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通用15篇

來源:文萃谷 1.2W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通用15篇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

《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這是我第三次看了,國小,國中,高中都有不同的感悟。從最初僅僅領略合唱團美妙的聲音到現在對劇中每個角色都有不同的看法。影片中首先抓住我眼球的便是那個有5+3=53梗的佩皮諾,那個“塘底”中最乖巧孩子,那個每週六苦苦等待爸爸的孩子,那個全世界都告訴他現實卻依舊固執,那個整部影片不哭不鬧,只笑了兩次的他。在馬修先生給予的關愛與温暖中,發現已經離不開馬修先生。終於在那個星期六,等待到了盡頭。這應該是這部電影裏最好的結局吧。

一直以來,我都對蒙丹的存在感到奇怪,“塘底”的孩子最後都變好了,他為什麼還是充當着反面教材。讓我瞭解到蒙丹內心的,是當他被校長送回管訓中心時,回頭對馬修老師笑了一下,我開始思考那個笑容的意義。在最後蒙丹用一把火把輔導所燒了,但正好在馬修先生領着孩子們外出的時候。其實,蒙丹想要報復校長,卻不想傷害孩子和老師,所以等到那時才放火。所以即使一點點我也看到了蒙丹的良心,也許他或許被馬修先生感化了些,那個笑容,也許帶着祝福的意味吧……

整部影片中馬修先生用自己温暖的心感動了孩子。“人之初,性本善”沒有誰天生就是壞孩子,在他看來,這些孩子只不過是迷途的羔羊,需要一個人帶他們走出黑暗。校長的以暴制暴沒有使孩子發生絲毫的改變,馬修的循循善誘卻讓他們又了希望。影片中以校長為代表的制度和學生的矛盾發生了種種衝突,當馬修用心靈感化他們時,一切才發生了轉折。正是有了心靈的洗滌和靈魂的發現,教育才可以起航。孩子不僅需要愛還需要規矩。

本無天堂,本無地域,一切源於心。

誰也拒絕不開温暖和柔軟。

冬天總會過去,春天也會到來。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2

在看這個電影之前,我就問媽媽:“是不是這個班上的每一個學生都要去放牛呀”!媽媽笑着説:“你看了就知道啦!”。

在法國的一個感化院,主人公馬修是一個心地善良,尊重每個孩子的校監。當學生們唱着:“禿頭,你完蛋了”,馬修並沒有生氣,反而還糾正了他們的錯誤發音,並按他們的音高分成了低音,中音,高音,偷偷的組成了一個合唱團。其中有一個喜歡偷竊,經常闖禍的學生,他叫莫翰奇,馬修老師發現了他與眾不同的音樂天賦,在馬修老師的培養下,莫翰奇變了,他唱歌的時候眼神變得清澈而又自信,他的歌聲就像一隻百靈鳥那麼的優美動聽。

班上還有一個可愛的小男孩,他叫佩皮諾,他的父母已經在戰爭中死亡了,可是他還是堅信每個星期六他的父親會來接他,所以馬修老師特別的照顧他,讓他做助理,也成為了合唱團的一份子。

當馬修老師因為自私冷酷的校長而不得不離開學校時,當他傷心的走出校門時,一架架紙飛機從窗户飛下來,上面寫滿了同學們對馬修老師的感謝和不捨,當窗户上的一雙雙手和馬修老師揮舞再見時,我的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

這真是一個很感人的電影,如果學生們是千里馬,那馬修老師就是伯樂,他給了每個孩子新的希望,他們也長大成人,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我也會更認真的學習,為了自己心中的夢想!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3

《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沒有著名的演員,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只有一羣“問題”孩子,一個光頭老師,他用優美的音樂淨化孩子們的心靈,幫助他們成長。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1949年的法國鄉村,音樂家馬修到一所名叫“池塘之底”的寄宿學校當學監,這裏的學生大多是性格乖戾,從事過盜竊,父母管教不了的孩子。馬修發現校長以“緊閉、毆打、打掃學校”等手段管治這羣學生,還制定了“行動——反應”的校規。馬修想用音樂打開學生封閉的心靈。這當中,擁有天使的面孔,魔鬼的心靈的莫杭治最讓他頭疼。馬修的諄諄善誘漸漸把他的音樂天賦發掘了出來,幫助他改邪歸正。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馬修憑藉着寬廣的胸懷,去面對孩子們接二連三的惡作劇,當發現是郭邦偷的錢,並知道他用錢買熱氣球時,他沒有告訴校長,而是被他這毫無惡意的心靈震驚了,馬修的善良與愛,猶如一道陽光照進孩子們的心裏,照亮了他們晦澀的童年。當他讓他們敞開心扉去寫長大後的理想時,他看到的大多是“亡命奴、間諜、牛仔”之類的夢想,而他沒有告訴別人,只是悄悄的收下,並啟發他們發現自己心底的渴望,體現了他對他們的尊重;當馬修發現了莫杭治獨特的嗓音後,便給他單獨訓練,讓他進行獨唱,成為合唱團最空靈、純潔的聲音。體現了他善於發掘天賦,對孩子們抱有希望。

“世事不能絕對,有些事情總值得嘗試。永不輕言放棄,前方總有希望在等待。”這部電影中讓我感觸很深的一句話,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只要給予他陽光、土壤和水分,他就能迸發力量破土而出,成長為一顆樹、一顆草、抑或一顆花。而這些陽關、土壤、水分則是愛,是鼓勵、是尊重,是寬容……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4

就在上個星期,許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看完後我的心靈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也引發了我的無限思考。

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馬修到一家學校擔任級長,這個學校被成為池塘之底,這個學校由調皮的孩子,殘忍的校長,冷酷的教師,嚴厲的制度構成。馬修懷着一顆慈愛心對待這些孩子,第一次進課堂,皮包被調皮的孩子們拋來拋去,但在校長的責問下,他選擇了撒謊,庇護了孩子們。

而莫朗因關禁閉,沒能見到來探訪的媽媽,他撒謊説莫朗去看牙醫了,保全了孩子的自尊心,維護了孩子。馬修老師的撒謊不是軟弱,孩子們可以感受到他的真心,他的博愛。愛是會傳染的,馬修老師的博愛給孩子們的心裏種下了感恩的種子。當莫桑大叔叔回來的時候,孩子們雀躍着迎上去,孩子們開始慢慢學會表達自己的愛了。而且馬修還對學校殘忍的“行動—反應”制度非常痛恨。他熱愛音樂創作,他用愛心關懷孩子,在他的執着下,費盡心思組成了一個合唱團,為他們譜曲,用音樂引導他們的心靈。當然,最後的結果是音樂淨化了孩子的`心靈,也對他們的人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看完這部影片,我為勒山校長的粗暴殘忍而憤恨;為孩子們曾經不幸的遭遇而惋惜;為孩子們遇到馬修而慶幸;為馬修的善良真誠而感動;為皮比諾的執著堅守而歡欣。

看了這部影片,感動之餘,我也得到了深刻的啟示: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應該看到: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關鍵要看怎麼去挖掘,並且去教育,只有充分挖掘孩子的優點天賦潛能和愛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長起來。因此這部影片值得我們觀看,更值得我們品位味。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5

假期裏,我看了一部電影,叫做《放牛班的春天》。看完之後,感動至極,所以寫下這篇讀後感。下面,有我一一道來。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一天傍晚,莫翰奇小時候的同學貝比特來看望他。貝比特把馬修老師的日記給了他,日記講了:在一個男生寄宿學校裏,有一班問題學生。一名叫蒙斯特馬修的人來學校當老師。馬修老師認真教學生們,甚至組起了一支樂隊,得到了公爵夫人的認可。最終,因為一場大火,被勸退。院長因為體罰學生,也離職了。

我最感動的地方就是馬修老師教學生唱歌。馬修老師每天晚上,等到學生們睡熟了,開始寫歌,白天時教學生唱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馬修老是用自己的心,融化着每個學生心裏的一塊冰。他把自己的精力毫無保留的花費在學生身上。他用這樣的方法,一次一次消除着自己和每位學生之間的隔閡。他和學生很親密,還被當作親人。

還有一個情景我也很喜歡:馬修老師剛來到學校時,麥神父就被學生刺傷眼睛,院長就要關學生的禁閉。而馬修老師卻不體罰學生,只是想讓做壞事的同學自己承認,可見他費盡了多少

心思,想方設法的和同學友好相處。馬修老師還為學生,又一次寫起了歌。

我覺得馬修老師特別偉大,能為自己的學生付出一切。面對許多問兒童,他並沒有逃避責任和體罰他們。他就像一位英

雄,不顧自己,去幫助自己的學生。

這部電影十分好看,十分感人。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6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簡單的快樂,生命中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它的美麗:只要你心中有春天。不管被什麼壓制着,也同樣擁有春天般的種子在慢慢發芽。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天上的一顆星星,所以每個人都有發光的一面,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獨自的特點,是無法代替的。

教師可以造就一個人,同時也可以毀滅一個人,我們是師範生,所以作為心理委員我選擇在心理活動週上給同學們放這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因為這部電影把故事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放牛班"孩子們的無法無天但又被這種教育制度壓迫得可憐無助。孩子們是有愛玩的天性,但是教育制度不向着他們的趨勢發展,“春天”到了他們又得到了怎樣的希望呢?

故事主要講述了一位富有才華卻失敗的音樂家作為代課老師到去教書,其中親眼目睹了學校各項嚴厲的懲罰手段,管理制度。讓馬修產生了一種想改變學校管教制度的想法,他在樂譜上寫下了專門為孩子們譜寫的歌曲,試着用純淨的音樂喚回了管教們冰冷已久的心,讓他們的心重新換回希望。

影片是把這位校長與馬修對比起來刻畫的,他們的教育理念有着天壤之別,馬修利用孩子的天性,他們的愛好,用另一種方式去感化他們,讓他們真正學到很多,從心靈上去了解。馬修老師對孩子們的愛在於對每個孩子,他都堅持不拋棄不放棄,用音樂重造他們的靈魂,所以能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同事的認可。最後校長一敗塗地,這也無不體現着馬修教育理念是值得歌頌的。馬修老師之所以能夠得到孩子們的認可,能夠成功,是因為他付出了真愛,也可以説是用音樂讓孩子們快樂起來的,他的這種用心教育淨化了這羣放牛班學生的心靈,拯救了放牛班學生也擁有美好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7

沒有看過影片的內容介紹帶着疑問開始了觀看……

影片給我印象深刻的是主人翁馬修老師(一位落魄的音樂家)來到了一所問題孩子的學校(孩子都是被家人放棄管教,被老師貼上問題孩子標籤的孩子們),通過自己的教育方式關注、激勵、賞識、平等、尊重每一個孩子,孩子們在這位善良老師的言傳身教下都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變得沒有那麼叛逆、沒有那麼無可救藥!相反每個孩子神上都有閃光點,如:馬修老師讓每個孩子試唱低、高音的分配,就連最叛逆的孩子蒙丹也被發現是最好的中音。

讓每個孩子都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讓每個孩子都知道自己存在這個集體的意義讓他們都參與音樂表演中,孩子們得到賞識都很開心也很配合一起合唱。

他也非常關心孩子的生活,比如孩子們有很長時間沒有洗熱水澡了,他就去找校長反映,校長冷漠他就和別的老師一起想辦法解決了,這更像是一個父母對孩子的關愛!

在和唱團就要在伯爵夫人面前演出時,他故意冷落皮耶爾讓他承受一下挫折教育,合唱團不是離開他不行的,正式演出又給你孩子閃亮的機會,讓孩子校學會的感恩和珍惜!

反思我們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是否也這麼用心,用情,用愛在教我們的孩子,去了解我們的每一個孩子?説教不如做給孩子們看,繁星閃閃顆顆璀璨!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做為老師要給孩子犯錯改正的機會,並做正確的引導。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8

國慶期間,我看了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著名的指揮家因為母親的葬禮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遇到了兒時的同學,打開一本日記本,回憶起了以前的往事……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個調皮的學生因為惡作劇,刺傷了神父的眼睛,剛來學校做學監的馬修知道這件事情後,一開始想把惡作劇的那個孩子拎出來,關到禁閉室去。但在途中,看到校長狠狠地拎着一個孩子的耳朵把他拉到禁閉室裏去時,他又於心不忍了,於是決定和學生私下解決這件事。他對這個孩子説:“我可以不説出這件事是你做的,但在神父的眼睛沒有好之前,你必須一直當他的護理員,你願意嗎?”孩子立馬説道:“我願意!”看到這裏,我覺得這個馬修老師真好,如果換成別的老師,估計早就大發雷霆,還會喊這個學生的家長過來了呢!

還有一個場景也令我難以忘記:當後來成為指揮家的莫杭治因為辱罵院長而被關禁閉,釋放出來後罰做清潔工作,聽見馬修訓練他的同學們合唱,每天放學後獨自一個人偷偷在教室裏練習唱歌時,馬修發現後並沒有責怪他,而是給他“開小灶”……

看完這部電影,我知道了音樂或許可以改變一切,更敬佩馬修這樣的老師,用他善良而又寬容的胸懷愛護着那些在別人眼裏調皮搗蛋的孩子們。是他發現了孩子們的優點和潛能,並鼓勵孩子們擁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孩子們才茁壯地成長。

在我的眼裏,我們的班主任張老師就是像馬修一樣的老師,在班上孩子們調皮搗蛋犯錯的時候,她常常是耐心地詢問同學們犯錯的原因,並常常用幽默的語言來教導同學,既讓同學認識到錯誤,又不傷害他的自尊。想到這裏,我覺得我們班的同學真是很幸福啊!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9

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馬修到一家學校擔任學監,這個學校被成為池塘之底,這個學校由調皮的孩子,殘忍的校長,冷酷的教師,嚴厲的制度構成。馬修懷着一顆仁愛之心看待這些孩子,對學校殘忍的“行動—反應”制度深惡痛絕。他熱愛音樂創作,他用愛心關懷孩子,在他的執着下,費盡心思組成了一個合唱團,為他們譜曲,用音樂引導他們的心靈。當然,最後的結果是音樂淨化了孩子的心靈,也對他們的人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這部影片採用了倒敍的方式,當年合唱團中的領唱莫杭治後來成了指揮家(當然,他的成就是因為當年馬修發現了他在音樂方面的天賦),因為母親病逝回家的時候,當年合唱團的夥伴佩爾諾來找他,給了他一本馬修的日記。馬修在日記中記載了這感人的一切。佩爾諾當時是個孤兒,總在週六的時候等在大門口,希望父親會來接他。後來馬修被學校解僱了,當他要登上汽車的時候,佩爾諾一路奔跑趕來,要馬修帶他走,馬修先是拒絕,後來又不忍心,回來把佩爾諾帶走了。佩爾諾的執着是有道理的,那天正好是星期六。

看完這部影片,我為哈珊校長的粗暴殘忍而憤恨;為孩子們曾經不幸的遭遇而惋惜;為孩子們遇到馬修而慶幸;為馬修的善良真誠而感動;為杭莫治的改邪歸正而釋懷;為佩爾諾的執著堅守而歡欣。

我的記憶深處從此烙下了一個不可磨滅的情節:當馬修神情黯然地離開學校大門時,收到了曾經是頑劣甚至邪惡的學生在卡片上寫滿了的思念與祝福,那一雙雙揮舞着的手訴説着留戀與不捨,這一刻,馬修露出了幸福的笑臉;那一刻,我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0

這個寒假,我參加了濱江街道海東社區的一個活動,就是看《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為了讓我們懂得享受生活、發現身邊美好的東西。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在一所寄宿學校裏,有一堆淘氣的學生,他們喜歡搞惡作劇,可自從馬修老師來了以後,用音樂感化了他們,讓他們懂得了信任和感激。在這羣孩子中,有一位叫皮埃爾的男孩,以前因為喜歡偷竊,屢次逃學,可後來馬修老師發現他有音樂天賦,讓他去里昂音樂學院上學,使他成為了法國有名的音樂指揮家。

馬修老師是一個內心善良的小人物,在多年顛沛流離仍然無法在音樂上取得成就後,來到學校當老師,面對一羣無法無天的同學,選擇了用音樂來感化他們,在音樂的感召下,孩子們內心中陽光的一面慢慢呈現,但他最後卻被無能而殘暴的校長趕走。他對大家很好,允許我們犯錯,從不用粗暴的手法來對待我們的胡鬧,善於發現我們的優點與潛力,並且鼓勵我們,指導我們。

校長一直混在校長職位上只知道作威作福的混蛋。他時時刻刻都在將自己的權力運用到極致,在他的天地中,你只能選擇服從,不允許任何人挑戰他的權威。馬修老師剛到學校時,見面幾句話,就將他的性格暴露無遺,比如回話時候要加上校長大人。在他的世界,對自己有利的,就是好的,對自己有威脅的,那就是壞的。我們小心翼翼的生活着,防備他的“犯錯,處罰”原則,但是私下裏我們用最惡毒的語言攻擊他,偷他的錢,燒他的房。雖然這鬥爭是破壞,但是隻要能讓他焦頭爛額,大發雷霆,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就像剛上學時,我一直不愛唱歌,但姜老師反覆讓我們去聽,讓我們體會,終於讓我可以大膽去唱。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1

一位才華橫溢但懷才不遇的音樂家——馬修,來到“池塘之底”做一名學監。一個由“問題少年”組成的放牛班,再加上一個推崇以暴制暴教育的校長。馬修老師像是一個闖入者,悄悄改變着這個學校的教育方式。

他開始教那羣孩子唱歌,發掘着他們的潛力,美好的音樂打開着孩子們的心扉,組成一個合唱團,雖然有重重困難,但是馬修老師從未放棄,正是這份堅持,才會成就皮埃爾。馬修老師與校長的教育方式成了鮮明對比。

校長選擇的是完全放棄與學生交流,以暴力懲罰施壓。不分青紅皂白來制定學生的罪狀。而馬修老師樂於與孩子交流,理解孩子,善於發現學生的優點;對於孩子們的錯誤之處,不是責罰而是讓孩子知道自己所錯之處。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挖掘孩子們內在的潛能,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而不是以暴制暴。馬修老師也是如此做的,音樂成為了一把鑰匙,打開了放牛班孩子們的心門。

如果沒有馬修,佩皮諾只會是一個可憐的孤兒,不會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如果沒有馬修,皮埃爾依舊是一個問題少年,不會成為一個音樂家,如果沒有馬修,放牛班的孩子們也不會擁有春天。真正的教育,需要的帶着智慧的光芒和發自內心的關愛,去理解孩子,教會孩子對錯,發現自己的潛能。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2

電影中,合唱團的演出非常成功。正當校長哈珊假借馬修的功勞向公爵夫人邀功請賞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蒙丹為了報復哈珊點燃了學校,此時馬修與馬桑大叔卻帶着孩子們上山野餐,哈珊憤怒之下解僱了馬修,並且勒令所有孩子不得再與他見面。可是真情是任何事物所無法阻隔的,孩子們反鎖上門,從窗户上扔下一架架寫有姓名的紙飛機,送給馬修作留念。隨着一架架紙飛機盤旋而下,孩子們將手臂伸出窗外,奮力揮動,向馬修告別……

一直等待父母在星期六來接自己的孤兒佩皮諾,終於等來了馬修帶他離開這個監獄般的地方。佩皮諾的執著是正確的,他的等待最終迎來了圓滿的結局。馬修被解僱的這一天剛好是星期六。

"池塘之底"的沙貝、朗古盧瓦和馬桑大叔聯合起來揭發了哈珊虐待學生的事實,最終哈珊被辭退,而其他孩子們各奔東西。馬修繼續給別人上音樂課,這份對音樂的執著與熱愛一直持續到他去世。

結局是美好的,心底充溢着暖暖的感動,默默地為馬修,為這些孩子們祈禱、祝福,希望他們獲得幸福。他們的歌聲總是在耳畔久久迴盪,震撼着心靈。只要你仔細去聆聽,就會發現歌聲中充斥着滿滿的愛……

看完電影,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老師深深的影響着孩子的一生,就像影片裏那個最不被看好的孩子也是班裏最調皮的孩子,最後成了一名偉大的指揮家,就是因為有了老師的鼓勵和無盡的愛,才成就了這名指揮家。就是他這種無私的愛深深的打動了我。只要你用心去對待每一個孩子,他們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3

觀看這部影片讓我想起了《春風化雨》,都是講述在一個較為封閉的校園裏,一個追求自由民主的教師的到來打破了原有的規則,為學生帶去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受到了人性,自由的啟蒙,雖然最終帶來“春天”的老師離開了,但雨已經淋入了學生的心裏,開放的種子悄悄萌芽。

老師,這個代表教育的名詞被賦予了很多的責任,更多的是追求成績,名次,並美名其曰“人才”和“未來”。在我的印象中,我十分感恩的老師並不是讓我分數提升的,而是讓我感受到關懷,影響我思考的。育才只是教育中的一部分,育德才是長久影響。

“人之初,性本善”是一句口耳相傳的古語。人性本是善良的,沒有人天生就壞,智力也許會遺傳,但品德主要是後天培養。科學的人才影響經濟的發展,道德的人才推動思想的進步。而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佔據着一個人9到15年的時間,這十幾年的時間裏,學生塑造自己對世界的認知,對自我的認知。往往一個孩子的好壞是“被定義”的,從而“被影響”成為一個好孩子或者壞孩子。就比如一個著名的教育實驗,教育專家通過隨機抽選的方式抽取班級一部分同學列為“有潛力成為優秀的人”,一段時間後回訪發現這些學生因為受到了老師格外的關注和鼓勵真的變得更加優秀。在影片中,馬修對蕭老師説的一句話令我印象頗深:凡事你只看到邪惡的一面。我們有理由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天使。

也許學生的心裏有一道門,這道門上還掛了鎖,開放的心態,有效的溝通,平等的交流,有愛的心就是最好的鑰匙。如果做不到,起碼請不要用冷漠再加上一把鎖。我們要對自己所做的教育負責。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4

和很多動人的故事一樣,《放牛班的春天》是樸素而真誠的。“池塘之地”是一所再教育學校,裏面收納着傳統意義上的“問題學生”,裏面的大部分學生已經被家長放棄了。音樂老師馬修給孩子們組建一個合唱團,用音樂打開了孩子們的心靈,最終改變了孩子們和他自己的命運。我在享受美妙音樂的同時,也被故事的情節所觸動,這也讓我想到了自己的老師。

“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這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段話。與其説是馬修用音樂洗滌了孩子們的心靈,還不如説他是用愛沖刷了孩子心靈上的蒙塵。對於這些被拋棄的孩子,他們敏感脆弱。但愛是非常神奇的東西,這是他們這個年紀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如果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缺少了愛,那可能會是徒勞,沒有愛你就改變不了他們。馬修老師永愛改變了他們一個一個靈魂,他們中有的成為了偉大的指揮家,有的成為了普通人。

有人看了這部電影感慨道,“遇到馬修這樣的老師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是啊,默默無聞的老師到最後可能就泯沒於普通人當中。我記得劉佩慈在《鄉村教師》中寫道:“他一生中積累的那些知識,雖不是很多但是他很看重的,像一把發光的小珠子毫無保留地落在地上,發出一陣悦耳的叮噹聲,娃們像見到過年的糖果一樣搶那些小珠子,搶得摞成一堆……這幻想讓他有種幸福的感覺。”

老師是偉大的職業,不求功名利祿,教書育人,看着這些小苗不斷成長,心裏肯定會有別樣的感覺。幼苗們奮力發芽,終將都會張開花瓣,我在耳邊好像也聽到了花開的聲音。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5

今天我看完了“放牛班的春天”,講的是一所專門教育調皮學生的學校,這個學校的院長非常壞,只要一不遵守院規就要關,受罰,有一個學生叫皮埃爾他把麥神父的眼睛打傷了,麥神父住院了,皮埃爾被罰關、勞動一個月,這時學校來了一個新老師他叫馬修,他是一個音樂老師,有學生給他起外叫光頭老師,因為他的頭有的地方沒有頭髮,馬修老師要組建一個合唱團,但院長不同意,想盡了主意要馬修老師建合唱團,但還是沒有成功,突然有一天馬修老師發現正在受罰的學生皮埃爾在悄悄的練唱,並且他唱的很好,懲罰結束後皮埃爾也加入了合唱隊,他唱的非常動聽而且成為樂隊的主唱,院長解散合唱隊,但是馬修老師並沒有執行,而是悄悄的練唱,學校新來了一個很調皮的學生叫孟丹他不但不聽老師的話而且還做了更的事——放火燒了學校,原因是院長他偷了二十萬法郎把孟丹送到了局,但確實不是孟丹做的,孟丹為了報仇才放了火,而這時馬修老師正好帶着所有學生去山上捉迷藏了,所以沒有人受到,但院長還是把馬修老師了,馬修老師走的時候他的學生們都疊了紙飛機來給老師送別,紙飛機上都寫着學生們對老師的祝福,所有學生都唱起了馬修老師教他們的,給老師送別,在馬修老師要走的時候學院裏最小的一個孩子追來了,他是一個孤兒,他要馬修老師帶他走,一開始馬修老師不同意但後來還是同意了,最後院長也受到了懲罰他被了。

馬修老師用他的愛了這些學生,讓他們喜歡唱,改變了它們的性格,這部電影的主人公皮埃爾成為了一名著名的指揮家,這一切都是因為馬修老師的影響,改變了一個調皮孩子的命運,通過這個電影我知道了,每個人都是有天性的,而且我認為師愛是最偉大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