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的作文五篇

來源:文萃谷 2.6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後感的作文五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小王子》這部童話,最有印象的是“它是一本給成人看的兒童書籍”,“在他富有詩意的淡淡的哀愁中藴含着一整套的哲學思想”。這本給成人看的兒童童話包含着象徵好處,這些象徵看上去既明確又隱晦,因此就格外的美。我不知道這部閲讀率僅次於《聖經》的童話,它的魅力究竟在哪裏。於是,我的手中有了這本書。

説實話,我開始讀的時候,並沒覺得它怎樣的吸引人。但是,有一天我清晨醒來,突然腦海裏有一個小小的金黃色頭髮的小人,用他細小的聲音説:“勞駕——請給我畫一隻綿羊吧!”我在發奮地回想這種聲音,在一霎那間,明白了,小王子,已經在記憶中存在。這讓我再一次讀聖艾修伯裏的那些文字,這次的閲讀,我才漸漸地感受到了這部“唯一一部寫給大人看的童話,一則關於愛與職責的寓言”的奇蹟。

書一開始,就諷刺了缺乏想象力的大人們,“這些大人從來就不主動去了解任何事情;而對我們小孩來説,老是跟他們再三作解釋……”“於是,我就不會再跟他説什麼蟒蛇、原始森林或是星星了。我只會談他們能夠明白的事,譬如談談橋牌、高爾夫球、政治,還有領帶等等。這樣一來,這個人就會十分高興,一位遇到了一個通情達理善解人意的人。”而孩子們跟大人説:“我看到一棟漂亮的房子,它是用玫瑰花磚砌起來的,窗口有天竺葵,屋頂上有白鴿。”他們必須沒辦法想象那間房子的樣貌,你得説:“我看到一棟價值兩萬美金的房子。”他們必須會説:“那棟房子鐵定是美呆了。”聖艾修伯裏也許就是在成年人裏感到了孤獨,於是就透過小王子的眼睛來發現成年人的無事空忙,為了佔有財富,為了金錢權力學問等忘掉了自己生命的真正價值真正需要,失去了自己最可寶貴的童真和無邪,失去了寶貴的想象力和美感。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我們這幾天學了《一諾千金》這篇課文。《一諾千金》裏寫了兩件事。第一件事寫了一個男生因為要給母親買藥,所以借了“我”兩元錢,並保證五天之內歸還。之後,每天夜裏不辭辛苦的幫菜販推菜,終於在五天晚上實現了還錢的諾言。第二件事寫了“我”冒着大雨去車站接已經約好的朋友時,看到一對信守諾言的少年風雨無阻,如期相聚無比歡欣的場面,“我”卻因為朋友食言失望而歸。

我比較欣賞課文裏向作者借錢的男生和暴風雨中相會的少年,因為他們的身上奔騰着一種感人的一諾千金的嚴謹。我不喜歡作者的女友,因為她並不怎麼看重諾言,為自己找到開脱的理由。在我身邊也發生過這樣的事。市裏有一個校園杯歌詠比賽,我和三個同學報名了,並商量好星期日下午到我家練歌。我們也學課文裏的人説好風雨無阻,不見不散。他們分兩批到車站,第一批的兩個同學到了,我們就先不回家,繼續等另一個同學。可我們三個苦苦等了一個多小時也不見她來,最終我們罵着她不守信用回家了。剛到家我就接到同學的電話説她到站了,我忙去接她。終於沒讓我們失望,還是來了。我覺得她像那個男生,雖然晚了些,但也做到了一諾千金。我們要向她學習,不對嗎?我做女孩時曾遇上一個男生開口向我借錢,而且張口就是借兩元錢。在當時,這相當於我兩個月的零花錢。我有些猶豫,因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裏很窮。我的為難令男生難堪,他低下頭,説借錢有急用,又説保證五天內歸還。我不知道怎麼拒絕他,只得把錢借給了他。時間,一天天過去,到了第五天,男生竟沒有來上學。

整個白天,我都在心裏責怪他,罵他不守信用,惶惶忽忽地總想哭上一通。夜裏快要睡覺時我忽然聽到窗外有人叫我,打開窗,只見窗外站着那個男生。他的臉上淌着汗,緊緊攥着拳頭,啞着喉嚨説:“看我變戲法!”他把拳頭擱在窗台上,然後鬆開,手心裏開了花似的展開了兩元錢紙幣。我驚喜地叫起來,他也快活地笑了,彷彿我們共同完成了一件大事,讓一塊懸着的石頭落了地。他反覆説:“我是從旱橋奔過來的。”後來我才知道,他當時借錢是給患低血糖的母親買葡萄糖。為了如期歸還借款,他天天到北站下的旱橋幫菜家推車。到了第五天的拂曉,他終於攢足了兩元錢;乏極了,就倒在橋洞中,本想略睡一會兒,沒料到竟酣睡了一個白天和黃昏。醒來後他就開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這個少年為何十萬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這是我和那個男生惟一的一次交往,但是它給我留下的震撼卻是綿長深切的。以後再看到“優秀”、“守信用”之類的字眼,總會聯想到他,因為他身上奔騰着一種感人的一諾千金的嚴謹。

據説那個男生後來果然成就了一番事業,也許他早已忘記了我們相處的那一段,可我總覺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頭。去年秋天的一個傍晚,天降大雨,那是場罕見的傾盆大雨。我打着傘去車站接一個朋友。我們曾約定,風雨無阻。我在車站久等也沒見朋友露面,倒是看見一個少年,沒帶傘,抱着肩瑟瑟地站在車牌邊。我把傘伸過去,他感激地説謝謝,告訴我説,他在這兒等一個朋友。車一輛一輛開過,雨在傘邊形成一道道雨簾,天地間茫茫一片,怎麼也不見我們所盼望的人。我對少年説他們也許不會來了,可少年固執地搖搖頭。又來了一輛車,從車上跳下一個少年,無比歡欣地叫了一聲。傘下的少年一下子躥了出去,兩個人熱烈地擊掌問候,那份快樂是如此坦蕩無愧,相互的欣賞流淌在那一擊中,讓目睹那畫面的我感到一種靈魂的昇華。

我終於未能等到我的那份欣喜。我失望而歸,卻在家接到朋友的電話。她説雨實在太大,所以……我想説:約定時為何要説風雨無阻,完全可以説大雨取消;既然已説了風雨無阻,區區風雨又何足畏懼!不過,我什麼也沒説,只是輕輕地掛斷了電話。因為一個並不怎麼重諾言的人,她會找出一千條為自己開脱的理由;而我,更愛騰出時間想想那兩個相會在暴雨中的少年。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由於好奇,我接過她的身份證,那是一個富態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油碎的髮捲,整整齊齊地貼在頭上。淡淡的雙眉,彎在那一雙滿足的眼睛上,衣襟上還盤着一個蝴蝶花扣。

我將她的口袋裝滿一袋米。她抖動着兩片龜裂的嘴脣説道:“這怎麼好意思?您給我這麼多!這怎麼好意思!謝謝。太太,我不曉得怎麼説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着淚揹着一袋米走了。

臉上已經沒有三年前那種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黃牙,陰森森地笑着。用一種熟煉的討乞聲調高聲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賞一點吧!太太,做做好事,賞一點吧!”

  內容概括:

三年前,一個女人到作者家裏討一袋米,神情羞澀,話語間透出一股讀書人的尊嚴。三年後,作者再次遇到了她時,她已沒有了往日的羞澀,而是理直氣壯地向他人討要錢財,作者感慨:“人又少了一個!”。

  感悟:

我喜歡讀小説,欣賞作者的清詞麗句,更崇拜作者那獨特的構思。

最初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心中便生出一個疑問:“‘人又少了一個’_為什麼又少了一個?”一個獨特而新穎的題目深深地吸引了我,使讀者能夠往下閲讀。

帶着問題,文章的故事在眼前展開。通讀完全文,我不禁為作者的寫作思路和細緻的細節描寫介紹拍手叫好。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如“‘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點米。我的孩子餓得直哭!’她沒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紹下去:‘我也是大學畢業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內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證來。“這上面都寫着的,這是我以前的照片!”與“臉上已經沒有三年前那種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黃牙,陰森森地笑着。用一種熟煉的討乞聲調高聲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賞一點吧!太太,做做好事,賞一點吧!’”對比,“‘我只要米,不要錢。我不是叫花子,我是憑一雙手吃飯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開不了口,我走了好幾家,都説不出來,又退出來了!我怎麼到了這一天!’”與“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賞一點吧,太太,一角錢買個燒餅都不夠!’”對比,女人一前一後兩種截然不同的神色和語氣,對比鮮明,描繪了一個女人猶最初乞討時的羞澀,再到如今乞討的理直氣壯,很好地突出了中心。

讀到這,方才明白了作者這個巧妙題目的深刻寓意,“人有少了一個”,不是指又一個人失去了生命,而是指那個乞討的女人失去了做人的氣節和尊嚴,活着如同行屍走肉,毫無生氣。

文章以女人“那女人回進頭來,冷笑了一聲,然後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經認不得我了”結尾,將氣氛推向高潮,卻嘎然而止,給人無限聯想和感觸,內心不禁升起陣陣波瀾:為乞討女人的遭遇感到同情,為她喪失尊嚴拋棄氣節而感到可恥,可謂“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這樣一來,作者的寫作目的就達到了。作者深刻的思緒,動人的文筆,着實讓我佩服不已,讀後受益匪淺。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寒假裏,在温暖陽光的照耀下,我讀完了這本厚厚的《童年》,心裏突然有一種莫名的慚愧與懊悔,想到自己與高爾基生活得巨大懸殊。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動着我: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安安靜靜”的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為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樸實、深愛着阿廖沙的“小茨岡”(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儘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後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時給活活的壓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裏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常常為一些小事爭吵、鬥毆。。。。。。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裏,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想醜惡現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後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等等。阿廖沙從家人的一些“奇怪”的舉動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為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象的痛苦吧。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而打架鬥毆之類貪婪、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別。我們每天生活在蜜罐兒裏,被甜水泡着,被金燦燦的錢堆着。。。。。。我們是多麼幸福呀!我們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這讓大人麼操心就足夠了,還輪不到我們呢。

但擁有着這些,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為,在我們眼裏,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從現在考試,我們要自立起來,遇到困難時別隻想着這樣退縮,逃避或走捷徑,應該對自己有信心,人生中總有事或有人會令你痛苦甚至絕望,但我們應該要像一下作者是怎麼樣堅持的。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自古道:“民以食為天”、“民以居為安”、“民以生為計”。讀了《天大的小事》後給我最深的印象,乃“小事”堆積出了“天大的事”。

作者王力、王一男,堪稱觀察家。以觀察家的眼光和視角,發現了在我們身邊的“天大的小事”之不如意,善誘我們以民生為重,在建設城市、管理城市中,以它山之石琢自家之玉,提高全民素質。如地下車庫車位旁的“電源插座”、公寓郵件箱旁的“留言告示牌和垃圾廣告筐”、生活中少不了的“插座扣盒”等等,一些涉及民生的小事,反映了一個制度一種體制下的“大事”。套用一句我們時常掛在嘴邊的話:“以人為本”,而這些小事才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本原。

有比較才有鑑別,有鑑別才有超越。看了《天大的小事》,才知道其實在我們身邊的小事正在時刻演變成大事。橫道線前悲劇、不良食品侵蝕無故民眾、教條式的“素質教育”難敵肆虐的心魔,道德缺失後,即得利益成了唯一的信仰。我們到底該怎麼做?作者以行萬里路得到了比較,讀萬卷書得到了鑑別。那麼,我們,以至於我,是否也該如此做呢?答案是肯定的。只是行萬里路有難度,那就從讀萬卷書做起,投身到當前的全民讀書活動中,認真地去讀些書,認真地去想一些事,不讓自己的腦袋成空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