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2.58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水調歌頭》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水調歌頭》教學設計

  《水調歌頭》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一、詩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三、情景交融,想象豐富。

  教學重點:

一、詩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教學難點:

一、情景交融,想象豐富。

二、提高欣賞能力,情感體驗深刻。

  教學工具:

錄音小黑板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內容:

一、導入:中秋的月亮皎潔無暇,舉家團圓的人們其樂融融,可是,在這本應團圓的日子裏,又有多少離人看着這明月,黯然神傷。

二、聽朗讀錄音,感知全詩

1、教師播放錄音

2、學生仔細聆聽

三、寫作背景介紹

1、學生彙報收集的材料

2、教師補充介紹

四、初讀全詩,領會意境

1、學生翻譯全文

(學生小組討論,全班彙報交流。)

2、提問:這首詞描繪了什麼樣的情景呢?

五、再讀文章,體會感情

1、抓住重點詞句,説説作者表達的感情

(學生抓住文章中的語句,結合自身的感受説一説對這首詞的理解。)

六、課外延伸,拓寬知識。

1、提問:你們還能説一些詠月的詩句嗎?

2、學生交流彙報課外收集的詩句。

七、聽音樂,加深體驗。

1、教師放《二泉映月》、《花好月圓》音樂。

2、學生仔細聽音樂。

(提問:這兩首曲子分別表達了什麼樣的情感?你能聽出來嗎?)

八、配樂朗誦,加深印象。

學生集體朗誦。

九、課堂小結

  《水調歌頭》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大聲激情的朗讀《水調歌頭》,能夠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重點:大聲激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蘇軾的情感。理解“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所謂激情就是在讀書時大聲、清晰的去朗讀課本,並在激情朗讀之後能夠寫出一點自己的感悟。在早讀的時候我們的活動也是繽紛多樣的。對於還沒有學過的課文我們會選擇拿起書本集體大聲的朗讀,這時的要求是最大聲、最清晰。對於學過的我們會選擇小組PK的方法,大家更會想要征服對方,所以是更加的大聲的讀出我們特有的激情。

一、小組《水調歌頭》PK。

最大聲、最激情、最清晰的朗讀出本詞。能夠讀準每一個字音。

二、小組自由朗讀《水調歌頭》。

小組的語文課代表組織各組的組員自由朗讀,一定要注意本次的節奏、停頓。在讀準節奏和停頓後加入情感區感受作者的情感。最後加入小組的展示將本課的情感昇華到最高潮。為後面的讀後感打好基礎。

三、簡單的寫出讀後感。

在有感情的激情朗讀之後寫下一點點感受為課堂做好鋪墊。

《水調歌頭》朗讀賞析教學反思

本節課總體來説是較為成功的`,學生的積極性被很好的調動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學生精神飽滿,朗讀激情。

2、在小組自由朗讀時每組的課代表都能夠積極的組織組員朗讀課文。

3、在小組展示時,各小組都能包涵情感的朗誦。並能將情感昇華,寫出簡單的感受。

當然這節課也略有遺憾比如:

1、學生略顯緊張,沒能表現出平時展示時的最高水平。

2、時間還是有些略顯倉促。

在日後的教學過程中會做到揚長避短的。讓孩子們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去感受語文真正的魅力。

  《水調歌頭》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習欣賞詠月詩詞的方法。

2、養成良好的誦讀詩歌的習慣。

  教學重點:

學習欣賞詠月詩詞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誦讀詩歌的習慣。

  教學難點:

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及其曠達胸襟在詞中的體現。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我們傳統意識中,每年農曆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圓最亮的。不知道同學們在

往年看中秋圓月時有何感受?今天,我們不妨來欣賞宋朝著名詩人蘇軾的詠月名篇《水調歌頭》。看看他的感受如何。

二、欣賞《水調歌頭》

1、簡介詞作背景,讓學生了解創作時間及創作原因。

這是一首中秋詠月兼懷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詞中最著名的一首,向來膾炙人口,作於丙辰(1076)年秋節。當時作者41歲,為密州(現在的山東諸城)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與其弟子由已六七年不見,心情抑鬱不歡。作者並未因此幻想超脱塵世,而是熱愛着人間的現實生活。他認為,一個人一生很難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過得很好,也就可以了

2、初讀全詩,感知內容。

(1)學生讀書下注釋。

(2)由學生迅速自讀課文。

(3)點一生朗讀(學生點評後,教師總結點評)

(4)全班齊讀

3、疏通全文

(1)學生對照全文,自主疏通全文,並記下讀不懂、有問題的地方。

(2)小小組交流問題

(能小組內解決的自主解決,不能解決的有組長整理提出)

(3)全班交流、解決問題

(4)打出全文註釋,學生自主整理在課本上。

明確:皎潔的明月何時出現?我端起酒杯詢問青天。不知道月中宮殿,今晚該是哪一年。我想駕着長風回到天上,又恐怕經不起那月中宮殿的高寒。月下起舞,清影隨人,清冷的月宮怎比得上人間。月光轉過硃紅色樓閣,貼近雕花的窗户,照着離人不能成眠。它跟人不應該有什麼怨恨,為什麼總是在別離時又亮又圓?人間有離別的痛苦、團聚的歡欣,月亮也會陰藏晴出,團圓殘缺。這些事自古以來難得圓全。但願我們歲歲平安,遠隔千里,共對這明月互相祝福。

(5)問:對照註釋你認為詞的上下闋主要寫了什麼?兩者聯繫何在?

明確:上闋——望月寫景;下闋——懷人抒情。

兩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6)作者對人生的感悟體現在哪些詞句上?你如何理解?

明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4、問:比較《十五夜望月》,你喜歡哪一篇?講講理由。

5、音樂欣賞

(1)播放王菲的《水調歌頭》

(2)第二遍播放,學生輕聲跟唱,感受其中的情感。

6、學生總結

(1)欣賞詩詞的方法

明確:第一步:初讀全詩,感知內容。

第二步:驅遣想象,再現情景。

第三步:誦讀品味,領會詩情。

(2)由學生總結學習本課的收穫

明確:這首詞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積極的處世態度終於戰勝了消極“遁世”的念頭,表現了作者曠達的胸懷和樂觀的情致。

三、佈置作業

1、背誦這首詞

2、小作文:以“月”為話題,説自己想説的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