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複習計劃

來源:文萃谷 7.8K

你是否在苦惱九年級語文的複習計劃該如何寫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了九年級語文複習計劃,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九年級語文複習計劃

  九年級語文複習計劃範文一

一、指導思想

以《國中語文教學大綱》和《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7——9年級“語文課程目標”以及我市制訂的《語文考試標準》為指標,立足教材,結合學生實際,研究複習方法,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系統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技能和綜合素養。

二、複習目標

通過複習,使學生對國中階段的語文基本知識有一個明確的、系統的瞭解,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力爭在今年的畢業會考中,語文科的綜合評價指標進入全縣前五名。

三、方法與措施

1、明確目標,立足教材。教師應認真研究《語文考試標準》,明確考試的範圍與目標,對出題動向和題目型別作出科學的分析和預測,以便在複習的過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語文複習應以課本為主,按大綱要求進行知識點的歸納、總結,掌握每課的重點、難點,輔之以少量的練習;並不斷地由課內向課外延伸。複習中,要精選有代表性的訓練題和模擬題進行訓練,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全體參與,分層達標。複習課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應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在當前高中擴招的形勢下,教師更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數“尖子生”身上,而應該更多地關注那些基礎不紮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提出不同的要求,優等生可適當“放”,中等生宜“引”,後進生需“扶”。

3、強化基礎,突出重點。針對會考試題基礎性強的特點,對於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中要求掌握的語文知識和基本篇目,教師應進行適當的梳理,只有理清了頭緒,學生才能思路清晰,複習才有更佳的效果。閱讀理解與作文是語文複習的“重頭戲”,教師應加強指導。在進行閱讀訓練時,應根據不同文體的特點,教給學生一些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漁”,並結合有針對性的訓練,舉一反三,從而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作文複習應重點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導上,從立意、選材、構思、語言等方面進行訓練,淡化文體要求,提倡創新意識。

4、點面結合,講練同步。整個複習過程分為四個階段:一、全面複習(4月上旬——5月上旬):全面複習基本篇目和語文知識;二、查漏補缺(5月上旬——5月中旬):針對第一階段的複習進行小結,鞏固訓練;三、重點突破(5月中旬——5月下旬):對學生在複習中有困難的知識點進行重點突破,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四、總結檢測(6月上旬):全面總結複習情況,檢查複習效果,模擬測試。

5、團結協作,共同提高。本著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原則,加強同科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與資料共享,發揚團隊精神,爭取共同進步。

  九年級語文複習計劃範文二

指導思想

以課標要求來統率和指導語文複習備考,始終把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作為宗旨。複習以“綱”為綱,以“本”為本,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從而形成知識網路,達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

工作目標

力爭優秀率達15%,合格率達95%,均分達81分,整體位次居全市中等水平。

複習重點

以八(下)、九(上)、九(下)教材為重點。

以半命題作文、話題作文訓練為重點。(每週3課時左右)

以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為重點。

複習策略

(一)課本知識的複習

這個階段的複習目的是以教材為本,幫助學生過好課本關,掌握好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由於複習時間短,我們準備採用以下方法:大膽取捨複習內容,打破逐冊複習的方法,確定好重點的冊,然後再分體裁複習。分體裁複習時確定好重點的單元、重點的課文及語文知識,然後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要求,避免學生盲目複習。同時就這些內容一般怎樣考,會出現哪些問題及怎樣應對,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二)知識點歸類複習

在課本知識複習的基礎上,把國中階段要求掌握的知識點作如下幾大類複習:

1、基礎知識及語言運用

這裡面的'知識點多,但主要是要求學生會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問題。也就是要求學生能仿句、能對對聯、能根據一句話提練觀點、能簡明、連貫、得體地使用語言等等。

2、閱讀訓練

(1)現代文閱讀

現代文閱讀是會考複習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我們將對現代文進行分類,即記敘文(包括散文、小說)、說明文、議論文三類,每一類都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通過對近幾年各地會考題研究發現:會考現代文閱讀體裁多樣,題材豐富,意蘊深刻,強調整體感悟。《課程標準》指出:“閱讀評價要綜合考察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理解和價值取向。”因而我們在複習時必須讓學生對每一型別都要涉及,但又不能面面俱到。我們要做到突出重點,抓住難點,授予方法。具體方法如下:精心選取閱讀材料,主要選取意蘊深刻、對學生有情感教育作用的、能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有引導作用的文章;精心設計問題,著重設具有層次性、能考查學生對整篇文章融會貫通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著重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注重方法指導,在解答閱讀題時,我們要求學生不要去關心問題的答案,而要總結有關規律性的知識和解題的思路方法。(整體感知→梳理文脈→篩選資訊→代入問題→確定範圍→前後推敲→組織語言→得出答案。)

(2)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是我國古代文化的重要載體,是現代漢語的源頭,學好文言文是繼承民族優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學好語文的需要。《課程標準》指出,文言文的學習目標是:“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80篇。”文言文閱讀是會考語文試題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強積累,會考命題取材課內的文言文段。在試題設計上“言”“文”並重,即既考查學生文言基礎知識,也考查學生對文意的理解和把握。近幾年來,對文言文的閱讀開始重視對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評價能力的考查。因此我們在閱讀訓練時也要向這一方向發展。

3、作文訓練

作文訓練穿插進行(每週3課時左右)。主要讓學生會學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讓學生明確每一類文章的寫法。以半命題作文、話題作文訓練為重點。形成作文訓練序列。同時讓學生限時作文,養成寫作文的好習慣。

(三)綜合強化複習

這一階段的複習目的是:通過訓練,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閱讀理解和寫作題就很好的訓練了學生的這些能力,因此我們準備重點訓練這些內容。

1、閱讀訓練,前面已講了複習方法,在這裡只是把各種方法進行綜合,從而讓學生提高。

2、寫作訓練

在這一階段,我們準備突出針對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訓練,指導學生。同時強化限時作文。

3、精選部分會考試題,組成幾套專題練習,進行強化訓練。

4、精選幾套會考模擬試題(荊州教科所的4套綜合題)進行近似實戰的強化訓練,注意發現問題,及時指導。在這時應讓學生適應,但要控制次數,防止學生產生厭考情緒。

複習安排

整個複習過程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教師制定好複習計劃,熟悉考試說明,重新鑽研課程標準,通過舉例幫助學生熟知會考內容及題型。第二階段分塊複習,按考試說明指定內容蒐集和整理複習資料,將新舊知識相互溝通,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形成知識網路,促使學生達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目的。第三階段查漏補缺,教師分析學生複習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彌補。作文複習和訓練穿插在階段複習過程中,各階段都以“講、議、練、記”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試前要對學生進行應考心理指導和訓練。

三、具體措施

1、認真學習課程標準和會考說明,分析會考試卷,擬定複習計劃。

2、向學生宣講考試說明。

3、用好複習資料:

必備資料:教科書、教參、會考訓練題、近年會考試卷、各知識點訓練題。

推薦資料:《語文報》會考版、《小小說選刊》、《讀者》、學生作文書。

4、蒐集資料時,務必關注學習技巧、答題方法指導方面的內容。

5、複習過程中,關注每個學生,絕不能打擊學生積極性。

6、務必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複習方法,幫助其樹立學習信心和目標。

複習內容、進度安排表

第一輪

內 容

課 時

日 期

熟悉學習課標及考試說明

2

3、26

熟悉考試內容,詩歌文言文範圍

2

3、27-3.29

第二輪

鞏固語言積累與運用

5

3.30-4.3

記敘文閱讀

5、

4.4-4.11

議論文閱讀

5

4.12-4.16

說明文閱讀

5

4.17-4.24

文言文閱讀

5

4.25-4.30

詩歌閱讀

5

5.5-5.8

綜合性學習

2

5.9-5.10

備註:作文訓練、考題訓練穿插在各知識點複習過程中,五校統考5月中旬

第三輪

強化考試情況分析

1

5月18日左右

語言積累與運用查補

2

5.21-5.22

記敘文閱讀查補

2

5.23-5.24

議論文閱讀查補

2

5.25-5.26

說明文閱讀查補

2

5.27-5.28

文言文閱讀查補

2

5.29

綜合性學習查補

1

5.30

詩歌閱讀查補

2

5.31

作文查補

2

6.3-6.7

考前輔導

2

6.4-6.6

  九年級語文複習計劃範文三

一、指導思想以《語文課程標準》指導,立足教材,結合學生實際,研究複習方法,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系統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技能和綜合素養。

二、時間安排;3月中旬結束新課。第一輪複習3月下旬到四月中旬,以課本為主。第二輪複習4月下旬到5月下旬,結合考點複習。第三輪複習,時間6月,查缺補漏。

三、複習原則

夯實基礎,突出重點,有的放矢,統籌兼顧,具體可行。

複習策略

第一輪複習

這一輪複習也可以叫做分冊複習,以課本為主。主要是課本上的現代文和文言文以及詩歌。現代文複習的速度比較快,以學生自己課外看書為主,重點的東西如重點句子的分析,寫作特色,批註等都記在書上。老師主要點一點音形義特別的或易錯。文言文和現代文不同,時間要多一些。複習中,老師提示多十分鐘重點實詞,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一詞多義,成語,結構方面有代表性的重點句,如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等;意義方面有代表性的重點句,如中心句;翻譯方面有代表性的難點句等給學生講一遍。然後學生根據老師強調的重點,自由複習。對於一些需要背誦默寫的文言文,更要下大功夫,個人自查,組長互查,上報檢查結果,老師檢查。至於詩歌,我們打算以冊為單位,每一冊背誦默寫後,集中整理重點的詩句,注重糾正錯別字。對於沒有背下來的學生,我們一般給學生提一提名句。

第二輪複習

(1)、根據考點複習語言積累與運用

例如名著分類,小說是重點。把教材中推薦的名著進行整理。寓言類:《伊索寓言》;詩歌散文類:《朝花夕拾》、《繁星》、《春水》、《培根隨筆》、《傅雷家書》;小說、傳記類:《西遊記》、《水滸》、《駱駝祥子》、《愛的教育》、《魯濱孫漂流記》、《格列佛遊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海底兩萬裡》、《童年》、《簡愛》、《名人傳》(傳記類)、《昆蟲記》(科普著作)。關於語言運用的複習,主要通過專題訓練來落實。

(2)根據考點複習現代文閱讀這裡的現代文主要指三大文體的現代文,我們打算採取以下方

1、分項訓練,授之以“漁”

此環節的複習是依據會考現代文的考點從詞語深層含義的理解、領會句子的深層含義、理解文意概括具體內容、品味語言等方面展開,複習中重方法指導和實際舉例及演練,讓學生在方法的領會中和實際演練後覺得答這方面的題目遊刃有餘。

理解句子的深層含義也是每年會考必考的題,複習時我們教給學生理解句子的深層含義的方法:①分清含義的類別,是弦外之音還是言簡意豐,是寄深於淺還是託物寓情。依此類別展開聯想,找出實際義。②分析句子構成深刻含義的原因,是語言的凝鍊還是採用了象徵、對比、比喻、雙關等寫作手法。③抓住關鍵詞語,如強有力的動詞,富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詞,以及一些特殊的虛詞,去理解句子的含義。④結合寫作背景理解句意。包括分析文章背景、體裁、作者的寫作意圖。生活經歷以及文中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等。⑤從在文中結構上的作用去理解句意等。

概括文章要點題,同樣教給學生概括方法:(1)尋找段落中的明顯資訊,如開頭總起句、結尾總結句、承上啟下的過渡句等。它們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段落中的議論抒情句往往有助於我們加深理解段意,也要注意。(2)無明顯資訊的段落,應該通讀全段,找出概括性語句關鍵詞語,分析合成段意。這些都無時,要考慮句間的關係,先劃分層次,概括出各層意思,再綜合成段意。(3)恰當利用段中的提示性語言標誌,如“總之”、“因此”、“其實”、“這就是說”等等,其後所跟句子大多跟段意有關。

品味語言題也是常考的點,此類題型比較開放,我們就教給其相對開放的一些品味方法:(1)運用修辭方法的語句可以從它的表達效果即所用修辭的作用來品味。⑵用詞準確生動的可以用換詞比較法來考慮它的表達效果。⑶含蓄雋永的語句品味方法:抓住關鍵詞、結合語境、分清含義型別、結合文章的主旨等方面來考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