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心得體會模板彙編八篇

來源:文萃谷 10K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教學心得體會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模板彙編八篇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1

正如編者所言: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是教師能否有效地實施教學設計、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這本書從教學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認真闡述了一名教師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期中不乏有許多生動、觀點鮮明的例子。幫助老師們瞭解內化各項技能。以下是我的學習心得:

  一、 微格教學

第一次接觸這個概念,對於我來説有些生疏,但是讀後覺得這種方法在課堂教學中也不失為一個閃光點,尤其對於青年教師更是提高自己的一種能力。

  二、 教學語言技能

課堂教學要想實現,必須依靠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就對教師的語言表達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它與常規語言有明顯的區別,我們要保證用詞的準確、合乎邏輯,也要力圖消滅多餘的口語, 同時,我們課堂上的節奏,我們是否把握好了?初當老師的我經常會出現背教案的現象,在課堂上不能隨機應變。經過一年的學習,慢慢的自己的教學也能夠得心應手了。上課前要拿出更多的時間去備課,在課堂上才能保持從容的態度,着眼於控制每個字之間和句與句之間的適當停頓。尤其是英語學科,英語不是孩子們的母語,老師既要全英授課,又得保證自己的課堂用語簡潔明瞭,孩子們都能聽得懂。所以能用簡單英語解決的問題,絕不復雜化,決不能在孩子們面前秀口語。

  三、 導入技能

新課導入是引出問題、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學做好鋪墊的基礎。 在國小英語的課堂中,比較多的導入類型有:歌曲、chant、遊戲、複習。雖然花樣繁多,但是選取的形式一定要和課文內容一致,而且過渡切不可太生硬。

  四、提問技能

課堂提問技能也是一項重要的教學技能,可以説,每一位教師都要運用課堂提問,每一堂課都少不了課堂提問,但是,提問不僅僅是控制數量這麼簡單,我們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設計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問題,並能夠在課堂中選擇恰當的提問時機、回答問題的對象和方式,能夠根據學生對問題的回答進行正確的反饋和引導。 比如在國小英語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每個問題都有它的目的,或是練習句型、或是引入重點,在提問完以後切不可忘記評價,這樣才能使得提問更加完整,才能達到提問的目的。

  五、 講解技能

講解技能更突出考驗一名教師的基本功,它與教學語言技能的關係最密切。講解是教師用生動富有啟發性的語言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引導他們想象,利用邏輯推理等方法,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可能相比數理化,英語的講解技能要求稍稍低一些,但是老師的思維,活動的深度和廣度,比任何一個學科都要求的細緻,你的一個body language可能就可以幫助學生記住一個單詞,你發音的小技巧,可能就可以幫助學生解決長期困擾他的讀音選擇。所以一名老師的基本功在講解的過程中體現的最淋漓盡致。

  六、 溝通技能

教師的溝通技能無時無刻不在體現,課上、課下、與家長、與同事。尤其在與學生溝通時,特別要注意方式方法,同樣的學生不同的老師,會有不同的教育效果,所以初當教師的我還要多多向前輩們學習這項技能。如果可能,也可以把日常的英語用到與學生的溝通上,這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 媒體應用技能

首先要明確一點,那就是媒體的應用是為了講課服務的,它不是主角。在自己剛入職的時候也會有這樣的問題,講課的過程中,各種新鮮的媒體應用、各種炫目,學生應接不暇。但是到了評估的時候發現孩子們掌握的差好多,這個時候我就開始反思,發現上課太花哨了。剛開始教書,課堂的把控能力和組織教學能力是最最重要的。那些花哨的東西,在把自己的基本功練紮實的以後再學也不晚。

  八、 板書能力

板書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在黑板上書寫文字、圖表、圖形、符號等與學生進行信息交流的教學行為方式。

板書同樣是基礎之中的基礎,板書評價程度的好與壞,最直觀的來源就是字體的美觀與否,書中一段話我非常地贊同,也非常地有體會:你積極地記筆記嗎?記得稍微慢一點,專注一些,努力把字寫好。這樣,堅持一段時間。翻開自己的筆記本,看看不同時期的自己的筆記,就會發現有了明顯的進步。國小英語的板書一定要趣味性和邏輯性相結合,這樣學生學着愉快,老師講着也高興,切不可大段大段的話出現。

總之,本書介紹的都是一些比較實用的技巧,在學習的過程中和自己的教學相結合,會發現有許多意向不到的收穫,也有許多值得借鑑的地方。不僅給出了各項技能的要素組成以及怎麼做,也有許多案例的分析,讓讀者一目瞭然。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2

《文本分類教學·文學作品》是由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著的一本實用性很強的國小語文教學指導書。在薛老師的這本書裏,尤其“詩歌教學設計”解開了我一直以來在古詩教學中存在的怎麼教,教會學生什麼的困惑。

  口中有“聲”

詩歌讀來抑揚頓挫,具有音樂之美。古詩怎麼朗讀?教學時,應融平仄於朗讀之中,學生讀詩就有了可靠的知識支撐,也就有底氣了。另外,讀詩還需要關注內在情緒的變化。

  目中有“象”

詩中的“象”就是具體的景物,那些景與物看似尋常,實際上是詩人情感高度凝聚的結晶,是詩歌意境的基石。

  心中有“情”

每一首詩,抒發的情、抒情的方式都是不同的,需要結合詩歌本身特點,採用恰當的策略展開教學。

  胸中有“人”

詩歌之美是有人創造的,是誰?那就是隱於詩歌后面的那個“人”。也許是詩人,也許不是詩人,而是作者心中那個理想中的“人”。

  筆下有“言”

詩歌的語言具有濃郁的美學意義,既是鑑賞對象,積累運用的成品,也是模仿創造的樣品。例如,格律詩中的對仗句式,自由詩中整齊而富有變化的形式,都是可以用來模仿和創作的藍本。

讀了這本書,我深深領悟到:尊重教材,善待文本,通過深入研讀,準確把握編者的意圖,最大限度地發揮教材文本的教學價值,是語文教師應有的姿態。當語文教師全身心投入到文本中去的時候,那將是對語文教育的最好體認。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3

不知是哪個花開的時刻,悄悄地,悄悄地,我們--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就來到了世上,慢慢地,慢慢地到了上學的年齡,便纏着爸爸要去上學。我們永遠忘不了那人生的第一次,是多麼地高興、快樂.原來是老師和藹的微笑,温和的話語就像快活的音符一樣奏出美妙的樂章,讓我們如痴如醉。

就這樣,老師在我們心裏播下了快樂的火種,校園裏時時響着我們清脆、明亮的聲音。那是怎樣的一種幸福啊!於是,我們感受到的一切歡樂因老師的愛而起.老師把所有的希冀寄託在我們身上。正是這樣,苦心培育我們的老師在這愛的路上艱難跋涉,教我們如何做人,怎樣處事。當我們感受到知識的魅力時,他們在叮嚀:同學們,別忘了奮進呀;當我們在學習上失敗時,他們在鼓勵:成功是從這裏起步的;當我們悲傷時,他們在安慰:同學們振作起來呀!多少個難忘的日子呀!是您--光榮的人民教師,讓我們學會如何面對困難,如何感受生活,如何珍惜幸福,如何自我發展。您不僅帶着我們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更重要的是教會了我們要學着去感恩別人。這其中的點點滴滴,一個個動人的情景把我們的生活點綴得精彩美麗,也把我們的記憶鞏固得刻骨銘心.

雖然我們只是一輪初升的太陽,我們也要學着釋放温暖,更要懷着對老師感恩的心去思考、行動,畢竟老師為我們付出的太多太多。在這樣的時刻,我代表全體同學,向我們尊敬的老師説一聲:老師,您辛苦了。

親愛的老師,因為有了您,我們的世界才會變得如此美麗,混沌之中,才有了指路的明燈,迷茫的夜空,才有了永恆的北斗。您肩負着神聖的使命,您肩負着祖國的未來,您肩負着民族的昌盛,您肩負着歷史的重任,就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在您的撫愛下健康成長,在您的關注下奔赴遠大的前程。

因為有了您,就有了一個特別的節日--教師節。從此,全社會就多了一份對您深深的敬意與關注,我們看到和感受到了您的偉大和平凡。您的偉大在於創造世界,播種未來,您是點燃我們理想之火的人,是保證民族未來優良素質的人;您的平凡在於除了奉獻別無所求,無怨無悔,心無旁鶩。您從不在乎所失所得,因為您深深懂得自己在付出什麼,在收穫什麼,這是任何數字都無法計算的生命價值和幸福成果。“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正是我們的老師心境的真實寫照。

這時,我真想大聲對同學們説:當我們擁抱成功,享受喜悦時,別忘了我們老師都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我們沒有理由不去感恩老師。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4

轉眼之間,又一個學年過去了。作為xx學校五年級的教師,我上了x班和x班兩個班的數學課。這一年裏,我做了很多的工作,也有自己的一些教學方面的心得。

國小數學比較的簡單,同學們的成績都不會差到哪裏去,基本上都差不多。只要上課認真的聽了,就不會差到哪裏去。在這一學年,我主要就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學習的能力。因為他們馬上就要升到六年級了,即將面臨着畢業。國中階段的數學難度會大大加強,只有從現在開始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他們在之後才能更好的學習數學。主要就是要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數學,而不是為了完成老師的任務而學數學。

到了五年級這一年,有很多的同學就跟不上教學的進度,往往前一個知識點他還沒學會,我們就已經進入到了下一個知識點。因為課程難度的越來越高,所以有些同學因為學不會,就會失去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這是我身為老師不想看到的。所以我會通過多種辦法,讓他們重新找回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在爭得家長的同意下,這些同學我會在放學之後再留半個小時,給他們補習,教他們寫當天的作業,幫助他們掌握好每一個知識點。當然,我不會每一個題目都告訴他們做,只會講一個典型的題目,其他的題目就需要靠他們自己去想,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能依賴老師或者家長完成作業。在教學過程中,我也會在鞏固學生之前所學的基礎上,教授新的內容,並不斷的進行復習,讓他們記住這些知識。

課堂紀律也是讓我們所有的老師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國小階段的學生都比較的活躍,注意力經常不集中,上課的時候經常走神或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這些同學往往就是那些跟不上進度的同學,因為上課都沒有聽,那作業自然不會做。在對這些同學進行課後輔導的同時,在課堂上也會提高對這些同學的要求,發現有走神或者分心的情況,就要出聲提醒。在課堂上時不時的提問,讓他們把注意力重新放到課堂上。這樣不僅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同時還能培養他們上課時的一個良好的習慣。

這一年,在我的努力下,同學們的數學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也逐漸形成了良好的課堂習慣,不會再動不動就分心了。在接下來,我會繼續加強這幾個方面的訓練,讓他們在以後能夠帶着這樣的思維和習慣更好的學習,這是我的目標。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5

在目前新的歷史條件------倡導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倡導的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強調尊重人的天性,強調發展人的個性,強調發展人的潛能。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布魯納曾説過:“教會學生學習比學會什麼都重要,未來的文盲是不會學習的人。”既要重視教法的研討、研究,又要重視學法的探討和探究,並且要把教法立足於對學法的探究的基礎上,研究學法,探索新路;不僅讓學生學懂、學會,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會學”。一言以蔽之,教學生“會學”,加強學法的指導,不僅僅能優化課堂教學,優化學生的學習素質和素養,更是時代的需要和呼喚,是教學理論和實踐變革的必然趨勢。葉聖陶先生説過的“教是為了不教”。

  創設情景,讓師生在彼此的交流互動中尋找知識的切入點

傾聽是一種藝術,教師要在教學的傾聽過程中不斷的與學生“對話”。瞭解、把握學生的思維脈絡與情感跳動節奏,運用善解人意的鼓勵性語言、簡練明瞭的提示性語言、恰當精要的評價性語言,幫助學生清晰、完整地表達,使信息充分呈現。在與個別學生交流討論時,教師要設法吸引“面”上的其餘學生,組織一起傾聽,共同討論,使大家都參與到“對話交流”中來,擴大互動參與面,提高互動效益。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達到教學的最高境界。

  通過感悟,拓展探究性閲讀模式,激發學生閲讀興趣,在閲讀中發展個性

常言道:“書讀白遍,其義自現”。可見,閲讀能力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形式。培養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是學生進行自我學習從而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閲讀以興趣先導為原則,其宗旨是培養學生的自主讀書、自主學習的習慣與能力,同時啟迪其心靈,陶冶其情操。如《積累·運用三》選編的《外婆家的石橋》是一篇描寫人間親情的感人之作。教學目標有三:①培養學生的獨立閲讀能力;②讓學生受到至愛親情的感染薰陶;③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自主、合作學習,完成練習題。教師教學時,可通過激情談話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默讀或自由讀,甚至感情吟誦這篇關於骨肉親情的優秀佳作;爾後再分組討論與合作,完成文後練習題;最後深化主體: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想?結合自身實際,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學中,要遵從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根據教材的具體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水平,採取指導閲讀:“粗讀(瞭解基本內容)------細讀(理解重要內容)------精讀(接受本質內容)”的循序漸進過程,教師加以明確導向:粗讀階段是為了瞭解所讀內容在課、節、框中的地位及前後內容間的必然聯繫;細讀階段要找出所學內容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觀點和原理;精讀是一個慢功出細活的過程,要把握所讀內容的重點和疑難部分,並能逐一加以澄清或解決。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指導閲讀必須符合和適應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感受程度等的實際,可以適當的或提高或降低要求,相機而動,適時調整,切不可“一刀切”,盲目放手,無的放失。而應儘可能讓每個同學在上述三個環節中都獲得成功:即通過閲讀把握好知識的內在結構與體系、重視和深入地對重點難點的理解與應用、熟稔於基本的概念和原理,進而逐步感受到“讀得有意,讀得有趣,讀得自在”的意趣,因“會讀”而樂意讀。

教師並不是教學的主宰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6

體驗了一個學期的數學教學,我頗有感觸。在新課程的標準下,學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再創造”,在實踐操作中體驗“做數學”,在合作交流中體驗“説數學”,在聯繫生活中體驗“用數學”。學生體驗學習,是用心去感悟的過程,在體驗中思考、創造,有利於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而傳統的數學教學是學生被動吸收、機械記憶、反覆練習、強化儲存的過程,沒有主體的體驗。然而在新課程中,教師只不過是學生自我 發展 的引導者和促進者。而學生學習數學是以積極的心態調動原有的認知和經驗,嘗試解決新問題、理解新知識的.的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在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徵,獲得一些體驗。”所謂體驗,就是個體主動親歷或虛擬地親歷某件事並獲得相應的認知和情感的直接經驗的活動。讓學生親歷經驗,不但有助於通過多種活動探究和獲取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體驗中能夠逐步掌握數學學習的一般 規律 和方法。教師要以“課標”精神為指導,用活用好教材,進行創造性地教,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充分體驗數學學習,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強信心,從而達到學會學習的目的。

第一、自主探究——讓學生體驗“再創造”。實踐證明,學習者不實行“再創造”,他對學習的內容就難以真正理解,更談不上靈活運用了。如學完了“圓的面積”,出示:一個圓,從圓心沿半徑切割後,拼成了近似長方形,已知長方形的周長比圓的周長大6釐米,求圓的面積(下圖)。乍一看,似乎無從下手,但學生經過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長方形的周長不就比圓周長多出兩條寬,也就是兩條半徑,一條半徑的長度是3釐米,問題迎刃而解。教師作為教學內容的加工者,應站在發展學生思維的高度,相信學生的認知潛能,對於難度不大的例題,大膽捨棄過多、過細的鋪墊,儘量對學生少一些暗示、干預,正如“教學不需要精雕細刻,學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讓學生像 科學 家一樣去自己研究、發現,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在體驗中主動建構知識。

第二、實踐操作——讓學生體驗“做數學”。教與學都要以“做”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學做合一”的觀點,在美國也流行“木匠教學法”,讓學生找找、量量、拼拼……因為“你做了你才能學會”。皮亞傑指出:“傳統教學的特點,就在於往往是口頭講解,而不是從實際操作開始數學教學。”“做”就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體驗數學。通過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同時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

在學習“時分秒的認識”之前,讓學生先自制一個鐘面模型供上課用,遠比帶上現成的鐘好,因為學生在製作鐘面的過程中,通過自己思考或詢問家長,已經認真地自學了一次,課堂效果能不好嗎?如:一張長30釐米,寬20釐米的長方形紙,在它的四個角上各剪去一個邊長5釐米的小正方形後,圍成的長方體的體積、表面積各是多少?學生直接解答有困難,若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做,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體驗長方形紙是怎樣圍成長方體紙盒的,相信大部分學生都能輕鬆解決問題,而且掌握牢固。

再如“將正方體鋼胚鍛造成長方體”,為了讓學生理解變與不變的關係,讓他們每人捏一個正方體橡皮泥,再捏成長方體,體會其體積保持不變的道理。在學習圓柱與圓錐後,學生即使理解了其關係,但遇到圓柱、圓錐體積相等,圓柱高5釐米,圓錐高几釐米之類的習題仍有難度,如果讓學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許學生就不會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學會邏輯地思考。

對於動作思維佔優勢的國小生來説,聽過了,可能就忘記;看過了,可能會明白;只有做過了,才會真正理解。教師要善於用實踐的眼光處理教材,力求把教學內容設計成物質化活動,讓學生體驗“做數學”的快樂。

第三、合作交流——讓學生體驗“説數學”。這裏的“説數學”指數學交流。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合作交流,能夠構建平等自由的對話平台,使學生處於積極、活躍、自由的狀態,能出現始料未及的體驗和思維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 發展 。因為“個人創造的數學必須取決於數學共同體的‘裁決’,只有為數學共同體所一致接受的數學概念、方法、問題等,才能真正成為數學的成分。”因此,個體的經驗需要與同伴和教師交流,才能順利地共同建構。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達、爭辯,在體驗中“説數學”能更好地鍛鍊創新思維能力。

第四、聯繫生活——讓學生體驗“用數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體現生活性。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教師要創設條件,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學習和理解數學;要善於引導學生把課堂中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應用於生活實際,既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又能讓學生切實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到數學的價值。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7

在《常見的天氣系統》這堂課的教學中,學生要達到的目標是通過對冷鋒的案例學習指導,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從而掌握“常見天氣系統的特點及其與天氣的關係”這個教學重點,克服“理解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係”這個教學難點。

本課主要通過案例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參與活動,達到自主建構知識的目的。

(1)本課的設計中,在冷鋒、暖鋒的學習中,重點要讓學生知道我們所講的冷、暖都是相對而言的,都是與該氣團與所經過地區温度相比較而得出的究竟是冷鋒還是暖鋒;在具體講解它們與天氣的時候,分了幾部分講述,分別是:符號表示、雨區範圍、對應的天氣特徵(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後)、對應的我國的天氣實例,冷鋒主要由教師講解,暖鋒由學生歸納,在學生歸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由學生自主討論解決,最後教師進行總結。最終的教學效果良好。

(2)培養學生應用列表比較學習法,所列出的表格我並沒有事先列好對比指標,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師生共同列出對比指標,這樣更有利於學生建構知識,順利進行知識遷移。例如,冷鋒與暖鋒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氣。通過列表比較,歸納共同性,區別差異性,使學生深刻把握各種事物的本質特徵。

(3)通過小組討論來促進學生知識的對比和遷移。

(4)教學手段:在教學手段上,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把多媒體信息如文字、圖象、聲音等有機集成並顯示在屏幕上,給學生以全新的視聽感覺。

自己在本節授課過程中還存在許多不足,並對今後的教學提出一些改進的方法。

第一:自己與學生的互動方式需要改進。本節課中,學生單獨演示、回答講解雖然比較多,但是學生集體回答的比重仍然偏大。讓學生集體回答問題,不容易及時發現個別學生存在的問題,使得原本很有代表性的問題被掩蓋。今後的教學中我要鼓勵學生隨時舉手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自己存在的問題;

第二點:引導學生將本節課所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的聯繫還不夠。我應該把今年以來的容易被學生關的不同天氣現象聯繫進來,讓學生分析判斷,來提高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也可以藉助學生熟知的古詩詞,感受地理知識對生活的影響。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是什麼鋒過境?“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又是哪類鋒的天氣?這些詩句本來就很美,學生又都特別熟悉,現在他們發現原來古詩中也能包含許多地理知識,無疑會增強他們學習地理的興趣。

第三點:準備還不夠充分。雖然為這節課準備的時間有近一個星期之久,但是教學中有些問題的呈現仍讓學生感到茫然。如:讓學生根據冷、暖鋒的符號指出冷、暖氣團的位置。由於事先我沒有向學生講清冷鋒三角形符號和暖鋒的半圓型符號在那側,鋒面就移向那側,所以學生回答時先後兩次都出現了問題。下節課在課前複習中要向學生講明並再次練習,加以強化。

反思不足,是為了了進一步提高。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不斷努力,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8

成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是我這一生所希望的,也是我所一直堅持並且為之努力的,所以對於自己的幼兒園教師的職業來説,我感到非常的榮幸也感到很是自豪。

我來到xx幼兒園也已經過去X個月了,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裏,雖然時間不算很長,但是依舊給我帶來了很多的感受,也讓我成長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所以對於自己在xx幼兒園的日子裏,我感到時間是非常的快也是非常的愉悦。

我為自己能夠成為一名幼兒園教師而感到自豪,也為自己能夠遇到這麼對可愛的小孩子而感到幸運,起初,我還有點害怕自己不能和這些小孩子好好相處,畢竟自己還很年輕,還不算很老練,所以對於自己到底能不能一次性駕馭這麼多小孩子我連自己都很懷疑,但是在見到他們之後,我將自己心底的顧慮完全的消失了,因為他們一個一個的實在是太可愛了,看見他們就感覺自己的心一下子軟起來了。所以完全沒有任何難過,生氣之類的負面情緒,也很感謝他們能夠給我帶來開心和快樂,在這裏工作的這段時間,我也在認真和他們相處,不僅把這個當七年級份工作,更多的是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在照顧,我也會教會他們吃飯,睡覺等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好的習慣,幫助他們改變在家裏被長輩慣出來的小毛病,告訴他們這是不好的,也會細心地教導他們要懂禮貌,要學會説謝謝,説對不起。總的來説,與這羣小孩子的相處讓我忘記了自己這是一份工作,而是一個我心之所向的生活。

而且在這裏的工作,讓我不光是認識到了一羣可愛的小朋友,也認識到了一羣善良的大朋友,就是我的同時們,他們在我來的這段時間裏,因為自己也有很多東西還需要學習,所以他們都會認真細緻的幫助我,協助我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所以在這裏工作,除了有這些小孩子的童真之外,還有這羣同事的關心與照顧,讓我能夠感受到家的温暖。

總之,這段時間很感謝園內領導和所有老師同事對我的照顧,我在這段時間也工作的非常開心和滿足,並且在以後的日子裏,我也一定會加倍的努力工作,細心照顧小孩子,教他們好的習慣,用他們所能夠接受的方式教會他們各種知識,也希望自己以後能夠和xx幼兒園,和幼兒園裏面的小朋友一起成長,一起變得優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