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三史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來源:文萃谷 1.86W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堂教學三史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課堂教學三史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課堂教學三史心得體會1

20xx年xx月26日下午,值焦作市教育學會學術年會暨培優扶弱結題會召開之際,我有幸聆聽了著名教育專家傅東櫻為我們作的精彩報告。這位來自東北的著名學者,以他那高深的學識、高尚的品格、風趣幽默如趙本山一樣的妙語,向我們展示了他從事教育事業幾十年的一個個精彩瞬間。在細細的聆聽中,在不停的語摘中,在無盡的回味中,我無不為傅教授講過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感動着,震撼着。連日來,我不斷地在思考着這樣一個問題:面對新世紀的挑戰,作為一位已值不惑之年的教師,我如何才能更好地成長,做一位讓學生打心眼裏喜愛的好教師呢?

傅教授已年過花甲,榮譽退休,但他離崗不離業,終日在教育研究領域筆耕不輟。已出版54萬字的《泛舟誨海》被稱為中國的“教育詩”,78萬字的《聖元之魂》及剛版的《教育大境界》。雖然我還沒有機會拜讀傅教授的大作,但從他報告的點點滴滴裏,我懂得了:要做一個好教師,就要不斷在自我發展方面下功夫,除了“三力”和“三點”外,我認為更要在師德方面錘鍊自己。

傅教授告訴我們:師德是教師的發動機,良好的師德是教師職業的根本。我曾經在激情中度過每一天,在品味中思考過每一天,從教近二十年來,我深深地明白:師德的真諦是師愛,她高於母愛,所以,我們對待學生,首先要有一顆愛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艾青曾在詩中寫道: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着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我們對學生的愛,應該是一種博大無私的愛,如海洋一般寬廣。基於這一點,在課堂中我們就能珍視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愛護他們,善待他們。

其次,要有一顆童心。我們所面對的是十幾歲的孩子,他們的認知水平較淺顯,對事物的看法還不夠成熟,如果我們老師一味地以成人的眼光、的原則去看待他們,規範他們,對於處於精神斷乳期的中學生來説,必定會與教師的意見相左,這就需要我們忘記自己的年齡,將自身融入學生當中,保持一顆聖潔的童心,與學生共融共處,想他們所想,才能真正走入他們的心靈深處,與他們共同成長。

再次,要有一顆慈母心。母愛之所以受人頌揚,母愛之所以偉大,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寬容。寬容應是教師心靈的底色。我們做教師的,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寬容之心恰似春風化雨,絲絲滲入學生的心間,使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時時處處被母愛般的慈愛包圍,在中學階段,度過心靈的迷茫期,走向人格的成熟期。而作為教師,也必將在助推學生成長的同時,自己也得到更好更快的成長。

課堂教學三史心得體會2

11月14日,我們來到了X五中聽翻轉課堂的講座。剛剛聽到”翻轉課堂“這個名詞時,還有些許困惑。自己就問自己:什麼是翻轉課堂,翻轉的對象是什麼,如何做到翻轉課堂,翻轉課堂有什麼樣的教學效果等等。心中真是充滿了疑問。下午2點我們到達了X五中,準備好認認真真的聽一聽此次講座。

在講座開始之前,工作人員發給了大家每人一張調查問卷。講座開始了,本次講座的專家是X市第XX中學的鄭X老師。我覺得她提出來的一些問題很值得每位老師思考,第一,學生按以往的授課方法學習之後,知識內化過程中,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第二,如何做到工作和家庭兩不誤。第三,老師通過什麼途徑或是方法知道學生是否掌握了某一知識點。這三個問題,的確值得每位老師去思考。在今天的講座上,鄭濤老師引入了她所運用的翻轉課堂。

聽完講座後明白了所謂的翻轉課堂,就是把學生內化知識這一階段放在了課堂,將學習理論知識這一環節放在了課後。那麼是如何實現的呢?首先,教師通過網絡和電子設備將自己的講課視頻上傳上去,其次,學生可以通過一些電子設備查看老師的視頻。鄭X老師還講到如何知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她是這樣做的,把練習題上傳上去,學生在上面可以做題,做題之後可以寫一些評論。比如:這道題有點難,這道題真有趣等等。鄭X老師提到可以通過學生們的評論瞭解學生對知識的內化情況,還可以瞭解學生最近的狀態和學生頭腦裏的想法。對於我來説,還是有些許困惑,可能是因為沒有運用過這種教學模式。但通過此次講座,對翻轉課堂有了瞭解。知道了另外一種教學模式——翻轉課堂。

實踐出真知,這句話説的不錯。自己聽完了這次講座,但沒實際採取這種教學模式,所以還有些許不清楚。鄭X老師自己已經運用這種教學模式兩年了,提到教學效果不錯。鄭X老師是一名生物老師,以生物課堂為例做了本次講座。但學科之間有相同之處,我覺得這種教學模式對英語教學應該也能達到一定的效果。教無定法,通過本次講座豐富了教學模式,瞭解了比較新穎的授課方法。我覺得對於年輕教師來説,可以採用這種模式。其次,這種模式需要一些物質基礎。比如:手機,平板計算機等設備。想到這些設備大家都會有疑問,如果上課帶這些設備,學生會不會晚一些遊戲呢?鄭X老師提到,當學生養成了好的習慣,習慣並接受了這種教學模式之後就是自覺的正確運用這些設備。可見,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通過本次講座,我對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在以後的教學中,可以嘗試採用這種教學模式。老師也是需要學習的,要參考別的老師的優點,取其精華。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教學模式變得多種多樣,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更需要不斷學習,跟上時代的步伐,運用身邊的一切資源去豐富自己的課堂,讓學生真正做到學習的主體,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在教學中,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優良的學習習慣,優良的學習作風,做一名讓人們滿意的教師。為了教育事業的發展,為了學生的學習,為了自己的進步,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跟上時代的步伐,豐富教學模式,真正做到教與學的統一。

課堂教學三史心得體會3

20xx年10月25日,暖陽高照,微風習習。我有幸能到石麟國小參加教學下鄉--《專家名師課堂教學引領活動》。通過這次的《專家名師課堂教學引領活動》我收穫頗多。每一堂課都具有學習意義,每一個教師的精心展示不僅令學生陶醉痴迷,也對於正在語文教學路途上摸索前進的我以前進的方向。

下面我就談談我對此次活動的心得體會: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

聽完兩位位老師的精品課後,我認為他們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都能抓住題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

袁齊澤老師在教學《畫家與牧童》時,她先以文中的兩個主人公著名的畫家和不知名的小牧童引出下文。又以一組同學的生動形象的接讀課文展開,別有韻味,受到了大家的讚賞。並指導學生聲情並茂的朗讀,為學生的讀打好了紮實的基礎。激發了學生的無限樂趣。整節課在袁齊澤老師優美生動的語言中層層展開,使聽者回味無窮。

第二、注重啟發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學。

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是這個主體的引導者。這兩位老師都充分的做到了這點。例如袁齊澤老師教授《畫家與牧童》時,通過課件的設計,精彩的品讀,引發學生邊讀邊想象,體會了精彩的畫家與牧童的小故事。

第三、注重引導學生朗讀。

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注重指導學生朗讀,但決不是為了讀而讀,而是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去讀,並且對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袁齊澤老師和萬清老師的課堂設計。配樂讀,讓學生深情並茂的體會課文。學習中還穿插着齊讀、分組讀、示範讀,進而激發同學閲讀興趣,讓學生在閲讀中更好的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愛的精神,層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

很多老師會在課堂上穿插着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穫這些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力量解決。例如袁齊澤老師就在教學中穿插了幾個學習字詞的好方法,讓以後孩子們遇到相似的詞語時能快速的理解其意思。老師在學生閲讀的過程中及時的糾正拖長腔的發音,潛移默化的教導學生字音要讀準的習慣。還有的老師一直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課前準備好筆,做好批註,有利於培養學生集中精力的好習慣。

第五、親切的評價語言。

兩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到位,老師運用“你真聰明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經告訴我答案了”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後的課堂上,我也試着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通過此次活動,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多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善於反省和領悟情感。這些能力的習得需要語文老師去教,去想方設法的教,多種形式,但要求實效。新課程實施後,對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看,要求教師要專業化發展,要學習新課程理論,轉變教學觀念,改革課堂結構,加強自己的教學基本功訓練,特別是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而所有這些,都離不開學習,我應該閲讀更多的書,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電。充實自己,更努力地鑽研教學這門學問。

而且應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總之,這次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方面去努力,不斷學習,充分利用學習機會積澱教學素養,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課堂教學三史心得體會4

轉眼間已參加工作十三個年頭了,這十三年裏一直從事高中段數學教學工作,以前從事的是高中數學教學,現在從事高中段技校班的數學教學。雖説只是點難度不像普高那樣的大,鑽研的那麼深,但是對於老師的要求卻又更高了。老師除了要掌握好數學專業的知識點,更重要的側重點則在於課堂氣氛的調解和約學生融洽相處,以及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理及應變的能力。

我們知道,課堂教學能否順利進行,能否提高教學質量,取決於是否具有良好的課堂紀律,以及課堂氣氛的融洽程度。如何抓好課堂教學的管理,一直是廣大教師頭疼的問題。我個人認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嚴格課堂紀律

對課堂紀律問題的認識,直接關係到能否形成有利於學生智力、情商發展的課堂環境。紀律是為教學服務的,也是學生學習的保障。

教師上課時必須要嚴格要求課堂紀律。只有保證了課堂紀律,才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學習習慣。因此,對學生課堂上的種種不良習慣,教師絕不能採取置之不理、視而不見、聽之任之的態度,因為這樣做不僅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也是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變成了一句空話。

二、關愛尊重學生

常言道:樹怕傷皮,人怕傷心。我們也知道,現在的學生自尊心強、愛面子,最忌恨老師讓他當眾出醜。因此,學生犯了錯,老師不要挫傷他的自尊心,應該從關心愛護學生出發,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指出其缺點,使之改正。如果老師居高臨下,橫加指責,就有可能把學生推向教師的對立面。這是與教學規範相悖的,也不能教育好學生。“愛是教育的根本”。作為一名老師,要善於接近學生,去體貼和關心學生子,尊重學生的想法。一般課下我多找時間和他們聊天,一起做手工,瞭解他們的內心,使他們真正感悟到老師是愛他們、關心他們的。

三、重視學困學生

每個班級都有一些學困生,他們往往由於自己學習成績的落後而產生自卑心理,也有個別學困生十分調皮,令老師頭疼。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不要只把注意力放到那些學優生身上,更要關心重視學困生的教育工作。對於學困生,他們在學習方面雖落後於其他同學,但他們在其他方面也是有很多優點的,比如説,他們一般都很關心集體,喜歡助人為樂,而且生活自理能力比較強,等等,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肯定和表揚的地方,所以,我們應該適時的表揚、鼓勵他們,讓他們覺得自己也是有優點的,這樣,學困生也會在課堂上遵守紀律,認真聽講。在課堂教學管理中,我們要靈活運用管理技巧,還要對學生所表現出的問題行為有寬容心,面對學生要有耐心,不論面對學優生還是學困生,都要公平、公正,不偏心。作為師者,還要以身作則、嚴於律己,給學生樹立一個榜樣,這樣,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從而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給老師一個舒心的教學環境,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

總之,我很愛我的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學生不但是每一個家庭的希望,也是我孩子之一,我在他們的身上傾注了我的心血。我真誠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學生也真實地對我。和他們在一起我覺得自己很年輕很快樂!只有贏得學生的信任、喜歡,老師的課堂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心裏。

課堂教學三史心得體會5

從快樂無憂的幼兒園小朋友到真正意義上的一年級國小生,也許他們還未意識到自己的求學之路已經開始。坐到教室裏眼睛不停的張望,打量着老師,撫摸着嶄新的書包,我強烈的感受到孩子天生就是來學習的。在這片淨土,擺在孩子面前的這幅巨畫,我該怎樣引導他們來填充才會變得五彩斑斕呢?我猛然一驚——國小老師的工作不要那麼複雜,可做要做的是如何讓孩子快樂學習。在不斷的反思與實踐中,我悟出了一些頭緒。

一、讓趣味進駐課堂

課改後,已經擺脱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我講你聽;我説你記;我問你答”,在新課標下孩子已經成了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如何讓課堂生動、活潑、趣味,已經成了我們當前教育模式下必不可少的環節。而一年級孩子語文學習的第一張通行證就是漢語拼音。由於孩子的年齡特徵,為了使孩子加深印象就必須反覆練習,從而就會變得枯燥無味。因此在課堂中我將遊戲和童話故事或人物貫穿其中。如在拼音複習的時候我就採用大家熟悉的《西遊記》人物孫悟空,孫悟空保護完師傅西天取經後,來到我們教室,給小朋友們送禮物,孫悟空可是有火眼金睛誰表現好孫悟空就會送給他禮物,這樣大家都認真了。在讀的時候,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如我想讀給豬八戒聽、唐僧聽、如來佛主聽等等。這樣使原本枯燥毫無關聯的拼音字母組成一個整體,使整個課堂成為一個故事,師生共同表演這個故事,從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二、保持一顆良好的心態。

和一年級的孩子呆在一起,我重新認識了什麼是天真、活潑。他們那沒有修飾,沒有掩飾過的情感不由自主的言溢於表。對於國小老師來説,更應該尊重和善待孩子的天真。如我在教象形字“禾”時,孩子問“為什麼禾苗的穗是往下垂的,我們這個字卻不那樣寫呢?為什麼會發明象形字呢?”這樣一問下面的孩子都鬨動了。對於孩子的這些問題我首先給予肯定,表揚了他善於思考,並給他們講了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鼓勵他們以後自己去發現探索。如果這個時候老師因為趕進度生氣或者直接不答的話,或許以後孩子的探索精神就從此夭折了。在孩子的世界裏,一切都是那麼簡單、質樸。因此在課堂中保持一顆良好的心態,對學生循循善誘,對學生對老師都有益處,作為教師應給孩子一個美好的形象!

下面是我在一年級識字教學中的體會:

第一,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我根據孩子喜歡做遊戲的特點,在教學中穿插各種小遊戲。如在教孩子學習了一些生字以後,為了鞏固孩子的記憶我經常採用開火車,摘果子,找朋友,猜謎語等方法。特別是摘果子游戲學生歡迎,我在黑板上畫上一棵大樹,樹上結滿了果子,果子上都是孩子熟悉的字,請學生扮成小白兔提着籃子去摘果子,當孩子們摘下自己認識的字時非常高興摘了滿滿的一籃子果子很

有成就感。因此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使孩子處在一種快樂的環境中主動學習,喜歡學習增加孩子識字的記憶非常必要。

第二,低年級的孩子基本是形象記憶為主,我們的漢字很多都是象形字,如課本中的日、月、目、木、禾、羊,鳥等字都是古代的象形字演變而來的,這些字都和實物有相似之處,所以讓學生觀察實物或圖片後再識記,就輕鬆多了。低年級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比抽象思維能力要強得多,所以識字教學與具體的事物和形象相結合,有利於學生識記。如:學習“禾”這個字,首先要想到木,但是比木還要多一撇,這一撇就想到稻穗的頭是彎彎的,這樣一想這個字就會深深地印在腦子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得到了發展。

第三,利用豐富多彩的插圖來進行識字教學,我們低年級的課本中有大量的插圖,色彩鮮豔,生動有趣,孩子們也非常喜歡,能幫助孩子們識記。如在學習《在家裏》這一課,沙發,茶几,電視,電話,枱燈、書架、掛鐘、報紙都是我們生活中每天都接觸的實物,每個家庭都有,學生很感興趣。通過漢字與實物的對照,學生很快掌握了這些漢字,這些圖片對學生記憶識字起到橋樑的作用,使每個漢字都賦予了生命,使抽象的漢字形象化,促進了學生的記憶。

第四,做動作學漢字。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動作的詞語,可以用肢體來進行表演的。如在學習《操場上》這一課,動作的詞語很多,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等,這些詞語都和動作有關,在學習過程中我讓學生先做一做動作。第一組的詞語都是用手的,所以都有提手旁;第二組的詞語都是用腳的,所以都有足字旁。通過動作表演,學生不但記清了字形而且弄清了字義,課堂氣氛非常活躍,興致極高,學生學起來也省力。

第五,利用日常生活來識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漢字,如商標,日用品,廣告,路牌,超市購物等等,無處不在。如:我讓學生蒐集衣服上的商標和包裝盒,找一找上面的字自己是否認識,孩子的興趣很濃,從中孩子們學到了很多漢字。而且孩子們之間還進行了交流,我讓學生抓住一切機會學習漢字,平時就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擴大識字量。

另外,我還佈置學生課外讀拼音讀物,交代每個家長給孩子買兒童故事書,現在我班很多的孩子識字量大大的提高了。

當然,識字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在此不一一列舉。只要我們不斷的反思總結,不斷的探索發現,不斷的尋找更適合學生記憶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學的更輕鬆,更快樂。

日子過得真快,轉眼一學期過去了,我已經和孩子們一起走過了一年級。看着孩子們一天天的成長,一天天的進步,我心裏很高興。孩子們從不會讀題、不會做作業到孩子們嘗試自己讀題、獨立完成作業的確需要一個過程,但只要堅持下來,孩子們會進步非常快的。

在這一年裏,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口算訓練必須堅持。自去年9月份至今,我的孩子們口算訓練一直未曾間斷過,每每感到家長有些鬆懈時,我就會及時溝通、督促。一年的堅持,孩子們的口算速度和準確率越來越高。我們做數學老師的都知道每次考試最讓人心痛的就是原本會做的題孩子們算錯了,而且還常常不是少數學生,我們也常常會埋怨孩子馬虎,做題不細心,實際上這都是因為口算基礎沒打好的緣故。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也會繼續堅持。

2、教會學生自己讀題越早越好。早在一年級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就開始教學生自己讀題,我覺得孩子們自己讀題做題的效率要比老師讀題好的多,孩子們自己讀題時,在讀的過程中他可以有更多獨立思考的空間。儘管一開始很困難,畢竟剛剛入學的`孩子識字量大都比較小,但我沒有氣餒,大概堅持到一個月多一點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我的孩子們基本上都能自己讀題了,我很欣慰。而且能認真讀題的孩子,學習成績提高的非常快。

3、深入解讀教材,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繫。每一個數學知識都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間都是緊密相連的。數學教師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各知識彼此間的溝通,那教給孩子們知識必定也是一個個割裂的知識點,前後聯繫不起來。所以,一年來,我在教學中不只是就知識教知識,而是溝通各知識的內在聯繫,梳理各類知識的教學結構,然後用結構來教。比如在學習10以內數的認識和20以內數的認識之後,有關數的認識的教學結構就逐漸形成,那麼在100以內數的認識中,孩子們就不教就會了,因為他們已經掌握了方法。

一年來的一年級教學真的很累,但收穫很大,在一年來的教學之中,讓我逐漸學會了怎樣思考問題,學會了站在孩子角度來認識數學,學會了怎樣解讀教材。在教孩子們的同時,我自己也成長了許多,現在回頭想想,我感覺認真讀教材、教參真的很重要!

這一年是快樂、充實的一年!

課堂教學三史心得體會6

記得一位教育家曾經説過這樣一句話:“沒有學不會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老師”。起初我聽了這句話的時候很氣憤,我們做老師的,誰不希望自己的學生有出息,有哪個老師不希望自己的學生將來能成材,我們是在盡心盡力地教,可他們不學啊?有的時候真恨不得能代替他去學。

但是最近學習了王金霞博士講的《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與策略》後,我的原有的觀點在頭腦中慢慢退去,為什麼他會這麼説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他不喜歡這位老師,所以他更不會去喜歡這位老師所教的課程。我們深究一下,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老師啊?我覺得應該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有些孩子是由於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比如遭到諷刺,挖苦;受到不應有的干涉;與家長、同學或老師發生矛盾等,尤其是當和老師發生矛盾時,他更不可能把精力專注與學習。

2、有的時候是老師、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為沒有達到目標而產生了負罪感和內疚感,因此也厭學了。

3、有的時候我們老師沒有適應人本教育,自己也不能做到以身作則,對學生的愛心不夠,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與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

4、還有的教師缺乏課堂管理的技巧,沒有建立新的課堂學生行為規範,如有的老師發現學生上課不專心,明知學生因為不專心答不上來,就故意提高嗓門,將其一軍:“某某同學,請你重複一遍剛才老師講的話。”這樣讓他下不了台的老師他怎麼會喜歡呢?不喜歡的老師又怎麼能喜歡聽他講的課呢?所以他的成績也不會好。

5、還有的課堂過於死板,激發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他更不會樂學了。

所以為了做一個好老師,一個能被學生認同的好老師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佈置在教學環境中,這樣學生才能進入專心的學習狀態;在課堂上要建立民主與規範,不能把課堂管死,但是課堂的學習行為規範必須使其明確;然後要對學生建立真誠的關愛,哪怕是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不要去傷害學生。接着要在課堂上確立合理的教學內容,學生的注意力不可能40分鐘都集中在教師的身上,所以我們必須要抓住學舌功能的有意注意時間,把具體任務交代下去,這樣才能讓學生自覺控制注意力。當然還要多創造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活動;對課堂問題的處理要機智巧妙,比如:旁敲側擊法、目光暗示法、變換聲調法、行為知道法、心照不宣法、小組長管理法等等,這些方法都值得我們老師借鑑。最後是對學生的評價,在評價時要準確,肯定評價多於否定評價,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為專注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只有我們老師做到了這些,能被學生所認可、接受,那麼就不會再有教不好的學生。

5月16日,我到滕州一中參加了“全市國小語文高效課堂研討活動”,聆聽了三位優秀教師執教的低、中、高三個階段的語文課,第一節是實驗國小李豔秋老師執教的《日月潭的傳説》,第二節是滕州實小新校孫淑蓮老師執教的《歡樂的潑水節》,第三節是江蘇省特級教師潘文彬執教的《莫泊桑拜師》。下午,又聆聽了潘文彬老師、高萬同老師的學術報告,聽後收穫頗多。下面本人就談一下聽課後的感受:

名師不愧為名師,聽他們的課就是一種享受。置身於課堂教學中,他們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他們不僅令學生陶醉、痴迷,更讓聽課的教師們連聲讚歎,這樣的功底豈是一日可為?這樣的境界怎能短日速成?

潘文彬老師執教的《莫泊桑拜師》一課,縱觀整個教學過程,始終緊扣課標,立足文本,把握學生特點設定教學目標,並在教學中切實落實目標,教學過程“簡約而不簡單,樸實而又紮實”,紮實有效的進行了一次母語教學。什麼是國小語文閲讀教學的“最佳路徑”?恐怕這就是吧!另外,潘老師的這節課,師生互動是一大亮點,他那紮實的語文功底,廣博的語文知識,遊刃有餘的課堂駕馭能力,無不讓聽課的老師歎服。不愧為全國優秀教師。

讚歎、稱頌之餘,更多是深深的沉思,名師為什麼會有如此的魅力?為什麼學生樂此不疲?思來想去,不外乎以下幾點: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這些老師的語文功底非常紮實,語文素養很高,深入研讀教材,瞭解詩詞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2、駕馭課堂教學能力很高。獨具匠心,精心設計,從學生出發備課是必不可少的。他們都根據自身特點,根據教材設計教法,學法,形成自已穩定的教學風格。

3、活潑的課堂氣氛。傳統教學只注重老師的“講”,而輕視學生的“説”,這樣導致課堂死氣沉沉,教學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師的課上,互動的成分比較多,學生不再是聽眾,而是整節課的重要參與者,老師和學生是在相互討論和交流的基礎上完成整節課的,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在這種樂學的過程中,學生更容易接受課堂上的內容。特別是名師們都使用了多媒體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名師們的課真正體現了寓教於樂的教學理念。

總之,這次外出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此,我要感謝教研室領導和學校領導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雖不能成為名師名家,但也會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