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集錦15篇)

來源:文萃谷 2.21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科學教案(集錦15篇)

大班科學教案1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瞭解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體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

2、通過各種嘗試活動和操作活動,激發幼兒對周圍世界的探索興趣。

二、活動準備:

1、大鼓一面,大米、豆子,串鈴、響板、碰鈴等樂器。

2、錄音機、磁帶

三、活動過程:

(一)聲音的產生

①請幼兒閉眼,老師自我介紹。你們聽見老師的聲音了嗎?,用什麼聽見的?敲鼓,什麼聲音,耳朵真能幹。

②聲音是從哪裏發出的?

喉部經聲帶,嘴巴變形後發出的

③出示鼓?聽見了聲音,鼓面振動,產生聲音。

幼兒手摸喉部,不發出聲音(沒有什麼感覺)手模喉部,問客人老師好:喉部聲帶振動發出聲音,豐富詞彙:振動

(二)小實驗

1、讓6組孩子分別用不同的物品進行實驗,並讓物品發出聲音。讓幼兒動腦用什麼方法使物品發出好聽聲音的?來;自.大;考吧;幼.師網;(敲、碰、敲擊、打等)讓幼兒自己總結並發表自己的實驗結果.

2、情境表演

大米:“小朋友們,我是大米,我可是個舞蹈家,你們想不想看我跳舞呀?”

把大米放在鼓上,放音樂<<拔根蘆柴花>>,敲擊鼓面,大米在鼓面上跳舞。

(引導幼兒感知大米的跳動是因為鼓棒敲擊鼓面,使鼓面振動才讓大米跳起來的。

(三)分辨聲音

1、教師分別播放好聽的音樂及雜亂的音樂,請幼兒聽聽有什麼感覺。樂音:好聽舒服愉快……噪音:難聽刺耳……

2、學會分辨什麼樣的聲音是樂音?什麼樣的聲音是噪音,噪音對人身體有害?教育幼兒不要大聲説話,要保護聲帶,養成良好的説話習慣。

(四)使用聲音

教師和幼兒一起用會發出聲音的'物品配上音樂表演。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幼兒的興趣設計的嘗試性,操作性和探索性比較強的科學學習活動。整個活動內容新穎,有創意,組織的形式靈活,能隨機應變。而且,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與組織者,沒有過多的示範講解,使幼兒在活動中成為真正的主人。這次活動提高了幼兒的思維靈活性,動手操作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幼兒大膽探索,積極嘗試的學習態度。

大班科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喜歡玩報紙,進取探索報紙的不一樣玩法。

2.能想辦法把報紙變成紙球,並探索出固定紙球的方法。

3.體驗探索成功的歡樂。

活動準備

幼兒準備:使幼兒具有必須的玩紙的經驗。

教具準備:報紙、小簍子、彩色毛線、彩色橡皮筋、包裝袋、透明膠布、雙面膠、固體膠、乒乓球拍、羽毛球拍、足球門、小籃球架、剪刀、小揹簍。

活動過程

1.自由玩報紙,進取探索報紙的不一樣玩法。

教師引導:教師今日帶來了很多報紙,我們要和報紙一塊兒做遊戲。請你們每人拿一張報紙玩一玩,看看能夠怎樣玩,比一比誰玩報紙的方法多。

幼兒自由玩報紙。(摺疊、拋、投擲、跨跳、頂在頭上玩等)

教師與幼兒共同交流報紙的玩法。(幼兒把報紙放在地上,找張椅子坐下來)

2.探索報紙變紙球的方法。

教師引導:剛才我們用報紙玩了很多遊戲,有的把報紙折成小動物玩,有的把報紙向上拋着玩,你們想不想把報紙變成球來玩呢用什麼辦法能把報紙變成球呢想變成什麼樣的球(能供給足夠的報紙,之後,出示羽毛球拍、乒乓球拍、足球門、小籃球架)我們帶着自我的球來玩一玩吧。

幼兒自由玩。教師巡迴指導。

3.探索固定紙球的方法。

教師引導:玩了這麼長時間,看看你的紙球有什麼變化。

幼兒:散了,不圓了。

教師:玩了一會兒,紙球就有點散了,沒有原先那樣圓了,那怎樣才能讓你的紙球變得緊緊的、圓圓的,更好玩呢我們用什麼來固定紙球呢(教師出示材料)我們來試一試誰固定得又快又好。

幼兒探索固定紙球的方法。

4.師幼共同遊戲:投籃。

教師引導:剛才小朋友投籃的那個架子是不動的,很容易投。此刻,我來當籃球架(教師把小揹簍放胸前),在前面跑,看看誰有本領把球投進我這個小揹簍中來,好嗎

活動反思

(一)崇尚簡約

幼兒園科學活動的簡約化,是指對科學活動中的情境創設、資源選擇、活動組織、結構安排、媒體使用等各教學要素的精確把握和有效利用,使教學活動變得更為簡潔、清晰、流暢、凝練、深刻。簡化後的`幼兒園科學活動,意味着幼兒有足夠的時間探究操作,有足夠的空間展現自我;教師有足夠的機會促進生成,有足夠的時間研究幼兒。

1.材料簡單實用。

本活動供給給幼兒的操作材料是幼兒生活中最為常見的報紙,幼兒在折、團、固定紙球等活動中,建構了關於報紙的相關經驗,體驗到了探索、發現、獲得成功的喜悦情感。所以,科學探究應從幼兒身邊的事物開始,引導他們關注周圍生活和常見的事物,發現其中的趣味和奧妙,這有利於堅持幼兒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從小就善於觀察和發現。

2.過程簡潔明瞭。

課堂是幼兒學習、思考的場所,不是表現教師才藝的場所。教學的過程設計要簡單有效。簡單的設計能夠給幼兒留下更多的學習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去發現和建構出新知。環節的預設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和簡。本活動的教學環節簡單而清晰:自由玩報紙,探索報紙的不一樣玩法→探索報紙變紙球的方法→探索固定紙球的不一樣方法。這三個環節看似簡單,卻是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徵、知識水平並對教材的重、難、疑點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擬定的一個大致框架。

3.資料簡約充實。

幼兒園課堂教學的時間是一個常數,一般是小班15~20分鐘,中班20~25分鐘,大班25~30分鐘,要想在一次課堂教學中對一個物體或現象進行深入、全面的探究,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幼兒的學習精力也很有限。所以,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必須追求教學資料的簡約。活動側重於讓幼兒在自由玩報紙積累相關經驗的基礎上,探索報紙變成紙團的方法,進而自然而然地導入固定紙球的環節,資料雖然簡約,但幼兒的探索是充實的、歡樂的。

(二)迴歸本真

本真課堂中的“本”是指以人為本,以幼兒的發展為本;“真”是指課堂教學的真實,同時也是指幼兒的童真。本真課堂應尊重幼兒的真實體驗,應讓幼兒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使他們在自由的天地裏任意馳騁、創造。

1.尊重幼兒的真實體驗。

真實是課堂的生命。本活動的三個環節,是從獨自玩報紙、兩兩合作玩報紙、團體玩報紙,到自我探索報紙變成球的方法,再到最終環節中自我選擇材料固定紙球。幼兒的體驗是充分的、真實的,是幼兒自我對真實的材料進行真實的觀察與操作而獲得的真實體驗。教師在每個環節中,充分尊重每個幼兒的表達和創造方式,及時肯定他們獨特的體驗與表現。如在自由玩報紙的活動中,教師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對幼兒表現出來的獨特玩法及時肯定,並引導幼兒用自我的語言表達自我的探究過程。

2.營造自由創造的氛圍。

自由是生命存在的最高形式,是獲得創造的源泉,而創造是人的本質力量的最高追求。本活動中,從幼兒興奮的神情中,我們能夠看到他們的探索是自由的、歡樂的。一張張報紙在幼兒的手中變成了他們喜歡的籃球、排球、足球、兵乒球、沙灘排球……他們進行着激烈的足球、乒乓球和投籃比賽。當幼兒在比賽中不斷地搓、揉紙球時,教師及時地點撥,激起了他們固定紙球的願望。在這個環節中,他們自由選擇材料,採取獨立或兩兩合作或請教師幫忙的辦法固定紙球,然後用固定好的紙球再去進行投籃、足球射門等比賽,從中體驗到自由創造、獲得成功的歡樂。

大班科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瞭解小汽車在不同角度的斜坡上行駛的情況,知道過大的斜坡,會使汽車翻掉。

2、通過實驗記錄養成幼兒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3、培養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三人一組、板、積木三塊。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1) 與幼兒討論小汽車在什麼情況下能夠跑的有快又遠。

(2) 介紹記錄方法。

2、幼兒進行操作。

3、討論操作結果。

教師:大家看了活動,很有收穫,也有一些想法想和您交流。我們邊回顧邊交流好嗎?

楊:先説説設計這次活動的起因。現在的孩子不論男孩女孩都有小汽車,都玩過小汽車。從他們擁有的汽車檔次來説有遙控的、裝電池的賽車、最差的也是回力車。車有很多玩法卻很簡單。在玩得過程中也沒有得到多少知識經驗。我希望通過這個活動引起幼兒開動腦筋去玩,同時獲得有關汽車、摩擦力、慣性等方面的經驗。養成記錄總結的習慣。

活動回顧:師生進行討論

教師和小朋友進行討論怎樣使我們的小汽車跑得又快又遠。

生1:用力推小汽車就跑的又快又遠;

生2:在斜坡上小汽車跑得又快又遠。

教師:孩子討論的氣氛特別熱烈,情緒高昂,師生互動起來。

楊:因為,我覺得這個活動內容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有話可説。在和幼兒課前非正式活動的討論中,幼兒充分表達了自己對這一活動內容的已有認識。現在,所研究討論的問題正是幼兒自己提出的,也是幼兒很想了解的。

教師:這正是體現了您從孩子的實際出發,善於發現幼兒感性趣的事物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活動回顧:介紹記錄方法,嘗試記錄

請小朋友把汽車跑得情況記錄下來。

師:沒有到紅線的在紅線上打 √ ,沒有到綠線的在綠線上打 √ ,超過綠線的在紅旗上打 √ 。這個 × 表示什麼呢?請小朋友猜一猜。如果這次翻車了,就要在 × 上打 √ 表示翻車。介紹積木的排列方法與記錄結合起來。 紅線 綠線 紅線 綠線

<<<123>>>

教師:説實在的大班小朋友第一次嘗試記錄,大部分就能記錄,很不簡單。

楊: 介紹表格是一個較為重要的環節,我在介紹的次序上做了簡單的調整,從第二格紅線開始講起,逐步分析符號的意義,在和幼兒一同分析了前2格符號的意義後,讓幼兒猜猜x符號的意義,增加了遊戲的氛圍也調動了情緒。特別是最後介紹圓圈的意義,運用排除的方法,帶幼兒一次一次分析,幫助幼兒尋找最適合最正確的意義。這樣幼兒的印象比較深,比較清晰。在第一次表格(較難)的基礎上進行的修改,更符合幼兒的水平。因此,效果較好。

教師:一定要向您學習,學習您以孩子為中心的工作方法。因為第一次活動時,您發現了圖表有問題,馬上就進行了第二次修改。雖然部分孩子掌握的不盡如人意,導致我們老師對記錄方法產生不同的.意見。從這次活動中,我們發現只要從實際出發,挖掘孩子的潛力,就能有針對性的進行再創造。

教師:您現在覺得使用這張圖表還有什麼不足的地方嗎?

楊:還有不足,橫線標記,想改成豎線標記

活動回顧:幼兒進行操作

幼兒實際進行操作,教師在每組分別指導孩子,並且隨時提醒幼兒記錄,有問題時互相交流,使每個孩子都充分的活動。

教師:孩子們玩盡興了嗎?願意跟您回來進行討論嗎?

楊:我覺得幼兒玩得很盡興。因為,我給了他們充分的實驗時間,大約有20 分鐘。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沒有打斷過幼兒的活動 。我給了他們活動時的自由空間包括活動空間和心理空間。無論出現什麼樣的意外(沒有考慮的)情況,我都沒有給予否定或不理睬。始終是充滿鼓勵地説:“你可以試試”“再去拿一張記錄表”“給你換一輛小汽車。”我始終認為教師在科學實驗活動中引導、激發幼兒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努力解決問題才是科學實驗活動的最高目標。即便這個問題是教師自己也沒有想到的。也不知道答案的。

教師:這一過程充分體現了教師是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您並未生硬幹預,而是以一個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到幼兒學習的行列中去,成為幼兒忠實的有能力的夥伴,與孩子一起探索、假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本身就是一種互相學習。我想我們老師都要朝這個方向努力。

活動回顧:集體交流

教師和幼兒一起觀看記錄圖表,讓幼兒指着自己的記錄圖表,説説在幾塊積木上跑的最快最遠。

生1:我是在搭第三塊積木時,車跑得最快。

生2:我是在搭兩塊積木時,車跑得最快。(這種回答最多)

師:如果你們是小司機,喜歡在很高的斜坡

上開車嗎?

生:喜歡。

師:翻車也不怕嗎?

生:(情緒高漲)不怕。

師:我們大班的小朋友都很勇敢,可是從很高的斜坡上掉下來會摔死的,車也會摔壞的。如果你出車禍,爸爸媽媽回傷心的,希望你們珍惜生命,不要在很高的斜坡上開車。

教師:這一段交流促使孩子回顧、比較、梳理深化了記錄活動,激發了孩子參與本次活動的熱情。

楊:在幼兒充分操作、記錄的基礎上,請幼兒根據自己的記錄結果進行小結。是希望幼兒把實驗中的感性認識上升成理性的認識。用科學的方法推翻課前的假設——坡子越高車子跑得越快。並能把實驗中獲得的經驗運用到自己今後的生活動中。

教師:您是否設計了後面的環節“在很高的斜坡上開車……”

楊:幼兒的回答大大出乎我的預料,但尊重孩子的想法是我的宗旨,尊重不等於贊同。因此,我首先肯定了幼兒的勇敢精神。再引導幼兒珍惜愛惜生命,進行安全教育。這也是符合新綱要中的整合教育精神。把健康教育自然地結合進科學活動。

教師:您在評價時,沒有因為孩子們未按自己的思路回答問題而打斷或不予理睬幼兒的講述,而是引導幼兒珍惜愛惜生命,把安全教育融入到科學教育活動中。這一點值得我們借鑑。

楊:雖然有這個意識,也進行了嘗試,但畢竟這是公開課中的意外情況,還是擔心話題跑得太遠,求穩的心態還是有的。

教師:其實您還可以引導幼兒討論,如果出車禍了,爸爸媽媽會怎樣?老師同學會怎樣?這又是一個生成活動的好題材。

活動回顧:教師的體態語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的語調平穩,手勢不多,隨着內容進行有張有弛。請小朋友回答問題時,教師的手勢作邀請狀,而且不停地用手撫摩孩子讓他們平靜下來。

教師:您的手勢運用的特別好,使孩子能感受到愛、尊重。這充分體現您尊重幼兒、平等的對待幼兒的態度。

楊:課堂氣氛很熱烈,幼兒經過充分的實驗,都有很多信息想和老師、小朋友交流分享。這時請幼兒回答問題,點名已不能控制局面,因此,用幅度較大的手勢,被請到的幼兒知道這請我。不知你們注意了沒有,在我身邊特興奮的幾個,我不聽地摸他們的頭提示他聽聽別人的意見。

大班科學教案4

【活動設計】

自然角是我們在幼兒園區角創設中的一個難題,怎樣讓孩子真正的走進自然角,承擔起自然角中的主體責任,讓自然角不再是一種簡單的植物的擺設,讓自然角永遠的充滿生機是我們一直在探求和期望的,從今年上半年時我們幼兒園把自然角作為我們一個課題,將自然角和我們的課程能夠結合起來,這段期間不光是我們的老師我們還有我們的孩子都越來越關注自然角,但是在照顧植物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兩種情況,要麼就是長期的忘記澆水,要麼就澆過多的水,因為他們不瞭解澆水的方式方法,因此,讓我們的孩子從本質上了解植物“喝水”的原理是很有必要的,讓他們感知之後才可以在自然角中真正瞭解為什麼要澆水,該怎麼樣澆水。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觀察,知道植物是靠根部吸水、莖部輸送水分的`。

2、萌發對植物喝水現象的探究熱情,初步學會照顧植物的簡單方法。

【活動重點】

通過實驗,瞭解植物喝水的祕密。

【活動難點】

能準確表達自己觀察到的科學現象。

【活動準備】

1、課前和幼兒一起將芹菜放入紅色墨水裏。

2、植物根吸水的視頻,植物莖吸水的ppt。

3、兩位幼兒一組實驗材料:已經吸水的芹菜,放大鏡一個。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瞭解萬物生長離不開水。

ppt出示斑馬、大象、小朋友喝水的情景,(同一張)

問:他們在幹什麼?(喝水),為什麼要喝水?他們是靠什麼喝水的?人和動物都需要喝水,那麼植物需要喝水嗎?它沒有嘴巴怎麼來喝水?為什麼?

老師帶來了一株芹菜,我們來猜一猜,它是靠身體的那一部分來喝水的?為什麼?

二、實驗驗證,引發孩子探究熱情。

1、PPT呈現實驗結果,問:你看到了什麼?植物是靠什麼喝水的?

小結過渡:原來植物是靠根來喝水的,那麼水又是怎樣“跑到植物全身的呢?”

2、剛才我們一起將芹菜放在紅色的顏料裏,現在大家一起再來看看,出示植物喝水前和喝水後的變化,(出示芹菜喝水現象對比圖)

問:你發現了什麼祕密?

小結:原來植物是靠莖部來傳輸水分的,植物的莖到底長得什麼樣呢?今天我們要來做小小植物學家,來解剖一下芹菜的莖。

三、合作探究,瞭解植物莖的運輸功能。

1、用圖示的方法顯示莖的橫截面和縱截面。

2、講解操作要求:兩人一組,先把把芹菜橫着剪,縱向剪,然後用放大鏡看看莖的樣子有什麼不一樣,等一會和大家一起分享。

3、小組合作探究:教師引導孩子觀察的橫截面有紅色的點,縱切時看到紅色的線。

4、集中交流、討論,請你用紅線上來畫一畫你看到的。問:你發現了什麼?為什麼會這樣?植物是怎樣“喝水”的?

5、出示一捆的吸管。

小結:植物的莖縱向看像吸管,有長長的通道。橫向看有一個個小孔,植物就是靠根吸收水分,然後利用莖這根長長的細細的小圓管運輸水分的。

四、遷移經驗,進一步引發孩子關愛植物的美好情感。

出示一盆腐爛的仙人掌,引導孩子觀察:仙人掌怎麼了?為什麼會爛呢?説明自己的理由,再請相同意見的幼兒舉手表決(由於小朋友給它澆了太多的水,讓它的根爛了)

教師總結:雖然植物需要喝水,但每一種植物要喝的水都是不一樣的,我們的自然角有許多植物,該怎麼照顧呢?聽聽科學小博士的建議PPT播放澆水要領:第一、土壤乾燥需要水,第二將水澆在根部,要澆透水;第三早上或傍晚是最好的澆水時間。

反思:

在活動中我出現了一個以前在試教的時候從沒有出現的現象,由於早上的芹菜都是比較濕,芹菜不再吸水了,它吸水的速度很慢,所以導致活動中實驗的現象不是很明顯。還有就是我們孩子的回答也是我始料未及的,我不知道我們班的孩子其實對於根吸水的現象已經有了感知,所以孩子在第一環節就很直接的將我的答案回答出來了,讓我有些侷促,所以可能對於根吸水的現象我們可以忽略,其實科學活動中我覺得自己的語言還是不夠精煉,有些話説得有些囉嗦,孩子拋出的問題我並不能及時很好的給予迴應。

大班科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瞭解動物的特殊本領,知道人類的許多發明創造都與動物有關。

2在配對的活動中,找到動物與生活中的某些事物的對應關係。

3能利用動物本領的認識進行大膽想象,設計自己的“新發明”。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願望。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1幼兒提前蒐集動物的本領知識。

2課件。

3圖片卡。

4幼兒學習資源3、彩筆。

活動過程

一、 故事導入,引發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想飛的小象》,請小朋友邊看故事邊聽故事,一會兒老師有問題要提問小朋友喲 (播放故事視頻)。

提問:故事裏有哪些小動物,它們都有什麼本領?(幼兒回答)

師:看來,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的本領,只是各種動物的本領不同。

二、 進一步認識各種動物的特殊本領

1師: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還有哪些小動物有哪些本領。(放課件圖片)蝙蝠在夜間自由飛翔;袋鼠媽媽帶着小袋鼠跳;枯葉蝶隱藏在樹枝上;鳥兒在空中飛翔;小鴨在水中游泳;蜘蛛在織網;壁虎吸在牆壁上;蜜蜂在吸花蜜。小動物們的本領可真多。

2師:小朋友還知道哪些小動物的`本領?昨天老師讓小朋友回家蒐集動物的本領,你搜集到什麼動物有什麼本領,現在請小朋友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你搜集到的動物的本領。(分組交流)

3請幼兒單獨回答。

信鴿會送信;青蛙會跳;變色龍會變色;松鼠的尾巴可以當傘;公雞會打鳴;黃牛會耕地;螢火蟲會發光;鯨會噴水;孔雀會開屏;狗會汪汪叫;壁虎的尾巴斷了可以再生出來;北極熊不怕冷;竹節蟲可以藏在樹枝上;駱駝可以儲存食物;鸕鶿會捉魚;烏賊會噴墨汁;狐狸會放臭屁等。

老師小結:小動物們的本領可真多,有的動物有保護色,有的動物有再生的本領,不同的動物有保護自己的特殊本領,他們真是太棒了。

三、 説説動物本領與人們的發明創造

1師:小朋友,你瞭解了這些動物的本領以後,想到了什麼?

(1)播放魚游泳視頻。

視頻看完了,你想到了什麼?

小結:魚的身體內有魚鰾,內部可以儲存空氣,魚正是利用空氣在水中的浮力使自己上下移動,於是人們受小魚遊的啟示發明了潛水艇。

(2)出示青蛙圖片。

看到青蛙游泳你想到了什麼?(蛙泳)出示蛙泳圖片。

(3)出示孔雀開屏圖片。

看到孔雀開屏你又想到了什麼?(孔雀舞)出示孔雀舞圖片

看到孔雀開屏,人們發明了孔雀舞。

2。幼兒操作練習

師:小朋友,除了剛才看到的這些,生活中還有很多的發明也是受到動物特殊本領的啟示而發明的。那我們還從動物身上學到什麼本領,發明了什麼呢?老師這裏有一些圖片,請小朋友來幫他們配配對吧!(播放輕音樂)

你是怎麼配對的,為什麼?

小結:受到……的啟發,我們發明了……;看到……,我們發明了……。

四、大膽設計自己的新發明

師:我們的生活真的離不開動物,動物給我們很多的啟發,讓我們人類過得更好、更快樂!如果請你來做個發明家的話,你會學哪種動物的本領發明什麼樣的東西呢?請小朋友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認真想一想,把它畫下來。

五、結束。

師:小朋友們真棒,都有自己的創意,讓我們到美工區中繼續我們的“發明創造”吧。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大班科學教案6

設計意圖:

這個時代是一個複製時代。從工廠裏流水線上大批量的產品複製到複印機、傳真機、電腦複製、再到生物克隆……如何讓幼兒發現生活中無處不在的複製現象,並感受複製方法給人們帶來的便利呢?於是設計此活動,目的是讓幼兒初步瞭解各種複製現象,嘗試最簡單的複製方法。接下來,我們將利用家庭資源指導幼兒進一步探尋複製現象、填寫問卷調查表,並就幼兒調查和收集到的內容,投放在區域活動中體驗、操作和交流。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各種複製的現象,感受複製方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2、嘗試簡單的複製方法,萌發愛科學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課件《有趣的複製》,投影儀、電腦

2、操作材料(分兩次投放)

活動過程:

一、出示獎牌範例,提出任務要求。

師:小朋友,幼兒園新年運動會就要到來了!今天,陳老師要請你們來為運動會做一件很重要的準備工作。

提出要求:

1、在指定時間內加工出許多和這個大小一樣、圓圓的獎牌。

2、給五分鐘時間,時間一到就停止操作,數一數然後貼在展示板1上,坐回座位。

幼兒自由製作。教師觀察製作情況,提醒幼兒在既定時間內完成任務。

二、對比、分析作品,引發對複製現象的關注。

集體提問:你做了幾個?引導幼兒對比,説出獎牌的製作情況。小結:這些獎牌形狀大小各不相同。

討論:要是把這些獎牌獎給小朋友,他們會喜歡嗎?有沒有辦法作出一模一樣的獎牌?生活中是不是有許多一模一樣的東西 ?你們在哪兒見過?

三、觀看工廠車間製作的錄像,瞭解複製現象。

提問:剛才工人生產產品的`時候快不快啊?他們是用什麼辦法做出這麼多一模一樣的東西?

小結:小朋友都講得很好,原來工人叔叔就是用機器、模具很快的做出了許多一模一樣東西的,這種方法就叫做複製。

四、嘗試運用簡單的複製方法再次製作獎牌,體驗複製帶來的便利。

師:我們可不可以也用複製的方法很快地做出許多一模一樣的漂亮獎牌呢? 老師同樣給你們五分鐘時間,看這次做得是不是比上一次更快更好。

大班科學教案7

設計思路:在運動會跳繩比賽的過程中,孩子們對跳繩計數的結果產生了分歧,原因在於跳繩計數方法不對,計數結果不準確,孩子們覺得不公平。《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5—6歲幼兒已能發現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學方法來解決,並從中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為抓住幼兒生活中出現的“真”問題,並以此作為支持幼兒學習和發展的契機,我們設計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的

1.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

2.嘗試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跳繩計數,學習正確計數。

3.能與同伴分享合作,協商解決遇到的問題。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來自幼兒真實生活的錄像片段——“跳繩比賽爭執瞬間”,記錄紙和筆。

2.經驗準備:活動前請幼兒和家長一起蒐集有關體育比賽的資料,觀察瞭解各種比賽的過程和名次確定的方法;幼兒已有跳繩和跳繩計數的經驗。

重、難點分析

1.重點:通過實踐,嘗試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跳繩計數,在不斷增強計數興趣的過程中學習正確計數。準備運用實踐體驗法、討論法與遊戲法突破這一重點。

2.難點:能夠發現生活中有許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準備運用啟發提問法、活動延伸法突破。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觀看錄像,進行討論。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段錄像,請你們看一看,錄像中發生了什麼事情?看完錄像後提問:

(1)錄像中的小朋友因為什麼事情發生了爭執?

(2)為什麼會出現跳繩計數不清的問題?

2.第二遍錄像(慢速播放),便於幼兒觀察跳繩速度與計數速度的對應關係,分析現場計數時出現的`問題。

提問:(1)為什麼會出現跳繩計數不清?問題出在哪兒?

(2)如果是你,會怎樣為跳繩計數?

3.小組實踐,集體分享:如何使跳繩計數更準確。

(1)幼兒分組活動,每組取一根跳繩。幼兒可以邊實踐,邊商討計數方法,並通過圖畫標記等形式記錄跳繩計數的方法。

(2)集體分享

a.分享探索過程,如:

開始計數時你們遇到了哪些困難?

你們是怎樣想出解決辦法的?

b.分享計數方法,如:

看跳繩小朋友跳動的腳計數;

看跳繩小朋友起伏的頭計數;

看跳繩小朋友掄繩的雙臂計數。

這幾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麼?

c.討論計數注意事項,如:

跳與數要對應上;

踩繩或一腳跳過另一腳沒跳過,不能計數;

記清楚小朋友跳過的數,再往下接着數,並説出最後計數結果。

4.分組學習跳繩計數,請小朋友根據自己的意願嘗試跳繩記錄方法,還可以探索和發現新的方法。

5.討論:還有哪些運動項目是通過當場計數來統計結果的?

如:幼兒的拍球、投球、捉尾巴游戲;體育項目中的足球、排球比賽等。

6.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繼續運用計數方法解決體育比賽及生活中的問題,如值日生髮碗筷、取午點等,並用繪畫、拍照等方式把自己的做法記錄下來,張貼到主題牆上,和同伴分享、交流。活動反思

首先,本次活動將幼兒的學習與他們真實的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突出科學領域學習“情

景化、過程化、活動化、經驗化”的特點。通過探索“跳繩計數方法”的活動,密切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繫,使幼兒從研究現實問題的實踐活動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從而體會數學的真正價值及數學學習的無窮樂趣。

其次,活動過程符合《綱要》和《指南》的要求,即幼兒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斷積累經驗,並運用於新的學習活動中,有利於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品質。

第三,活動過程體現了《綱要》和《指南》倡導的以幼兒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學習方式,而教師也更多地成為幼兒學習情境的創設者,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的作用由“教授”轉變為“支持”和“引導”。

大班科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多種感官來感知空氣的存在;

2、學習簡單的實驗操作方法,培養細緻觀察的能力;

3、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重難點

1、運用多種感官感知空氣的存在;

2、對科學實驗感興趣,並進行積極探索。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1、師:請小朋友猜一猜,這是什麼:看不見,摸不着,沒有顏色沒味道,植物動物都需要。(空氣)

2、(真能幹,一下子就猜對了。)那麼,你覺得空氣是一種怎樣的'東西呢,它在哪裏?

3、是的,空氣無孔不入,無處不在。那麼,你能把空氣找出來嗎?説説你的辦法。

(二)第一次嘗試:找空氣

1、介紹材料自由找

這裏有許多東西(逐一介紹),它們能夠幫助你們找到空氣,去試一試吧,想到的辦法越多越好。

2、集體交流:你是怎樣找空氣的,找到了沒有?

3、過渡:大家真會想辦法動腦筋,陳老師也想給大家做個實驗來證明空氣的存在。

(三)第二次嘗試:紙團會不會濕

1、教師演示將紙團塞進杯底,杯子直立倒扣在水槽中,並讓幼兒猜猜杯裏的紙團會不會濕,然後垂直提起杯子,讓幼兒觀察紙團有沒有濕。

2、討論:紙團為什麼不會濕?(輔助問題:水為什麼進不了,杯子裏有什麼東西不讓水進去呢?)

3、小結:原來杯子裏裝滿了空氣,水進不去,所以紙團不會濕。

4、再次示範,請幼兒仔細觀察實驗操作方法。

5、幼兒操作。(操作前先説明一下操作要求:每張桌子站三人,每人取一個塑料杯各自在面前的水槽裏操作)

6、集體交流:你成功了嗎?説説你又發現了什麼。(請失敗的孩子上來演示一下,共同尋找失敗的原因。)

(四)第三次嘗試:空氣搬家

1、過渡:剛才的小實驗十分有趣,不僅讓我們清楚地觀察到了空氣的存在,而且也知道了空氣會佔位子。那麼接下來我想請你們嘗試做一個讓空氣搬家的小實驗。

2、師介紹實驗材料,提出實驗目的和方法:取兩隻杯子,其中一隻裝滿水,將空杯和裝水的杯子垂直倒扣在水中,然後想辦法讓第一隻杯子裏的空氣跑到第二隻杯子裏去。

3、幼兒嘗試操作。

4、集體交流:你成功了嗎?你是怎樣做的?這個實驗告訴我們什麼?

總結小朋友們都能積極動腦,真棒,通過今天的活動,瞭解了空氣會佔位子,也會流動。其實空氣還有許多的祕密,我們在以後的科學活動課中再來探索。

大班科學教案9

(一)成長樂

●活動經驗

進一步瞭解、認識和秋收農作物及其成長過程。

●活動材料

蘋果、玉米生長過程圖片。

●活動建議

幼兒觀察蘋果、玉米生長過程圖片,讓幼兒進一步瞭解、認識秋收農作物及其生長過程。

(二)玉米、大豆的一生

●活動經驗

1、瞭解玉米、大豆的生長過程及種植,收穫,加工的辛苦。

2、知道玉米、大豆是一種健康食品。

●活動材料

玉米、大豆的生長過程圖片等。

●活動建議

1、幼兒觀察玉米大豆的生長過程圖片,交流討論它們的`生長過程。

2、幼兒結合生活經驗瞭解大豆玉米可以製成的多種食品。

大班科學教案10

活動目標:

1、學習查找資料、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方法。

2、初步瞭解蚯蚓。

3、會按節奏行走,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家長與幼兒一起收集蚯蚓的相關資料,豐富幼兒的經驗。

物質準備:家長與幼兒查找並收集蚯蚓的相關資料;音樂《找朋友》、播放器。

活動過程:

1、談論蚯蚓的話題,導入活動

(1)幼兒自由交流自己收集的信息。

(2)教師與幼兒集中分享交流。

提問:你收集了蚯蚓的哪些資料?在收集的過程中,你知道了關於蚯蚓的哪些知識。

2、引導幼兒瞭解並交流查找、收集資料的方法。

3、引導幼兒觀看操作材料《蚯蚓》,並將自己收集的材料粘貼或畫在空白處,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並佈置是"我知道的蚯蚓"展板

(1)引導幼兒分類整理資料

(2)教師與幼兒共同佈置"我知道的蚯蚓"展板

4、邀請同年段的幼兒參觀、分享"我知道的蚯蚓"展板。

區角活動:

重點指導幼兒在科學角繪製自己收集到的蚯蚓的資料。

大班科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認識螺絲,知道螺絲由螺桿和螺帽組成,瞭解螺絲旋轉上升的特性。

2、通過操作活動,知道螺桿和螺帽在匹配的情況下,可以連接、固定物體,培養幼兒的科學興趣,以及觀察分析的能力。

3、瞭解螺絲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活動準備:

1、每幼兒兩塊螺絲玩具,不同直徑的螺絲。

2、細鐵絲、雙面膠、透明膠、小細繩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螺絲的結構

1、“今天,徐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有趣的東西,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請你們拿出前面的螺絲,看一看,玩一玩,試試能不能把它分開?”

2、幼兒操作。

3、集中交流。

“螺絲能不能分開?你們有沒有看仔細,螺絲長什麼樣子的啊?”(出示課件介紹螺絲各個地方的名稱。)

教師小結:這是一枚螺絲,這個可以拿下來像帽子一樣的東西,叫螺帽。這個長的長長的東西,叫做螺栓。在螺栓上有一圈一圈的螺紋,有螺紋的地方叫做螺桿。除了螺桿上有螺紋,螺帽裏面也有螺紋,因為有螺紋,所以螺桿和螺帽能夠緊緊的咬合在一起。

(二)玩螺絲,知道螺絲有匹配的特性

1、老師提供匹配和不匹配的螺絲若干。

“老師這兒有許多不同大小的螺栓和螺帽都混在了一起,請小朋友幫幫忙,給它們配對,用你們的巧手把螺桿和螺帽擰在一起,看哪組快。”

2、幼兒操作,匹配螺絲。

3、交流。

“你們一組一共配對了幾個螺絲啊?”(請幼兒介紹螺絲配對的方法)小結:我們給螺絲配對的時候,要選擇一樣大小的螺栓和螺帽,螺帽大了往下掉,螺帽小了擰不上去,螺絲螺帽不大不小正好擰緊才算配對成功。

(三)操作試驗,總結螺絲作為固定連接材料的優點

師:“我們剛才認識了螺絲,也和螺絲玩了一玩,現在,我給你們介紹一些其他的材料,他們是細鐵絲,繩子,雙面膠和透明膠。請你們選用籃子裏的一種材料,把中間有孔的積木牢牢的固定在一起,好嗎?”(遊戲材料:螺絲、細鐵絲、小細繩、雙面膠和透明膠,放在四個容器裏,幼兒分成四組,每人兩塊中間有孔的積木玩具。)

2、幼兒操作。

3、交流。

“你用了什麼材料來固定的'?”(把5種材料固定的玩具分別展示出來)

比較“我們來比一比,那種材料固定的最牢。”

4、教師總結:用螺絲作為固定連接材料是最方便、真結實的,螺絲的本領真大。

(四)尋找螺絲,進一步認識螺絲的作用

1、“請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教室裏或者別的地方,哪些地方是用螺絲連接固定的?”

2、幼兒自由發言。

3、小結。

出示課件總結“螺絲被運用到了生活中的很多地方,我們的剪刀是用螺絲固定的,爸爸媽媽戴的手錶裏面用到了很多很多的螺絲固定,我們的電視機中間用到了螺絲固定,爸爸的汽車上也用到了很多很多的螺絲。今天我們回家,再去找一找,看一看,問一問,還有什麼地方用到了螺絲。除了我們今天用到的這種螺絲,還有什麼樣的螺絲?”

大班科學教案12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觀察氣象的興趣。

2.瞭解常見的天氣情況,並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瞭解天氣情況。

3.知道氣象與我們生活的關係,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活動準備

課件、表格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瞭解氣象與軍事的關係。

1.讓幼兒先來欣賞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裏有個非常聰明的人叫諸葛亮,他利用天氣在3天時間造了10萬支箭,是怎麼辦到的呢?

2.讓幼兒通過故事思考諸葛亮是怎麼知道會有霧天呢?

二、瞭解常見的和惡劣的天氣情況,並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瞭解天氣。

1.除了霧天,你們還知道哪些常見的天氣?

2.瞭解一些惡劣的天氣情況。並觀看課件。

3.你們是怎麼知道天氣情況的?

(短信、電視、報紙等)

4. 欣賞一段天氣預報,瞭解天氣預報的主要內容。

(天氣、温度、穿衣指數等)

四、瞭解天氣與我們生活的.關係。

1.趣味問答

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關係,今天我就要考考你們。

(1)高温天怎樣避暑?

(2)雷雨天怎樣維護自身?

(3)雨天出門準備些什麼?

五、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1.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應該關心天氣情況,根據天氣變化學會維護自身。

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氣、温度、温馨提示3欄。

2.請小朋友來當一當氣象員,在表格上記錄一下天氣。

水流到別的杯子去

水流到別的杯子去 設計意圖:水結冰、融化、水蒸氣變成水珠的經驗、溶解的祕密, 沉與浮 1:提供不同材料,建議幼兒思考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於水面,或使浮於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將小鐵釘放在積木上等。沉與浮 2(立起來的木棍):將小木棍放入水中,發現它躺在水面上。如果在木棍一端粘一大塊橡皮泥,或釘上一根大鐵釘,都能使它立起來。 活動目標:使用多種材料,玩水的過程充滿和有趣。 活動材料:飲料管、紙、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積木、塑料、菜葉、小瓷器、竹片、鐵釘、小石子水管、竹片、盛水具、彩色墨水等 活動過程:下午天氣熱,小朋友都在玩水。今天材料很豐富,但給出一個條件,每人只給一盆水,要節約用水,用完就沒有了。用水管連接水的有3組、用大小杯子滔水的有2組、用礦泉水瓶蓋扎洞來射水有3組、做水簾洞1組、沉浮和自定義玩法有幾組。 “水流到別的杯子去”組;佘馨蕊、張俊騫、覃芷珊、盧藝文、班學佳 *這幾個小朋友,把2根管子把3個杯子連接起來,慢慢地將一杯紅色的水倒在水杯裏玩,發現杯裏的紅水通過連接飲料管子流到另一個水杯,3杯水慢慢變紅了,孩子們高興極了,飲料管子傳送水耶,3杯紅水第一次出現流動成水平,水不流動了。 *又觀察,張俊騫提出,加水才行,邊説邊給其中一個杯加水,佘馨蕊:水從管子流過去了,3杯紅水又第二次流動成水平,水又不流動了。 *老師提醒小朋友想辦法讓一杯水高一點,觀察會怎樣。盧藝文從旁邊小菜園裏取兩塊土,和班學佳一起把一個杯子墊高起來,紅色的水又流動了。 *就這樣反覆做做學學。覃芷珊用手指攪拌水,紅水沒有原來這樣紅了,變淡了。 *老師説:為什麼水會流過去呢?盧藝文説:水要斜坡才行。 比較水位高度與流的快慢之間的關係,體會水由高處往低處流的特性。體會水的多少和顏色深淺變化的關係。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螃蟹

大班科學教案13

活動目標

1、認識四季,掌握四季的基本特徵。

2、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

3、培養幼兒具有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四季,掌握四季基本特徵。

難點:合作完成“選服裝活動”,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幻燈片、多媒體、服裝卡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熱愛大自然嗎?最喜歡哪一個季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四季,去認識四季,和它們做好朋友,好嗎?

二、新授

1、認識春天

(1)出示春天幻燈圖片;

(2)老師重點引導孩子們觀察圖中的大樹、小草、小河及人們穿着的'特點;

(3)交流春天的特點;

(4)説一説以前學過的有關春天的歌曲或兒歌,找生表演。

2、用以上方法認識夏天、秋天和冬天。

三、合作完成"選衣服"活動。

要求:小組合作為圖片中不同季節的小朋友選擇合適的衣服。

四、拓展

回家與父母合作完成一幅自已喜歡的季節的圖片。

五、延伸

建議幼兒多與父母到大自然當中去體會四季的美。

大班科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通過調查初步認識各種各樣的橋,講述橋樑的名稱,感知橋的形狀及組成,瞭解橋的發展史。

2、通過閲讀《幼兒用書》認識各種各樣的橋樑,初步感知橋樑的建築結構,知道橋的作用。

3、對橋樑感興趣,積極參與橋的話題討論。

4、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和動手構建能力。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家長幫助孩子一起完成調查表並收集一些橋的圖片。並帶領幼兒參觀附近的橋樑。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展示儀一台。

3、製作橋的發展史的PPT。

活動過程:

(一)、展示《橋》的調查表,引導幼兒説説各種各樣的橋。

1、幼兒與同伴交流

教師:前幾天老師發放了《各種各樣的橋》的調查表,現在請你和好朋友説説你調查到了哪些橋?叫什麼名字?這些橋是什麼樣子的?它是用什麼材料造的?

2、在集體中交流。

師:現在誰來介紹你調查到的橋?

(二)、用實物展示儀放大《幼兒用書》,引導幼兒初步感知認識各種各樣的橋。

1、教師:這是什麼橋?你知道它的名字嗎?它是什麼形狀的?它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帶領幼兒逐頁地觀察畫面,感知不同結構特點的橋樑。

引導幼兒認識獨木橋、木橋、鐵索橋、拱橋、公路橋、鐵路橋、鋼架橋、斜拉橋、立交橋等。

(1)、按建橋地點來分,可分成架在河面上的橋和架在陸地上的橋兩類。

(2)、按建橋材料來分,可分成木橋、石橋、鐵橋、鋼筋混凝土橋等幾類。

(3)、按橋的形態來分,可分成橋中間有橋墩的和沒橋墩的兩類。

2、向幼兒介紹中外比較著名的橋樑。

師: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有名的橋?

例如:倫敦橋、美國金門大橋、中國江陰長江大橋以及日本明石海峽橋等。

(三)、引導幼兒討論各種各樣的橋樑的用途。

1、教師:我們知道了橋有各種各樣的。他們有什麼一樣的地方呢?為什麼不是建在河流上,而是建在馬路上?為什麼有的橋很大、很長,有的橋卻很小呢?

2、幼兒開展討論,説出自己的發現和認識。

3、小結:橋樑的最初功用是用來跨越江河的。如今,除了架在江河上的橋以外,還有架在十字路口的'立交橋、人行天橋。這些橋不僅保證了道路的安全暢通,而且已成為現代城市的漂亮建築。

(四)引導幼兒觀看PPT,瞭解橋的發展史。

1、剛才,我們認識各種各樣的橋,我們古代勞動人民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設計製造了各種各樣的橋樑,隨着科技的發展,現代設計師和工人有設計造出了各種現代橋樑,我們一起來看看橋是怎樣發展的?

2、幼兒觀看關於橋發展史的PPT,擴大幼兒的視野。豐富幼兒的經驗。

(五)活動延伸

如果你來設計一座橋的話,你想怎樣設計?

大班科學教案15

活動目標:

1、明白“苔蘚”這一名稱和主要外形特徵,瞭解苔蘚的生長環境。

2、樂意主動採摘苔蘚,感受樂趣。

3、豐富相應詞語,如葫蘆蘚、地錢、牆蘚等。

活動準備:教師事先找好有苔蘚的花圃、田間路邊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苔蘚實物樣品、引出課題。提問:

——誰見過這些綠綠的'小東西?它們會長在哪裏呢?

——今日我們要去找找苔蘚,能夠採摘。

二、幼兒尋找採摘苔蘚,過程中和幼兒一齊觀察其生長環境的特點,誘發幼兒(幼兒食品)有意記憶。

三、交流經驗

——你找到了苔蘚了嗎?它長在哪兒?什麼樣貌的?象什麼?(讓幼兒邊觀察邊討論。)

——請你找一找苔蘚的根、莖、葉。誰也有根、莖、葉?

四、幼兒再次尋找採摘,並讓幼兒摘點野花、野草,為回教室讓幼兒用它與苔蘚合作學習插花。

五、梳理經驗:

1、苔蘚它多生長在潮濕、肥肥的土地裏,在住宅、田園和路旁容易找到。因為是潮濕環境,所以人們走路要細心。

2、苔蘚雖小也有根、莖、葉,是植物一種。(讓幼兒討論苔蘚與水和陽光的關係。)

活動提議:

可結合相應的季節和天氣組織幼兒採摘苔蘚(地錢),並烹飪、品嚐苔蘚植物(地錢),讓幼兒瞭解其特殊的用處。

活動延伸:

1、科學區中設置“下水石”、“上水石”、“沒水石”,觀察哪塊石頭能長出苔蘚。(“上水石”總堅持着潮濕的狀態,所以適合苔蘚植物生長。)

2、在自然角種植苔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