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五年級語秋思優秀教學設計人教版

來源:文萃谷 1.71W

篇一:五年級語文上冊 5《秋思》教學設計 人教版

國小五年級語秋思優秀教學設計人教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 能借助註釋、課後練習、插圖,聯繫生活實際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做客他鄉的旅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二)過程與方法:

藉助註釋、課後練習、插圖,聯繫生活實際,通過反覆誦讀,感悟、品味詩中所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豐富的情感。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激發學生誦讀古詩的興趣,感受古詩的優美。

2感受濃濃的親情,珍視與親人之間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反覆誦讀古詩,感悟、品味詩中所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豐富的情感。教學難點:通過有感情地反覆誦讀,抓住詩中所寫的日常生活片斷,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1、在這秋高氣爽的季節,今天,我們切合時宜地來學習一首和秋季有關的詩——《秋思》。

2、板書:秋思。齊讀。

3、釋題:説説你對“秋思”的理解,再帶着你體會到的感情讀題。

4、質疑:對了這一詩題,你又有什麼想要問的嗎?

二、初讀,整體感知。

1、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評讀。

3、反覆朗讀,思考:這首詩寫了一件什麼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4、互動交流。

三、品讀,感悟情感。

1、默讀,思考:你從這首詩的哪些地方體會出作者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

2、互動交流:(見秋風;意萬重;復恐、不盡;又開封)

3、帶着自己的體會,感情朗讀。

4、指名讀。

四、回讀,總結、積累。

1、回憶詩中描述的日常生活片斷,反覆朗讀。

2、背誦古詩。

3、師總結:《秋思》寓情於事,藉助日常生活中一個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真切細膩地表達了做客他鄉的旅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懷念。

五、拓展延伸。

1、蒐集其他寫“秋天”、“思鄉”的詩詞、佳句。

2、給家人寫一封信,傳達你對家人的濃濃親情。

篇二:國小五年級語文《秋思》教案

教學目標:1.會寫生字:“洛”。能正確讀寫“洛陽”、“匆匆”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這首古詩,並能背誦。

3.通過看註釋,查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詩的意思。

4.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1.通過查資料,看註釋理解詩的意思。

2.想象《秋思》中描寫的畫面,把《秋思》改寫成一個小故事。

 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法,自主探究學習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1.同學們,我們學過很多有“思鄉”、“思親”題材的古詩,如《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遊子吟》以及上節課學的《泊船瓜洲》等等。而這節課我們又將學習一首以“思鄉”、“思親”為題材的古詩----張籍的《秋思》。

見秋風而起鄉思,可以説是古典詩詞中的一個常見題材,能以這樣尋常的題材寫出新意的小詩實在不多,而張籍的《秋思》一詩,選取生活中一個富有內涵的片段----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非常真切細膩的表達了客居異鄉的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構思巧妙,歷來為後人稱道。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古詩。

2.板書課題秋思

二、作者簡介

張籍:(約768—約830),字文昌,祖籍吳郡(今江蘇蘇州),移居和州烏江(今安徽省和縣烏江鎮)中唐詩人。官終國子司業,與王建齊名,世稱“張王”,著有《張司業集》。

 三、新授

1.指導朗讀,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匆 cōng)平舌音, 洛 ( 與“格”字比較),“シ”與水關,洛,古有洛水河,洛陽在古洛水河北岸而得名,九朝古都,有4000多年的歷史。

2.示範朗讀,並分清停頓。(注:加點的字讀音稍重)。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説/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

3.學生自讀一遍,再齊讀。

4.學生自學,根據註釋,理解詩意。

教師引導提示:

秋思,秋天裏的愁思,秋天,百花凋零,落葉歸根的季節,思鄉情切,愁緒油然而生。

洛陽城裏見秋風,

張翰在洛陽為官“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裏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詳見《晉書張翰傳》。故後人每以秋風起而感發思鄉之情。秋風,既可以是實指事情發生的時間,也可以是“欲作家書”時的心情。(這句意思可以理解為:洛陽城裏秋風乍起)

欲作家書意萬重。

欲,將要,想要。 作,寫。 家書,家信。 意萬重,形容要表達的內容很多。 (這句意思可以理解為:想要給遠在家鄉的親人寫信,可要表達的意思很多,一時間竟不知從何説起。)

復恐匆匆説不盡,

復,又。 恐,怕,害怕。盡:完。 匆匆,表明離家多年,有説不盡的話,暗含急切的思鄉之情。(這句意思可理解為:信寫好後,又擔心匆匆寫完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達出來。

行人臨發又開封。

行人,捎信的人。 臨,將要。 發,出發。 開封:開啟信的封口。又開封,進一步加深了“説不盡”的意境和作者的心態,一個尋常的細節,家書將要發出覺得話還沒有説完,故“又開封”。(這句意思可理解為:當送信的人要出發的時候,又打開已封好的信查看。

5.根據自己的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A.作者為什麼會“恐”“説不盡”?

B.為什麼會“行人臨行又開封”?表達出作者什麼樣的心情?

6.根據板書設計及學生自己對詩意的理解背誦古詩。

 四、總結全文 教師講述,配以舒緩音樂,讓學生聯想詩中畫面

這篇膾炙人口的思鄉佳作,寥寥數語,凝練簡約,寓意深遠。這和詩人創作時選詞練句是分不開的,如“見”字,“恐”字,“又”字。細緻入微地刻畫詩人此時的心理-------千言萬語,唯恐遺漏一句。小詩以平淡本色的語言,對平常的生活素材進行了提煉和典型化,正如王安石所説“看似平常卻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題張司業詩》)。

作者客居洛陽,又見秋風,平淡敍事,卻有內涵。秋風本無形,它卻包含着肅殺之氣。使木葉搖落,百花凋零,做客異鄉的遊子,見到這淒涼搖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孤獨淒冷的情懷,引起對家鄉親人的悠長思念。這平淡而富有內涵的“見”字,給人以豐富的暗示和聯想。張籍祖籍吳郡,此時寄居洛陽,離家千里。又見秋風而起鄉思,當時交通又不便利,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不能立刻返鄉,只好寫封家書寄託自己的思鄉之情。這就使他本來已經很強烈的鄉思之中又增添欲歸不能的惆悵,思緒變得更加複雜多端,思鄉情切,心中湧起千愁萬緒,覺得有説不完,寫不盡的話要傾吐。而一時又不知從何説起,也不知如何表達,作者用“欲作家書”無從下筆,猶豫難寧得情態描寫,把抽象的“意萬重”表現得真切生動。

家書就要發出時,怕匆忙之中漏掉了什麼話,在送信人就要上路時又拆開信封。詩人因“意萬重”而感到無從下筆,又因託人捎信無暇細加考慮,深厚豐富的情意難以表達,再加上時間匆匆,覺得這封飽含千言萬語的信仍不盡人意,好像還有什麼重要的內容沒有寫進去,於是在捎信人將要出發之際,打開信封。這好無定準的“恐”,顯示了他對這封家書的重視和對親人的深切思念。其實不一定真是遺漏了什麼內容,而“臨行又開封”細節也不一定真的補上什麼話。這與其説是為了補上幾句未説盡的話,不如説是為了驗證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擔心。而正是這一行動方顯示了他此刻細緻入微的心理。這兩句所寫內容雖然尋常,但由於它準確真切的反映了遊子思鄉的心理。真可謂化平淡為神奇。

五、作業

1.根據剛才老師的講述,結合你自己的想象,把這首詩改寫成一個小故事。

板書設計:

洛陽-------見秋風

秋思 家書-------意萬重 鄉思縷縷道不盡,萬語千言恐不詳。

(寓情於事) 復恐-------説不盡

臨發------又開封

 《秋思》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談話導入時,結合上節課的內容,及以前學過的古詩,大膽的説出古詩《秋思》的大意,通過回憶對比,激發學習興趣。接着進行了作者簡介,為什麼要做這一環節呢?可以讓學生先了解作者的祖籍在江蘇,現在客居洛陽。洛陽在河南西部,黃河南岸,可凸顯作者家鄉遙遠,歸途渺渺,有家難返的處境。對學生理解作者思鄉之情大有幫助。為了完成教學目標一,進行了字音、字形的識記。

會讀古詩,是國小生必須掌握的基本功,所以我將稍作停頓以及需要重讀的地方告訴給學生,防止文意割裂。這對後面進行的詩意理解,也是大有裨益的。在理解詩的大意時,我大膽的讓學生自學,自己給予適當的提示與引導。由於前面朗讀時做足了功課,所以理解詩句意思時顯得並不困難。課堂總結時,教師講述結合舒緩音樂,讓學生想象詩中畫面,為完成能力拓展(根據詩意,寫一則小故事)夯實了基礎。提升了學生課外探究的能力,從學生反饋的作業信息上看,效果不錯。所以,語文課別小看新授之前的一個細小的環節,(作者簡介等等),只要有助於對課文的理解,不妨多下些功夫,並不一定要把重點放在大量的文章分析上。

篇三: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2

《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之2

  一、教學目標

1.會寫“洛、榆、畔、帳”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洛陽、榆關、那畔、千帳”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泊船瓜洲》《秋思》。

3.學習通過看註釋,查閲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4.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古詩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瑰寶,今天又到了欣賞古詩的時間了,首先,讓我們來進行背詩大賽。

今天來研究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回顧一下我們曾經學習古詩的方法。學生各抒己見。今天你就選擇你喜歡的方法來研究這首古詩

  二學生自學

先讓學生交流學習古詩的方法,然後小組選擇喜歡的方法,共同學習古詩教師桌間巡視。

 三彙報自學

小組選出代表彙報自學情況

教師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指導,

1重點詞語綠

2時句的意思

3幾個問題

(1)為什麼詩人覺得只是“一水”“只隔”呢?

(2)體會明月何時照我還的用法

(3)作者這兩句詩提到了三個地方之間的距離,他到底要説的是什麼意思呢?”“京口和鐘山離得很近,這與作者有什麼關係呢?”

 四總結延伸

  1熟讀成誦

2練習背誦

3改寫短文

4你離開過家嗎?你能體會思念家鄉的滋味嗎?用幾句話寫下來

五課堂總結

學生自由談本節課的收穫。

第二課時

  一回顧複習

指名背誦泊船瓜洲,總結上節課的學法

二導入

1出示古詩

2指名朗讀

三學生自學

分組自學後兩首古詩,教師巡視指導排憂解難。

四彙報自學

小組代表彙報本小組的學習情況,集體糾正。教師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重點指導

1有感情的朗讀,杜仲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2理解時句的意思,並能用自己的話説出來

3指導背誦

五感情昇華

讀一讀第五課學習的三首古詩,想一想這三首古詩有什麼共同點,(都表達了濃濃的思鄉之情),但是使人在表達方法上卻各有特色,比較一下這三首古詩在表達方法上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你還知道那些古詩也表達了詩人對家鄉深深的思戀和熱愛之情?課後收集一些讀或被給同學聽,比較一下這些詩在表達方法上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