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生活第三單元知識歸納

來源:文萃谷 2.47W

很多人無奈於政治生活的知識學習,認為知識內容太瑣碎,但是又要求記憶,你還記得第三單元學了什麼內容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知識總結,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政治生活第三單元知識歸納

  高中政治生活第三單元知識

一、人民代表大會:國家權力機關

1、 性質: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大表大會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地方各級人民大表大會是地方各級權力機關。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地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我國的國家機構中居於最高地位,其它國家機關由它產生,對它負責,並受它監督。

3、職權: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其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行使最高立法權、最高決定權、最高任免權、和最高監督權

4、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越性:有利於保證國家權力體現人民意志;有利於保證中央和地方國家權力統一;有利於我國各民族平等和團結;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動員了全體人民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5、 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由民主選舉產生。

6、 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憲法和法律賦予各項職能,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

義務:遵守法律、保守機密、聯繫羣眾、接受監督。

權力:審議權、表決權、提案權、質詢權。

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 1、 政體:一個國家的政權機關的組織形式,叫做政體。(國體:國家的性質) 國體決定政體,政體反映國體。

2、 我國政體: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國體: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3、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造,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願望。

4、 組織和活動原則——民主集中制。(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制度)。

5、 民主集中制的體現:

① 在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關係上,人大代表民主選出,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決策少數服從多數。

② 在人民代表大會和其他國家機關關係上,國家行政、司法機關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③ 在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關係上,中央集權,地方分權,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6、 含義: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由人民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統一管理國家社會事務的政治制度。 7、地位: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勢

8決定因素: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

9、基本內容:

② 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③ 人民在普選基礎上選舉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

④ 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其他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職能;

⑤ 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等等

這一制度,以人民當家作主為宗旨,真正保證了人民羣眾參加國家管理,充分體現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10、人民代表大會的優勢:

(1)有利於保證國家權力體現人民意志;

(2)有利於保證中央和地方權力統一;

(3)有力保證我國各民族的平等與團結。

10 、 如何認識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作用及關係?

黨委在同級各種組織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其領導方式主要是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但黨委並不能取代人大、 政府和政協的職能。人大是我國國家權力機關,對政府進行監督,從而避免政府決策失誤;政府通過行使國家職能,為改革開放創造良好的條件;政協行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能,促進政府政策科學化、民主化,有利於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識

1、樹立創新意識的哲學依據

(1)辯證的否定觀要求我們要樹立創新意識

原理:

①辨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

②辯證的否定是發展的環節和聯繫的環節;

③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即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的內容,保留的是舊事物中積極合理的因素。

方法論:必須樹立創新意識,做到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因此,我們要尊重書本,尊重權威,又不能迷信書本和權威,要立足實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的創新與發展。

(2)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們要樹立創新意識

原理:

①世界永遠處在不停地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任何事物對於它發生的那個時代和那些條件説來,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但是對它自己內部逐漸發展起來的新的、更高的條件來説,它就變成過時的和沒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讓位於更高的階段,而這個更高的階段也有走向衰落和滅亡。

②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説,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創新的。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方法論:要求我們密切關注變化發展着的實際,敢於突破與實際不相符合的成規陳説,敢於破除落後的思想觀念;注重研究新情況,善於提出新問題,敢於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

2、創新的作用

任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歸根到底都與創新密切相關。

①創新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②創新推動生產關係和社會制度的變革。

③創新推動人類思維和文化的發展。

④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

  高中政治必背知識

一、理解我國的國家性質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工人階級是我國的領導階級。工人階級之所以成為我國的領導階級,是由工人階級的階級性質和它肩負的歷史使命所決定的。

工農聯盟是我國的政權基礎。以工農兩個階級的聯盟為我國政權的基礎,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工農聯盟代表了我國人口的絕大多數,不但構成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堅實基礎,而且表明了人民民主專政政權充分的民主性和廣泛的代表性。

人民民主專政是對人民民主和對敵人專政的結合。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沒有統治階級內部的民主,就不可能對被統治階級實行強有力的專政;不對被統治階級實行專政,統治階級內部的民主就難以得到保障。

二、理解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和特點

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特點在於對佔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事業的敵對分子實行專政。我國人民民主專政在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大多數人的民主。

三、理解人民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

我國人民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

我國人民民主的廣泛性表現在:民主主體和民主權利的廣泛性。

我國人民民主的真實性表現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質的保障,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

四、理解人民民主專政是正義的事情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四項基本原則之一,已被寫入我國的憲法,是我國的立國之本。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只有充分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確保人民當家作主,才能調動億萬人民羣眾投身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只有堅持國家的專政職能,打擊一切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