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靜夜思》的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2.32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靜夜思》的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有關《靜夜思》的教學設計

  《靜夜思》的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這是本冊教材中第二次出現古詩。該詩語言凝練,感情真摯,意境深遠。背景圖是詩句內容的形象反映,可幫助學生理解古詩,進入詩句描繪的情境。

  學生特點:

《靜夜思》是首家喻户曉的古詩,學齡前的兒童就應該有所接觸,可是字音咬不準。他們對月亮很感興趣,卻不知道對月思人的情懷。教師要立足於他們的學習熱情,引導他們讀準字音,讀中悟情。在識字方面,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重要的是要給他們機會去運用。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目、耳、頭、米”4個字。認識新偏旁點橫頭、反文旁。

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在誦讀過程中體會古詩意思,感受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

3、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引導學生觀察夜空,閲讀有關課外書籍。

  教學重難點:

1、認讀生字,寫生字。朗讀、背誦古詩。

2、在誦讀古詩過程中體會詩意,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

  設計理念: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説能力;在課內外創設各種各樣的交際情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教學準備:

1、學生查詢古詩作者及寫作背景資料,收集並閲讀了解有關李白的事蹟、其它詩作等。

2、每位學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麼。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面圓鏡,有時像把鐮刀。猜一自然景物(月亮)。

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就與月亮又關,讓我們把書翻開,説説圖上有什麼。(板書課題)

二、介紹背景

讓學生介紹自己蒐集來的資料,釋題意。“思”是思念的意思。

三、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1、藉助拼音自由讀,要求把每個字音都讀準。

2、圈出生字,邊圈邊讀,加深印象。

3、小老師帶讀生字,齊讀生字。

4、去掉拼音抽讀生字。

5、六人小組討論:用老師教給你的識字方法,你認識了哪幾個字?説給同學聽一聽。

6、全班交流:用了什麼方法記字?你在哪裏見過這個字?

(加一加、減一減、變一變、換一換、猜字謎)

四、生字迴文,細讀古詩

1、生字回到文章中,你還認識嗎?找小夥伴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讀,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教師傾聽,多肯定,多鼓勵)

2、詩人在什麼時候,思念什麼呢?帶着問題讀讀古詩。

3、教師範讀,學生邊聽邊想,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4、説説夜空,朗讀感悟

讓我們站起來,當一回李白!請你們想像一下,如果你就是此時此刻的詩人,看着一輪明月,你現在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會想到什麼?讓學生展開想象,各抒已見,體會感情,感受到李白那強烈的熱愛家鄉、思念家鄉情感,同時學習有語氣朗誦古詩的`方法——要入情入境、大膽想象當時意境。

五、自我展示,當堂背誦

多種方式熟讀成誦。(男女賽讀,分行讀,分組讀)

六、學寫生字

1、觀察筆順,小老師帶領同學書空

2、觀察範字與田字格的關係

教師提示:橫與橫之間的距離。“耳”上橫短,下橫長,有一橫在橫中線上。“頭”的第五筆是長點而不是捺,寫得上尖下圓。

3、教師範寫,學生描紅、練寫

注意學生的坐姿與握筆姿勢,即使提醒糾正。(上身正,脊背直,下巴低……)

4、展示佳作

挑出自己寫得最滿意的字給同桌看,説説自己怎麼寫好它的。

5、組詞,理解字意

七、作業設計

1、學了這首詩後,你最想做些什麼?畫一畫,演一演,吟一吟,背一背,寫一寫……選擇一項或幾項完成。

2、生字抄寫、組詞。

  課後反思:

在高呼素質教育的今天,古詩文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古詩怎麼“自主學習”呢?尤其是低段的古詩教學。我從培養學生自學古詩的能力入手,雖然孩子們的精力不是時刻集中,但我讓他們自己來當“小老師”,帶讀、自由討論識字辦法、領頭書空、展示自己、自我評價……看着他們興沖沖的小臉,我想他們還是有所收穫。

“國小語文教學應該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古詩的教學尤其不能拘束了學生的想象力,應在教學中把課堂的發言權交給學生,使學生終生受益。

教師課前佈置學生查詢古詩作者及寫作背景資料,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學生們有的到網上查詢,有的去圖書館查詢,有的問大人,有的從詩書上找……這個課前預習既為下一步學習古詩打下基礎,又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品質。

在介紹背景解詩題時,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課標十分重視口頭交際能力的培養,指出:“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説能力;要在課內外創設各種各樣的交際情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所以,不用舊模式老師介紹,而讓學生介紹自己蒐集來的資料,效果更好。學生在介紹李白和寫作背景時,便培養了口頭表達能力及聽説能力,明白了題目的意思,又為理解古詩的內容做好準備。

在理解詩意時我注重多讓學生朗讀、交流。這樣既不會破壞詩歌的朦朧美,又可以促使他們動腦思考,自主學習。“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沒錯,學生們喜歡讀書,喜歡多種形式、變着花樣讀書!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想、有感情、有獨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每個學生都藴藏着獨立學習的巨大潛能。”古詩教學也要力求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古詩的閲讀、鑑賞能力的提高,將會使學生在今後的習作中,形成言簡意賅的文風。那麼教會學生自學的能力,對於他們來説是多麼大的一筆人生財富啊!

  《靜夜思》的教學設計2

  教學重點:

1、認讀生字,寫生字。

2、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1、在誦讀古詩過程中體會古詩意思,感受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

2、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興趣,落實觀察夜空、閲讀有關課外讀物的實踐活動。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每位學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麼。

3、收集並閲讀了解有關李白的事蹟、其它詩作

教學方法:初步學習運用理解詞義串連句意的方法學習古詩。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圖導入。

説説自己看到的。

二、揭題、釋題。

1、思:思念,想念。

2、誰在什麼地方,思念什麼?

3、課前準備情況(有關李白的)交流。

三、初讀古詩。

1、藉助拼音自由讀,要求把每個字音都讀準。

2、把詩中的生字單獨拿出讀兩遍,認一認。

3、檢查讀的情況。(主要是字音)

4、讀後交流:你知道了什麼,想知道什麼。

四、細讀古詩。

1、朗讀古詩。你喜歡怎樣讀?(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讀,多肯定,多鼓勵)

2、配樂朗誦。

3、當堂背誦。思念故鄉為題材的詩作,除了靜夜思以外,你還知道哪些呢?指名背誦,出示其中二首:《泊船瓜洲》、《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朗讀,背誦

五、認記生字記字形

靜夜牀光

舉頭望低故鄉

1、説説你認記生字的方法,結合故的認識新偏旁。

2、生字卡片認讀。

3、摘蘋果遊戲:把認到的生字摘下,組成詞大聲説出來。

六、練習寫字,

1、觀察範字指導書寫

耳上橫短,下橫長

頭:第一筆寫在左上格,中間橫略向上寫在橫中線上,第四筆豎撇,壓豎中線起筆,最後一筆是長點,寫在右下格

米:第一筆點寫在左上格,小撇與點相對寫在右下格

2、描紅,臨寫,並提醒坐姿與執筆姿勢要正確

3、展示學生作業,肯定優點,指出不足

七、課外作業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發現説給同學聽。

2、課外繼續收集和閲讀:有關李白及他寫的其他詩,還有描寫夜空或介紹有關星體的科學知識的一些課外讀物。把收集到的和讀過的帶到班裏,向同學介紹或互相借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