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夏季常見傳染病ppt課

來源:文萃谷 1.05W

夏季天氣炎熱,人們出汗多、胃口差,不適應高温天氣,導致出現很多疾病,細菌性痢疾、熱中風、熱感冒等等都是夏季比較常見的疾病。下面是關於中國小夏季常見傳染病ppt課件,希望大家認真學習!

中國小夏季常見傳染病ppt課

  1、細菌性食物中毒

傳染源被細菌污染的食物。症狀:畏寒、發熱、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者可引起脱水和休克。同餐人羣可集體發病。

專家建議一般治療應口服或靜脈補充液體和電解質,抗菌素治療可選用黃連素、喹諾酮類藥和第三代頭孢菌素。

如何預防:

所有生鮮食品原料及調味料添加物要保持其鮮度;食物應徹底清洗,調理及貯存場所、器具、容器均應保持清潔;食物要儘快處理烹飪,做好的食物也應儘快食用;食物要煮熟再食用,一般超過70℃以上細菌易被殺滅;食物的調理及保存應特別注意温度控制在7℃以下;調理食物前徹底洗淨雙手;手部有傷口,應完全包紮好才可調理食物。

  2、大腸桿菌所致腹瀉

傳染源大腸桿菌。按其致病機制可分為5類。症狀:1.致病性大腸桿菌腸炎:大便每天3~5次,為黃色蛋花狀,量較多。2.產腸毒素性大腸桿菌腸炎:分泌性水樣腹瀉,每天2~10次。3.侵襲性大腸桿菌腸炎:臨牀表現酷似急性菌痢,但大便培養不出痢疾桿菌。4.出血性大腸桿菌腸炎:噁心、嘔吐和嚴重的痙攣性腹痛,腹瀉為鮮紅色水便。5.黏附性大腸桿菌腸炎。

專家建議急性腸炎自愈性較強,其基本治療方針是補液和對症處理。老年、嬰幼兒以及重症患者應給予抗生素治療。

如何預防:

預防急性腸胃炎要不喝生水,不吃腐壞變質或蒼蠅叮爬過的食物,熟食品或隔夜飯菜要加熱煮透後再吃,生吃瓜果要清洗並削皮;養成衞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注意餐具的清洗、消毒、保潔;菜餚佐以醋或大蒜,既能殺菌,又助消化,還能提高胃腸道抗病力。

  3、猩紅熱

猩紅熱是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小兒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源為病人和帶菌者,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偶可經接觸傳播。人羣普遍易感,兒童少年多發。以發燒、咽頰炎、典型的皮疹、楊梅舌為主要症狀。

如何預防

在流行季節搞好個人衞生和環境衞生,經常通風換氣和濕式掃除是做好猩紅熱防控的關鍵。家長要儘量少帶兒童去公共場所,托幼機構應加強晨、午檢,發現患兒應立即隔離治療,患兒所污染的器具應煮沸和洗燙消毒。

  4、流行性腮腺炎

流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在學齡前兒童中廣泛流行。其主要臨牀特徵為腮腺腫大,也可侵犯睾丸、卵巢、中樞神經系統,發生嚴重併發症。

如何預防

為預防流腮,適齡兒童應及時接種含流腮成分的疫苗,如麻腮或麻腮風疫苗。平常還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房間或教室要經常開窗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感染流腮後要進行隔離治療,隔離期限一般認為應從發病始至腮腺腫大完全消退為止,約3周。被患者污染的飲食用具應煮沸消毒。

夏季預防流行性傳染病,必須遵守以下飲食原則:

新鮮。所有生鮮食品原料及調味料添加物要保持其鮮度;清潔。食物應徹底清洗,調理及貯存場所、器具、容器均應保持清潔。

迅速。食物要儘快處理烹飪,做好的食物也應儘快食用。

加熱。食物要煮熟再食用,一般超過70℃以上細菌易被殺滅;冷藏。食物的調理及保存應特別注意温度控制在7℃以下。

人員衞生。調理食物前徹底洗淨雙手;手部有傷口,應完全包紮好才可調理食物(傷口勿直接接觸食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