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書香,潤澤心靈的四年級作文

來源:文萃谷 2.07W

近幾天,我和孩子接受着孔子對我們心靈的洗禮,聆聽於丹老師的《論語》心得,心中蕩然開朗。

閲讀書香,潤澤心靈的四年級作文

當我們讀到關於處世之道時,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以直報德,以德報德。”

他的意思是不要用一種怨恨去面對另外的不道德,不要讓這個世界成為惡性循環;以德報怨同樣不可取,用不值得的仁厚去面對有負於你的人和事這是人生的浪費;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坦然面對這一切。

我問孩子:“你是怎樣理解的?”兒子説:“比如,同學在寫作業時,筆突然沒有墨水了,他想向同桌借一支筆用,結果同桌想起自己以前考試時曾向他借過筆,他都不讓用,現在也不借給他用。這就是‘以怨報怨’;如果一個曾傷害過你的同學現在需要幫助時,你伸出援助之手給他解了圍,這就是“以德報怨”。在寫作業時,看到同學沒有筆用,於是就拿出自己的備用的筆讓同學用。這就是“以直報德”;還有,同學在考試時突然筆沒水了,你想到同學曾經幫助過你,於是,便拿出你備用的筆讓他用。這就是“以德報德。”我説:“噢!我也明白了,孔夫子告訴我們: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華,留在最應該用的地方。在助人為樂方面,應該幫助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

我也給孩子講了我上午遇到的事:上午我見到樓上的叔叔抱着他家的寶寶,有個小妹妹想抱抱小弟弟,小妹妹抱着小弟弟,那個叔叔還用手在下邊託着小弟弟,生怕小弟弟摔下來,這是父母的愛;但小妹妹不到兩分鐘就跑去玩兒盪鞦韆,她的媽媽拉着她不讓去,怕她不小心摔着了,小妹妹掙脱媽媽的手,跑去就當上鞦韆了,並且安然無恙。我想:孩子需要大人關照時,我們一定竭盡全力保護孩子,一旦孩子有自理能力時,該放手時就得放手,如果父母管得太多,肯定會招致孩子的反感。”兒子也很贊同我的看法。對!這就是我們怎麼把握好一個“度”。

也許我們從於丹老師講的小故事中能找到更多的東西。《豪豬的哲學》有一羣豪豬,身上長滿尖利的刺,大家擠在一起取暖過冬。它們老實不知道大家應該保持一種什麼樣的距離才最好,離得稍微遠些,互相借不着熱氣,於是就又開始往一起湊湊;一旦湊近了,尖利的'刺就彼此扎着身體了,就又開始疏離;離得遠了,大家又覺得寒冷……經過很多次磨合以後,豪豬們才終於找到了一個最恰如其分的距離,那就是在彼此不傷害的前提下,保持着羣體的温暖。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想和諧相處,無論是對朋友還是對親人,都應該把握一個分寸,適度最好。孩子説:“我覺得這個故事還有倆個感點,第一、敢於嘗試。如果豪豬第一次被扎,他們有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念頭,它們就不會得到温暖;第二、堅持不懈。豪豬離了聚,聚了離,不厭其煩的感受着、體驗着,最終找到了感覺。”我表揚孩子動腦筋了。這就是孩子,他的視覺有時候和大人的不同。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其實是用樸素而簡短的對話揭示出博大精深的道理。它穿越兩千五百年的歷史指導和影響着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獲取心靈的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我和孩子還在慢慢的品味,汲取其知識的營養來潤澤我們的心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