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瞭解的春節習俗作文

來源:文萃谷 3.16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所瞭解的春節習俗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所瞭解的春節習俗作文

我所瞭解的春節習俗作文1

春節的習俗可多了!有貼春聯、貼“福”字、剪窗花等等。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添加喜慶氣氛。

春聯的種類很多,根據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等。“門心”貼在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在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在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在相應的地方。

去年的春節我們家還貼了一個倒“福”字呢。春節貼“福”字,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嚮往和祝願“福氣”、“福運”,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

“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説。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

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説:“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春節的習俗五花八門,豐富多彩,我真盼望春節能早日到來!

我所瞭解的春節習俗作文2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也是最熱鬧的一個古老節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七年級,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為高潮。

今年,一到農曆12月27日,媽媽就帶我上街買鞭炮和對聯。

我們來到街上,媽媽拉着我走啊,走啊。我看到了許許多多整整齊齊的鞭炮和對聯,一轉頭,看見我去年買的幾種對聯,我拉拉媽媽的手説:“媽媽買。”媽媽就帶我來到那一問店中,我挑了幾種説:“媽媽,這些各買一盒。”媽媽親切地對我説:“好!”然後我們付了錢,我們拿着東西,又來到裏面買白菜、花菜、空心菜、雞、鴨、魚、肉等主食,我們跑了好幾趟,終於把年貨全買齊了。

大年三十下午,爸爸已經準備好漿糊貼對聯了,我就和爸爸拿着對聯來到大門下,爸爸把漿糊塗在門牆上,我們急忙把對聯貼了上去。

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吃團圓飯,我們也不例外,我們一家子團聚在桌子邊,一起吃團圓飯,喝團圓湯,歡迎新的一年到來,媽媽一邊吃一邊吩咐我説:“不能打破東西,也不能説”壞話,呀!

到了七年級,早上吃了一碗熱呼呼的面線糊和甜雞蛋,爸爸媽媽和我來到爸爸媽媽、叔叔阿姨、外公外婆家拜年,人人都説我“長高了,懂事了,學習進步了。”

每個人都給我紅包,我對他們説:“恭喜發財,新年快樂。”

正月十五的時候,我們這裏就不像北方那麼熱鬧了,只是吃“狀元圓”而已,可是,聽説世紀公園、泉州公園晚上卻是燈火通明,一眼望去,都能看見幾百盞燈來,要是我能親眼一見,那就太好了。

春節,每年都只有那麼一次,真是令人回味啊!

我所瞭解的春節習俗作文3

我的家鄉在渦陽,都説:“老子故里,道德之鄉。”如果你來到這裏,也會覺得名副其實。家鄉春節的風俗也是非常豐富多彩的。

我家鄉的大年三十別有一番風趣。大年三十的時候,我們一家是非常清閒的,媽媽就去菜市場採購年貨,我呢也是在家裏待着。等了許久後,媽媽回來了,買了那麼多東西。晚上,開始包餃子了,我迫不及待地洗了手,然後就幫媽媽包餃子了,包好餃子後,我們便把包好的餃子先拿出一部分吃,再把那一大部分放進冰箱裏。

吃過飯後,媽媽帶我去紫光公園看燈展了。我也非常的興奮。到了紫光公園,我看到那裏人山人海,各種各樣的花燈使我眼花繚亂。它們的顏色也是五彩繽紛。每一個花燈的樣子都是栩栩如生,在那裏玩了一會就要回家了,我戀戀不捨地和那漂亮的花燈告了別。

大年七年級時,我很早起了牀,吃過早飯後,就可以要壓歲錢了。媽媽坐在板凳上,我給媽媽磕了頭拿到了壓歲錢。媽媽樂呵呵的,我的心裏也是美滋滋的,因為我家親戚很多,所以到了親戚家裏又拿到了許多壓歲錢,我也很開心,有那麼多壓歲錢,我可以成為一個“小富翁”了。

正月十五時,是要吃元宵的,我們全家坐在電視旁,吃着元宵看着元宵晚會,全家人團團圓圓的,我也特別開心的。過了元宵節,春節才結束。

家鄉的春節可真熱鬧,習俗也非常非常有趣豐富。因為現在的民俗、風俗逐漸被淡忘,所以我們這一代人要記憶和傳承,不能讓民風習俗失傳。

我所瞭解的春節習俗作文4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春節,家家户户都會團聚在一起,一起過這個節日。在中國,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習俗。

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很多,最具代表性的説法是春節有虞舜時期興起。公元前20xx多年的一天,舜既天子之位,帶領着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説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在我的家鄉,有一個這樣的傳説。傳説在遠古時期,有一種野獸叫“年”,它長得十分猙獰,生性兇殘,每到過年的這一天晚上,它都會下山禍害百姓,於是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躲到山上去。一年上山途中遇到一個老人,這個老人是神仙變的,老人問他們原因,人們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老人,老人説年它怕紅色和巨大的響聲。於是人們就在門口貼紅色的紙,然後敲鑼打鼓,放炮竹,年獸看到了這場景就逃回山上了。雖然年獸從此不再下山禍害百姓了,但人們還是把這一習俗留了下來。在年二十四的那一天,人們就貼對聯。

在小年過後人們就開始了過年的準備,大掃除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買年貨。

最熱鬧的還屬過年的除夕了,吃完年夜飯以後,大人們就圍在火爐邊聊天,小孩們則在門外開心地放着煙花。人們熬夜守歲,十二點整還要放炮竹。

七年級之後,龍燈花鼓就敲了起來了,耍龍的那是家家躥啊!耍龍的在每一家門前都會耍出不一樣的花樣,收紅包時,有的主家把紅包掛在高高的屋樑上,那耍龍的人疊羅漢一樣,疊得十分高,最上面那一個人順手一拿就到手了。到了元宵節,春節就慢慢地結束了,耍龍的也是飛快地從每一家飛奔而過。

我喜歡春節,這個熱鬧又愉快的日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