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學聯考北京卷文綜地理試題評析

來源:文萃谷 3.15W

2017年北京大學聯考伴隨着最後一場英語科目考完,終於落下了帷幕,以下是本站小編搜索整理的關於2017大學聯考北京卷文綜地理試題評析,供參考閲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2017大學聯考北京卷文綜地理試題評析

今年的地理試卷延續了北京近幾年的大學聯考地理試卷特色,堅持能力和價值觀並重的命題導向。考點基本保持一致,難度略有調整,選擇更加綜合,大題難度稍有下降。但是在改革風向標的指導下,材料內容和出題角度也更加新穎,緊跟時政熱點,充分體現出大學聯考選拔和育人的功能,對大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試卷結構

  二、試卷特點

  1、考點覆蓋穩定,重點突出

通過考點覆蓋情況對比可以看出,今年的考試中自然地理模塊“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包括大氣、水、巖石圈)和人文地理模塊中的“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繫”(包括農業、工業、交通)仍然是佔分大户,分別涉及了46分、24分,總分數達到70分。這兩部分一直是地理科目考試重點,北京卷兩部分分數涉及每年都不低於50分。相信複習過程中對於這兩部分重點把握的同學們應對起來問題不大,已經能夠拿到基礎分數。藉此再一次建議新高三的同學們對這一部分提起重視,未來的複習過程中一定要更加重視掌握自然部分的邏輯關係和人文部分的答題模板,挑主要矛盾先行攻破!

  2、材料更加新穎,側重傳統文化的考察

近幾年北京大學聯考開始向全國卷靠攏,材料選取愈加新穎。從2015年的地理大會到2016年的海昏侯墓,再到今年的一帶一路,時刻緊跟時代大事件。同時,答案設置上開放性也更強,比如40題,“列舉故宮博物院對眾開放旅遊方面應採取的環境保護措施”,其中部分答案無法從課本知識得出,需要結合生活實際中進行提煉,言之成理即可。從材料理解和分析層面上對大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已經無法滿足時代需求。

中國傳統文化依然是重要切入點,引導學生從地理視角思考優秀傳統文化對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例如,節氣是我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表現。選擇題第3題、第5題延續了2015、2016年的考查思路,選項中涉及到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芒種、小暑,考查了學生對優秀文化傳統的瞭解程度,需要學生們注重日常的積累。由此可見,新高三的`同學們,未來複習過程中一定要多關注傳統文化,複習間隙多瞭解社會大事件,培養學科思維和敏感性,提高地理學科核心能力。

  3、注重生活應用和知識聯繫

近兩年地理題越來越偏向考察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不是記背知識點的能力。思考的意思有兩層,一是把知識和原理變成生活中具體的事件,因為真正考試的時候基本不可能直接問我們概念,而都是結合着具體應用案例來考察,比如第5題,我們不僅要掌握地球運動的規律,還要能夠結合具體節氣時間來判斷地球運動情況;另一層意思是注重把握知識上的聯繫,將知識聯繫成一個整體,變知識點為知識網絡。根據近兩年大學聯考分析,我們發現,很多題目不是同學們不會做,單獨拿出知識點大家都會背。我們以選擇題為例,比如今年的第4題,題幹考察的是區域情況,四個選項分別涉及了“地形地勢、水循環、洋流、人口”四個不同的知識點。這些知識點在上課的時候是分在不同章節中,很多同學只是孤立掌握,一旦放到一起就分析不出來。這一點也是近幾年大學聯考着重考察大家,用以區分同學們層次的地方。新高三的同學們如果想衝破90分的大關,除了理解知識點,積累生活知識,更多的是用心思考,把握好知識點聯繫,培養知識遷移的習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