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的讀後感集錦15篇

來源:文萃谷 1.18W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紅樓夢的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紅樓夢的讀後感集錦15篇

紅樓夢的讀後感1

這個寒假中,我閲讀了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書中人物的塑造、刻畫生動: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追求完美的賈寶玉,風風火火的王熙鳳,心胸寬廣的薛寶釵……特別是林黛玉和賈寶玉這兩個人物,是那麼深入人心,可以讓人為之研究一生。“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每當我讀到多愁善感的黛玉時,我總會情不自禁地落淚。是“病如西子勝三分”的她令我產生了無比的`憐愛。

她,無論是自己的離別仇恨,自己的傷心往事,還是草木枯榮,四季更替。她都會黯然淚下。也許她真如書中所寫的絳珠草,來到世間“還淚”一般。她切實地向人們顯示了那水一般的柔腸,她對於一切世間的醜陋、難堪,就只能是暗自落淚,這不禁讓人覺得她有那麼點“窩囊”,當然,這詞兒並不怎麼適合她。哎,黛玉真叫我又愛又恨啊!相對於書中另一個主人公賈寶玉,他雖不是女孩,但一樣是那麼細膩柔腸。他與那些靈氣、清秀的女孩相差無幾,寶玉厭惡他人“男尊女卑”的思想,他對丫環毫不歧視,反而他會挺起胸膛保護她們,憐愛她們,當寶玉得知無力幫助她們時,他傷心欲絕。當他失去迎春、晴雯、黛玉時,他比任何人都想挽回這一切,但是……他追求完美,他追求獨道的美!內心的美,行為的美,在他身上散發着一種別人沒有的美。他不是一位女子,但他更像一位願意拯救那些女子“美”的勇士。

與其他兩相比,薛寶釵那寬豁開朗的胸襟無疑讓人產生敬佩之情。而心狠手辣的王熙鳳恰恰相反,心胸狹窄,貪財,潑辣……讓人髮指!《紅樓夢》,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果然內藏真經,對情節的描述蕩氣迴腸,對人物的刻畫細緻入微。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不管誰看了都會像我一樣愛不釋手的!

紅樓夢的讀後感2

四大名著之首,《紅樓夢》是著名清朝作家曹雪芹撰寫的一部長篇小説,原名《石頭記》。

記得很小就開始讀《紅樓夢》,那時,印象中大觀園裏的打打鬧鬧是一本《紅樓夢》,總之,這本書只記錄了賈史王薛世家的興衰史。

可再仔細品讀,這本書不只是一個俗氣的.故事,這故事背後,有着不為人知的悽慘。

有着世外仙資的林黛玉,才華出眾,卻多愁善感。母親早逝,她只得寄人籬下,與賈寶玉情意相投,怎料來了個寶釵,拆散了他們,黛玉最終也含淚而終。如果她自幼是個健康快樂的姑娘,那故事的結局定會改寫。

常聽人評價黛玉小性子,可我不這麼認為。在這背後,也只因她在意寶玉,她的心太細膩,寶玉卻體會不到,於是她只有用詩發泄內心的情感。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除黛玉,《紅樓夢》中其他女子的結局,又何嘗不令人歎息呢?

寶釵在寶玉出家後,只能空閨獨守;

晴雯僅十六歲,被迫害而死;

香菱兒時被拐,最終魂返故鄉;

妙玉被人劫持,途中又不從遭殺;

紅樓夢,又如人生一齣戲。

夢迷夢醒,戲裏戲外,夢裏是荒唐,戲外是荒涼。

正如小説本身收尾之詞:

為官的,家業凋零。

富貴的,金銀散盡。

有恩的,死裏逃生。

無情的,分明報應。

欠命的,命已還。

欠淚的,淚已盡。

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

看破的,遁入空門。

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盡鳥投林,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紅樓夢的讀後感3

紫鵑在牀頭哭得厲害,而此刻的你,已然奄奄一息。牆的那邊,鑼鼓喧天,張燈結綵,好不熱鬧!賈寶玉,面對的是戴着紅蓋頭的寶釵姐姐。黛玉啊,你若知道自己有今日是這樣的下場,當初,你還會進賈府嗎?

那年你十六歲,母親突然因病去世了,體弱多病的你,怎能經受如此的打擊,你也重重地病了一場。於是你父親林如海把你送進了賈府。你的'命運便由此發生了改變。

“臉若銀盆,眼似水杏,脣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連王熙鳳都直誇沒見過如此標緻的人。賈寶玉見了你,忙説:“這位妹妹好像在哪見過。”而你,對賈寶玉問你有沒有玉,你説:“玉是稀罕東西,哪能人人都有?”於是賈寶玉抓起項上的玉就往地上砸去,説:“妹妹沒有的東西,可見不是什麼東西。我也不要有。”病榻上的你,可還依稀記得,當晚你為了自己引起寶玉擲玉的事,還掉了很多眼淚。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多愁善感的你,總覺得落花躺在地上不乾淨,須是埋進土裏才行。於是,每當落花之期,你都小心翼翼的將花瓣收集起來,再埋進土裏,還不眠傷感的哭一場。如今,花鋤猶在,但它的主人再也不能用它來葬花了……。

“花落水流紅,閒愁萬種。”寄居賈府,雖説衣食無憂,但總免不了悲傷。賈府裏的很多人都各懷鬼胎、爾虞我詐,勾心鬥角。身處這樣的環境,你該有多大的勇氣去消除那些憂愁啊。

“花落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你不停咳着,還吐了很多血。在賈寶玉掀開蓋頭的那一刻,你疲憊的閉上了眼睛……。

黛玉啊,我無法接受你離開的事實,我只是愣愣地拿出你的香帕——那上面,該有多少你在賈府流的眼淚啊?來生,你還會進賈府嗎?

紅樓夢的讀後感4

紅樓歸晚

百句紅樓,深思一世,寶黛悲情,寶釵悲情,家族興衰,人治權威,文明之旅,越走越遠。

一石落入凡塵中,和尚意把石來拋。

寧榮倆府一家親,兜兜轉轉夢一場。

金陵十二釵聚散,而今一去不復返。

可歎人生無常休,真真假假在世間。

這本書挑選了大部分比較關鍵的部分,從前頭便道盡了人間滄桑,而寶釵是最先悟清的,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透,這就有必要説説作者筆下的玉了~

為之重要的玉~性靈

通篇大量着墨於玉的描寫,暗喻着什麼呢?

寶玉身上就有一塊不尋常的玉~稱之為通靈寶玉,這也是寶玉名字由來。

黛玉呢,則預示着和寶玉的情緣,寶玉和黛玉有着一段“仙緣”,指的是神瑛侍者與絳誅仙草的愛情神話,也是一則最美的還淚故事。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愛情乃是性靈之愛,純屬一種美的契合,因此二人常有相知同類之感。黛玉是寶玉性靈的投射,惜乎二人不能成婚,完成靈與肉的完美結合,唯有等到絳珠仙草淚盡人亡,魂歸離恨天后,神瑛侍者才回轉太虛幻境,與絳珠仙草重續仙緣。

凡此種種皆可看做是情意起,悲歡離合之事兒。

傳情達意,人玉一體,人玉離合

玉從遠古而來,在它身上,我們中華民族融入了太多的感情,賦予了它太多的`意義與希冀。而此書正是對千年玉文化去粗取精的一個探索,曹雪芹愛玉、賞玉,同時我們也對玉有着別樣的情感。

書中有太多玉文化的影子,但同時也對其中的糟粕進行了無情的批判,一破一立,兼具審美與現實價值,可敬,可歎。

看盡了玉的美、德,神、寶,紅樓也將盡,歷經紅塵,大徹大悟,萬鏡歸空,黃粱一夢。

處在複雜的人世間,明爭暗鬥,家族興衰,多情兒,痴情女,命運多舛,種種糾結,後不知去向,未完成的紅樓夢。

紅樓夢的讀後感5

人間濁世,何為正,何為邪?大奸大惡之人這世間少有,多的便是那亦正亦邪、善惡一間的平凡人類。

賈雨村在第一回出現的時候,容貌不俗,為人處世灑脱不羈,才華橫溢;但又貪戀女色,思慕甄家的丫鬟,與她私下遇見時,不僅不迴避,反而一直盯着她看,還“時刻將他放在心上”。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矛盾的,或説是“偽君子”的賈雨村,卻説出了一番“宿慧”之言。

文中冷子興告訴我們,賈寶玉抓週時“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釵環抓來”,他的“政老爹”惱道“將來酒色之徒耳”,而此時,偏賈雨村慧心一顆,贊寶玉,説“若非多讀書識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參玄之力,不能知也”。

語畢,他又細細解釋:“大仁者,則應運而生;大惡者,則應劫而生。運生世治,劫生世危。”他曾舉“堯、舜、禹、湯”等應運而生者,大讚其修治天下、清明靈秀之功績;也曾舉“蚩尤、共工、桀、紂、始皇……”等擾亂天下者,抨擊其殘忍乖僻之劣行。他道:“成則王侯敗則賊。”此一番大智,讀來可謂是令人茅塞頓開。

可我認為,這“正邪”可不應當分得太過清楚。就拿他所提的“秦始皇”,可就不應妄下斷論。公元前221年,始皇一統天下,他雖殘暴,可他為統一六國,為中華民族之間文化傳播,為華夏文明的傳承也作出了極大貢獻。他為秦朝定下極嚴謹的律法,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開創了影響中國兩千多年的制度“君主專制中央集權”。他使秦盛極一時,在滾滾歷史長河中也掩不住他所顯現的光芒。我覺得,他不應只是在書中被抨擊為“暴君”,不應在賈雨村的'“正邪兩賦論”中被當作反面例子。

當然,賈雨村能夠説出他的“正邪兩賦”,也再次豐富了他的形象——飽讀詩書,見解獨到,獨具慧眼。這番見解雖然給人啟示,但也值得人深思。

紅樓夢的讀後感6

“昨夜,我又看見柔弱的黛玉,她又來到桃花林中葬花了。我的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為黛玉和寶玉這一對鴛鴦而流,真希望這對鴛鴦長相廝守啊。畫面忽然轉換了,眼前出現了賈家由勝而衰的情景,真是慘不忍睹,另人歎息。我的眼淚又流了下來,為賈家而流……我被驚醒了,心還留在桃花林,還流在賈家……自己陷入了無限沉思之中……”

《紅樓夢》是一本有名的鉅著,我十分喜歡這本書。從小到大,我不知有多少人稱讚《紅樓夢》。現在,我還記得我與《紅樓夢》第一次見面發生的故事。

那是我讀國小二年級時的事情。星期五我放學回到了家,看見書桌上有六本厚厚的書,朝上的那一本就是《紅樓夢》。那時,我只聽過別人説《紅樓夢》是本好書,但我卻沒見過。這一次,我終於看見了《紅樓夢》,心裏不知有多高興,就立刻拿起《紅樓夢》,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在《紅樓夢》裏,我認識到了許多朋友,如林黛玉.賈寶玉.劉姥姥.薛寶釵等,我與他們一起歡樂,一起哭泣。書裏的人物全活了,他們來到了我身邊,和我一起遊賈府,遊揚州城,遊賈家的整個故事。

在故事裏,林黛玉的性格十分內向,自己的心事從不跟別人説,只是默默的'走進桃花林中,用自己的才華愉快自己的心情。賈寶玉總是靜靜的看着林黛玉,雖然他知道他和林黛玉兩情相悦,但是他也知道自己是不能和林黛玉長相廝守。我哭了,我真希望林黛玉和賈寶玉能永遠在一起,就如梁山泊和祝英台那樣,化做比翼的蝴蝶。

故事裏的賈家也由而衰,讓我痛心不已。《紅樓夢》的結局就是那樣悲慘。我歎!我唉!!!

紅樓夢的讀後感7

《紅樓夢》一書通過對“賈,史,王,薛”四大家族榮衰的描寫,展示了廣闊的社會生活視野,包羅萬象。

在前幾回中,充分的為下文埋好伏筆,構思巧妙,通過賈雨村與冷子興的對話,把賈府的狀況巧妙的展現給了讀者。再者,又通過賈雨村的“葫蘆案”,把賈,史,王,薛的四家族引出又為本書的情節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其中,在林黛玉進賈府這一回,更明顯的突出了作者的寫作特點。通過林黛玉的眼睛將賈府的建築羣,陳設,僕人介紹的相當細緻,寫出了封建社會下的森嚴的等級和煩瑣的'禮儀。黛玉年齡雖小,但為人處事是相當的靈巧,在未進賈府的路上,心裏就暗自考慮到各個方面,自律不謂不嚴。在禮儀方面,林黛玉也是心知度明。在中國傳統上,座位是非常講究的,在王熙鳳拉着黛玉在左邊第一張椅子坐下時,黛玉十分推讓,可見她的相當“知書”。

在賈寶玉看見林黛玉時,又從寶玉目中描寫了黛玉,直畫一美人圖。

在寫王熙鳳出場時,也是巧妙之極,未寫其形,先聞其聲,真可謂“繡幡開遙見英雄俺”。通過這一系列的對話描寫,也同時確立了,王熙鳳在賈府的地位。

賈母對王熙鳳的嘲弄,也是得寵的標誌。王熙鳳同時也是相當會求寵。再詢問林時,不等回答,先提一串問題,顯出了王的急脾氣,是關心也是走過場而已,在老祖宗賈母面前,可以連珠炮般的説話,提問也是份兒,格兒。並且通過關心別人顯示自己的全面性,細緻性及責任性。突出了王的玲瓏,過於聰明,對下面的故事情節作好了相當充分的準備。

當賈寶玉問林黛玉是否有玉時的變態描寫,不但注意人物的常態,又在賈母的哄騙下,寶玉的病態來得突兀,去的業便宜,也是虎頭蛇腦的特徵,也描寫了人物的性格特徵。

這一回,我認為在本書中是相當的重要,也是十分精彩的一回,向人們展現了人物的性格特徵,耐人尋味,同時也十分巧妙,得當。

紅樓夢的讀後感8

四大名著,深邃而又神祕,這個寒假,我解讀了最難解讀的一本奇書——《紅樓夢》。

紅樓夢主要講了封建社會裏,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富到衰的全過程,刻畫了種種對封建社會的憎恨與無奈,在封建社會裏,事實都用權力説話,無人相信法律對於他們來説是公平公正的。

這本奇書看一遍甚難懂得,只有仔細琢磨,才能懂得其中的含義。那通靈寶玉,是賈寶玉的靈魂,佭珠仙草為了報答神瑛侍者——賈寶玉對他的灌溉,化作林黛玉淚灑紅塵。前面一段的太虛幻境,別有一番韻味。説是紅樓夢,其實本意就是石頭記,那塊女媧補天留下的通靈石,造成了一場未完待續,永遠無法結束的夢境。

最然我憎恨而又同情的便是王熙鳳,他害死尤二姐,心狠手辣地逼迫了多少無辜的人。很多人認為他是一個性格潑辣,十分惡毒的人,但是我認為,在這樣昏庸無能的社會,她無心無力,為了生存,為了自我利益,他不得不這樣做,這一切,都是自找的。

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就像一盤碎渣,賈母覺得林黛玉身子弱,又看到寶玉和黛玉的愛情,不覺同意了寶釵做寶奶奶的位置。而林黛玉,則因疑心和嫉妒身亡。一個是寄人籬下的孤兒,一個是皇家大商人的'女兒。如何攀比?黛玉對寶玉來説,只有憐愛。透過寶玉的眼睛,這位“豐年好,珍珠如土金如鐵”的千金小姐美中有自然,她那雪白一般的酥臂,肌膚潤澤,彷彿“一池出芙蓉”,不覺動了羨慕之心。林黛玉,這朵病態的紅玫瑰,如果在一起,紅玫瑰就會凋謝。薛寶釵,則是臉若銀盆,眼如水杏的是白玫瑰,在賈寶玉心中永遠取代了這個位置。

紅樓夢的讀後感9

這個假期,有幸拜讀了《紅樓夢》這部小説,很久以前就聽説過這部小説,自己也看過幾遍,很喜歡這部名著。《紅樓夢》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屬章回體長篇小説。夢覺主人序本正式題為《紅樓夢》,它的原名《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鑑》、《金陵十二釵》等。

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長篇小説,也是世界文學經典鉅著之一。作者曹雪芹。現通行的續作是由高鶚續全的一百二十回《紅樓夢》。書中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愛情悲劇為主線,着重描寫榮、寧兩府由盛到衰的過程。全面地描寫封建社會末世的人性世態及種種無法調和的矛盾。

這部書中有很多人物,偏僻而乖張的主人公賈寶玉;可望不可即的林黛玉;人盡皆知的.“總管”王熙鳳;容貌美麗,舉止嫻雅的薛寶釵;老實無能,懦弱怕事的迎春……總之,書中的每個人物都各有各的特點,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眾多人物中,我最喜歡的就要數寶釵和黛玉了。

寶釵是金陵十二釵之一,薛姨媽的女兒。她容貌美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是當時正統淑女的典範。她恪守婦道,但也對當時的社會抱有一種強烈的批判精神。

她曾作《螃蟹詠》,對當時那些橫行無道的官場人物進行了尖鋭的諷刺,這也是對林黛玉與賈寶玉不避嫌疑的警告。傳統觀點認為薛寶釵“城府頗深,能籠絡人心,得到賈府上下的誇讚”。賈母對寶釵,全是清一色的負面評價。到後來,“榮國府元宵開夜宴”的時刻,賈母命自己所心愛的寶琴、湘雲、黛玉、寶玉四人,與自己同坐主桌,卻惟獨將寶釵排擠到了主桌之外,同李紋、李綺輩坐在一起。毫無疑問,這些都是寶釵在賈母面前由“受寵”轉為“失寵”的重要標誌。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説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説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

紅樓夢的讀後感10

本來以為可以寫很多文采飛揚的文字要述説我多紅樓的感慨,可是細細想來卻也有些迷茫,迷茫這亙古不變的歷史,也迷茫這千言萬語的愛情故事。有人説紅樓夢是一部女人的血淚史,更是對清王朝衰落的見證。但還是有很多人值得我們去深究。比如榮國府的賈寶玉。

寶玉,這個出生便咬着一塊玉,並且深受賈母疼愛。但是他人關於他的説法很多有人説他是孽根禍胎,混世魔王;有人説他是乖僻邪謬,不近人情;有人説他是潦倒不通庶務,愚頑怕讀文章,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然而我説他是多情的。他説: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就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覺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其父賈政認為其必是xx色鬼酒色之徒。其實不然,他對薄命司令青春守寡的李紈、枕霞舊友的湘雲、遠嫁的蕉下客探春、悲觀絕完後青春出家的藕榭惜春、跳井而死的金釧兒、含淚而死的可卿他無不痛心疾首黯然悲歎。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歲月貌為誰顏?

説寶玉是個情聖,集中地體現在他對林黛玉的.愛情之中。他們的愛情是一種新型的,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屬於未來的愛情。這種愛情如此純真、深摯、堅貞。林黛玉本是一個"情痴"、"情種",他為愛情而生,又為愛情而死,愛情是他的生命所繫。只是,這個世界不符合他的夢想。他對林黛玉愛得真誠,愛得執著,始終如一,至死靡它。然而,他們愛情又是經歷着風吹浪打,始終分隔的。在那樣的環境裏,其痛苦可知。

並且文章不僅反映了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最終未修成正果的悲慘故事,也反映了新世界必將衝破舊世界的束縛,暗示着清朝的衰落。

紅樓夢的讀後感11

《紅樓夢》是曹雪芹先生花了近十年時間嘔心瀝血的創作,也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被後人譽為中國文學史的巔峯之作。主要講述了賈寶玉和林黛寶的悽慘愛情故事和賈府由盛而衰的過程。

小小年紀的我,捧起《紅樓夢》可真是如飢食渴啊!曹雪芹先生的文筆讓我歎服,每一個人物形象都是那樣鮮活,他們串聯起一個龐大的家族,折射出一個社會的興與衰。小小年紀讀紅樓,如夢般。或者沒有大人們的深刻見解,但我也有自己的一番體會。

我認為這本書很奇妙。每個人的取名都是曹雪芹先生匠心獨運的結果,就連丫鬟的命名都很有講究。比如説賈府的.四位大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看起來很普通,可如果把它們的第一個字連起來讀,就是“元迎探惜”。“元迎探惜”,不就是原因歎息嗎?曹雪芹先生真妙,把諧音用活了,巧妙地暗示了故事的悲慘結局。還有林黛寶的貼身丫鬟祡娟,祡娟首先會讓人想到杜鵑花,但杜鵑花是守護墳墓的一種花。然面紫娟是林黛寶的丫鬟,如果要説她是杜鵑花,那就暗示林黛寶是座墳墓。

我喜歡的人物很多,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林黛寶。她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姑娘,讀過很多書,可就是有一個不好,多愁善感,喜歡哭,對什麼都很敏感,愛生悶氣。不過,書的開頭就説了林黛玉前世是絳珠草,今生註定以淚報恩。但我想對她説:“林黛玉,如果你少一分高傲,多一分賢慧,不生悶氣,放得下,那就不會是這個結局了呀!”

我想,在現實生活中,也要開朗一點,對任何事情都要拿得起,放得下,學會面對,對它人也不要過於嚴厲,得饒人處且饒人!即不像林黛玉那麼多愁善感,也不要像王熙風那樣陰險狡詐。放平心態,發現世界之美!

紅樓夢的讀後感12

多年前讀過紅樓,可惜那時少年心性,此書又博大精深。我沒耐心讀完,更不解悟其中的含意。書裏細緻而繁瑣的描寫不遜色京劇裏的老生開始唱啊字,一個字唱幾分鐘,直讓你瞌睡。儘管都是國粹,但吃不起消化不了。完全沒有瓊瑤阿姨一串一串的水晶夢來的直接又快活。如今漸老,瓊瑤書籍亦如嚼過吐了的泡泡糖,再不想看一眼。重拾紅樓這塊石頭硬啃,竟然別有一翻味道,越嚼越香,越看愛看,早晚不捨。

首先我認識到這本書不只簡單地寫些你情我愛。它涉及到醫藥、園林、建築、書畫、詩詞、烹調、服飾、花草、古董等,都有所研究。那時候又沒有電腦,這個曹雪芹他是怎麼把如此巨大豐富的知識積累的?實實地讓人震撼他的毅力。而整部書又對研究探討青朝風俗民情很有幫助,它彷彿是當時生活的小百科,無所不包,無所不有。還説後人專門有研究紅學的,真是不為過啊,不為過。

尤其是小説語言藝術魅力的成功駕權,不愧是公認的語言大師。僅僅三言兩語就把個人物刻畫的入木三分,例如劉姥姥一進賈府見王熙鳳,那鳳姐粉光脂豔,端端正正坐在那裏,。周瑞家的'和劉姥姥站了一會子鳳姐不問不敢打招呼,足見鳳姐平時在賈府的威嚴和厲害。鳳姐見劉姥姥忙欲起身,猶未起身,滿面春風的問好,。這時的劉姥姥已經在地下拜了幾拜,劉姥姥夠機靈的,迅速能看準形式找對在家做主的人。最好笑的是,劉姥姥還沒有開口求接濟,這鳳姐先哭半天窮,可見鳳姐心計多手腕靈活。一來一去筆墨不多,人物性格盡顯突出,讓讀者感到人物可見可摸。

紅樓內涵精深,但作者都是寫平淡無奇的生活細節,也是從這種生活中發掘人生的痛苦與歡樂。

萬物人為靈長,有情有愛才不枉為人,而愛情更是讓人願生死相隨的強烈感受。寶玉生在百花中獨愛一枝,那枝已逝何來相戀。那紅塵中卻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持究竟是物是人非夢一場,萬境歸空。

紅樓夢的讀後感13

兩旁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

回想,黛玉剛進賈府之時,就意識到了賈府的不同之處,在見到祖母之後,忽聽到一陣笑聲傳來,黛玉心中不解,只見來人“頭戴着金絲八寶攢珠髻,綰着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帶着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繫着豆綠宮絛,雙衡比目玫瑰珮,身上穿着鏤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裉襖,外罩五彩刻絲青銀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褶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但脣未啟笑先聞。”這就是王熙鳳。

王熙鳳的一生都是光耀的手握着賈府的權力,在這個大家庭中游刃有餘,她可以説是我們現代女性的追求的目標,可我不理解她的一生是為了什麼,權力?金錢?還是幸福?

寶玉和黛玉,他們的'家世品貌可説是相配的,但最後為什麼弄得兩人陰陽相隔呢?

寶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若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瞋視而有情。黛玉兩彎似蹙非蹙罥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兩人一見如故,寶玉對功名利祿的蔑視,整天與丫鬟一起玩鬧,黛玉自尊多慮。黛玉葬花正是她的寫照。

正是因為如此,她與寶玉之間誤會眾生,最終錯失姻緣,可這又怨得了誰呢?只能怪造化弄人。讓她們生如一身怪性格。

有時我會想,假如他們只能有一人改變性格,或許結果就會不同,可是一旦改變,又有幾人喜歡呢?我不知道曹雪芹先生是怎麼想的,是他所經歷的,還是其他?我不知道,但我喜歡這本書,喜歡一本我讀不懂的書。

紅樓夢的讀後感14

自從在電視上看了《新版紅樓夢》電視劇我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劇情也是非常的精彩!

一部含笑的悲劇。《紅樓夢》不只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曹雪芹筆下所創造和熱愛的主人公是那些敢於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的逆子;所同情憐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偽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為我們展現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因為和尚的一句話使黛玉和寶玉無法在一起”,在面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為代價,質本潔的追求始終不棄。我們感歎賈、林兩人愛情的悲劇的時候,看到了造成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個性,她的個性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無法與社會“融合”,她的自卑情結正是她自尊的體現,也是她悲劇的開始。

“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林黛玉作為靈魂人物,她與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

《紅樓夢》博大精深,常讀常新,人人有感,次次有悟才是它的不朽魅力。

紅樓夢的讀後感15

《紅樓夢》第三回:這回説了兩件事:其一是林如海請賈雨村護送女兒林黛玉到外婆家——賈府;林如海又向他的內兄(夫人之兄,黛玉之舅)賈政(寶玉之父),推薦黛玉的'老師賈雨村,望賈政幫忙謀官。其二是林黛玉進榮國府(賈府分寧國府和榮國府兩房)和賈母、鳳姐、寶玉見面。重點是寫鳳、寶、黛三人。

“賈雨村至京得缺到任”幾句撇開,即細敍黛玉正文,得隨起隨落之法。

黛玉開口説“脖,説“癩頭和尚”,説“不要見哭聲”,説“不要見外親”等語,已逗明一生因緣結果。

王熙鳳出來,另用一幅筆墨,細細描畫。其風流、能幹、權詐、陰薄氣象,已活跳紙上,真是寫生妙手。

王夫人對黛玉説寶玉嬌養瘋傻樣子,已將日後同黛玉情況隱隱伏出。

黛玉初見寶玉,便吃一驚,想着像“那裏見過”;寶玉亦如此説,宿緣已見。鋪敍寶玉裝束、面貌更覺動人,卻先心中想道“不知是怎樣憊賴人物”。反挑一句,文筆曲折生動。

《西江月》一詞,罵煞紈絝公子。

描寫黛玉形容,可憐可愛,的是痴情人。

寶玉一見黛玉便摔玉哭泣,黛玉亦因摔玉,夜間淌淚。此時之兩淚,是一生眼淚根源,且伏後來砸玉、失玉情事。

第三回專寫黛玉形貌、神情,是此回之主。中間帶寫王熙鳳、迎春、探春、惜春,是因主及賓,故亦寫及裝束、儀容,又帶出王夫人、邢夫人、李紈及寧榮二府房屋、家人、小使、丫鬟,即點出襲人、鸚哥、王嬤、李嬤等人。末後帶起薛寶釵家。看他不慌不忙,出落次序,有極力描寫者,有淡描本色者,有略言大段者,有賓有主,有賓中之主,賓中之賓:筆墨籠罩全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