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教研活動評課稿

來源:文萃谷 2.82W

篇一:國小數學教研組觀摩課聽評課活動總結

國小數學教研活動評課稿

結合學校教導處安排各教研組分高、中、低年級段的觀摩課聽、評課活動,數學教研組在組長陳圓圓的帶領下,各位數學教師都積極準備、認真備課、本着互相學習、互相找不足的態度認真開展了為期三週的觀摩課聽、評課活動。結合這一活動,我組又進行了“數學教學中的存在的困惑”及“打造高效課堂、使教師樂教”為主題的意見徵求及研討活動。現總結如下:

一、數學教學中值得推廣和借鑑的方面:

1.各位教師都能在課前認真備課,深挖教材,做好學情分析和課前預設。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做好課前準備。

2.各位教師的課件都十分實用,而且較為精美,使學生在收穫知識的同時獲得美的感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3.各位教師都能以飽滿的激情投入課堂教學中,以激情點燃激情。

4.教師們都能注重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緊密結合,通過創設生活情境,發現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從而探究解決辦法。讓學生知道學必有用,從而對數學產生興趣。

5.代嶽忠老師和管蓉老師數學功底深厚,對知識重點和難點的把握較為適宜。

6.李鳳老師和姚成毅老師課堂教學寓教於樂,教學活動設置豐富多樣而且有創新性,極大的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7.姚成毅老師的小組競賽評價方式別出心裁。

8.管蓉老師課堂組織的方法多樣,及時地提醒不認真聽課的學生,給高效課堂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9.代嶽忠老師練習題設計較為經典、對知識的把握較為全面。

二、數學教學中還需要注意和強化的方面:

1.各年級數學教學都存在小組合作探究有效性不高的問題。

2.教師語言不夠簡明、嚴謹度還需提高。

3.教師對教學環節時間的把握不夠精確,導致教學出現練習不足的問題。

4.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較低。

5.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不高。

6.學生的課堂聽課紀律、學習習慣有待進一步強化。如:學生的書寫習慣、畫圖習慣、預習習慣、思考習慣、估算及驗算習慣、自查及互查習慣等。

7.低年級數學教學時,教師板書設計需要注意,注重教師板書的示範性。

三、今後教學的建議:

1.各位數學教師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知識,學習新課程標準,學習有關有效開展小組合作探究的相關理論並付諸實踐。

2.提高教師語言素養,提高語言嚴謹性及簡潔度。

3.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

4.從細節入手,做到課前準備精細化、活動安排條理化、時間把握合理化、教師語言簡潔化、習題設計典型化。

5.試着將學生放開,不怕學生“走彎路”,提高學生自主探究意識。

四、“數學教學中的存在的困惑”意見徵求結果:

1.六年級學生差生面大,數學基礎較差,給教師教學帶來了較大的困難。

2.學生的學習習慣尤其書寫習慣應從低年級抓起,否則一旦壞習慣養成,改起來很費勁。

3. 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差,往往討論十分激烈,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4.考試製度制約着教師的教學,使得很多時候無法保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究新知,只能教師急於求成。

5.農村家長對孩子學習關注度不高,高年級學生家長無法輔導孩子學習,使得學生的學習成為教師一頭使勁兒。

6.北師大版教材設計較為簡單,習題也較為簡單,可考試時試題設計十分豐富,對教師提出更多的挑戰。

五、“打造高效課堂、使教師樂教”為主題的意見徵求結果:

1.在備課方面要準備更加充分,每節課上課前,要自己問自己幾個問題:我打算讓學生獲得什麼?我打算讓學生用多長時間獲得,我打算讓學生怎樣獲得?我怎樣知道學生是否達到了要求?這課前四問能夠讓老師對於課堂有了大概地瞭解,準備就要更加充分,做到不上無準備之課。

2.老師樂教:不再聲嘶力竭,而是師生互動,適時點撥,少講精講。

3.在上課時,應該合理分配課堂時間,什麼時間學生自己學,什麼時間老師開始講,什麼時間開始練,這些都應該做到心中有數,更應該準確把握課堂節奏,重難點精講細講。

4.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應該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或者巧妙地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學到知識,這樣的學習過程才會讓學生把知識記得更加牢固。

5.在講完新知後,老師應該精心設計幾道有針對性的習題,進行練筆,如果發現學生錯誤,應該充分利用這些錯誤,進行典型講解。

篇二:國小數學評課稿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老師們:

下午好!本次聯片教研活動在仁河中心校的精心組織和四位承擔公開課教師的精心準備下,開展的很成功,根據組長學校的統一安排,我就四位老師的公開課談幾點我個人粗淺的看法,如有不妥之處,請幾位教師不要介意,同時請各位領導指正。總體呈現五大亮點:

一、課堂活動緊密聯繫生活實際,體現了讓學生學習有用的數學知識這一先進的課程理念。課程標準中明確地告訴我們:數學的教學活動都必須建立在學生原有的生龍活虎活經驗和學生原來的認知基礎上的。幾位老師都能恰當的運用身邊的教學素材,創造有趣的教學情景。

二、注重學生自主探索,三維目標得到充分體現。新課程標準對數學課的教學目標有明確要求:就是使學生在獲得必須的基本數學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和能力方面都得到發展。三位老師的課堂中,教者都能夠充分扮演好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所以對於一個問題的解決,我們老師不是傳授的現在的方法,而是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給學生一把在知識的海洋中航行的槳,讓學生積極思考,大膽試, 在主動探索中獲取成功並估驗成功的喜悦。

三、合作交流於動手實踐相結合,充分獲取數學活動經驗。四位老師的課中,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夠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與同伴交流,並充分給足了學生動手、觀察、交流、合作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獲得知識,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得學習的主動權。

四、學習方法和教學手段多樣化,降低了學習難度,提高了學習效率。四位教師都能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同時將觀察、操作、討論、練習、轉化、對比等有效的學習方法與之相結合,大大提高的學習效率。

五、數學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滲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品質得到進一步優化。

以上是我聽了這幾節課的總體感受,如果就每一節課而言,我認為四位教師各有所長,每節課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藝術。

老師語言優美,儀表大方,課堂中能充分利用兒童的心理特點,創設學生喜愛的教學情景,為學生對新知的探究和整節課教學任務的完成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老師課堂激情高,教學環節緊湊,合理把握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通過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把一節枯燥的計算課上的很精彩。

老師能夠在充分考慮學生認知水平的基礎上,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參與對新知的探究,對提高學生的學習品質和和自學能力起起到了一定的幫助作用。

老師的課語言精練,教學環節過渡自然,過程由淺入深,方法靈活多樣,整堂課給人的感受是穩重、成熟。 當然,我們每位老師的課都不可能達到100%的完美,所以就上午四節課在以下幾方面還值得進一步加強改進和研討:

一、合作學習的過程還需進一步優化,特別是對合作學習進程中的分工情況、參與率、合作方法等因素還要重點考慮。

二、課堂中各環節過渡不夠自然,特別是在使用多媒體過程中,教師只顧完成教學內容,而忽視了每個環節之間的過渡和銜接。

三、課堂預設不夠細化,學生的多向性思維沒有得到發展。

四、課堂細節關注不夠全面,比如在課件製作、板書、教態及專業術語的使用上都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總之,四位老師通過精心準備,分別為我們奉獻了一節精彩的示範研討課,從這四節課中我們既看到了課改以來我們所取得的優秀成果和每位教師積極踐行新課程的有力步伐,同時又為我們後階段的課改方向指明瞭航標。我想,我們片區的全體教師一定會以本次活為契機,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進一步加大課改力度,逐步探索課堂教學的新路子,為了讓我們的課堂達到民主和諧、輕鬆高效而共同努力。

一句話:

教學是我們的事,教會了是高興的事,會教了是幸福的事!

篇三:數學教研活動評課稿

每一次的教研活動都是我們再一次的學習提高的機會,今天聽了三位老師的課,收益非淺。首先,我想談的是對三位老師課的共同感受,我用“常態”、“紮實”、“巧妙”這三個詞來展開。

常態,是因為這三堂課與我們每天上的數學課一樣,樸素實在,數學學習材料的選擇、課堂活動的展開、課件的利用,都是我們平常上課時可以辦到的。

紮實,追求有效的數學課堂是我們的目標,這三堂課都很好地達成了這個目標,整個教學設計,環環相扣,步步深入,學生學得主動紮實,每一個問題都是紮紮實實解決。同時,重視學生的課堂常規的落實,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讓每一位學生經歷數學學習的過程。

巧妙,是指這三堂課的教學設計新穎、數學問題設置到位深入,數學材料的充分利用,更重要的是三位老師的課堂調控能力更是“駕輕就巧”。如葉老師的《小數的大小比較》,用3張卡片與4張卡片以整數的形式和小數的形式進行大小比較來導入課題,用翻卡片比大小而逐步推出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以2.48、2.43這兩個小數為素材變換題目進行比較方法的練習,設計新穎,一題妙用。 現在重點對林老師的《24時計時法》進行評析:

在林老師的數學課堂上,學生不再退縮,而是主動地陳述自己的想法、辯論自己的觀點、交流自己的思維;不再從眾,有了自己的觀察,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疑惑,提出自己的問題。數學課不是知識的灌輸與模仿練習的過程,而是一個充滿靈性的創造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然成了“精彩”的主體。

林老師在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從學生的.角度着想,把觀察、思考、討論、合作、質疑的權利交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是,也決不放棄課堂“平等中的首席”的責任,尊重學生的思路而又高於學生的思路,不斷地引導學生髮展,教師成為創造“創造精彩的人”。

(1)營造氛圍,讓學生敢於創造“精彩”。課堂的“精彩”是師生心靈與心靈、智慧與智慧碰撞的“火花”。林老師首先創設了一個寬鬆、平等、民主、和諧的學民環境,讓學生感到在這個環境中是安全的、才會有這樣的創造。如:讓學生來定這節課的研究內容,自然引出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2)找準起點,讓學生能夠創造“精彩”。林老師不斷尋找順應學生思維而又高於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如課始,以猜電視節目為材料,有效地喚起學生的知識經驗基礎,學生是帶着知識、經驗來探究的,課中,林老師還用一條直線把昨天、今天、明天的關係呈現出來,化抽象為具體,直觀形象地幫助學生理解了分界點,也為認識鐘面的分界點奠定基礎。

(3)激發情趣,讓學生樂於創造“精彩”。林老師上課堂上通過各種形式讓課堂變得靈動,富有情趣,如:給24時計時法、普通計時法取名字、當回小小推普員等,整堂課都在數學活動中進行,學生始終保持了強烈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學生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願意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

(4)開放教學,讓學生易於創造“精彩”。林老師在教學中始終注意避免教師的權威者的角色影響,設計的問題多具有開放性、探究性、發展性。如: 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有什麼區別?你喜歡哪一種計時法?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應該怎樣轉化等等,學生的發言十分精彩。教師的問題設置給學生的回答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當然也就容易迸發“精彩”

評課者:陳海紅

篇四:數學教研活動評課稿

每一次的教研活動都是我們再一次的學習提高的機會,今天聽了三位老師的課,收益非淺。首先,我想談的是對三位老師課的共同感受,我用“常態”、“紮實”、“巧妙”這三個詞來展開。

常態,是因為這三堂課與我們每天上的數學課一樣,樸素實在,數學學習材料的選擇、課堂活動的展開、課件的利用,都是我們平常上課時可以辦到的。

紮實,追求有效的數學課堂是我們的目標,這三堂課都很好地達成了這個目標,整個教學設計,環環相扣,步步深入,學生學得主動紮實,每一個問題都是紮紮實實解決。同時,重視學生的課堂常規的落實,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讓每一位學生經歷數學學習的過程。

巧妙,是指這三堂課的教學設計新穎、數學問題設置到位深入,數學材料的充分利用,更重要的是三位老師的課堂調控能力更是“駕輕就巧”。如葉老師的《小數的大小比較》,用3張卡片與4張卡片以整數的形式和小數的形式進行大小比較來導入課題,用翻卡片比大小而逐步推出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以2.48、

2.43這兩個小數為素材變換題目進行比較方法的練習,設計新穎,一題妙用。 現在重點對林老師的《24時計時法》進行評析:

在林老師的數學課堂上,學生不再退縮,而是主動地陳述自己的想法、辯論自己的觀點、交流自己的思維;不再從眾,有了自己的觀察,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疑惑,提出自己的問題。數學課不是知識的灌輸與模仿練習的過程,而是一個充滿靈性的創造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然成了“精彩”的主體。

林老師在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從學生的角度着想,把觀察、思考、討論、合作、質疑的權利交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是,也決不放棄課堂“平等中的首席”的責任,尊重學生的思路而又高於學生的思路,不斷地引導學生髮展,教師成為創造“創造精彩的人”。

(1)營造氛圍,讓學生敢於創造“精彩”。課堂的“精彩”是師生心靈與心靈、智慧與智慧碰撞的“火花”。林老師首先創設了一個寬鬆、平等、民主、和諧的學民環境,讓學生感到在這個環境中是安全的、才會有這樣的創造。如:讓學生來定這節課的研究內容,自然引出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2)找準起點,讓學生能夠創造“精彩”。林老師不斷尋找順應學生思維而又高於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如課始,以猜電視節目為材料,有效地喚起學生的知識經驗基礎,學生是帶着知識、經驗來探究的,課中,林老師還用一條把昨天、今天、明天的關係呈現出來,化抽象為具體,直觀形象地幫助學生理解了分界點,也為認識鐘面的分界點奠定基礎。

(3)激發情趣,讓學生樂於創造“精彩”。林老師上課堂上通過各種形式讓課堂變得靈動,富有情趣,如:給24時計時法、普通計時法取名字、當回小小推普員等,整堂課都在數學活動中進行,學生始終保持了強烈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學生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願意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

(4)開放教學,讓學生易於創造“精彩”。林老師在教學中始終注意避免教師的權威者的角色影響,設計的問題多具有開放性、探究性、發展性。如: 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有什麼區別?你喜歡哪一種計時法?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應該怎樣轉化等等,學生的發言十分精彩。教師的問題設置給學生的回答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當然也就容易迸發“精彩”

評課者:陳海紅

篇五:國小數學評課稿

《簡單推理》評課稿

陽老師同上《簡單推理》,她的教學設計,教學構思,教學方法,使我們聽課者真正感受到數學教學藝術的魅力。

我覺得陽老師對新課程理念的領會是深刻的,教學方法把握得當,營造了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⒈尊重學生的知識體驗,找準學生新知的“最近發展區”。 分數對於學生來説是全新的,如何將這一全新的知識內化為學生自身的知識,找準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學生從“實際發展水平”向“潛在發展水平”的橋樑,學生的思維從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領域。數學學習是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的一種自主建構過程。教學時,陽老師注重從學生的這一數學現實出發,從學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確一半是怎麼分的,從而引入用一個新的數來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創設具體情境,以此激發學生的知識體驗,促進他們有效地開展建構活動。

⒉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課程資源。

新課程實施的一個突出變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學的唯一依據,不再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而是提倡教師依據自己所追求的,想要達到的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進行選擇、組合、再造,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體現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於教材。如楊老師都有把生活中的“汽車標誌”、“國旗”、“巧克力”和一些生活中的圖片等搬入認識分數的課堂,可以説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細枝末節”,放置在紛繁複雜的社會場景中簡直不值得一提,但我們驚喜地發現,正是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事物,成為學生應用數學知識、感悟數學價值的有效載體。學生從這些生活畫面中,不僅聯想到了分數,更重要的是結合具體表象辯證地體會到了其中的數學算理。這樣的設計更貼近生活,而且將知識化靜為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之中處處有數學,在“生活”與“數學”的一拍即合之下,才生成了如此經典的課堂。

⒊注重開展自主學習,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間。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三位老師摒棄了“師生問答”的傳統教學模式,組織、引導、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折一折,畫一畫,説一説,並讓學生上台展示。尊重了學生的意見,發揚了學生的個性,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實現了由單一被動式接受學習向自主探究式學習的轉變,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羣體的積極性。

楊老師的設計可謂是大膽、開放,給了我們對分數初步認識教學方法上的一種全新的感受,真的是很震撼。自己個人的各方面素質都非常不錯,不管是語言的表述還是板書的書寫都顯得那麼幹脆、漂亮,很讓人羨慕!課堂上充分表現出楊老師對數學語言表述的重視,整節課下來,基本上學生都能準確的表述幾分之一的意義,知識目標落實的比較到位。

以上僅是我個人的一些粗淺看法,還請各位同仁指正批評。

篇六:國小數學課評課稿

教學中,老師用飽滿的熱情、生動的語言、形象的活動材料、富有趣味化的活動形式,為學生創設了獨立思考、自我體驗、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情境,使得教學過程始終民主、平等、寬鬆、愉快。本節課條理清楚,層次分明,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亮點:

1、讓學生在活動中親歷數學,體驗數學。《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讓學生在具體的數學活動中體驗數學知識。”基於這點,老師創設了讓學生抽不同顏色的紙牌的活動,學生在一系列的數學活動中,逐步豐富起對不確定及確定現象的體驗。如在理解“不可能”這個概念時, 老師先讓學生抽紅桃,在好幾位學生試抽之後,都不能抽到,學生由此產生疑問:為什麼這幾位同學抽過後,居然沒有一個能抽到?由於疑問而引發思考,並作出猜測和推理,原來老師手裏根本就沒有紅桃。在此基礎上,教師再把手中的紙牌轉過來讓學生觀察,從而驗證自己的推想。這樣,整個教學過程就成為“遊戲——猜測——體驗——推想——驗證”的活動過程,使學生在活動中親歷數學,體驗數學。

2、緊密聯繫生活,突出學以致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三個比較抽象的概念,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學本節課時,老師 的整個教學過程始終緊密聯繫了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學生創設了生活化的數學情境。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又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是生活的一部分。讓學生用形象的詞語來描述生活中的事,更是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同時還創設了學生喜愛的故事情境,真正做到了數學知識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

3、關注情感與評價激勵。情感態度與自信心作為數學教育的目標之一,在學生的數學學習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節課中老師的教學語言很少,但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尤其是對學生的情感投入起着積極的激勵作用。即有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評價,也有對學生髮現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更重要的是有對學生學習情感的評價。比如學生例舉生活中的可能性現象時,老師適時的引導和激勵,使得學生情不自禁地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同時也一次次體驗到成功的愉悦和師愛的魅力。這樣的教學,學生不只是學到了一些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了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用比較準確的數學語言去描述生活中的可能性現象。

總之,這節課充分體現了老師先進的教學理念和高超的教學 ,充分體現老師追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過程,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和借鑑。當然,老師如能在某些環節上,進一步加以改進,比如讓學生動手操作,雖然紀律難控制,可能效果會更理想!

篇七:國小數學評課稿怎樣寫

國小數學評課稿怎樣寫

一、評教者備課的教學目標定得怎麼樣。

二、評教者本課的教學任務完成得怎麼樣。

三、評教者本課教學重點突出了沒有。

四、評教者是怎樣突破本課教學難點的。

五、評教者怎樣以學生為中心去完成教學的。

六、評教者是怎樣處理教與學、教與練的。有沒有精講多練。

另外還可以評教者的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處理突發事件、課堂氣氛、駕馭課堂能力、板書等等。

一、教學設計的目標性評價

教學目標的確定,對正確運用教學方法、合理設計教學過程、充分挖掘教材內涵、最終實現課程總目標具有指導性的作用。

1.評課程理念、課程目標的準確性

對課程理念、課程目標的把握是課堂教學的宏觀性設計。教師應準確把握教材編者的意圖,充分挖掘教材的內涵,並在教學過程中加以落實。具體的評點有:

(1)關於本節課的內容,教師是否正確把握了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課程目標。

(2)回眸本節課的歷程,教學是否體現了課程的基本理念,是否基本實現了課程目標。(3)關注本節課的資源,課程的地位和作用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2.評教學任務、教學目標的適切性

教學任務、教學目標的確定是課堂教學的微觀性設計。具體的評點有:(1)知識與技能的目標是否清晰,所用的行為動詞是否準確無誤。(2)過程與方法的目標是否適切,所用的行為動詞是否針對學生實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是否具體,所用的行為動詞是否恰到好處。(4)目標設計是否具有整體性,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整合是否自然協調。

二、教學過程的動態性評價

教學過程的設計,對充分體現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圓滿完成課題目標,提高學生必要的數學素質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教師有無科學的設計教學程序、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是評課時不應忽視的問題。

1.評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前瞻性

我國的數學教學具有重視基礎知識教學、基本技能訓練和能力培養的傳統。具體的評點有:(1)是否強調對基本概念、基本思想的理解,注重基本概念的來龍去脈,注重基本思想的潛移默化。(2)是否重視基本技能的訓練,本節課的訓練方法是否正確,效果是否明顯。(3)是否用發展的觀點審視“雙基”,淡化繁瑣的計算、人為技巧化的難題和過分強調細枝末節的內容。

2.評課堂設計、思維活動的過程性

數學是思維活動的過程,新課程把關注過程、提高學生思維能力作為數學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的揭示思維過程、問題的發現過程、規律的探求過程等等,而不應該把現成的結果告訴學生。具體的評點有:

(1)是否堅持返璞歸真,努力揭示數學概念、法則、結論的發展過程和本質真諦。(2)是否注重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通過實例,引導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3.評學習方式、學習方法的開放性

新課程倡導積極主動、勇於探索的學習方式,而不應只侷限於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具體的評點有:(1)是否把教學內容重新打造,使學生的學習活動成為在教師引導下的“再創造”過程。(2)是否通過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3)是否給學生的主動學習創設情境。

4.評雙邊活動、主體設置的和諧性

我們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具體的評點有:是否深入瞭解學生,掌握學生認知的規律,將教材的內在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諧地結合起來。(2)是否針對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選擇合理的活動。(3)學生互動時,學生的自我監控和反思能力如何,討論是否熱烈,爭論的問題是否具有一定的深度。(4)師生互動時,教師的組織能力和點撥水平如何,教師的迴應是否及時,對討論時產生的新資源是否具有敏感性。

三、教學效果的有效性評價

教學效果的評價標準是衡量課堂教學是否成功的標尺,也是今後課堂教學發展的指南針。因此,我們在評課時,務必注意發揮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要突出評價的激勵與發展功能。

1.評知識理解的深度、技能掌握的熟練度

2.評對個性差異、智力潛能的關注度

美國著名的教育評價學者斯皮爾伯格就教育評價説過一句非常精闢的話: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就一般的評課而言,評課的目的有這樣三種情況:一是對課堂教學的優劣作出鑑定;二是對課堂教學成敗的原因作出評析,總結經驗教訓,提高教學認識;三是對課堂教學亮點進行交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評課的目的是促進教學,因此,評課應堅持少批評多鼓勵的原則。對授課老師的獨到之處要大加讚賞,對不足之處,要用發展的眼光期待教師的成功!

綜合評價:

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度高,注重學生參與度,重點突出,難點到位,學生能得到充分的練習機會。

教態自然有親和力,提問面廣,能照顧到各個層次的學生,課堂操練多。 準備充分,學生積極配合,教態自然,板書工整。

教師基本功紮實,板書設計合理,學生積極配合,師生互動效果好。 教學目標明確,注重練習。

板書工整,語音清晰,課堂氣氛輕鬆活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