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讀後感的作文彙編7篇

來源:文萃谷 1.15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讀後感的作文彙編7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書店看到了《擁抱幸福的小熊》這本書,便隨手拿了起來。誰知這一拿我卻不願再放下來!

我把它買回家,就如飢似渴地讀起來。它的魅力非同凡響,我的眼淚都被引了出來。

小念在童年時代,家庭遭遇重大變故,變成了一個自閉的女孩。一次並非偶然的機會,林醫生送給小念一個泰迪熊和温暖的微笑,並告訴小念:“擁抱泰迪就是擁抱幸福!”經歷了許多磨難和通過小念的不懈努力,她最終擁有了很多很多的小熊,也擁有了很多很多的幸福。

這個故事真實感人,讀完時,我的淚水把書都濕一透了。

現實是殘酷的,父母的離異,親人病故,他人陷害,家境貧寒……讓人覺得幸福遙不可及,小熊看來是多麼地近,但實際卻是多麼遙遠,讓人永遠都追趕不上它的步伐。可是,小念做到了。她忍氣吞聲,受到挫折勇敢地去面對,去挑戰,去戰勝它。她像野火燒不盡的小草,向着太陽,勇敢地成長!因為她有一顆真誠、善良的心。

再看我們現在這些國小生,有多少不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多少不是温室裏的花朵,家裏的小公主小皇帝?碰到一點挫折便一蹶不振,這樣有怎能擁抱辛福的小熊呢?

我們如果想擁抱辛福的小熊,從現在開始就站起來吧!從現在堅強起來吧!讓我們一起去努力,去擁抱辛福的小熊吧!因為,辛福要努力才可以得到。不是嗎?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暑假中,拜讀了《我的作文教學革命》一書,從而認識了善於思考、勇於探索的管建鋼老師。從他對作文本質的理解中,可以感受到他漸離了傳統的“作文觀”,重朔起一種全新的“作文觀”:作文不再是和學生生命成長無關的純粹的寫作技能的訓練,而是是學生“生命的獨白”,和老師同學的“心靈對話”。 在這種生命化的“作文觀”的引領下, 管老師構建起“一個富有創造性的、有效的作文教學實驗”,構築了一套較為完備而又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學實驗系統。踐行了他的作文教學理念,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引發了一場作文教學革命。讀完此書,我彷彿看到了前進的方向,心中豁然開朗。我總結了管老師寫作教學中的幾個關鍵:

1、寫作教學的第一關鍵,是調動起學生的寫作慾望,這是凌駕於一切作文教學策略之上的策略。只要學生願意寫,想寫好,想以文字的方式來説話,他的作文能力就一定能在寫作實踐中得到長足發展,他的作文才氣和靈氣也遲早會有自悟自發的一天。作文這項“作業”不同於數學作業,以“數學”方式進行寫作教學註定要失敗。數學題,不管你想不想、願不願,總得一步步往下做,不管你心情怎樣,做出來就是做出來,做不出來就是做不出來,情緒對作業質量有影響,卻不大。作文這項“作業”,情緒對它的影響很大。你若覺得有話要説,你想寫,寫的時候就會充滿感情,會發出會心的微笑,會情不自禁地流淚。你如果覺得無話可説,不想寫,那麼,寫每一個句段的過程都是痛苦的,沒有內在自由與真實自我介入的寫作,收穫的只能是精神的折磨和痛苦。“我要寫”與“要我寫”,同樣作文一個小時,得失感受,天壤之別

2、寫作教學的第二關鍵是調動起學生的發表慾。沒有讀者的作品是沒有生命的作品:沒有讀者的寫作是沒有生命的寫作;沒有讀者的寫作教學是沒有生命的教學。寫作教學得不到根本突破的一大原因是,學生從來沒有體驗到作文作為“一種公眾的言説”給人帶來的自尊與自豪,精彩與激盪,要讓學生擁有一羣讀者,寫作教學就必須從“寫作是一種公眾的言説”的高度去認識和實踐;要讓學生擁有一羣讀者,就必須談到發表。“如果作文教學從一開始就不斷地強化學生的發表慾,這對於他們寫作上的成材必將大有助益。”“這種發表的意識,言語表現,言語上的自我實現的觀念,要先於寫作的行為技能深深根植於學生的大腦。” 福建師大的潘新和教授如是説。“一個合格的作文指導老師,不應該把力量都放在‘指導’學生如何寫作文上,他至少應當分出一半力量來,研究一下,如何‘發表’這些作文。”他以辦班級作文週報的方式進行作文革命,就是解決學生寫作的讀者意識、發表意識、精品意識,以及認識作文帶給人的自信和快樂,尊嚴和榮耀,就是要讓自己因“發表”而獲得的“尊嚴與榮耀”也給那些孩子們。説起“發表”在作文教學中的“地位”,管建剛老師認為發表就是對話,發表就是傾訴,發表是寫作的重要動力!甚至,在我看來,“發表”是他的教學手段與教學藝術精華之一,是他“作文革命”的基石,沒有對“發表”的心理的充分利用與激發,就沒有他的“作文革命”。

3、寫作教學的第三關鍵是國小生對寫作的興趣與熱情。 管老師認為:天生對寫作感興趣的學生,有,少有之“有”。絕大多數的國小生對寫作的興趣與熱情,不是來自寫作本身,而是來自教學的呈現方式。告別了傳統的教材,告別了傳統的大作文、小作文模式。但這種“告別”也不是漠視,而是一種基於建設的超越。每天,孩子們要寫一個“每日簡評”,聊聊數語,管老師説這是讓孩子們學會發表與積累。於是,到了星期天,就從“每日簡評”中選擇一個題材進行寫作,週一進行初選,週二終選,週三、週四輸入,週五出版,當然,每一個環節,學生們都會悉心地自動地去修改與推敲。而每週一,有一節“作文活動課”,課上,有“讓我呼喚你的名字”,那時,那些“發表”了作文的.孩子的姓名會迴盪在教室中,而這些名字的機會是給每一個孩子準備的,因為週報不同的版面有不同的投稿標準;有“佳作真精彩,看看又是誰”;也有從入選“佳作”中引伸出來的“訓練點”的教學……積分激勵、稿費發放、優先卡、才運卡……這裏有數不勝數的“妙招”,每個“妙招”的由來都是緣於問題的出現,所以,每個“妙招”中都藴含着理念的光澤。“讓作文成為多彩童年的翅膀,成為悠悠童年的見證,成為快樂童年的懷念。”

管老師的一套作文理論,恰恰是給予學生源源不斷的寫作動力,最大的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變成學生要寫作文、樂寫作文。原來作文有這麼大的魅力。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還要借鑑管老師的理論和做法,在作文教學之路上不斷探索!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那天老師給我們換了一本《草房子》我剛開始覺得這本書不好看,因為我不喜歡這一類書,可是我看着看着覺得越來越好看了,越來越精彩了。

當我剛開始讀的時候,就覺得這本書很好看,第一章的時候生動形象的突出了禿鶴的認真,調皮,愛炫耀,無私奉獻的精神。體現了桑桑愛炫耀,調皮搗蛋,異想天開,讓人意想不到的古怪行為。寫出了桑喬的做什麼事都要爭第一,愛出風頭,

我的第一章的感悟是做人不要什麼事都要爭第一,要謙虛,不要愛炫耀,要無私奉獻。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看了《雪豹悲歌》這篇小説,我沉思良久,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一隻雪豹的一生,一隻原本是家養後來被放生的雪豹的一生,轟轟烈烈的開始,悽悽慘慘的收尾。這是一首悲歌,一首不折不扣的悲歌,一首充滿了悔恨與遺憾的悲歌。

這首悲歌是這樣的:作者要將一隻牙口一歲半的小雪豹——雪妖放歸山林,並進行野化訓練。可小雪豹並不聽話,把獵物都嚇跑了,連續試了幾次都一樣。於是他採用使雪豹飢餓的方式來恢復它的野性,可也沒成功。後來雪豹與自己的媽媽重逢後,也是無濟於事。最後雪豹慘死在豺羣中。

這個故事使我想到:做人不應該自私、貪婪,否則就會釀成大禍。故事中的那隻雪豹就是這樣。如果他不是那麼自私,為了獨霸母愛,咬死自己的三個弟弟妹妹,它就可以繼續向母親學習捕獵知識,並且擁有母親的愛;如果他不是那麼貪婪,多次半路打劫豺的食物,它就不會慘死在豺羣之中。

這又使我想到了另外一個發人深思的故事。有個叫巴河姆的人,到草原去購買土地,賣地的人提出:誰出1000盧布,那麼他從日出到日落走過的路所圍成的土地都歸他。結果,貪得無厭的巴河姆累死在草原上了。巴河姆和小雪豹的悲慘結局,全因為“貪婪”二字所賜,是貪婪,將他們引入死亡的深淵。

《雪豹悲歌》告訴我們:做什麼事都不能貪婪和自私,一切要靠自己的勞動並和大家一起分享。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這次國慶假期,黃老師再次給我們一封信,讓我們帶回家給家長看。我先大致地看了一下,一看,這封信有試卷那麼大的紙正反兩面,而且密密麻麻的,沒有空白處。我被黃老師的認真和負責驚訝到了。我驚歎:黃老師竟然觀察得這麼仔細呀!

我回到家,等媽媽回來,馬上就把這第二封信給媽媽看,媽媽一聽黃老師又寫了一封信給她,連包都沒來得及放下,就從我手中接過這封信,開始細細地閲讀起來,邊看邊對我説:“兒子,黃老師真是一個敬業、負責、大愛的好老師呀!你看,這封信寫了這麼多,可以看出黃老師為你們這羣學生傾注了多少心血!”當看到信中黃老師表揚我了,臉上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喜悦之情。

媽媽看完後,被黃老師的認真和細心感動了。對我説:“老師把這封信寫好再打好排版出來要花多少功夫啊!孩子,你應該感到幸運,這是我見過的最優秀的老師!”

“不過——”,媽媽話鋒一轉,“你看一看黃老師對待學生的態度,再看一看你的學習態度,你認為你對得起黃老師嗎?”我啞口無言。我想:是呀,我的學習態度確實不好,對於學習,我沒有認真對待。

我一定要努力學習!我在心中暗下決心:就算為了黃老師,我也不能辜負她對我們的一番苦心,讓自己在學習、品德等各個方面都要更上一層樓!

讀後感的作文 篇6

糧食哺育的是人的身體,而書籍震撼的是人的靈魂!

書就是一艘非凡的戰艦,把我們帶到浩瀚的天地;書就是一匹飛馳在大草原上的駿馬,帶我們領略人世的真諦;書就是一隻到處“啃書”的耗子,讓知識隨着“啃書”源源不斷的流入我們的身體。而曾經擔任XX前衞話劇團副團長兼創作室主任的李心田筆下寫出的《兩個小八路》,更是讓我感受到了紅色主義的力量!

《兩個小八路》,聽聽這個名字就能夠知道故事的部分內容:兩個小孩子都參加了八路軍,都立志要為自己在一次又一次戰鬥中被日本鬼子殺害的親人們報仇。故事中的主人公孫大興和武建華燒了被敵人搶去的糧食、炸掉了鬼子剛修起來的炮樓、機警地混進城裏為八路軍取回了子彈......就是這兩個十三歲的小八路,一次又一次地幫助戰士們,他們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的小英雄!可是英雄最後也會有悲慘的結局,孫大興負傷被俘,在兇殘的敵人面前他堅貞不屈,最後,他將可惡的日本鬼子騙近了八路軍的埋伏圈,自己英勇犧牲。看到這裏,一直在我眼眶裏打轉的淚珠終於落了下來。

《兩個小八路》寫出瞭解放軍戰士們痛恨日本鬼子們的心情。而現在的我們是生活在沒有戰爭、和平的世界裏,在父母的呵護下,每天過着豐衣足食的美好生活。可是我們這個美好生活是誰創造出來的呢?我們的美好生活全是一位位革命烈士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鮮血,用自己的美好生活換來的呀!孫中山、章炳麟、陳天華、秋瑾、黃興、文天祥……許許多多革命人士參加了革命,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兩個小八路》中的兩位少年英雄,年紀輕輕,十幾歲就獻出了生命。他們機智、勇敢,使出渾身解數,完成了許多大人完成不了的艱鉅任務。他們的生命雖然短暫,但他們仍然會名垂千古、流芳百世!他們處處都值得我們學習!

讀後感的作文 篇7

“世人皆愛竹挺拔,可曉破土艱與難,對君更添竹根志,踏破征途萬重關。”這是一句描寫竹子性格的。今天我就看了《竹頌》這篇文章,讓我更加了解竹子那不平凡的氣質。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竹子高風亮節的品格。竹子是挺拔剛正的、是謙虛的、清高紮實的、又是無私的。它對人一無所求,卻給人極好的東西。為他人奉獻了自己的全部。這便是竹子的非凡氣質。

從古至今,竹子一直被人們與梅花、松樹並稱“歲寒三友”,主要取決於竹子堅韌的性格。竹子謙虛,中空外直,虛懷若谷,高風亮節;竹子清高,不論春夏秋冬,從不低頭,一身亮綠,笑傲嚴寒;竹子紮實,為了鑽出地面,就算是遍體鱗傷也在所不惜,紮下了根,再艱難的環境也挺過去;竹子是無私的,甘願奉獻自己,把全身有用的部分全部奉獻出來。正所謂“寧可食無竹,不可居無竹。”

大自然中有竹子的奉獻,我們人類也有像竹子那樣具有高貴品質的人。那是20xx年的冬天,北京市突降暴雪,一位60多歲的環衞工人王長榮,為了讓人們出行方便,連續參加除雪3整天,最後在除雪過程中突發腦出血,垂危。他的精神不正是竹子精神的真實寫照嗎?

“出世予人惠,捐軀亦自豪”。這便是竹子,那具有不平凡氣質的竹子!

我要向竹子學習,學習它優秀的品質,做一個正直、勇敢、堅毅的人。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