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六年级教学设计及反思

来源:文萃谷 4.86K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童话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接下来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六年级教学设计及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卖火柴的小女孩》六年级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切实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2、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学习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的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3、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走近安徒生,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一、谈话导入:

1、课前游戏,猜童年

2、小结,引入课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第一次)

1、请同学们快读全文,思考:这是一个 小女孩。

2、生自读。

3、梳理文章脉络

(1)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2)引导学生概括出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每次都分别见到了什么?

幻灯出示 火炉 烤鹅 圣诞树 奶奶 飞走

 三、整体研读学习课文1—4自然段

1、过渡:这些都是小女孩美丽的幻想?可现实是这样的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令人心酸的夜晚。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额1—4自然段。

出示:这是一个 的大年夜。(生2回答)

2、生交流(板书 冷)

 四、研读天气寒冷

(一)第三次读书

是呀,“冷”这个字眼在课文中多次出现,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与冷有关句子,用横线划下来,仔细读一读,认真地体会体会。

(二)环境描写体会冷

1、出示:“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

2、指导朗读。

师范读

个别读

齐读:读出字里行间情感起伏变化。

3、小结:语言是有温度的,寥寥几笔的环境描写,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到这个又黑又冷的大年夜。这是一个可怜的小女孩。

(三)人物描写体会冷:

1、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1)指导朗读:“哆哆嗦嗦”是发抖站不稳,走得是怎么流畅呢?注意读出情感起伏的曲线来!

(2)小结:通过直接的人物描写体现出了小女孩的可怜。

还有两处也是直接描写小女孩的冷,我们把它找出来

2、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3、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因什么感觉更冷了)

(1)读一读,“蜷”这个字是什么意思?(身体弯曲,观察字形,就像一只虫子卷缩着身体,这是小女孩受冻的样子,来读一读,再读,不要惊扰无助可怜的小女孩)

4、把三句放在一起我们不难发现,在风雪中,小女孩是越来越冷,身体越来越无力,我们来读读看——

5、她觉得冷,家里也是这样冷啊——

再说家里……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这是一个贫穷的家庭。

6、小结写法:作者就是抓住“冷”,从自然环境和人物形象两方面进行描写,把我们带进了这个寒冷的冬夜,走近这个一个挨饿受冻的小女孩!

 四、感受社会冷暖

1、过渡:然而,同学们,寒冷的仅仅是天气吗?还有什么也是“冷”的呢?

再读读课文,找一找还有什么也是“冷”的。

2、感受“同龄人的欺辱”

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1)谈谈你的体会?

(2)你从哪里看出来,(点击变色),再读一读这句话,你能想象当时男孩是怎样嘲笑小女孩的吗?

男生1说,师启发一定要到位(这是嘲笑吗?加上你的表情,加上你的“笑”)

生2说、生3说。

(2)马车横冲直撞,还有同龄男孩的无情的嘲弄,像冷箭一样,刺痛着小女孩孤独无助的心。回到课文,哪里还写了人心的“寒冷”呢?

3、感受“社会的无助”

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

(1)指导朗读(提醒学生读出情感起伏的曲线来)

A 文章的字里行间都讲述着小女孩的可怜,听出了你强调的是一整天,生活是这样的艰难啊——

B 一根、一个。买一根火柴、给一个硬币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举手之劳,对小女孩却是极大的帮助呀。但是她什么都没有得到,谁还能读出小女孩的无助——

C 谁?周围行人来来往往,却没有人愿意理会这个贫苦的女孩,

D 齐读

(2)小练笔:

A 播放背景音乐,师描绘——:这是怎样的一整天呢?让我们轻轻地闭上眼睛,一同来到这个又冷又黑的晚上。此刻,又冷又饿的小女孩手里正拿着一把火柴,哆哆嗦嗦地向前走着,边走边叫卖……也许她来到了衣冠楚楚的绅士面前面前,……也许她边喊边追赶着乘坐的马车一对贵夫人,……也许无助的她又走到一家喧闹的酒吧门前的,你又看到了怎样的一幕呢?请大家选取你看到的一副画面写下来,一会我们再交流。

B 生练习交流

(3)创造性朗读

A 同学们你看,这比天更冷的是人情啊。让我们那咱们合作着读读,再现小女孩的这一天!

出示: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

……

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师:课文的语句全班同学一起来读。加入省略号的部分的部分请三位同学读刚才写下的画面。(指3生)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女孩这一整天……

B (音乐起)师生合作读

C 抓住时机直接读“社会的冷漠”“家庭的冷漠”

而此刻,正是一个合家团聚的日子——每个窗子里都透着……

她也有家,但是——她不敢回家……

5、感受“家庭的孤独”

她不敢回家……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1)体会到这是一个冷漠的家庭

(2)她爸爸不爱她吗?为什么会因为卖不出火柴而打她呢?

从安徒生的原著中得知,小女孩的母亲已经去世,父亲重病在床,这个家庭被贫穷逼迫得冷酷无情啊。

6、 抓住时机直接读“社会的冷漠”“家庭的冷漠”

而此刻,正是一个合家团聚的日子——每个窗子里都透着……

她也有家,但是——她不敢回家……

4、感受“社会的冷漠”

可怜的小女孩!……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1)体会她的`饥寒交迫

(2)指导朗读

 五、总结延伸

1、回读1—4段:

(1)让我们把目光再次回到童话故事的开端吧——

(2)马车的冲撞、男孩的欺凌,使得她失去了拖鞋——

(3)这本是一个合家团聚的大年夜——

(4)她也有家,但是——

2、总结。(擦板书)因为文章就是这样抓住一个“冷”展现出了小女孩残酷的现实生活,身体是寒冷,更无法抵御是心灵的寒冷。可怜的小女孩将会怎么度过这样的漫漫长夜呢?

  《卖火柴的小女孩》备课心得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出现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这一课原本是为了参加今年的4月份的省首届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而设计的一节备用课。所以呈现出来的是第一课时。

首先我想谈谈自己的备课心得:解读教材不等同于通常意义上的文本阅读,我们要对教材做二度开发。

不论什么作品,选入国小语文教材后就不能仅以一般的阅读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而是要为语文教学所用,为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构筑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服务。本文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一篇几乎家喻户晓的童话著作,许多学生包括我们教师在内,早在启蒙阶段就听过这个伤感的童话故事了。但是今天以教材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而且是出现在六年级这样一个高段的学生的面前,那么这篇文章所承载的功能、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就不一样了。孩子毕竟是孩子,听一个童话故事了解梗概情节容易,但是体悟文本,获得语言、方法和情感的学习、陶冶,还需要教师给予悉心引导,为他们架起通向文本的桥梁。这时,作为教师就得站在学生认知的角度,站在文本整体的高度,从语文学习的角度对本文章的学习进行构建。对教学内容作二度开发。所以,在备课时我考虑到了根据第三学段的学习目标和语文本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避免把解读教材的过程简单地混同于阅读文本的扁平化过程。

第二,我想谈谈自己备课中基本思路

很多年以前,我开过《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节公开课,当时上的是第二课时,我采取变序教学,在复习全文之后,从故事的高潮部分(第五次擦燃火柴直接切入,展开教学,前面几次擦燃火柴则用学生自学和老师点拨的方式开展教学,当时在一定范围内的收到较好的反响。由于这次参加省的素养大赛开的都是第一课时,所以最初我想借用以前的设计思路,一样采用变序教学,沿着整体感知——切入重点段落——辐射全文的思路进行设计,但在说课时,我发现这样的思路连教师都无法跟上,更别提学生了。为此,我重新对文本进行了研读,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我开始了对文章重新解读。

“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叶圣陶)。这就是要告诉我们在细读时,不要忽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要读出每个字词后面的意蕴和味道。学生在对文本的学习过程中,本身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认识——小女孩很可怜、很悲惨。但这仅仅是浅层次的,我们教师还应当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小女孩会这样悲惨?作者是怎样通过文字把小女孩的悲惨生活刻画出来的呢?在对1—4自然段的解读中,我发现了之前被我忽略的隐藏在文字背后的那些深沉的东西:全文都在渲染着一种色调——冷;不少环境描写在读者的脑海里渲染出了这样一种冰冷的世界。小女孩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为什么会看到那些美丽的幻象,因为她寒冷、饥饿、孤单,痛苦。而这些都在1—4自然段中都有文字相照应。而且纵观1—4自然段都可包含着两个部分:环境描写的天气之冷和缺少关爱同情的人心之冷。作者就是这样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层层递进,强化了小女孩的悲惨可怜的形象。、小女孩的悲剧并非是天气的寒冷、自身的贫困,更源自社会、家庭的冷酷造成精神上的受伤。学生深入地品读这些文字,对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有着极大的帮助。对这几段的解读成功了,就能更好地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去真正感受到这篇童话故事里深深的悲伤,否则,直接从擦燃火柴的段落入手,会让学生有脱节的感受,无法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想到这里,原先认为十分平淡缺乏故事情节的文字,一下子变得丰满起来。

第三,我想谈谈本课设计的几个环节。

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步骤上,我紧紧地抓住一条主线——冷。沿着环境寒冷——人心冷漠这两个层进行教学。这是一个……的大年夜入手,让学生先找出有关冷的句子,进行研读,针对第三学段的字词教学的特点,对“哆哆嗦嗦“蜷缩的蜷”采用了随文识字教学,在朗读中,通过指导学生读出情感起伏的曲线这一方法,读中感悟,希望达到文意兼得的效果。在理解感受人心冷漠现实残酷这一层次中,我借助了情境教学的方法,重点体会“小男孩的欺侮”和“这一整天”的拓展想象,通过表演感受和读写结合,感受蕴藏在文字中的深意。

今天这堂课,仅仅作为一堂研讨课,只是希望能呈现出本人对一篇文章的粗浅的认识,有这样一个机会得以与更多教师交流。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