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青年教師教學工作總結三篇

來源:文萃谷 3.09W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現問題的能力,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如何把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青年教師教學工作總結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青年教師教學工作總結三篇

青年教師教學工作總結 篇1

3月23-26日,全省國中物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活動在武漢市第一國中慧泉中學舉行,來自全省(和四川綿陽)的幾百名國中物理教師觀摩了33位各地教師主講的優質課。我也有幸聆聽了十六節課。(競賽分兩個小組同時進行,每個教師只能觀摩其中的一半。)

這次學習,讓我見識了物理課堂教學形式的豐富多樣和教學藝術的精彩紛呈,也使我再一次反省了自己教學中存在的諸多的問題和不足,有“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的感覺。上得最好的課,整體上都能持續地給人以美的感受,使人深刻領悟教育教學藝術在課堂上的奇妙作用。如像沙洋實驗學校劉海芳老師執教的《串聯與並聯》、襄樊三十九中李鋭老師執教的《串聯與並聯》、隨州市外國語學校朱文老師執教的《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武漢鋼城六中吳志老師執教的《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黃州中學王菊梅老師執教的《浮力》、仙桃五中郭豔軍老師執教的《浮力》等等,都給我非常深刻的映象。還有很多老師的課,有的引入設計新穎,一開始就吸引了學生;有的實驗設計別出心裁,引人入勝;有的教具製作精良,令人耳目一新;有的素材採集和選擇做得很好,讓人歎服;有的在克服學生思維障礙上的引導水到渠成,無可挑剔……從教師上課的激情、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課題的引入、情境的創設、學生情緒的調動、課堂的精細化設計、多媒體的使用、板書的設計、細節的引導、教學的“過渡”、對教材的處理、教師的教學機智等無數個角度來反思自己的教學,都需要學習、學習、再學習,改進、改進、再改進。

撇開具體的課堂,從執教老師個人的專業技能來説,無論從這些課中的哪一節,都可以看見以下東西:

1、教師個人所具有的紮實的基本功(如標準的普通話,漂亮的粉筆字、熟練的多媒體操作等);

2、教師對教材熟練駕馭和準確把握能力(從每節課的知識點設計和重難點突破上可以看出執教教師對教材的挖掘使用,是下了多麼深的功夫);

3、優秀的教學設計 (雖説這是“優質課”,應該有教學設計上的亮點,但是能設計成這樣,本身就是教師教學創新能力的體現) ;

4、良好的課堂掌控能力(極具親和力的教態、課堂上的民主氣氛、靈活的教育機智等)。

我想,就算這些課有表演的成分,但也絕對是一個教師良好個人素質的展現。

在短時間內是無法讓自己在所有這些方面全都有提升的。近段時間我我打算這樣改進自己的教學:

1、進一步加強教材研究,更好地備課。説來可笑,通常我都認為“教材已經很熟了,上課不拿書都可以了”,聽課學習這兩天,相反的看法萌生了:無論教材多麼熟悉,都不足以作為不認真備課的理由。教學藝術是無止境的,一節內容該怎麼教學,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所以,我首先該做的,就是通過備課認真挖掘、加工、使用教材,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現行的物理教材內容豐富,知識點分散,強調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主,如何從分散的知識點中汲取我們想要的東西是一門學問,而我需要把這門“學問”持之以恆地做下去。當然,準備一節課,不僅僅是鑽研教材,還包括瞭解學生、準備教具、實驗器材、預設教學過程等等很多方面,我該盡力去做好。

2、讓學生真正的參與課堂學習。這也是高效課堂所必須的。判定學生是否主動參與了教學,應該看參與的主動性,看參與的深廣度,看學生的思維是否真正參與。(比如學生髮言,這僅是一種行為的參與。)教師滿堂灌不好,滿堂問也不好,完全撒手讓學生“自主”學習當然更不行。不管教學過程該怎麼實施,一堂課開始了,我首先要做的是:創設問題情景,激活學生思維,儘量保證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只有這樣,高效課堂才有保證。

3、改進自己的教態。包括上課時語言要有親和力,眼神要激勵每一個學生等等。有時候我自己都感覺到上課語氣生硬、語調沒有抑揚頓挫,語言也很單調。眼神總是很少與整個課堂所有的學生進行“眼神的碰撞”,當然也就很難達成“思維的碰撞”,部分同學甚至感到了冷落和輕視,課堂的積極性大大折扣。我該要利用語言、眼神、體態等來構建一個和諧愉悦的交流環境。

4、改進自己的板書。從這些老師的優質課可以看出好的.板書設計帶來的良好效應。板書的內容是對教學內容的加工和提煉,也可以展示知識之間的邏輯順序和關係,有助於學生記憶和理解。教師所展示出的規範的書寫過程,認真地書寫態度,本身也能使學生受到陶冶,對學生所起的良好教育和引領作用是不可忽視的。而我,恰恰在板書方面很潦草,今後要加強這方面的修煉。

還有很多很多方面……

聽課學習結束一個星期了,但思考沒有結束。

而行動才剛剛開始。

青年教師教學工作總結 篇2

回來後,靜下心來回味這些課,感覺收穫良多,現將我個人認為最值得學習的地方小結如下:

一、課前談話,彰顯心思因為是全國的小語教學觀摩比賽課,每位上課老師只能在課前才見到學生,並有十分鐘與學生交流的時間。在這個時間段裏,我看到了不同老師的精心設計:有的在自我介紹後給孩子講與上課古詩詩人有關的故事,引起孩子們對詩人的關注;有的用猜謎方式介紹自己和城市,並用方言互動形式使課堂氣氛輕鬆活躍起來,為上課奠下良好氛圍;有的結合課文內容“孝”的主旨,為學生展示、講解古文體“孝”字的寫法和含義,並講解與孝有關的事例,激起學生對父母之愛的情感,為學文奠下思想根基;有的通過遊戲方式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並激活動課堂氛圍……這些設計,彰顯了每位上課老師的教學心思,都能為接下來的正式教學奠定良好教學氛圍。

二、課堂教學,亮點多多這次教學觀摩活動所上的課型多樣化,教材版本各不相同,為我們聽課老師提供了先進教學方法的集中展示和感悟先進教學理念的好機會。可以説是亮點多多:

1、古詩文教學,讓學生在與譯文對讀中加深詩文的瞭解。不管是古詩教學還是文言文教學,教師都結合學生的學情,在讀通讀順的基礎上,詩文與譯文對照反覆多種形式去讀。這樣的朗讀,既為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文提供幫助,又檢查了學生對詩文的理解程度。

古詩文教學,讓學生在表演中正確理解詩文。如海南省的楊老師執教的《古詩兩首》,在課堂上讓學生表演古詩情節,通過一分鐘劇場的演示後,引導學生評價“與劇本一樣嗎”來幫助學生弄懂詩意,明確“招手”非擺手而是要招引過來小聲告訴路人如何走。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讓人眼前一亮。

2、習作教學,注重學生的體驗表達。在習作教學中,教師們很注重學生的情境體驗,讓學生在體驗中學會表達,印象最深的是來自湖南省的肖老師上的課《情境體驗作文》。課堂上,肖老師把一隻小鳥帶進了課堂,引導學生圍繞小鳥為何要做“籠中鳥”而展開想象説話,並獻計獻策。這樣的設計,一改以往習作課堂的死氣沉沉,大大地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和積極性,可以説是達到了輕鬆地教、輕鬆地學了。

3、口語交際教學,注意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所聽的幾節口語交際課,各上課老師並沒有就教材中的交際要求直接進行教學,而是進行了一定的改動。如《跟我走吧》《介紹一個地方》等課,教師都能針對學生的生活環境,引導學生身邊的熟知的景點,學會做小導遊。學生因為有了交際的對象——遊客,交際的需要——給遊客當導遊,這樣的教學活動基於真實(具體)的語境,就能引導學生運用真實的語言能力去完成,當然學生獲得的也是真實的表達技能。這樣的設計,能讓交際的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感興趣,覺得有話可説,有話能説,有話愛説。

4、閲讀課教學,注重品味朗讀。我們都知道,閲讀課堂應該書聲琅琅,讓學生在朗讀中學習,學會聽説讀寫。在聽閲讀課時,我發現不少老師都很注重品味朗讀。如《第一次抱母親》這一節課,老師抓住三個“沒想到”引導學生在所畫句子中找關鍵詞。抓住關鍵詞引導體會作者吃驚、難過、愧疚的心情,輔以想象補白,再讓學生通過朗讀來表達自己的體會。這樣做,能讓學生讀出自己對文本的獨特體驗,與文本進行深層的“對話”。

5、多種課型教學,注重拓展同步閲讀。不管是古詩文課型,還是閲讀課課型,都注重拓展同步閲讀。通過展示介紹,讓學生了解相關作者其他作品,或瞭解其他相同類型的作品,拓寬學生的認知視野,又加深了文本的人文內涵。也有一些課堂出現了組合閲讀教學,從文體、文本、作家、時代等不同層面選擇多篇與教材相關的文章,以不同的方式進行組合,以引導學生構建課內外文本之間的聯繫。

課後,浙江省青語中心副主任、全國特級教師研究中心委員、杭州市天地實驗國小校長王雷英老師對16堂課進行了精彩的點評,並對理想課堂、創新課堂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一、立化教材,取捨有道。立體看教材,把教材當成一個可以開發的資源包。可以刪減,可以增補,可以整合,可以重構,可以去挖掘教材中的全新元素。在一堂課確定了目標以後,實施中要有一貫性,要想清楚怎麼取捨,要錘鍊我們取捨的眼光。

二、遵循規律,落實語用。課堂要呈現豐富性,要加強有意義的語言實踐,抓住文本中典型的語言現象,讓孩子走個來回。課堂要呈現多義性,要加強語用前提下的體驗式學習,比如結合孩子的生活經歷,喚起孩子多元閲讀理解,關注孩子閲讀與表達的交互,讓孩子充分地展示,充分地分享。語用其實就是聽、説、讀、寫反覆結合,知、能、情、禮始終統一。

三、關注素養,提升學力。素養除了聽、説、讀、寫、思,還有討論的素養、交際的素養、傾聽的素養、對話的素養,就是平常所説的涵養。語文要關注立言、立意,更要關注立人。個性允許保留,但要傳遞正能量。提升學力就是要關注學生進課堂到出課堂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接着,王老師又提出三個和大家一起思考的關係:1.遵守常規與創新的關係;2.尊重教材與適度拓展的關係;3.教師指導與以生為本的關係。

杭州師範大學倪文錦教授也對這次賽課作了“觀其大略”的點評,他呼籲國小語文教學要實現三個轉型:定型化教學要向情境化教學轉型,技術性實踐要向反思性實踐轉型,理論實踐化要向實踐理論化轉型。他指出新課標的目標是原理不能一一分解,當前教師文本解讀能力發展的空間很大,我們要構建有教學價值的內容,要實現話語內容與話語形式的統一。

總的來説,這次觀摩學習受益匪淺,值得我好好去學習、借鑑,並在今後的教學中加以靈活運用。

青年教師教學工作總結 篇3

很榮幸這次能夠有機會觀摩了第十一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比賽,這對我們來説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觀摩了這十位老師的課堂教學和聽了專家的精彩點評,讓我受益匪淺,感受頗深。十堂數學課各有千秋,但都有着共同的優點:

1、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國小生的特點最大限度地利用國小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定安縣第三國小葉霞老師上的《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設計了故事導入:孫悟空有一些桃子,上午給了小猴子們28個桃子,下午給了17給桃子,猴子們覺得太少了,孫悟空只好又重新分:上午給17個桃子,下午給28個桃子,猴子們一共得到多少個猴子?又如儋州市新洲中心校新英一小的麥維高老師在教學《圖形的旋轉》中設計了“植物大戰殭屍”的情境,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2、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整節課,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老師們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非常值得我學習。如白沙縣第一國小王菊瓊老師在教學《三角形的特性》中,善於引導學生,用激勵性的語言:“這就是老師所要説的”、“你説出了老師的心聲”、“保留你的意見”等。

3、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多樣化的練習,是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習興趣,發展邏輯思維的有效途徑。在數學練習中採用多樣的題型,使練習內容靈活多樣,富有趣味性。儋州市新洲中心校新英一小的麥維高老師在教學《圖形的旋轉》中設計了“陰影三角形的面積佔大三角形面積的幾分之幾?”和“以下哪些圖形能把平面鋪滿沒有縫隙?”這樣的練習,對於正方形和長方形平鋪滿沒有縫隙,學生並不陌生,而小鳥能平面鋪滿沒有縫隙是他們沒有想到的。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應該努力做到:

一、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各方面都很欠缺,我還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豐富自己。對於我來説,我覺得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加強。如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等。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

二、不斷完善課堂教學。認真研讀新課標,多聽老教師的課,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不斷地學習,琢磨,不斷地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從而不斷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精心設計課堂活動,注重實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