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考研著名的實驗解析

來源:文萃谷 1.36W

心理學考研中有幾個非常著名的實驗,都是我們常考的知識點。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心理學考研著名實驗的資料,歡迎大家前來閲讀

心理學考研著名的實驗解析

  心理學考研投射效應著名實驗

投射效應是指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在認知和對他人形成印象時,以為他人也具備與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現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即推己及人的認知障礙。投射使人們傾向於按照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來知覺他人,而不是按照被觀察者的真實情況進行知覺。當觀察者與觀察對象十分相像時,觀察者會很準確,但這並不是因為他們的知覺準確,而是因為此時的被觀察者與自己相似。因此,導致了他們的發現是正確的。

投射效應是一種嚴重的認知心理偏差,辯證地、一分為二地去對待別人和對待自己,是克服投射效應的方法。

心理學家羅斯做過這樣的實驗來研究投射效應,在80名參加實驗的大學生中徵求意見,問他們是否願意揹着一塊大牌子在校園裏走動。結果,48名大學生同意背牌子在校園內走動,並且認為大部分學生都會樂意背,而拒絕背牌的學生則普遍認為,只有少數學生願意背。可見,這些學生將自己的態度投射到其他學生身上。

投射釋義:

經典精神分析理論:投射是個體將自己的過失或不為社會認可的慾念加諸他人(又稱為否認投射),這種投射發生在潛意識。心理投射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用於減輕焦慮的壓力及保衞自我以維持內在的人格。

兒童發展心理學:處於自我中心時期的兒童常認為他人的感覺與自己是一樣的,即同化投射,在自我中心時期過渡不良的人常會出現同化投射。同化投射可能產生在潛意識層,也可能產生在意識層。類似的同化投射現象在成人中也會發生,它是同理心與同情心的反面,人們不由他人角度而是由自身角度認識並推測他人與自己有同感。

分析心理學:投射是一種看不到的、存在於人們自身中的事物,它們在外部現實中尋找一個與它們相似的事物,然後它們把自己投射到這個合適的吸引物中去。投射不是有意識地主動地進行的,投射的發起者是具有自主性的無意識心理內容,這些心理內容具有自發地反映自己、進入意識的自主功能。投射的功能起到了潛意識表達的作用,潛意識通過這種辦法使我們的心靈得到溝通,為對立物的整合提供“容器”。

相關啟示

由於評價人往往把自己的某種品質、性格、愛好投射到甚至可以説是強加到被評價者身上,以自己為標準去衡量被評價者,從而使評價的客觀性打了折扣,最終使評價結果產生誤差。這種類型的誤差,一般稱為相似誤差。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應該秉承客觀公正的原則,準確投射。人們可以根據投射效應從一個人對別人的看法中推測這個人的`真正意圖或心理特徵。雖然人有一定的共同性,有相同的慾望和要求,在很多情況下,人們對別人做出的推測都是比較正確的,但人與人之間既有共性,又各有個性,如果投射效應過於嚴重,總是以已度人,那麼人們將無法真正瞭解別人,也無法真正瞭解自己。

  心理學考研暈輪效應著名實驗

暈輪效應又稱“光環效應”,是指當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他還傾向於據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的特徵。本質上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認知上的偏誤。暈輪效應愈來愈多地被應用在企業管理上,其對組織管理的負面影響主要是體現在各種組織決策上。

暈輪效應最早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於20世紀20年代提出的。他認為,人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只從局部出發,擴散而得出整體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 一個人如果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一種積極肯定的光環籠罩,並被賦予一切都好的品質;如果一個人被標明是壞的,他就被一種消極否定的光環所籠罩,並被認為具有各種壞品質。這就好象颳風天氣前夜月亮周圍出現的圓環(月暈),其實呢,圓環不過是月亮光的擴大化而已。據此,桑戴克為這一心理現象起了一個恰如其分的名稱“暈輪效應”,也稱作“光環作用”。

相關實驗

心理學家戴恩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他讓被試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無魅力,有的中等。然後讓被試者在與魅力無關的特點方面評定這些人。結果表明,被試者對有魅力的人比對無魅力的賦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徵,如和藹、沉着,好交際等。

美國心理學家凱利以麻省理工學院的兩個班級的學生分別做了一個試驗。上課之前,實驗者向學生宣佈,臨時請一位研究生來代課。接着告知學生有關這位研究生的一些情況。其中,向一個班學生介紹這位研究生具有熱情、勤奮、務實、果斷等項品質、向另一班學生介紹的信息除了將“熱情”換成了“冷漠”之外,其餘各項都相同。而學生們並不知道。兩種介紹間的差別是:下課之後,前一班的學生與研究生一見如故,親密攀談;另一個班的學生對他卻敬而遠之,冷談迴避。可見,僅介紹中的一詞之別,竟會影響到整體的印象。學生們戴着這種有色鏡去觀察代課者,而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暈輪。

在上世紀70年代,著名社會心理學家Richard Nisbett也論證了“光環效應”這個案例。Nisbett和Wilson希望調查聽課的學生是如何評判講師的(Nisbett和Wilson, 1977)。學生們被告知這是一項對於評價老師的研究。他們還特別被告知,實驗對於不同的評價是否依賴於學生和某一講師接觸的多少感興趣。這純粹是一個謊言。 實際上學生們被分為兩組,他們會分別看兩段關於同一位講師的不同視頻。而這位講師正好有很重的比利時口音(這和實驗室是很有關的)。其中一組學生看了這位講師和藹而友好地回答了一系列的問題。第二組學生看了同一位講師用冷酷而疏遠的語氣回答了同樣的問題。實驗讓我們明確,到底哪一種人格更討人喜歡是十分明顯的。在其中一種人格中講師顯得熱愛教學和學生,而在另一種人格中他看上去更像是一個完全不喜愛教學的權威人物。

在每組學生看完視頻之後,他們被要求給這位教師的外表、特殊語言習慣,甚至還有他的口音(特殊語言習慣在兩段視頻中是一樣的)打分。與光環效應相一致,看到講師“和藹”形象的學生認為他更有吸引力,他的語言習慣更令人喜愛,甚至他的口音也更加有魅力。這並不奇怪,因為它支持了之前關於光環效應的研究。

暈輪效應不但常表現在以貌取人上,而且還常表現在以服裝定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談定人的才能與品德等方面。在對不太熟悉的人進行評價時,這種效應體現得尤其明顯。

名人效應是一種典型的光環效應。

  心理學考研期待效應著名實驗

皮格馬利翁效應(Pygmalion Effect),也有譯“期待效應”,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國小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暗示在本質上,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

美國哈佛大學的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做過一個教育效應的實驗。他把一羣小老鼠一分為二,把其中的一小羣(A羣)交給一個實驗員説:“這一羣老鼠是屬於特別聰明的一類,請你來訓練”;他把另一羣(B羣)老鼠交給另外一名實驗員,告訴他這是智力普通的老鼠。兩個實驗員分別對這兩羣老鼠進行訓練。一段時間後,羅森塔爾教授對這兩羣老鼠進行測試,測試的方法是老鼠穿越迷宮,結果發現,A羣老鼠比B羣老鼠聰明才智得多,都先跑出去了。其實,羅森塔爾教授對這兩羣老鼠的分組是隨機的,他自己也根本不知道哪隻老鼠更聰明。當實驗員認為這羣老鼠特別聰明時,他就用對待聰明老鼠的方法進行訓練,結果,這些老鼠真的成了聰明的老鼠;反之,另外那個實驗員用對待笨老鼠的辦法訓練,也就把老鼠訓練成了不聰明的老鼠。

羅森塔爾教授立刻把這個實驗擴展到人的身上。1968年他和和雅各布森(A. L. Jacobson)教授帶着一個實驗小組走進一所普通的國小,對校長和教師説明要對學生進行“發展潛力”的測驗。她們在6個年級的18個班裏隨機地抽取了部分學生,然後把名單提供給任課老師,並鄭重地告訴他們,名單中的這些學生是學校中最有發展潛能的學生,並再三囑託教師在不告訴學生本人的情況下注意長期觀察。8個月後,當他們回到該國小時,驚喜地發現,名單上的學生不但在學習成績和智力表現上均有明顯進步,而且在興趣、品行、師生關係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這一現象被稱為“期望效應”,後來人們借用古希臘神話中皮格馬利翁的典故,稱這種現象為“皮格馬利翁效應”。

啟示:

首先、期望要合情合理。合理就是要符合國家、社會、學校和個人的需要,符合時代的潮流,對社會和個人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其次、期望要具有可行性。

這裏的可行性是指符合行為主體的主客觀條件,即具有實現的可能性。如果從客觀上講是合理的,而主體行為上是不可能的,那麼這種期望還是不能轉化為主體需要,更不能內化為主體動力。

第三、期望要具有挑戰性。

只有那些具有挑戰性的,超出於原有水平,但通過努力可能達到的期望,才有吸引力,才有激勵性。可望而不可即的或隨手可得的期望都是不可取的,俗話説:跳一跳可摘到的桃子最甜。

第四、期望要內隱。

教育者的期待不應當是赤裸裸的“現金交易”,而應當是温情脈脈的感化;不應當是口頭上的説教,而應當是滿懷期望,含而不露地潛入學生的心靈。大喊大叫只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

第五、期望要持久。

期望要有信心、決心和耐心,即使一時看不出明顯的效果,也不要灰心喪氣。須知學生領會,接受師長的期望,需要一個過程,在活動中作出成績,也需要時間,任何急躁情緒,都將適得其反。

第六、不要把期望變成負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