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以讀書作文四篇

來源:文萃谷 3.09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以讀書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以讀書作文四篇

以讀書作文 篇1

若是要談起我和書的故事,那可真是説也説不完。從小到大,從拼音讀本到雜誌,再到正式的“書”,我這一路走來都有“書”的陪伴。

我從很小就接觸書了——因我性格內向,沒什麼朋友。在家裏看見幾本帶字的書,為了打發無聊總是會翻開來看的——不過那可談不上“讀書”,充其量只是在“看”故事罷了。而因為看得入神而站得腿腳發麻也是常有的事。每每見我這樣,大人們總是要來逗我幾句:“小傢伙,長大了幹什麼啊?”而我總是要驕傲地昂首挺胸大聲回答“上大學!”在我看來,大學生才都是有真才實學的人,而且他們一定讀了很多很多的書——這也的確不假,只是那時我還不明白“讀書”其實比“看書”要辛苦得多罷了。

家裏的書翻來覆去也只有那幾本,可是隨着年歲漸長,我已經不再滿足於這小小的世界了。於是我開始試着找一切有字的東西來讀:報紙、雜誌、乃至是大街小巷裏隨處可見、五顏六色、字體各異的大小招牌,我常常為了這件事樂此不疲。

我在七歲的時候才得到一本真正屬於自己的書。那天爸爸給我帶了一本期刊回來,名字叫《兒童文學》,裏面全是新奇好玩的故事,一下子吸引了我。讓我第一次接觸到外面的新鮮事物,也使得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都在一遍又一遍津津有味地反覆翻閲它。這使我的印象猶為深刻。這本書我一直保留着,作為我擁有的第一份財產安靜地躺在我的書櫥裏。直到現在,每次只要我一打開這本書,都還能體會到當時得到它的那種激動喜悦、難以言喻的心情。同時它也使我意識到:一本好書,不僅是文字的沉澱,也還是情感的載體。

稍大一點,我迷上了兒童小説,像楊紅櫻、秦文君寫的,都很不錯。這些富有童趣的故事和充滿生活氣息的片段,總能時不時地勾起人的回憶。有時讀着讀着就好象借哆啦A夢的時光機回去逛了一圈,心裏總有些隱隱的感動。

還記得去年年初,爸爸帶我去市裏最大的圖書市場——新華書店“看”書。我記得很清楚,雨後初霽,天空中的陰霾還未散去,那家書店就座落在陰影之下。進去之後滿眼的書帶給我排山倒海般的衝擊,真實得令人無法相信。偌大的書店裏,隨處可見正在讀書的人。他們或站或坐,十分隨意。爸爸悄悄告訴我,在這裏看書,只要你不弄壞書,就算是看上一天也沒人管你。而我意外之餘更多的是興奮,我在書架間穿梭,像個守財奴一樣東摸摸西看看,細數着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書名,在一個個瑰麗奇幻的夢境裏來去自如。那種感覺有如久違重逢的老朋友再度相逢那樣地令人歡喜,卻又莫名的悲傷。

詩人臧克家説,那些把名字刻入石頭的人,名字腐朽得比屍身還快,而那些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卻被萬千人民刻在了心裏。刻在心裏,又是怎樣的一種境界?讀書又何嘗不是把一種知識、一種情結刻在了人們心裏嗎?任時光荏苒、年華老去,有些東西在記憶裏卻永遠不會褪色。這大概也是我迷戀書的真正原因。唯有知識是別人搶不走的。唯有書籍是永遠不會背叛你的。讀書是一種愛好、一種信仰、一種習慣。我愛書,我的書時時為我敞開着大門:它在我鬱悶時陪伴我;在我惱怒時安撫我;在我憂傷時慰藉我;在我痛苦時開導我。沒有誰能比它更博學、更博愛、更寬廣。我已認定它將是我的畢生好友。而書,又是讀不完的。朋友,如果人生在世不曾有書相伴,那又會多麼寂寞呀。

以讀書作文 篇2

莎士比亞曾説過:書籍是人類的營養品。這簡短的話語,正呼籲人們要讀書、讀好書。

在精彩的'世界裏,不少名人名言、古代詩句告誡、呼籲着我們走進書的世界裏吧!可是科技不斷髮展,孩子們着迷着電視裏的精彩。大大減少了愛看書的孩子們。我頭上的疑問又出現了:難道閲讀不是件喜悦的事嗎?我可以證明讀書真得很喜悦。

請你聽我慢慢道來:以前,我也不喜歡閲讀。因為,那些枯燥乏味的字使我的頭都大了。就在那一次,我喜歡上了閲讀。那天,媽媽把我“軟禁”在了書房,面對着枯燥的作業,我很厭煩。隨手拿起一本書看。起先,我有點不耐煩,後來我冷靜了下來又拿起來看。我感覺我就是書中的主角——年紀輕輕的小八路,為犧牲的戰士而傷心、為打了勝仗的連隊而高興……我覺得我已經融入到了書的大家庭裏,我忘了時間,忘了身邊的一切,只知道我是個抗日者……翻頁的聲音跟着時間,從我身邊流去。當我翻開了最後一頁時,眼睛瞟了一下鐘錶。呀!已經過去兩個小時了。我很驚訝,心想:咦?這麼快啊!我怎麼感覺只過了幾分鐘啊!難道我看書太投入了?我又驚又喜。

當然,我越來越喜歡看書了,閲讀成績也進不少。藉此,我要向孩子們呼籲:看書吧!它會讓你的世界變得五彩繽紛!請看書吧!

以讀書作文 篇3

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家人早已入睡,我卻躺在牀上捧着一本書看得津津有味,身旁的落地燈俯身陪伴着我。這就是所謂的“挑燈夜讀”吧!我在閲讀間隙,突發奇想,但沒過一會兒又被書中的情節所吸引,心無旁騖。此時已是夜深,四周傳來聲聲蟲鳴,愈顯靜寂。

“你在幹什麼,這麼晚了還不好好睡覺!”媽媽突如其來的一聲叫喚,讓我大吃一驚,書也驚得“啪”地一聲落在地上。“好好好,我馬上就睡”我一回神,馬上應聲躺下。媽媽不由分説地關上了燈,一路嘀咕着回到自己的卧室。

我眼前一片漆黑,本想靜心入睡。怎奈,腦子裏卻不停地回放着書中的情節,心裏更記掛着主人公的結局:根鳥到底有沒有找到那個開滿百合花的深谷,他找到紫煙了嗎?我輾轉反側,思緒翩躚,怎麼也睡不着。過了好一會兒,我終於決定還是偷偷開燈,把書看完再説。

為了防止媽媽再次突襲,我悄悄地下了牀,躡手躡腳地打開門,朝門外偷聽了一會兒,四下裏寂靜無聲,只有爸爸媽媽細微的呼吸聲,看來他們這次是真的睡着了。為了以防萬一,我又輕輕走到爸媽房間門口,查探了一會兒,依舊只聽到呼吸聲。終於放下心來的我,再次踮着腳一步一頓地回到自己房間,輕輕地關上門。這下可以放心大膽地看了,我心下一陣竊喜。

為了不發出聲響,我小心翼翼地捧起書來,將燈光調暗,沒過一會兒便沉醉書中,與主人公同悲同喜:時而壓着聲音偷笑,唯恐被父母聽見,但有時實在太過搞笑,只好躲在被子裏用手捂着嘴巴,笑夠了再鑽出被來大口呼氣,繼續閲讀。遇到悲傷的情節,我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傷感起來,眼淚不知何時出現在我的眼角,又順着臉頰滴到書上,那水滴之處,像一朵梅花,我擦擦眼淚,繼續跟隨主人公的腳步,去尋找美麗的百合花深谷。

就這麼讀着讀着,不知過了多久,我的眼睛像被膠水黏住似的,漸漸睜不開,朦朦朧朧地睡下,這一夜,我的夢中也出現了一片美麗的百合花深谷,根鳥和紫煙在花樹下歡快地談心……

“你昨晚又偷偷爬起來看書了,是不是?!”面對媽媽的怒喝,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心裏卻甚是歡喜,要知道這可是一次美妙的“竊讀”經歷呀!

以讀書作文 篇4

寒風簌簌敲窗,夜在滴滴答答的雨中前行,留着那夜色的心情與一本書或一頁紙相逢,陌生又熟悉,安心又誘惑。一書,一筆,坐聽風雨而懷抱寂靜;一思,一悟,散擁雪月而閲透人情。

世界之大,書籍之多,我們讀不完所有,只好盡己所能,讀自己需要的和喜歡的,即便這樣,也是杯水車薪,囊中羞澀。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人之一生,從垂髫小兒至垂垂老者,匆匆的人生旅途中,人們借佛之禪悟,喻為人生的三重境界。漫漫人生路,讀書與人生同在旅途,我不知道人的一生中,讀書能有幾種境界?也許是息息相通吧。

讀書之初,我們涉世未深,把目光看得很遠,可是腳步很淺,沒有能力和閲歷來讀懂他們,書還是書,人還是人;具備了一定的年齡和內力,通過文字的表層,似乎看到了另一個世界,如入桃花源,書中藏着山水,忘乎所以的時候開始迷惑、彷徨,中迷失,失去自我,書非書,人非人;洞察世事後的反璞歸真,誰又能集眾家與一家?自成一體的人畢竟不多,那應該是讀書到的最高境界。

馬德説:“讀書人的閲歷是一面鏡子,可以洞鑑書之矯情、偽情、濫情,可以體察書之虛勢、頹勢、做勢。故閲歷越深的人,眼光越挑剔,可讀之書越少。也因此,閲歷亦成了一條繩索,捆綁人之思想。從而使其拒絕了浪漫到瑰麗之書,幼稚到純真之書。”

我是彷徨的邊緣之人,我只知道,我是如何踩着它們,一個字一個字,像一葉葉小舟,穿山過水,抵達身體裏汩汩湧動卻又不知方向的祕密河流,如同《桃花源記》中的武陵捕魚人,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指尖輕翻書頁,時間是在落英繽紛的字裏行間悠閒踱過的,我聽到隔壁那個高三的孩子上樓了,他每晚下晚自習都很晚,到家時一般都在十一點一刻左右,估計十一點才下課的。聽他開門,關門,啪嗒一聲,門重重地合上,心裏想,都臘月二十七了,大街小巷都湧動着濃濃的年味,而老師還在帶着這些孩子們心無旁騖,夜以繼日地寒窗苦讀。自古燈下功名皆苦求,不説懸樑刺股,鑿壁偷光,要想考入理想大學之門,不晝耕夜讀,勤學善思,那就等着千軍萬馬把你踏在腳下,任人宰割吧!

想起我會考那年,也是這樣的,老師日夜給我們念緊箍咒,做足思想工作,使我們不得不把時間系在弦上,朝朝暮暮在發弓,整日處於高度備戰的狀態。寒假自不用説,分秒必爭的時段,肯定是在校補課了。雖説我們早有心理準備,卻不是心甘情願,被老師勒在教室,在那個貧乏而又落後的年代,一年到頭就盼着過年,有好吃的,有好玩的,對過年無限憧憬和嚮往,還有心思學習嗎?

每日放學,我們踏着高低不平的鄉村小路,如箭一般往家飛奔。一路上,我們聞足了各種香味,有張家剛剛出鍋的豆腐壓在外面的小桌面上,一陣陣豆腦的清香;有李家做糙米糖、花生糖等熬糖稀的蜜糖味兒;有趙家柴火旺旺地燒着大鍋,熬一鍋的熱油,炸着各種小吃的味道;還有好多好多的美味一股腦兒地往我們空空的腹內鑽,更讓我們飢腸轆轆,飢寒交困。我們只得繞道,沿着江邊的小道嬉耍,一邊還在大發惱騷,罵老師的無情與急功近利,罵書本的可恨,罵考試的殘酷,還要罵那些誘惑人的美味。

過年的時候,九年級和高三的學生假期只有六天,年前和年後各三天。年前,那些濃濃的美味和書本的寡淡劇烈對抗,年後,過大年熱鬧的氛圍和獨處一隅清淨的課堂無形對峙,這些都造成了我們心裏巨大的落差,憤懣之心,怠慢之形,皆現於臉上。懵懂的少年哪裏知道老師的良苦用心,哪裏知道前程還要在此一搏?只知道羨慕那些校門之外的孩子,可以走親戚,拿紅包,玩撲克,鬥骰子,他們是多麼自由,多麼快樂哦!

那時把讀書當做可恨可惱之事,也可以説是不矯情,不偽情。純真稚拙,是少年擁有的自然心態,如同春日竹林,疏影橫斜、挺拔蒼翠都是自然的,無須雕琢,葱蘢的時光,無邪的年華。

現在,每每想着當時苦讀的情景,都覺得當下每分每秒都是奢侈的,快樂的!成長的路上,煎熬和磨鍊是必備的,可是,我看着高三的孩子又揹着沉重的書包,步履匆匆,我仍然覺得這世上寒窗最苦,學子最苦。學習,是一件最值得人尊敬的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