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管理的新模式

來源:文萃谷 3.72K

隨着20世紀末網絡和信息技術的出現和迅猛發展,智慧資本取代金融資本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最主要動力。人類社會已從工業經濟時代跨入知識經濟時代。

現代企業管理的新模式

  一、知識經濟的特徵

知識經濟與傳統經濟形態相比較,它具有如下特徵:首先,知識經濟是一種可持續性經濟,它以網絡和信息技術為依託,以知識、信息的生產、存儲、使用和消費為投入的主要資源,與其他稀缺資源不同,知識和信息可以被人們共享,並且在使用中不會被消耗反而能增加。第二,知識產品呈爆炸性增長。據統計,目前世界上每小時就有20項發明誕生,每年增加的信息量達800億條,而且基礎研究嚮應用轉化的週期日趨縮短。信息尤其是知識,正日益廣泛和深刻地影響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第三,知識經濟是全球一體化的經濟,地域對其影響逐漸減小,資源、產品、服務乃至市場日趨全球化。知識經濟時代的生產方式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採取小批量、多品種、高效率的分散性生產為主。第四,知識創造的價值大小依賴其使用環境,同樣一則信息給不同人在不同時間帶來不同的價值。因此,知識經濟更強調人力資源的作用。在企業間商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如何實現企業員工最大限度的經驗交流和知識共享,如何將隱性知識挖掘出來為決策服務,已成為企業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傳統信息管理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信息管理是通過資源的配置來有效滿足信息需求,它側重對編碼信息的管理,而忽視對非編碼信息載體――人的管理。信息(如實踐經驗)的很大一部分都存儲在員工的頭腦中,而這些能夠提供決策支持的有用信息,即知識對現代企業的發展尤為重要。同時,傳統信息管理偏重於對信息進行收集、存儲、管理和傳遞等機械管理,忽視對信息的深層次加工以提供決策支持。知識經濟時代是信息急劇膨脹的時代,如何從海量信息中獲取知識才是現代企業信息管理的目標。另外,傳統信息管理重視信息的提供而忽視信息的流動與共享,導致企業中大量信息都分散保存在員工頭腦中,形成一個個分散的“信息孤島”。總之,傳統信息管理模式的不足之處已日趨顯露,現代網絡和信息技術對企業信息管理提出新挑戰。

  三、企業現代管理新模式

企業知識管理作為信息管理的延伸和發展,是20世紀90年代末興起的。企業知識管理是以計算機、網絡和信息技術為依託,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和創新能力,使企業最大程度實現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共享,為企業的決策支持提供新途徑。知識管理的目標就是力圖將最恰當的信息,在最恰當的時間傳遞給最恰當的人,以便他們作出最恰當的決策。現代企業知識管理的基本職能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1、知識發現

隨着網絡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大規模數據庫不斷增加,人們對數據庫的應用已不滿足於對數據庫的檢索,因為海量的信息勢必超過人們的處理能力,反而使人們感到知識匱乏。而充分挖掘數據庫中帶有結論性的有用信息,才是現代企業在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立於不敗之地的有力保障。知識發現過程一般可分為三個步驟:數據選取、知識提取和解釋評價。首先按照一定的目標在數據庫或數據倉庫中選取目標數據,並考慮樣本數據的充分性和自由度,然後對所選取的目標數據進行進一步整理和預處理,消除“噪聲”或去掉無用的數據,再對數據進行一定的降維和轉換。所謂降維指在考慮了數據的不變表示或發現了數據的不變表示的情況下,減少變量的實際數目,並設法將數據轉換到一個更易找到解的空間上。轉換的方法包括以期望的方式組織數據,把一種類型的數據轉換為另一種類型,或者是對數據的屬性用數學算式或邏輯算式進行轉換。然後,選擇合適的數據挖掘算法,抽取感興趣的信息,並以特定的形式挖掘期望的模型或與模型相匹配的數據集合。最後,通過可視化技術幫助用户或完全依賴用户評價數據挖掘的.結果,並進行反饋較正,如重選目標數據,採用其他數據挖掘算法等。

2、知識共享。

知識經濟時代正在跨越文化界限,改變人們陳舊的心態,即擁有信息比共享信息更有價值的老觀念。企業每時每刻都產生大量信息,既有存在於物質載體上的信息,又有存儲於人腦中的信息。根據國外企業大量競爭情報工作實踐所作的統計分析表明,高達80%的信息藴藏在企業內部,因此以物質為本的管理應轉化為以人為本的管理。傳統的信息管理中信息工作是由各職能部門,即生產、計劃、供銷、財務和人事等部門監管,各部門依自己的需要自行收集、處理信息,為各自的目標服務,難以形成綜合性戰略信息,而知識管理強調的是信息共享和企業內部的通信協作。由於產品和服務極大豐富,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產品的開發週期縮短,個性化服務日趨重要,這就要求產品的研究、開發和生產需要市場部門、開發部門和生產部門的相互協作,共同尋找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因此,企業應該創造一個公平、透明、互信、寬鬆的文化氛圍,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合作性和協調性。另外,通過知識的共享企業還能使取得的經驗儘可能得到共享,減少重複性工作,縮短員工培訓學習的時間。

3、知識的傳遞和利用。

企業內部網、國際互聯網和企業外部網為企業知識的傳遞與利用提供了通信基礎,使企業的經營運作方式將發生重大變革。企業通過internet可以方便快捷地訪問internet上的資源,也可以將自己的信息發佈在網頁上,使企業能更加緊密地跟蹤環境變化和市場態勢,及時獲取和利用最新知識;企業通過內部網和內部的電子郵件系統實現內部的通信和協作,進行信息、文件以及圖文資料的傳遞,把原本分佈在各部門獨立的計算機上的信息進行重新整理和發佈,使企業內部信息高速流動,提高生產效率以及知識傳遞速率與利用程度,促進企業內部的交流和協作,從而增強企業處理信息的能力。另外,龐雜的外部信息和信息的快速變化使供應商、分銷商與製造商的協同運作越來越緊密,現代企業必須從注重內部的業務集成轉向企業間的業務協同,而外部網作為企業間合作的紐帶,使企業和外部客户聯繫更加緊密,使企業間知識共享、優勢互補,使企業更好地開拓國際市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