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教學總結(通用8篇)

來源:文萃谷 3.01W

東流逝水,葉落紛紛,荏苒的時光就這樣悄悄地,慢慢地消逝了,回顧這段時間的教學,一定收穫了許多吧,讓我們好好捋捋,寫一份教學總結吧。那麼一份同事都拍手稱讚的教學總結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課程教學總結(通用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程教學總結(通用8篇)

課程教學總結1

有幸拜讀了郭根福著作的《國小語文新課程教學法》受益頗多,當今教育,正處於一個變革的轉型時期,新舊教學理念、新舊教學模式、新舊教學方式的碰撞,不僅給中國小語文教學與改革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也給中國小語文教師究竟應具備怎樣的素養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語文教學往往只關注學生的“當前發展”,而且,不少人把“發展”與考試分數等同看待,誤認為誰的語文分數考得高,誰的語文素養就高。在這種錯誤的教學理念指導下,語文教學往往只偏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基本技能的訓練,漠視學生的學習需求,忽視學生學習方法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久而久之,學生不僅喪失了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而且失去了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

通過閲讀這本書使我懂得作為語文教師,必須思考和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今天的語文教學應該為學生今後的可持續發展奠定怎樣的基礎?我認為,語文教學在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上,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1.激發興趣,讓學生熱愛語文

孔子説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我們已進人了終身學習的時代,語文將陪伴着人的一生。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千方百計地創設多樣化的、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悄然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根本轉變。其實,培養學生熱愛語文的思想感情,不僅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需要,也是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因為學生一旦愛上了語文,他們的可持續發展就有了不竭的源泉。

2.面向全體,關注差異

這裏講的“可持續發展”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全體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必須面向不同條件和不同背景下的全體學生,不僅要使每一個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明顯的提高,還要使他們熱愛語文學習,學會學習,為他們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指不同個體的可持續發展。學生個體之間在智力、生活經驗、認知方式、情感態度等方面存在着客觀的差異。加德的多元智力理論認為:人的智力由多種智力組成,每個人智力成分中的優勢部分各不相同,這些不同的優勢部分決定了人的智力差異。學生個體之間的這種差異性,決定了學生學習的差異性,也決定了教學形式不能單一化。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並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採用相應的教學策略,為不同個體的可持續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

3.教給方法,培養自學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隨着社會的發展,語文知識將會不斷延伸和發展,這就決定了學生的語文學習不能僅僅停留在“學會”上,還要在“會學”上下工夫。只有知道如何學習,才能在知識不斷增長的J會繼續學習。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幫助學生掌握如何閲讀,如何寫作,如何進行口語交際等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培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一旦具備了較強的自學能力,就會在廣闊的語文世界裏自由飛翔。

4.交流合作,培養合作精神

讓學生學會交流合作,是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因為交流合作的過程,本身就是共享學習資源、相互取長補短的學習過程。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切實轉變教學方式,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如合作蒐集資料,合作制訂綜合性學習方案,合作辦手抄報,相互交流各自的學習經驗等等。在交流與合作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相互啟發,共同探究,這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合作精神是現代社會人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

課程教學總結2

本學期我擔任的第二課堂是《室內設計》的教學。本學期教學成果顯著,學生作品特別是創作的一些作品都非常出色。主要原因在於課程設置的系統化,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趣味增加壓力減少,成就感明顯提高,因而學習信心得極大的提升。具體介紹如下:

《室內設計》校本課程。室內設計是藝術設計中重要的一個種類,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意義非常大,且實用性非常強。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濃,不過設計開始畫效果圖的時候有些枯燥,所以在輔導的時候更要注意鼓勵式教學。主要輔導學生了解室內設計流行趨勢,讓學生掌握簡單的室內設計效果圖畫法及簡單創作。使學生在一個學期的學習中達到一定的設計基礎。同時在較長時間的技法學習中,注意如何提高學生的藝術設計修養。一邊可以完成整體作品創作。

要注意在學習中,不同層次的學習同時進行,老師分別輔導。

在教學方法上,主要採用講解和示範結合的方法,對待不同層次不同個性特點的學生靈活教學,特別是對這些剛剛接觸設計的學生,教師一定要細緻講解,耐心示範,二者並重。

另外,鼓勵不同個性特徵的學生按照他們的感覺去觀察,肯定他們不同的設計風格。讓學生有足夠的信心迎接挑戰,戰勝困難,最終使每個人獲得進步,當然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很難掌握好專業的技法,但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同學們都能不同程度的瞭解簡單的室內設計方法,這樣學生就可以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自己練習並不斷提高,至少使我們的學生具備一雙獨特的眼睛,那就是用獨特的方式去觀察發現身邊事物的美,並把這種美再應用的實際生活中,這也是藝術學習給同學們最大的益處。

課程教學總結3

建築材料課程是建築工程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理論課程。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為學習建築施工技術和建築施工管理所涉及的專業課程提供建築材料的基本知識,併為今後從事專業技術和管理工作能夠合理選擇和使用建築材料打下基礎。

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獲得有關建築材料的性質與應用的基本知識和必要的基本理論,並獲得主要建築材料試驗的基本技能訓練。

結合本課程的特點,加之是建築專業的基礎學科,我在教學過程中嚴格把握這兩點,運用一定的教學方法,按照教學計劃安排,在課程上,我全身心的投入,希望能給才進入大學並選擇建築專業的學生奠定一定的基礎知識,構建專業基礎知識,為以後其他學科的學習做好準備。

從開始執教12級建築班開始,拿到教材後,我提前通覽全書(之前也曾學科)按照學校要求,我編寫了教學計劃,並按照計劃按時按質準備教案上課,為學生講解每章節的教學目標及要求,每節的課程內容,及重點難點都詳細做了充分準備。

首先,是每章節的教學目的及要求。

我都是提前做好準備,把每章節的課程都先閲覽一遍,對該做強調的地方做好註釋,因為《建築材料》這門課程是一門專業理論課,所以有時候理解起來不是很通俗易懂,我自身的學習,再查閲相關資料,我把不容易理解的地方給學生指出來並加以解釋,這個過程,我對每節課的內容更加熟悉,每章節的教學目的及要求都瞭然於心,知識的傳達就更加容易接受,這樣這個過程做到了老師要讓學生掌握課程的內容的目的就容易達到了。

其次,是課程內容。

前面講了我在上課前都做了充分準備,對課程內容爛熟於心,自然講解漸漸由前面的不連貫變得循序漸進了,學生對課程內容更加容易接受。

由於每章節的課程內容不盡相同,且內容理解不相同,我在這個過程中,使用了多媒體教學,製作PPT課件,下載相關視頻給學生觀看,從效果來看,我相信學生容易接受,並掌握了,同時也提高了其興趣。

再次,是課程的重點難點。

對於書中每章節必然有相應的重點難點內容,課前我都做了準備,遇到重點時,我都會提醒學生注意聽講,勾畫,並提高自己的音量來吸引學生重視,遇到難點時,我一是讓大家注意跟着我的節奏學習,多次講解,多次提示,直到學生能理解,有時我會停下來,讓學生提問並解答,以便他們能理解難點問題,同時我會在課前準備一定的例題給學生講解,以實例幫助他們理解這部分內容。

最後,是佈置一定的作業和試題練習。

幾乎在每章結束後我都會給學生分發自己準備的試卷或習題,讓他們在規定時間做好,他們會反過來在書中找答案,這樣加深他們對課程內容的掌握,並在這過程對重點難點加以消化吸收,最後把答案給他們,讓他們知道自己錯誤認識的地方,達到了課後鞏固知識的作用。

教學方法:

把教育的重點從以“傳授知識”向“能力培養”轉變的要求,課堂講解與分組實踐交叉進行,實現交互式教學;教師指導下學生輪流發言講述,實現啟發式教學;充分利用現場教學、實驗、現場教學等接觸實踐的教學方式

和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電教化、多媒體等)來提高教學效果等等,促使學生主動探索以增長能力、開發智力、培養創新精神。

對學生的評價:

目前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差,學習能力較低,作為教師要針對學生的現狀,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精選教學內容,用簡單易懂的方法進行教學,使學生容易理解、容易掌握,並能夠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工程實踐中。

教學效果與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從學生考試成績情況來看,較好的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學生對基本知識掌握較好,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舉一反三的能力有待於提高,今後除應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以外,還應重點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我在一些細節知識可能沒有注意到,我會在下學期注意到並加以改正。

從教學方法上來看,本課程以理論教學為主,我們應儘可能安排相應建材試驗,使學生對所學建築材料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興趣。

實踐教學:

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儘可能的安排學生進行相應建材試驗,使學生對所學建築材料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興趣。

課程教學總結4

一、針對新課程,認真研究,精心設計。

我們在實際教學中遇到了諸如:高一學生新開生物課不適應、原有的教學設計無法適應新課程教學等諸多問題。為了全面貫徹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我們組首先改革了教案模式,增加了課堂教學中學生活動的流程。並且,在設置教學目標時能夠充分考慮知識、能力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在課堂上,能夠在體現教師主體作用的同時,合理、適度的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與交流等活動。此外,在月考命題及日常習題訓練中,也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經過一學期的摸索和實踐,我們已經基本適應了新課程的教學工作、

二、應對新問題,積極研討,交流合作。

從課程層面看,主要有:

1、教學時間嚴重缺乏,課程標準在設置課程開設學時時,未將學校組織的月考等考試考慮在內。而且,也未能給學生的實驗安排充裕的時間。

2、有些探究性活動在中學無法開展,或者勉強開設困難很大。

3、教學內容的結構性不強。

4、有些課程內容安排的順序需要斟酌等等。面對這些新問題,我們利用集體備課和其他課內外時間,進行了積極的研究和討論。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力爭在課內多解決些相關問題。對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我們在備課時,都作了相應的調整,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課程資源,組織教與學的雙邊活動。為了完善和增強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我們與課堂教學配套的學案,並有針對、有選擇的在實驗室開展了多項探究活動。

三、面對新學生,主動關心,關注全體。

對學生來説教材是新的,而對教師來説,學生更是“新”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以往高二學生所沒有的諸多困難和問題。比如:對蛋白質、核酸等知識的學習感覺非常吃力,感覺新課程教學內容量大且雜等等。開學第一個月我們組織了一次學情調查,發現有80%以上的學生認為生物學科難學。“面向全體學生”,是新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理念。為了貫徹好這一理念,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在設立教學目標,安排教學內容時都考慮了每一個班、每一類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力爭每個班都做到“面向全體、有的放矢”。在課堂教學之餘,我們還主動的找在生物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談心,和他們一起找問題、想辦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生學習生物的畏難情緒已經有所好轉,大部分學生已經適應了新課程的教學模式。

新課程的教學實踐是一個不斷摸索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的備課、上課環節還存在一些問題。在今後的工作實踐中,我們將繼續努力,力爭構建符合校情生物新課程教學模式。

課程教學總結5

時間一晃而過,轉眼間,一個學期行將結束。本學期按照教學計劃以及新的《歷史課程標準》,已經如期完成了八年級歷史上冊的教學任務。現在,期末複習工作也正順利進行。下面就分幾個方面來説一説這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談一談我在這學期教育教學方面的心得和體會,現總結如下:

一、本學期大力貫徹新課改精神。

在教學中注重學生活動,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良好。使學生樂學,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達到愉快教學的目的。上好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課堂教學中本人儘量講解做到清晰化、條理化;課堂語言力求準確化、情感化和生動化;教學思路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多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儘量少些,學生活動儘量多些;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實現歷史課的趣味化。歷史課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繫緊密,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與實際緊密聯繫,切實解決學生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正義感。學生在日常行為思想素質等方面有了較大改變。

二、深入鑽研教材,認真備課,精心選擇教法。

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積極參加科組活動,上好公開課,並能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每節課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站在教壇,以和藹、輕鬆、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按照《國中歷史新課程標準》進行施教,讓學生掌握好科學知識。還注意以德為本,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層層善誘,多方面、多角度去培養現實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去點拔引導,對於個別差生,利用課間多次傾談,鼓勵其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積極面對人生,而對優生,教育其戒驕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厲,再創佳績。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和保證。為此,本人根據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堂教學,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在深入鑽研教材和了解學生的基礎上,認真寫出了切實可行的教案,使每一節課都能做到“有備而上”。

課程教學總結6

本學期,我們五年級組選擇《國小語文閲讀快車》為教學的載體,開展了校本教學活動。《國小語文閲讀快車》是課內知識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培養學生良好閲讀習慣的有效載體。

我們的做法:

1、 重視方法的指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我結合語文教材,有選擇地把《國小語文閲讀快車》中的文章推薦給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我強調學習方法的遷移運用,扶放結合,紮紮實實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

2、 時間上保證。語文課上給予學生的課外閲讀時間甚少,一般都只是匆匆帶過而已。一星期一次的校本課程,能讓學生靜心來閲讀課外的一些優秀文章,慢慢地欣賞,細細地品讀。

3、 因材施教,小班化教學效果好。校本活動擁有小班化的教學優勢。課上學生個體發言機會多,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聽課興趣,增加學習的自信心。班內更多的孩子在校本活動中擁有了更多的展示機會,促進自主閲讀的能動性激發。

存在的問題:

1.語文校本課程的學員以中下游的學生居多,所以課堂上的節奏有些慢。

2.學校有幾次活動安排在校本課程時間,所以影響了計劃的進度。

改進的措施:

1、 採取分層教學等多種手段促進校本課程的最優化發展,讓不同程度的孩子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不同進步。

2、 開發豐富載體。對於一部分優秀學生來説,《國小語文閲讀快車》滿足不了他們的閲讀,開發引進適當載體,豐富學生的閲讀量。

3、 有效積累。下學期適當增加小練筆的次數,讀寫結合。在培養閲讀能力的同時提高寫作能力。

課程教學總結7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二班的班主任,並執教語文、硬筆書法及繪本課程三門課程。轉眼一學期過去,作為一名初次教一年級的“新人”,我覺得很忙碌,很辛苦,但也不乏快樂。

語文方面。嚴格按照教學計劃上課,精心設計教學程序、課內外作業。課前都精心準備,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教學中總是採用學生感興趣的方法,做遊戲、講故事、猜謎語、開展活動等,讓學生輕鬆快樂地學習知識。還不怕麻煩,製作各種教具,輔助教學,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為了能更好地立足課堂搞好教學,平時注重自己業務能力的提高,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聽課評課活動,平時利用空餘時間隨時隨地進行教研,開展探討性的交流和反思。

硬筆書法。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能讓每一個學生寫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願。學生的字寫得好壞美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語文水平,也可以體現其文化素養。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為他們的語文老師,我更注重自己在課堂板書、給學生的留言等方面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示範。其次,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寫字教程,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臨寫。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保持怎樣的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甚至影響到用眼衞生和骨胳發育。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

校本課程。每週三下午校本課程講繪本故事時,我一般會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書。講的時候,我特別注意字音、語速、語調、語感等方面,讀出自己的感受,引發學生打開想象的翅膀,然後再進行繪本創作。本學期,我們學習的繪本故事有《吃黑夜的大象》、《城裏最漂亮的巨人》《母雞蘿絲去散步》《蚯蚓的日記》《想吃蘋果的鼠小弟》等。

以上就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由於經驗尚淺,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做好工作計劃,使工作有條理,能在各位領導老師的指導下,取得更好成績。

課程教學總結8

本學期我繼續教授選修課《大學語文》,每個班90人,二個班共180人選了此課。每班32課時,時間是每週二的7、8與9、10節課,選材選用的是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王步高主編的高職高專適的大學語文教材,現將本人教學情況做個小結。

一、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考慮學生的實際,選擇的課文是經典的名家名篇。從詩經、楚辭、莊子、大學、漢魏六朝詩歌、到唐詩、宋詞等,以文學史的順序來組織教學,讓學生對中國古典文學有個清晰的認識,加深對中華文化的感知。

二、在教學中把增長知識與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相結合。中學階段,教材大致只是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以一個聲音説話。大學語文教學中介紹一些爭鳴的意見,可以引發學生思考,有利於克服思維的片面性與絕對化,使學生多層次、多角度思考。即使是文學精品,也介紹一些批評意見,讓學生不迷信名家、迷信書本。

三、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每次上課皆用多媒體課件,插入相關的教學視頻,引起學生興趣。如講莊子的山木篇時,插入莊子的動畫片。講陶淵明作品時,引入南京大學教授《詩意人生五典型·陶淵明》。講授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時播放著名播音員的朗誦。講唐詩時,插播唐詩專題片《唐之韻》,讓學生課後

觀看百家講壇中的李白、杜甫、蘇軾等,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給少數愛學習的學生開點課外閲讀書目。

教學不足之處是少數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曠課的、上課空手而來的,點完名就走的學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今後要強化管理,嚴格要求,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讓大學語文課成為學生愛學的一門文化素質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