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下冊運算方法

來源:文萃谷 1.84W

  一、學生情況

五年級數學下冊運算方法

經過近一個學期的教學,從現有情況看,本人所任教的五年級(2)班優等生開始增加,落後面縮小,其中有8名左右的學生,數學學習還需加強輔導,有4名學生數學學習難度很大,。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基礎知識掌握比較牢固,有一定的數學學習能力。

在課堂上大部分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具有一定的自學、觀察、操作、分析、表達、與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組合作中,同學之間會交流合作,但自主學習中的發現能力還需培養。

  二、複習內容

1、圖形的變換;

2、因數與倍數;

3、長方體和正方體;

4、分數的意義和性質;

5、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6、統計。

  三、複習目標

通過複習應使學生達到以下主要目標:

  1、進一步掌握以下基本知識。

① 掌握圖形的軸對稱、平移、旋轉的特徵和變化,正確認識這三種圖形。

② 瞭解自然數、整數的意義;掌握因數、倍數、質數、合數、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等概念及其相互間的聯繫;掌握求幾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③ 掌握長方體(含正方體)的特徵;常用的體積和容積單位;稜長總和、表面積、體積和容積的意義;求長方體稜長總和、表面積和體積(容積)的方法(公式)。

④ 理解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係;認識真分數、假分數(含帶分數),掌握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方法;掌握最簡分數、約分和通分的'意義以及約分、通分的方法;掌握分數與小數的互化方法。

⑤ 掌握分數加減法的運算方法。

⑥ 掌握眾數的意義及其與平均數、中位數的聯繫,認識複式折線統計圖。

  2、形成以下基本技能

① 能按要求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以及將簡單圖形旋轉90度;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② 能正確找出一個自然數的因數、倍數,正確判斷100以內自然數中的質數和合數,會求幾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③ 能正確計算長方體(含立方體)的稜長總和、表面積和體積(含容積)。

④ 能正確進行假分數和帶分數的互化、約分和通分、分數和小數的互化;分數和小數的大小比較。

⑤ 能正確進行同分母分數、異分母分數的加減計算。

⑥ 能從一組數據中找出眾數,能半獨立完成複式折線統計圖。

  3、能正確分析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① 生活中與因數、倍數、質數、合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② 關於長方體(含立方體)的稍有變化的實際問題:無蓋(無底)、側面積(通風管道)、涉及計量單位不同的、轉化為質量的、展開圖及其設計製作的、拼搭式的、具有等量轉化性質的等。

③ 關於求分率與分數大小比較的實際問題。分數加減問題(以兩、三步為主)。

④ 對複式折線統計圖的相關分析。

  4、培養和發展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與自我探究能力。

5、培養學生樹立合作、互幫、集體等觀念,引導學生養成自覺、認真複習的良好習慣。

  四、複習形式

1、結合課本總複習分單元複習,適當溝通有關的知識。

2、對分單元複習中發現的共性問題,組織針對性複習。

3、適度綜合練習,查漏補缺。

  五、時間安排

1、分單元複習:68課時。

2、針對性複習:23課時。

3、綜合練習:68課時。

複習時間總體上安排23周。

  六、相關措施

1、充分發揮學生複習的積極性,依靠學生主動複習相關知識,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複習交流、討論,儘可能引導學生自行解決基本知識的複習。

2、教師針對學生實際,設計一些針對性練習。如有關容易引起審題錯誤的、一題多法的等。

3、複習中進行一些必要的練習,但注意不加重學生的作業負擔。練習中着重培養學生認真答題的態度和一絲不苟解題的習慣。

4、對於學習上需要幫助的學生,準備繼續通過互幫小組,為其補習最基本的雙基,

不搞一刀切,以免影響他們的心理。

5、適當編制一些發展題,用以開發學有餘力學生的創造思維。

6、重視解題策略的訓練,引導與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時的策略能力。

7、注意調動學生積極的複習熱情,引導學生以良好的心理狀態投入複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