他們平平安安地忍過了這一年,不多久,這些慘痛的回憶也許在不久之後就會被忘卻,但即使被忘卻了,陰暗卻永遠存在,一代代的少年們也會受到同樣的傷害。當許多年過去,當年的施暴者也長大了,他們不會有任何的愧疚與被懲罰,當他伸出手帶着泯去恩仇的微笑向你走來時,這是多麼地噁心!

總體而言,影片向我們展示了校園欺凌的可怖,卻只能給出一個勉強而無能為力的答案,兩顆可憐又漂亮的心能夠互相保護嗎?那個從教學樓上一躍而下的人知道答案。

影片劇情在線,周冬雨易烊千璽表現出色,總體是一部八分以上的好片,結合每個人的生活經歷,或者會有不同的感觸,強烈推薦。

《少年的你》觀後感 8

最初想要看《少年的你》,是因為單純的喜歡易烊千璽,想看看一個全能優質偶像的處女作電影。本以為《少年的你》講述的是青春懵懂純潔的愛情,卻沒想到電影講述的卻是一個如此沉重的話題——校園欺凌。

電影以“This is our playground。 This was our playground。 This used to be our playground。”台詞開頭,鏡頭給到了胡小蝶的跳樓自殺和胡小蝶自殺前喝酸奶的場景。對於胡小蝶的死來説,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作惡的不只是對胡小蝶進行人身攻擊的人,還有旁觀者的緘默不語。胡小蝶跳樓的時候,陳念聽的英語聽力翻譯過來的大概意思就是“這會是一個新的世界平衡,弱肉強食的平衡”,而胡小蝶無非就是那塊弱肉了。胡小蝶死後的第二天,大家還是能若無其事地走過那片仍然殘留着淡淡血跡的地方。胡小蝶的死只是海上的一場雨,無論當時下的有多猛烈,但大海終究總會歸於平靜。

在首映過後的採訪中,易烊千璽(小北飾演者)被問到怎麼看待劇中小北和陳唸的感情,易説“小北跟陳念之間不是愛,是救贖”。其實,陳念才是把小北從黑暗中掙脱出來的人。記得小北對陳念説,“陳念,你是第一個問我疼不疼的人。”“你太乾淨了,你不懂。”“我喜歡一個人,想要給她最好的結局。”“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身後。”陳念是小北的光。在劇中,鄭易警官説“你和我或許不會,但是他們還是少年”。少年感情純粹敢愛敢恨。

我沒有受過校園欺凌帶來的傷害,終究無法感同身受。希望世界無霸凌,希望每一個人都能用自己最初的心擁抱世界。《少年的你》即使通篇感情色彩比較壓抑,但卻依然能讓人相信,總有少年不會墮入深海,總有少年能肩並肩走向光明沐浴陽光。

《少年的你》觀後感 9

兩個完全不同人生軌跡和目標的人,兩個在不同極端的人,最後卻成為彼此珍惜視為比生命更重要的人,審訊室裝不認識那段,我覺得是最感動的部分,最直擊內心深處的是那股雙方骨子裏毫無疑問相信,和對對方堅定不移的愛。我相信沒有人能分開他們的,他們是深深的印在了對方的靈魂裏的靈魂伴侶,他們有着共生關係當告訴陳念小北騙她的,他成年了時,陳念終於還是崩潰了。因為害怕他會永遠的離開,甚至消失在自己的生活中,那是她黑夜裏唯一的光啊,內心充滿了恐懼,無助,和掙扎。還好最後有一個還算不錯的結局。《少年的你》是我這麼久以來看過的最細膩又震撼的電影。

讓我們知道原來這個世界是真的有人,生活在陰溝卻依然在仰望星空。

易烊千璽很棒,從《長安十二時辰》到《少年的你》,讓我們看到了見證了做為演員的易烊千璽在努力成長,也讓很多人看到了他是認真的在做一個演員。而不單單只是偶像。他是青少年的榜樣、楷模,一個正能量的少年!

年紀輕輕便有着異於大多數同年人的成熟內斂,心思細膩。他什麼都懂,可他卻從未抱怨。《少年的你》監製許月珍女士説“他還是小孩的時候受過困難,他好的時候也有很多人去攻擊他,所以我覺得他也是懂了那種孤獨之後,眼睛裏才會有那種感情的,有思想,有東西的。我覺得他是一個受過苦的小孩,但他沒有把那個苦加給別人,他能去理解其他人,去感受其他人,他懂得別人的痛苦,我覺得那個是他最可貴的地方!起碼近年吧,他是我見過,最美好的一個少年。”我這些年看着他一步一個腳印的走過來,從開始的不被人看好小孩,到如今被那麼多人認可,成為幾千萬粉絲的驕傲,看着他從孩子,到少年,再到如今的青少年!看着他臉上的笑一點點少了。易烊千璽,你做的已經夠好了!你的堅持、努力沒有白費,你做到了,我們也都看到了,我為自己能認識你,成為你的粉絲而驕傲!勇敢的去做你自己喜歡的事,記住你有紙鳥撐腰。希望你有一天能得到你想要的自由!易烊千璽,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後面。你保護世界,我們來保護你。

《少年的你》觀後感 10

從電影院出來已經有段時間,心頭上的那抹陰雲卻始終揮之不去。帶着寒意的風,似乎嗅到了我身上並不明朗的氣味,一陣緊似一陣,往我心裏豁出的口子,“呼呼”地吹着。腦海裏不斷放映着電影中那些斑駁、陰暗、絕望的片段,即使影片是個好結局,但那一點欣慰並不能驅散電影大部分內容所帶來的黑暗。

這部電影算是最近上映的最讓人心生共鳴的一部,不僅是因為xxx聯手易烊千璽傾情演繹,更是因為那是我們共同經歷的年少時光,以及那些我們或多或少都經歷的校園欺凌。

故事開頭,一個飽受同學欺凌的少女,在即將結束大學聯考,迎來人生轉折點的路口,選擇了自殺,接着欺凌的噩夢又轉移到了本片女主陳唸的身上。她被一些同學嘲笑,欺負,放在課桌上的書,被同學不懷好意地撞掉,椅子上被同學潑了墨水,下樓梯時被同學故意絆倒甚至在放學後被打罵,她一次次隱忍,卻換來那些滿懷惡意的同學變本加厲。

好在,陳唸的身後有小北。小北是個小混混,還沒有成年就已經劣跡斑斑,留有很多案底。這兩個遍體鱗傷的少年,機緣巧合相遇,從此小北就成了陳唸的保護者,默默跟在她身後,陪她上下學,收拾那些欺負陳唸的女同學,甚至在最後替陳念揹負罪名。

觀影時,身邊抽泣之聲此起彼伏,我也數度淚濕眼眶,雖然沒有遭遇過那般欺凌,卻或多或少在年少時目睹一些校園欺凌事件。曾經班上有個女生,很多同學都討厭她,他們會故意在黑板上寫一些詆譭她的話,或是做一些惡作劇嚇唬她,很多次她都默默坐在課桌前落淚,後來她無奈下只能轉學。那時,我們都是上着國小的小孩子,我到現在也想不清楚,為什麼那麼小的孩子,人性之中會有欺凌的“惡”呢?人之初,真的性本善嗎?

近年來,校園欺凌案件屢見不鮮,嚴重的被曝光,而那些不嚴重卻依然會給飽受欺凌的孩子留下一生陰影的事件,還有多少呢?校園本該充滿陽光和歡笑,少男少女們,也本該心思純潔,性情純真,善良友好,何以變成欺凌的“惡魔”,這值得每一個人深思。最後,在那些陽光照射不到的角落裏,希望有個小北在身後護着你,也是這一次,願你歸來不再年少。

《少年的你》觀後感 11

影片講述了一個不常見得到的故事,但情節卻處處讓我共鳴。

並不是人人都經歷過陳念那樣絕望而痛苦的高三,但幾乎人人都經歷過大學聯考。

並不是人們都擁有過小北陳念那樣在絕境困苦中相依的愛,但幾乎每個人都曾有過心中守護。

少年的他們一起對抗成人世界的殘忍,人人都曾是少年,我也相信看完這部電影的大家多多少少能夠懂那樣的絕望與希望。

電影裏,髒就是髒,破就是破,高三的孩子們沒有一個是皮膚細膩的,混混受的傷更不是偶像劇裏臉頰上輕描淡寫的一片紅,一切都是很真實而有質感的,不像某些青春片裏一邊展示苦難還一邊穿着名牌衣服做着精緻粧發,電影的質感很好地讓人代入角色,這是很優秀的地方。

希望少年的你能火,能夠讓更多人看到,青春裏真實的疼痛與守護,那些不見天日的希望與温柔,那些在我們看不到的角落裏的欺凌與壓迫,那些少年心裏對於成人世界的困惑與不信任,這不是比那些披着文藝外衣的無病呻吟更值得讓人看到嗎?

周冬雨不愧為金馬影后,這部戲她的份量太重了,哭戲特別有感染力,無論是驚恐怯懦還是倔強不服輸,都演繹地非常生動有層次,關鍵是一個女明星真的為戲獻身剃了寸頭還是挺有敬業精神的。

千璽弟弟作為第一次擔當的大銀幕作品,很是驚喜,沒有違和感,想到暑假運籌帷幄道心孤絕不沾染塵氣的小李必,再和陰溝裏生長泥潭裏重生的小混混小北一對比,易烊千璽同學真的未來可期了。

曾國祥功力不錯啊,大學聯考拍的很真實,校園欺凌這個主題本來就非常大很難把控,但導演的把控力還是比較細膩的,人物情緒渲染的很好,氛圍烘托地很壓抑,容易讓人產生共情,總之,帶上紙,不然你就尷尬了。

最後,希望我們都保有對生活的希望。就像電影裏説的那樣“我們生活在陰溝裏,但依然有人仰望星空”。

《少年的你》觀後感 12

整體感受:黑暗中漏出光明直面校園暴力。

影片開始,胡小蝶因難以忍受長期被欺凌的痛苦而選擇跳樓自殺。而陳念被警方詢問,她最終也揭發了校園暴力這一事。也正因此陳念陷入被毆打欺凌的漩渦。後面,陳念失手將魏萊(施暴者之一)推下階梯,致其死亡。劉北山協助陳念埋藏屍體。雖然事蹟敗露,兩人經歷與現實、與自身的博弈後成長了,坦然地接受懲罰。

人物背景悲慘。

劉北山被父母拋棄,成為了一名混混,每一天都傷痕累累。似乎他已經對這種生活麻木了,但其實他也會在被人問疼不疼時流淚,也有對愛情的渴望,甚至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呵護對方。他就像一隻刺蝟,外冷心熱,內心柔軟。

陳念與母親相依為命。母親用賣質量有問題的面膜來賺錢,但被眾人圍攻、辱罵。陳念沒有因此嫌棄自己的母親,而是拼了命地學習,希望自己能通過會考走出去,能帶給母親和自己一份有光明的人生。

結局卻是相對美好的。

因為一場校園意外,小混混與好學生扯上了關係。在本應陽光明媚的十八歲,他們與現實鬥爭、維護少年的尊嚴。結尾處,他們沒有離開、沒有分開,這也許對於他們來説就是最好的結局了吧。我想這也寄託了製作人一種期許身處在泥濘中的人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權利。生活有暴力、不公與冷漠但同時我們能通過改變,讓世界更有温暖。

本片兩大亮點:

首先,不用吹噓的好演技。

周冬雨,金馬獎影后獲得者。哭戲自然真實並且能夠清晰地感覺到情感的遞進、變化。可以説,我在影片裏看到的不是周冬雨而是陳念。

易烊千璽,這次的造型十分硬氣,不是少年的稚嫩而是男人的成熟。不得不説千璽有一雙會説話的眼睛,所有的感情如一泉水,被他留住在眼中,表露在行動。千璽的演技已經能帶動觀眾的情緒起伏,不得不説,大佬就是大佬!這次的表演是他送給粉絲也是給自己成年的禮物認清現實後,仍然能微笑面對。

其次,劇本創作十分良心。

在短短兩個多小時的觀影中,能夠感受到懸疑片的手法,青春片的校園生活及單純的戀情,感情劇的豐富細膩。同時,故事鋪墊到位,情節環環相扣,不會感到生硬尷尬。

《少年的你》觀後感 13

《少年的你》可以説是從20xx年上半年就開始預熱並宣傳的一部電影了,也算是20xx年大家最期待的電影之一,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劇情,男女主易烊千璽和周冬雨也佔其中很大一部分,易烊千璽首次主演電影,會給大家帶來怎樣的視覺感受呢?值得每個人的期待。

對於我來説,相比於劇情,我更期待的是易烊千璽的演技,第一次擔任主角,非常好奇他會有怎樣的表現。

影片中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大學聯考時期學生和老師狀態的真實寫照,學生到底能不能僅靠十二年的努力,就決定自己之後的人生命運?大家的回答肯定是不能,但現實確並不是如此。當然,這樣説,並不表明學生不需要努力,而是我們不能只因為成績,就把每個孩子定義為好孩子和壞孩子。

電影中,校園欺凌的場景是最另我印象深刻的。在看電影之前,真的覺得校園暴力離我特別的遙遠,甚至覺得它可能永遠不會發生在我身邊,但實際上,它可能“潛伏”在我們每位學生的周圍。看到小北和陳念被欺凌,觀影者可能都會有鼓勵他們還手的想法,但出於內心道德的約束,又會覺得這是不對的。我們都不支持以暴制暴,而這可能也是“校園強者”更加放肆的原因之一。(雖然我這樣説了,但還是不支持以暴力還擊的,最好還是用一種聰明的方法使自己免受傷害!)

貫穿電影始終的自然少不了愛情!影片中陳念和小北本來可能是永遠不會相交的優等生和小混混,但正因為陳唸的一次無意相助,卻讓他們的愛情有了萌芽。他們單純且美好,為了保護陳念,小北甘願替她頂罪,這一切都只因為愛,世間美好與你環環相扣寫的真的是沒錯了!

無論一部電影,還是一部電視劇,一定會有美與醜的對比,這樣才會更加突出美,彰顯醜!《少年的你》中,同學們對陳念和小北的嘲笑,讓人不敢相信,但這種現象可能就發生在當今的中國校園裏。而對我來説,還是寧願相信一個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世界是美好的!

最後,願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遠離醜惡,在一個充滿善良的世界裏慢慢長大,享受愛!!!

《少年的你》觀後感 14

因為一個惡俗的吻,兩個本該永不相交的少年開始了不一樣的人生。她叫陳念,他叫劉北山,大家喊他小北哥,陳念喊他小北。

石縫下破土而生的白色雛菊亦是少年不甘沉寂的青春,戰勝陰溝裏的黑暗才能做一枚守護你的月亮。

少年時代裏最美好的是什麼,是小北對陳念“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身後”的保護,是“攜風踏浪,陪伴同行”的陪伴,是“擎星北顧,遂光不懼”的支持。

陳念原本一直是緊繃的,不安的,眼神惶惶,像不知道該往哪裏逃命的小野獸。哪怕是在家做作業,都隨時準備着躲避催債的人,但穿過隧道,陽光灑落下來,就是小北的家,雖然破敗,卻是陳唸的安全屋。她鬆弛下來,終顯露出一點少女的温柔青澀。在那兒她不用擔心走到半路被推倒,不用害怕那些惡作劇,有個人對她説:“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在陳念眼裏,大學聯考錄取是從“少年”到“大人”最重要的儀式,所以她忍氣吞聲,承受一切同齡人不該也幾乎難以承受的恥辱。她也許懦弱,但也可以看作堅強,什麼也不能動搖她有朝一日奔向北京的決心,什麼也不能磨滅她蹚過漫長的荊棘見到光明的希望。她的這種觀念深深影響了想保護她的小北。

小北逞勇鬥狠,但面對高中學識難以掩飾自卑,他是一個純真到近乎天真的人,因為陳念“一起走出去”的夢,他的生活有了重點和目標。他跟陳念一樣,會被那句“在陰溝裏也要仰望星空”所感動,約定了要不惜一切“走出去”,一路保護她走上大學聯考考場。這是一個曾經自己也有過機會、也向往過,但如今永遠無法踏足的戰場。不過,他還會在奔赴大學聯考的路上,綁上白色的雛菊,給陳念送上祝福。

小北是最好的小北,陳念也是最好的陳念。他們做到走出來了。陳念大概是去了她夢寐的北京,小北也還是小北,永遠在陳念身後的小北,永遠是這個速度,這個樣子,唯一不同的是,再也不用躲避攝像頭,可以光明正大的走在陳念身邊。在樹葉慢慢慢慢變黃,飄落的一個秋季,他們再也不是陰溝裏的少年了。

希望每個陳唸的身後都是小北。

《少年的你》觀後感 15

《少年的你》表面看是一部反對校園欺凌的電影,我覺得主線實則以男女主角的愛情發展邏輯推動故事發展。

劇中大量校園欺凌的片段,作為校園欺凌的見證者,我覺得還是演的保守了,那種人生的至暗時刻,可能要伴隨整個國中或高中。不經歷過體會不到那種無助,面對無盡的折磨,沒人能保全你。

另外吐槽一下,身為一個小混混,一個髒字都沒有,真是不容易啊。

從男女主角的感情發展看,我感覺有點拖。可能是內容太多,想講好這條線確實不容易。電影都進行到一個小時了,人物關係還有點迷。

但這次曾導沒讓我失望,這種幾乎把鏡頭推到演員臉上的拍攝手法,甚至能看到演員的雀斑,毛孔。演員的情緒,無助,無奈,恐懼,驚嚇,後怕,擔心,暴躁,急切,被放大,觀眾更直觀感受到演員的內心。隨着主角境遇的不斷變化,觀眾跟着揪心,惋惜。

細節也把控很好,大學聯考必下雨,雨中老師為同學宣誓,最後的叮囑,送行。這都是觀眾的青春回憶,極觀眾大引起共鳴。

兩位主演也很好,周冬雨突破了自己,易烊千璽突破了“小鮮肉”。

最後説體會到的兩點,

一是如今教育的缺陷,未成年淡泊的法律意識。法律是公民的行為規範,是教你在這個社會上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的行為準則。告訴你幹了什麼你應承擔什麼樣的責任。校園欺凌者明顯沒有這樣的意識,更不知道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在學校這幾年,很多影響、伴隨我們一生的東西卻學不到,除了上面説的法律,還有如何管理錢財,如何愛人等等。

另一個就是為愛做出的擔當,隨着自己不斷成長,我也是最近幾年才逐漸明白愛情中的責任。兩個人要同時揹負起這份愛情中的責任。任何一方的妥協,逃避,不信任,背叛,都會將這份愛情推向深淵。勇敢起來,互相攙扶,才能將這份感情繼續。

只是隨着年齡、經歷的增加,社會在磨去我們稜角的時候,也磨去了那份敢為愛情犧牲的純真。就像電影裏鄭警官説的:“你不會,我不會,我們都是成年人,他們是少年,他們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