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對孔子説作文(通用7篇)

來源:文萃谷 3.16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想對孔子説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我想對孔子説作文(通用7篇)

我想對孔子説作文 篇1

孔子爺爺,一個被世人稱之為“聖人”的人。當我漸漸瞭解這位聖人的時候,我心裏有好多話想對孔子説。

孔子爺爺,你面對一個倫理道德滑坡,價值體系淪陷,極度動盪不安的時代,但是你主張仁、義、禮、智、信,温、良、恭、儉、讓,一生都致力於恢復周禮,施行仁政。你的追求與時代極不協調,但你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在嘲笑、冷遇、顛簸中堅守如一。你也是一個極其頂尖的教育家和文史達人,你刪詩書,定禮樂,在教學之餘做了大量繁瑣的編輯整理工作,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孔子爺爺,你的故事讓我懂得了許多。那時候,你常常與學生們一同討論問題,並解決各種難題。你鼓勵孩子培養好習慣、好品德,深入鑽研,還提出“學習時要時常複習。”你還教導同學“温習舊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知識。”學生們敬佩孔子教學耐心,可你謙遜地説:“學習而不覺滿足,教誨別人而不知疲倦,這些事情我做了多少?”也讓我知道了“温故而知新”,每次學完一節課時,要把前面複習一遍,就能學到新的知識。

孔子爺爺,你是全世界最有名的教師,由你的弟子們編撰的《論語》現在還風靡全球,更是一件值得中國驕傲的事情。我們這些學生一定會一直記住這些《論語》中您的尊尊教誨,並努力去身體力行,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我想對孔子説作文 篇2

老先生,相信您還不認識我吧,我叫竇銘澤,是温州市甌江國小的一名學子。

我很喜歡老先生的一些名言名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過而不改,是謂過矣。”“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老先生,您有弟子三千啊!一個人竟能教三千多人,真是厲害!您寫過一本《論語》,裏面的內容是您和您的學子之間的對話。我很喜歡這裏面的名言警句,能讓我感悟人生哲理。上面的這些句子,就是老先生您説的吧?

老先生,聽説您就是大名鼎鼎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吧?老先生,您能做到世界級的前十人,還能是第一,真是多不容易的事兒啊!您還被我們後人稱作是“萬世師表”、“至聖先師”,雖然這個你恐怕不知,但能獲得這樣的評價,真是讓人佩服!老先生,雖然您有很大的榮譽,但每個人都不能做到十全十美。您沒有做到人人平等,您説“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您也缺乏平民情懷,所以老先生,如果您能在這一方面進步一下,你就會是世界上所有婦孺皆知的大名人了!

老先生,您還真是名不虛傳!我們中國有用一些叫“孔子學堂”的學校來特地紀念你,您為後人所作的《論語》,總是代代相傳。

老先生,您真是太厲害了!咱們今天就聊到這兒吧,老先生再見!

我想對孔子説作文 篇3

孔老先生,你知道麼,可憐的我遲生兩千多年,無緣見你的真面目,更無法體驗你生存的環境。但是在我的夢境裏,你卻時時和我謀面,只見你粗布長衫,長鬚飄飄,行走在田野裏,偶爾遇見耕作的農民,你平和坦然,微微一笑是你送出的禮物;小橋流水,綠樹環繞,炊煙裊裊,那間茅屋就是你的家,幼稚的童音是天籟;這些美妙的畫面,讓我沉醉,我不願從夢中醒來。

我想生在你的時代,如果我有音樂的天賦,我希望自己灑脱地演奏周樂,我的演奏如能讓你陶醉,這是對我最大的讚揚。如果我是一個頑童,我希望做你的學生,我膽小時,你鼓勵我勇敢;我魯莽時,你提醒我謹慎;如果我是一個農民,我希望向你請教祭祀,有沒有鬼神,人的靈魂何在,人間的祭祀,能不能夠安慰離去的生命,當真有來世麼?來世你還做孔子麼?可惜,我生在二十一世紀,這些都是如果。

孔老先生,你為什麼那麼相信“仁”?你是否想讓所有的生命都平等,對一切都講究仁慈,你是用“仁”的標準去理解別人,去處理俗事,你也一定想讓你的子孫做一個仁義的人。

孔老先生,你為什麼要做教師呢?你是想讓天下的頑童都明事理,還是想你“仁”的準則流傳千古呀!現在,千千萬萬的兒童都上學了,無數的人認識“仁”字,但是,有很多人為了自我,不惜去傷害動物,殘殺同類,甚至弒父弒母,我不知道你知道這些是怎樣的感受,你是繼續宣揚“仁”,用富有哲理的故事,去喚醒那些自稱萬物之靈的“低等動物”呢,還是長歎三聲,不再登上講壇。

不管怎麼説,如果你生在當今,你一定是一個成功人士,你的名字傳遍大街小巷,你的模樣貼上廣告標牌。你會不會去搞個什麼話説“仁”的專題講座,你一定不會因為飢餓寒冷而抖抖索索,有數不清的財團經紀人圍着你,你不需要自己動手,就會財源滾滾來。這樣,你一定當一個慈善家,真正做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孔先生呀,孔先生,你生早了,我生遲了,好多都是假設,只有一樣是真實的,你是聖人,我就是一個想和你對話的中學生

我想對孔子説作文 篇4

你從兩千五百年前的戰火中起來,風塵僕僕。你從浩繁的書卷中走來,智慧而深沉。一路上,你經歷了中華民族的幾起幾落,你見證了儒學的世代變遷革新,你只是謹慎而恭敬地,拾起被人們遺忘在角落的小石礫,一絲不苟地把它們攢起來,等人們回過神來定晴一看,那已儼然是一串瑰麗的寶石,經歷了歲月積澱與錘鍊後大放異彩。

孔子我想對你説,你是一個真正的君子。你説:“君子固窮”。然而究竟又有幾個人能做到不貪圖安逸享受呢?粗食竟造就了一個對禮樂制度研究精細入微的你,冷水竟成就了一個以最熱忱的心關心着百姓疾苦的你。別人看到了一個深深憂慮着的痛苦的你,卻未嘗看到一個在最本真的生活中體驗自身的快樂的你。當歷史的浪潮淘盡風沙,我看到了一個自得其樂的你,“富貴”這一團美麗的浮雲,終成為過眼煙雲。誠然,貧窮並不快樂,但因富貴而快樂的快樂太短暫膚淺。智者所追求的是精神的富足與內心的強大,就像一條解凍了的小溪流,更清澈、更雋永、更沁人心脾。幾百年後的學士宋濂,亦在給鼓勵後生的文章中寫出了這樣的句子:“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這跨越時空的遙相呼應,是歷史給我們的驚喜,更是它給讀書人的些許暗示。懂得仰望天空的人,往往比守着大金庫的人更富有,他們早已擁有了整片蒼穹。

孔子我想對你説,你是一個真正的志士。就像和氏之璧一開始並不為人所接受一樣,你的政治之路充滿了艱辛。但你卻説:“沽之哉!沽之哉!我侍賈者也。”我彷彿看到了你迫不及待的神情,恨不能復興周禮。此刻的你,全然忘記了長淚、桀溺的嘲諷、接輿的高歌,你的眼裏,只有繁盛的東周盛世,你的手卻撫摸着現實中戰痕累累的瘡痍貧瘠的土地。理想太遙遠,可你從未停止追求;現實太殘酷,可你從未放棄改變。你用整整的一生,去譜寫了一首“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悲歌,再沒有什麼比這更悲壯了!再沒有什麼比這更動人了!“知其不可”是一種智者的清醒,“為之”是一種志士的信念。勇者不懼,是之謂也。於是歷史上出現了這樣一批人,他們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他們是真的猛士!

孔子我想對你説,你是一個真正的師者。弟子三千,賢者七十又二,從此“桃李滿天下”成為所有老師心中最崇高的一詞。而又是怎樣的人格魅力,才讓你的眾多弟子拋兒棄女,心甘情願地隨着你過顛沛流離的生活?或許那本並不算厚的《論語》就是最好的答案。

二千五百多年的塵世輪轉,滄海都早已變成桑田,但我知道你的那些精神永遠不會改變,你會繼續走下去,去滋養一代代中華兒女的精神,去淨化他們的靈魂,在浮躁喧囂的塵世中開闢一個清新的花園。

我想對孔子説作文 篇5

每當人們提起你,孔子,一位人人都稱之為“聖人”的人。每當人人都對孔子有不同的評價時,我也有些話想對孔子説。

孔子,年幼時父母就離開了你,你的人生從開頭就被一層陰雲籠罩着。你刻苦地鑽研周禮,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恢復周朝的禮樂制度。你身處於戰亂頻繁的亂世之中,即使是你那充滿仁愛的治國之方也只能被無情的現實吞噬。魯國是你的故鄉,而你卻因觸怒了三桓而不得不離開魯國過上流浪的生活。每到一個國家要實行你的仁政時,可命運總在捉弄你,你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絕,一次又一次陷入困難的境地。風霜吹打的不只是你的肉體,更吹打了你為恢復周禮而永不放棄的熾熱的心。當頭發已花白的你再次回到魯國,你的感受又怎能以幾滴淚水説清。

所以説,孔子,你是一個不幸的人。但你又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

你絕沒有屈服於任何一件困難上,你有一個人生最大的光榮,就是你敗了,能屢敗屢起,對於每次的跌倒而你能立刻站起來,每次墜地反像皮球一樣跳得更高,你用自信的笑臉迎接着挫折,命運讓你降生必有它的理由,你能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已經是一件很幸運的事了。你研究周禮,被周禮的禮樂制度深深吸引,便以此理想而不斷努力奮鬥。懷着如此崇高的理想活着,總比那些充滿野心的貴族要強,你被迫離開魯國説不定也是件好事,周遊列國使你豐富了自己的閲歷,當你疲憊困苦的時候,回頭一望,你並非一無所有,你還有一羣受你教誨的學生,這不也是一種幸福嗎?你教導他們以仁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你的思想不也接受了嗎?

孔子,你肯定不知道吧?你的思想被一代代的師師傳承至今。幾千年後,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國古代有個叫孔子的人,他主張以仁禮來治理天下,當時不被人重視的觀點現在已經深入人心,所以你也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

孔子,從你身上,我們感受到力的沉重,看到人生的輝煌。

孔子,你就像兀立在海邊的巖石,勇敢的迎接着海浪的.沖刷,幾經浪潮的打擊,可你還是如此坦然,如此挺拔。

孔子,我對你想説的話千言萬語也説不盡。幾千年後沒有你中國會是什麼樣的呢?誰也不會想到……

我想對孔子説作文 篇6

孔子,我不算你的膜拜者,也不是你的骨灰級粉絲,但是我仰慕你,因為你的許多想法令我心有慼慼焉。

你説“有志之士,無求生意害仁,有殺生以成仁”,這竟是説到了我的心坎。端詳着孔廟裏“大成至聖先師”那温而厲的神情,我總以為你就是這樣的有志之士。你還説過“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乍一聽還以為自己的耳朵有毛病,這像是大聖人説的話嗎?一直以為“以德報怨”是你的人生寫照,然而細觀你的言行舉止,深味你的名言警句,方知自己對你的誤解有多深!以德報怨為大德,非庸人能實行,強學之很容易畫虎不成反類犬,於是你提出了“以直報怨”這一頗具人情味的主張,比之偽道學來確是一大解放。但是,我還是要小小地糾正一下,“以直報怨”這話是不夠嚴謹的,行使起來還是要適度而行,你不是講過要實行中庸之道嗎?中庸之德為大德也。

你説你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我覺得此話雖樸素簡單,卻不失為人生真諦!你的志向是如此地真實温馨,這樣的語言穿透兩千年的歷史塵埃落在我的脣齒之間,讀來還是如此地令人感動。

我仰慕你,因為你的想法是如此地沾地氣,你的為人處世是如此地真性情,你的言談是如此地有風趣,儘管你腦門內陷,門牙豁開,鼻孔朝天。

我常常夢想着帶着一條於臘肉溯着歷史的河流而上把你尋找,只為能拜入你的門下親炙教誨。你對待學生就好像對待朋友和子女,在你與學生之間我看到了什麼叫做師生關係。伯牛身染惡疾,你竟然能夠冒着被傳染的危險去見他,並且還與他握手,這在親兄弟之間都是難得的啊。我不知道你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勇氣去握身患惡的學生的手,但我知道這就是學生拋妻別業緊跟着你周遊列國的原因之一吧!對於顏淵的早逝,你哭斷肝腸,以至於學生擔憂得對你説“子慟矣”,其實他們哪裏懂得你的苦楚,你的那句“不為夫人之為慟而誰為?”令我驚歎,因為在我的世界裏,好像沒有像你這樣因為學生的離去而如此傷心的老師。你見南子後面對子路的質問急紅脖頸對天發誓的可愛讓我忍俊不禁;你調笑子游割雞焉用牛刀卻換來榆木腦袋的學生一本正經的反問的尷尬讓我捧腹;你評價聰明多才的子貢是高級飯桶(瑚璉)讓我費解;你的課堂音樂聲悠揚,學生或坐或立,各抒已見,令我神往。我不知道你若是到了現在,看到如今的師生關係會作何感想,或許你會心寒,又或許,這也已在你的意料之中。

夫子,你曾憮然而歎:“鳥獸不可與同羣,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我讀出了你的悲涼、孤獨與堅毅。你想要實現你的禮樂治國藍圖,然而卻一次次失敗,以至於畏於匡時子路等人還責難過你。我知道這不是你的錯,錯就錯在你生在了一個錯誤的年代,一個與“仁愛”格格不入、相距甚遠的混戰時代,而你又是如此地理想主義。或許,甚至到如今,你那美好的、可憐的政治主張在許多人聽來也只是天方夜譚。我同情你,對於你的悲哀我也只能無可奈何,只能袖手旁觀。然而你那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毅力卻一次次深深地打動了我,我又對你敬佩至極。

孔子,對你我有許多許多話要説,然而又不知從何説起,就讓我為你深深地鞠上一躬吧。

我想對孔子説作文 篇7

孔子,我想對您説

孔子,我想對您説:我讀過您的許多名言:有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孔子,我想對您説:您名丘,字仲尼,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您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據説,您有三千多弟子,其中有七十二人名氣很大。您的弟子把您的言行記錄下來,編成《論語》。這本書對我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孔子,我想對您説:您受到了後人的尊敬。人們修建了孔子廟來紀念您。每到您的誕辰,您的故鄉山東曲阜都要舉辦孔子文化節,進行隆重的祭典活動。

孔子,您知道我是怎麼知道這些知識的嗎?告訴您吧,那些名言是我早知道的,其他的是我今天學習《孔子拜師》這一課收穫到的。通過學習這一課,我不僅知道了您的許多故事,還知道了您是那樣的謙虛,自己的知識已經那麼淵博了,還要離開家鄉去洛陽拜老子為師,還説“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孔子,我想對您説:我一定要記住您説話,“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孔子,我想對您説:我要向您學習,做一個懂禮貌、有學問的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