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施工的防排水方法

來源:文萃谷 3.21W

引導語:基坑是在基礎設計位置按基底標高和基礎平面尺寸所開挖的土坑。開挖前應根據地質水文資料,結合現場附近建築物情況,決定開挖方案,並作好防水排水工作。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基坑施工的防排水方法,歡迎參考!

基坑施工的防排水方法

  一、明排水法

宜用於粗粒土層,也用於滲水量小的黏土層。當土為細砂和粉砂時,應採用井點降水法。

集水坑應設置在基礎範圍以外,地下水的.上游。集水坑每隔20~40m設置一個。

集水坑直徑或寬度一般為0.6~0.8m。深度隨着挖土的加深而加深,要保持低於挖土面0.7~1.0m。當基礎挖到設計標高後,坑底應低於基礎底面標高1~2m,並鋪設碎石濾水層。

  二、井點降水

井點降水法有輕型井點、電滲井點、噴射井點、管井井點及深井井點等。根據滲透係數、降低水位的深度、工程特點及設備條件下選擇。

  (一)輕型井點

沿基坑四周以一定間距埋入直徑較細的井點管至地下含水層內,井點管的上端通過彎聯管與總管相連接,利用抽水設備將地下水從井點管內不斷抽出,使原來地下的水位降至坑底以下。在施工過程中要不斷地抽水,直至基礎施工完畢並回填土為止。

井點管直徑38mm或51mm、長5~7m的鋼管,管下端配有濾管。集水總管用直徑100~127mm的鋼管,每節長4m。抽水設備包括真空泵、離心泵和水汽分離器等。一套抽水設備能帶動總管長度100~120m。有單排佈置、雙排佈置以及環形佈置。當土方施工機械需要進出基坑時,也可採用U形佈置。

  (二)噴射井點

當降水深度超過8m時,宜採用噴射井點,噴射井點要用壓氣噴射泵進行排水,降水深度可達8~20m。

噴射井點的平面佈置,當基坑寬度小於等於10m時,井點可單排佈置;當大於10m時,可作雙排佈置。當基坑面積較大時,宜採用環形佈置。井點間距一般2~3m,每套噴射井點宜控制在20~30根井管。

  (三)管井井點

沿基坑每隔一定距離設置一個管井,每個管井單獨用一台水泵不斷抽水來降低地下水位。在土的滲透係數大、地下水量大的土層中,宜採用管井井點。

管井直徑為150~250mm,管井間距一般為20~50m。管井深度為8~15m,井內水位下降可達6~10m,兩井中間則為3~5m。

  (四)深井井點

當降水深超過15m時,改用深井泵即深井井點來降水。可降低水位30~40m,有的甚至達百米以上。

常用的深井泵有兩種類型,一是電動機在地面的深井泵,一是深井潛水泵(沉沒式深井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