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作文經典【7篇】

來源:文萃谷 2.57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那什麼樣的古詩才是經典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古詩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詩作文經典【7篇】

古詩作文 篇1

夢醒時分,大地一片靜默。無數的寒冷與孤獨向我襲來,勤勞的太陽,我能再有一個夢嗎?在美夢中飛翔,飛向心靈的故鄉--盛世唐朝。感受,感受最美麗的精彩。

--題記

我愛盛唐,因為那兒有看也看不完的風景名勝;我愛唐朝,因為那兒有數也數不盡的奇珍異寶;我愛盛朝,因為那兒有説也説不完的功臣名將;我愛天朝,更因為那兒有最璀璨的文化財富--唐詩宋詞。

我讀李白,能讀到面對懷才不遇,與敬亭山戀戀不捨的'豪邁;品李白,能感悟在金陵酒肆中與友人忠貞不喻的友情;想李白,猜不透太白酒中陳釀的人間無常變化的逍遙......

李白,一位飄蕩在人間的仙。

還有一位才女李清照,娓娓動人,浪漫柔情。

她像一朵開在雪中的花。純潔高雅,還有一點點暗香浮動。"花自飄零水自流"是一縷縷憂傷扣打我的心扉。"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是一陣陣悲壯響徹我的心谷。"只恐溪頭蚱蜢舟,載不動,幾多愁。"又是怎樣一簾簾斷腸徘徊我的心懷。

最愛莫於稼軒與東坡的珠聯壁合!稼軒雖在官場上"醉裏挑燈看劍"的失意,也有"路轉溪橋忽見"的喜悦。蘇軾忍受"千里共嬋娟"的思念中也吟地出"日炎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的妙句。異曲同工,巧奪天工。如次大氣,如此其賢,今夫豈欲釋之乎?

文字如風,那麼詩詞就是那最涼爽的清風,迅速的撥開我們心中的烏雲;文字如雨,那麼詩詞就是那最纏綿的雨,輕輕地洗淨我們蒙灰的心靈,教會我們人生永恆的真諦!

當暮色漸藍,你那裏可是新月一灣?枕畔該有一段故事,一串夢幻?我們用心數着相逢的日子,聽風,總像你的手,在叩打門環。

古詩作文 篇2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這是古詩《秋夕》,描述異常美麗的景色,就是這一首美麗的故事,讓我對古詩如痴如醉。每當看到古詩,我都會無法自拔!

小時侯,,我和酷愛唐詩的奶奶整日聽她吟誦各種優美的,淒涼的等等古詩。久而久之在奶奶的薰陶之下,我也變得詩情畫意起來,情感豐富了起來。也常常會主動地讀起各色古詩。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一首古詩前兩句表達了農家的淳樸,待人友好的品質。後兩句寫了一個美麗的景色,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本來懷疑沒有了路,但忽然眼前一亮,柳樹繁茂陰濃,花朵嬌豔靚麗,又是一個美麗的村莊,猶如世外桃源,在後兩句,還藴藏着一個深刻的道理就是:在逆境中往往藴藏着無限希望,只要刻苦努力,勇於開拓,就會出現一個嶄新光明的'世界!古詩還能啟發我們。

古詩是畫與文字的結合,這樣就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陶冶我的情操,給我帶來了美的享受,更讓我沉迷於其中,幾乎古詩書不離手,我常常幻想,我如果是詩裏面的人,我的看法和情感會是怎樣,日子長久了,我變得多愁善感。

不管我是怎樣表達我對古詩的熱愛,總之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古詩詞我愛你!在你的身上我獲益良多,我不僅收穫了知識,更淨化了我的靈魂!

古詩作文 篇3

從古至今,感人肺腑的古詩不勝枚數,經典的詩詞似乎都會有被它感動的人為它吟詠賦畫,傳頌至今。而我就常常為這些詩詞所感動。我喜歡詩,因為它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更喜歡讀詩,因為它讓我感動。

每當我佇足於詩海,吮吸其精華時,我多麼渴望這一刻能夠停留下來,帶我走進那種豪情,那種婉約!

我欣賞豪情壯志,像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酒酣胸膽尚開張”,像曹操“老驥伏礪,志在千里”為統一全國的大志向。

我欣賞“小橋流水”,“古道西風瘦馬”那種愴然悲涼,欣賞“人比黃花瘦”的哀怨,雖不會“暫伴月將影”,但卻會“舉杯消愁愁更愁”!

我喜歡為國感傷!儘管沒有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氣度,也沒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心不二!但我卻會“十口心思,思國思家思社稷。”

我喜歡環遊林海,故知曉了“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騰王閣,領略了“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的黃鶴樓,見識了“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因為詩,我愛上了秋天,從而明白“我言秋日勝春朝”的含義,也同時為杜甫的茅廬“八月秋高怒號”而膽驚受怕,但“塞下秋來風景異”更讓我感到欣慰從容。

因為詩,我戀上了夏天,喜歡“映日荷花別樣紅”;我迷上了春天,“一枝紅杏出牆來”;更喜歡冬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有人説詩是死的,我告訴他“你並不懂詩”,真正理解詩的人,會説詩是活的,它猶如“為有源頭活水來”,有了源頭,才有了熱愛。詩又是朦朧的,“多少樓台煙雨中”正是它的意象。

正是因為有了詩,我的生活才有了色彩,我的淚水因此而流下,在詩中我看到了古人的心境,更讀懂了歷代王朝的興衰!

感動因詩而發,讀詩就是讀自己!在詩海中,我為心境感動,為自己感動!

古詩作文 篇4

高爾基説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不錯,書是我們成長的搖籃,而那些經典書籍,則是無法超越的傳奇。我們讀書,不僅僅是為了消遣時間表,更多的是要從中收穫知識與做人的道理。與《國小生必背古詩詞70首》結下不解之緣,成為良師益友,是在一年級時學校啟動誦讀經典的讀書活動時,我們誦讀的正好是《國小生必背古詩詞70首》。剛認識的時候,吸引我的是那古色古香的文字,那有着獨特韻味的句子,那別具匠心的詩篇,飽含着豐富細膩的情感,令我感覺到裏面藴涵了不少的哲理。

書拿到後,我便迫不及待地翻閲起來,在明亮的.燈光之下,我輕呤着書中的古詩詞:“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簡樸精煉的語句琅琅上口,它就像一支美妙動聽的樂曲使我沉醉其中……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慢慢地,在反覆的誦讀中,我學到了不少的人生哲理,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有這麼一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兩句詩詞是作者李紳對世人提出告誡:糧食來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以前,我有一個壞習慣,就是經常浪費糧食,飯菜還沒吃完就把它倒掉。

當我看過《憫農》這首詩後,我才真正醒悟過來,感受到農民勞動的艱辛和生活的艱難,我們碗裏盛的飯,一粒粒都是他們辛辛苦苦勞動得來的,至此以後,我改掉了浪費這個壞習慣。我除了從古詩詞中悟到生活上不能浪費外,我還從中得到了教育,譬如:“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句話的意思是:誰説那那短短的小草,能夠報答春天陽光送給的恩情呢?表達了詩人發自內心深處的情感,“兒女們的心意,又怎麼報答得了母親的恩情?”從中教導我們要常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孝順父母、尊敬師長、關愛別人、報答社會。常言説得好:“百善孝為先。”這雖是一句俗語,卻把一些人批評得無地自容。“孝”是什麼?是兒子揹着“老子”。如果你不孝,你還是兒子嗎?通過誦讀古詩詞,我還知道了做人要誠實、寬容、體諒別人;做事要清清白白……

讀過《國小生必背古詩詞70首》的我,從古詩詞中收穫的人生哲理將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地自我消化,自我體會,使我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美的薰陶,它們將伴隨着我成長,將成為我人生的航標。

古詩作文 篇5

作文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它是用來記錄生活中點點滴滴的一個工具。只要留心觀察,處處都是作文素材。“處處留心皆學問”,善於觀察,善於思考,鍛鍊思維活躍度,就能妙筆生花。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在生活中,美不止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是一次心靈與心靈之間的摩擦與碰撞。要帶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發現所有人、所有物都有美的一面。有一支善於描繪美的筆。光是觀察到美可遠遠不夠,還要善於用藝術的形式把它描繪在紙上。在描寫的時候,一定要抓住細節,多用修辭手法,在描寫人物的時候,更要多用細節描寫,這樣才能把人物形象描寫的淋漓盡致。

我愛他古典的氣息,愛他整齊的韻腳,他總是體現出那種中國特有的情趣,或柔情,或悲壯,或綿綿似水,或雄姿英發。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那琵琶錚錚的情景立即浮上我的心頭;“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那是豪爽的氣概,是詩人站在眾山之顛的壯志!

記得我剛接觸他,是在三歲,“鵝,鵝,鵝”被我讀了一遍又一遍,那時,我還不懂他,只會跟着外婆裝模作樣、搖頭晃腦地讀上幾句。外婆總對我説:“孩子,你要懂詩所表達的韻味,學會體會詩人的`情感。”我“哦”了一聲,繼續搖着腦袋,讀“鵝,鵝,鵝”。

等到我再大一些,大約在我五歲的時候吧,外婆已經教了我大約三百首唐詩了,我也大約能讀出那種意境了。所以當一年級寫作文的時候,別人都用“一定要好好學習啊!”來結尾,我則用“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來作結。

古詩詞的魅力不僅在於他整齊的韻腳,還在於詩人的感情。

“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做連理枝。”是詩人對愛情的追求;“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是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決心;“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是詩人對國破家亡的悔恨;“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是一國之君的孤獨和寂寞。

古詩永遠是中國古代一種獨特的藝術表達形式,也是我最最關心的事物,他是不該被丟棄的,他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他散發出無窮的魅力和獨特的氣息,這讓我愛上了他,古詩詞!

古詩作文 篇6

夕陽西下,天邊留下一抹殘存的晚霞,濃濃地糊在天邊。青山旁,有一個孤獨的小村子,靜靜地躺在大地上。村裏有幾間小房子,升起裊裊炊煙,與天邊的晚霞融為一體。一切都是那麼平凡,那麼安靜。村裏沒有大聲喧譁的人,沒有小販的吆喝聲。村口,有一棵幾百年的老樹,仍佇立在那裏,葉子被時光染黃,一片一片地離開老樹的手,撲向大地的懷抱。一隻烏鴉站在樹梢,梳理着羽毛。它不敢唱歌,怕打破了這片沉寂,驚嚇到在這小村裏安詳生活的人們。天空中忽然掠過一隻大雁,叫了幾聲,彷彿在説:"怎麼這裏這麼安靜?我的朋友們,你們在哪?是不是不在這兒呢?”回答它的`只是寧靜。它無奈地繼續向前飛去,逐漸成為一點黑影,越來越小。

山上樹木茂盛,一片綠色的海洋。在這綠色的海洋中,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給它圍上了一條“圍巾“。小河慢慢流淌着,帶走了夕陽投下的最後一點金暉。

天靜,地靜,村也靜。晚上,一片昏暗,只有村裏還有幾家燈火沒熄,成為黑暗中的守護者。天空中,月亮與星星也甜甜入睡了。

古詩作文 篇7

每每沉浸在空靈的詩行裏,就開始了尋山問水的旅行。在泛舟賞月的剎那,細聽最古樸最真切的聲音。

清澈的夜色裏,風中低喃“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些或深或淺的心跡交織成曉風殘月,勾勒出地老天荒;有聲音沾着霧氣,吟着“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清絕蕩盡時光塵埃。輕輕柔柔的聲音念着這些文字,或歡愉或哀傷或懷念或悲苦,不忍唐突了它的風雅美麗。

一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便道盡時代的幾多盛奢,一個自由在詩中的`風流才子,在歷史中走過。李白,你對月獨酌,卻“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光如華,清亮不似人間物,悠悠流轉人世俗塵,獨獨應了你的景;夜半飲酒愁更愁,卻又吟出“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塵世煙雲,你瀟灑走過。

你説是“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你吟“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你的幾許閒愁,江水難量,“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你留下愁思縷縷,情傷切切,暮雨入畫,將離愁繪入這紙深秋。“無言獨上高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女兒家心事也曾讓兩眉羞,女兒家的嬌羞與靈動也曾淋漓盡致的展現“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世事坎坷,物是人非後,“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易安,你也曾道出“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壯語,怎一女子,享盡這穿越百年的孤獨?

在柳堤河畔,或佇倚危樓,且吟一首小詩,且聽一曲清詞,“人間有味是清歡”,低吟淺唱,沉醉在唐風宋雨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