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風俗習慣有哪些及基本介紹

來源:文萃谷 8.81K

滿族主要分佈在中國的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滿族風俗習慣,希望對你有幫助。

滿族風俗習慣有哪些及基本介紹
  滿族風俗習慣基本介紹

滿族進入遼、沈以前,具有精於騎射的特長。7歲左右的兒童即以木製弓箭練習射鵠,女子執鞭不亞於男子。滿族的服飾,男子剃去周圍頭髮,束辮和垂於腦後,穿馬蹄袖袍褂,兩側開叉,腰中束帶,便於騎射。女子在頭頂盤髻,佩戴耳環,穿寬大的直統旗袍,足著高底花鞋。入關以後,滿、漢服裝逐漸趨於一致。曾有一個時期各地婦女穿旗袍甚為流行。滿族的住房,過去一般院內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羅杆”。住房一般有兩間正房,門向南開,外屋有灶,裡屋北、西、南3面有炕。滿族的飲食,過去喜吃小米、黃米乾飯與黃米餑餑(豆包);逢年過節吃餃子,農曆除夕必吃手扒肉。滿族的具有獨特風味的“薩其瑪”至今仍是廣大人民愛吃的點心。滿族實行一夫一妻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十六、七歲即可訂婚,由父母包辦。結婚時,新娘要在南炕上坐帳一日,稱為“坐福”。滿族居民過去忌在西炕或北炕上死人;人死入棺後由窗戶抬出;一般行土葬。

滿族重視禮節。過去,平時見長輩行“打幹”禮,男子曲右膝,右手沿膝下垂;婦女雙手扶膝下蹲。平輩親友相見,不分男女行抱腰接面大禮。滿族以西為上,室內西炕不得隨便坐人和堆放雜物。最主要的禁忌是不打狗、殺狗,不吃狗肉,不用狗皮製品;忌諱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據說主是因為狗在滿族先人的長期漁獵生活中起到了幫手作用,人們不忍食其肉、用其皮,於是逐漸形成這個習俗。

清代以來的300多年間,滿、漢長期雜居共處,關內的滿族已在語言、服飾、習俗等方面與漢族無差異;居於關外各地的滿族人民,只是在滿族聚居的偏僻鄉村中,仍有一部分滿族居民使用滿語,保持滿族的一些固有習俗。同時,從漢族習俗(包括漢語詞彙)中也可找出一些滿族習俗的成份,但滿族群眾模仿漢俗,比漢族群眾模仿滿俗的更多。滿族是一個既善於學習又善於創造的民族,為發揚祖國文化作出了貢獻。

滿族的重要節日與漢族差不多,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中秋節等。

滿族曾信仰多神教的薩滿教,早期分宮廷薩滿和民間薩滿兩種。清代歷朝皇帝舉行各種祭神祭天典禮,如宮廷薩滿設“堂子”祭天,都用滿語誦經跳神。直到20世紀40年代,在東北的寧古塔(今黑龍江省寧安)和愛琿等地,滿族民間仍保有薩滿教。民間薩滿又分以跳神為職業的薩滿和管祭祀的家薩滿兩種,現已消失

  滿族日常食俗

滿族民間農忙時日食三餐,農閒時日食二餐。主食多是小米和高梁米、粳米、乾飯,喜在飯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梁米豆乾飯。有的地區以玉米為主食,喜以玉米麵發酵做成“酸湯子”。東北大部分地區的滿族還有吃水飯的習慣,即在做好高梁米飯或玉米(米+查)子飯後用清水過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時撈出,盛入碗內,清涼可口。這種吃法多在夏季。餑餑是用黏高梁、黏玉米、黃米等磨成面製作的,有豆麵餑餑、搓條餑餑、蘇葉餑餑、菠蘿葉餑餑、牛舌餑餑、年糕餑餑、水煮餑餑(漢語的餃子)等。滿族的餑餑歷史悠久,清代即成為宮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窩窩頭”,也稱小窩頭。滿族點心薩其瑪也成為全國著名糕點。較著名的還有清東陵糕點,也稱清東陵大餑餑,北京小吃墩餑餑,河北承德小吃油酥餑餑,湖北荊州小吃豬油餑餑等。

北方冬天天氣寒冷,沒有新鮮蔬菜,滿族民間常以秋冬之際醃漬的大白菜(即酸菜)為主要蔬菜。據傳用醃漬的方法儲存蔬菜,始於清順治年間。用酸菜熬白肉、粉條是滿族入冬以後常吃的菜餚。酸菜可用熬、燉、炒和涼拌的方法食用,用酸菜下火鍋別具特色。配菜也可用來做餡包餃子。東北地區的滿族,每戶醃漬的酸菜一般可以吃到第二年春天。此外,日常蔬菜還有蘿蔔、豆角等。滿族人民愛吃豬肉,常用白煮的方法烹製。遼寧瀋陽市的那家館是家有100多年曆史的滿族餐館,該店經營的白肉血腸,被譽為正宗的滿族風味。

  滿族節日、祭祀、禮儀食俗

滿族許多節日均與漢族相同。逢年過節,都要殺豬,過年(春節)時每家要殺豬二至三口。農曆臘月八日(臘八節),要用黏高梁、小豆等八樣糧食煮粥,稱為臘八粥。除夕吃餃子,在一個餃子中放一根白線,誰吃著白線就意味著誰能長壽:也有的在一個餃子中放一枚銅錢,吃到便意味著在新的一年裡有錢花。此外還要吃手把肉和特有的點心“薩其瑪”。滿族過去信仰薩滿教,每年都要根據不同的節令祭天、祭神、祭祖先,以豬和豬頭為主要祭品。在大祭時要殺豬,特別是在祭祀祖先時要選用無雜毛的'黑豬(有的還必須選黑公豬),宰殺前要往豬耳朵內注酒,如豬的耳朵抖動,則認為神已領受,即可宰殺。此舉俗稱為“領牲”。有的地方要將豬腸和膀胱放入吊斗掛在杆子上,讓烏鴉來吃,如果三天內被吃掉,就為吉利。然後把全豬卸為八塊,按原樣擺在方盤內,供於家裡屋內西山牆的祖宗牌位下,家人按輩份排列免冠叩頭三遍,再將肉切碎入鍋熬煮,全家圍坐,蘸鹽而食。此時如有客至,只要在祖先牌位前叩頭三次,即可坐下同吃,吃完也不必道謝。滿族人家至今還有逢殺豬時請親鄰好友前來品嚐頭頓豬肉的習慣。過去,在莊稼成熟的季節,滿族還有“薦新”祭祀的習慣,如今已被“上場豆腐了場糕”習俗所代替,即在五穀上場時,用新豆子做豆腐吃,打場結束時,用新谷做大黃米飯或豆麵餑餑吃,以慶豐收。滿族男女青年結婚時,新娘必須先在南炕上坐帳,也有稱“坐福”。直到晚上,才在地上放一張桌子,新娘、新郎要手挽手繞桌子三圈後對飲。

  滿族典型食品

滿族居住分散,各地均有代表性的典型食品,主要有:①白肉血腸。②火鍋。滿族傳統風味菜餚。③酸湯子。遼寧岫巖滿族的典型食品。④清東陵糕點。也稱清東陵大餑餑。最早是清朝皇帝到東陵祭祀祖宗時做供品用的,因此也稱為“祭餑餑”。做供品時有果餡厚酥餑餑、魚兒餑餑、匙子餑餑、菊花餑餑、糊面餑餑、炸高麗餑餑、江米糕、黃米糕、七星餅、雞蛋糕、山葡萄糕、山梨面糕等幾十種。傳入民間製成糕點後,大體上分為大小兩種餑餑。大餑餑每斤八塊,俗稱清東陵大八件;小餑餑每斤十六塊,俗稱清東陵小八件。大小餑餑品種主要有太師餅,鬆餅,玫瑰餅,龍鳳餅,山楂桃。還有無餡的七星點子、八裂餅、核桃酥、到口酥等。

  滿族服飾文化

滿族的服飾在我國的服飾發展中曾產生了很大影響,尤其在清朝統治時期,滿族的服飾更是得到廣大人民的認可和喜愛,傳統的滿族服飾主要包括:大拉翹、旗袍、馬褂、馬蹄底鞋及靰鞡幾種。

大拉翅為清代滿族貴族婦女的一種髮式,在光緒、宣統年間尤為盛行。整個髮式的頂髮梳成圓髻,並於腦後梳成燕尾式。用絨、黑緞或紗製成“不”字形“頭板”,頭板底部用鐵絲製成扣碗形狀,俗稱“頭座”,扣在頭頂髮髻上,以發纏繞,使之固定。這種裝飾在使用時多套在頭上。一般來講,在頭板的正中還會有彩色大絹花作裝飾,稱“端正花”或“頭正”,此外,為了美觀,人們還會在上面點綴上翠、珠、步搖、玉簪及鮮花等,還有的在頭板右側綴一束彩色的長絲穗。

旗袍為滿族婦女的傳統服飾。其特點為立領、緊腰身、右大襟、下襬開衩。在長期演變中,旗袍的裁製不斷受到許多其他民族服裝及外來服飾的影響,日益改進。在20世紀30年代時,旗袍甚為流行,此後,它作為突出東方女性美的一種傳統服飾,一直享譽世界。

馬褂為滿族男子在騎馬時經常穿的一種褂子。經過長期演變,馬褂不僅用於滿族男子騎射時,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經常將馬褂罩在袍子外面穿著。馬褂有對襟、大襟、琵琶襟等多種。較為常見的馬褂多是四面開衩、高領對襟,身長及腰,袖子較短,穿時可將袍袖露於外面三四寸,或將袍袖捲到褂袖上面。現在常見的滿族人所穿的對襟小棉襖,即從馬褂演變而來。

坎肩並非滿族特有的服裝,它是從漢族的“半臂”演變而來。滿族的坎肩可分對襟、一字襟、捻襟、琵琶襟多種。滿族婦女穿的坎肩為了美觀,通常還有繡花鑲邊。坎肩或棉或夾,或絲或布,多是穿在袍子的外面。

馬蹄底鞋是滿族婦女一種傳統的高底鞋,也叫“旗鞋”。滿族婦女流行天足,她們喜歡穿木製的高底鞋,其鞋底中部以木為之,上細下寬、前平後圓,整個外形及落地印痕都和馬蹄十分相似。底一般高三四寸,後來也有七八寸的。在木底的四周包有白布。鞋面有緞有布,其上多繡花卉圖案,滿族婦女忌諱穿素且無花的鞋。還有很多貴族婦女經常在鞋面上用珠寶翠玉等作為裝飾。滿俗,少女到十三四歲時開始穿馬蹄底鞋,民國以後,這種鞋漸絕跡。

靰鞡是一種在農村下層滿族勞動人民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鞋,人們多在冬季時穿用。這種鞋一般是由牛皮或豬皮縫製而成,其內絮有靰鞡草,此鞋輕便暖和,非常適合冬季跑冰、狩獵時穿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