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志願者事蹟材料(通用11篇)

來源:文萃谷 2.14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要用到事蹟的情況還是蠻多的,事蹟是對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模範事蹟進行綜合整理所形成的總結性書面材料。那麼事蹟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群志願者事蹟材料(通用11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社群志願者事蹟材料(通用11篇)

社群志願者事蹟材料1

我是1994年3月1日當選為東陽村村委委員,任村婦代會主任至今。在我任職的第一天起,我就發誓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帶領婦女共同致富。

在我走過的二十三年工作歷程中,有快樂也有委屈。前些年計生工作任務重,主要精力放在計生工作上,婦聯工作處於應付狀態。老百姓不理解、不配合,說三道四、指桑罵槐的行為,使我覺得十分委屈,但想到老百姓生兒育女是為了老有所養,老有所靠,是家有勞動力能幹農活,委屈就消了許多。這幾年,隨著國家政策的放寬,人們的思想觀念也隨之發生轉變,我也轉變了自己的工作思路:要在東陽村傳播社會正能量,引導全村婦女做四有新人,建平安、和睦新家園,帶領婦女姐妹共同致富。有了這個想法、我的工作就有了目標、我就去發現、去挖掘、去尋找一切可利用的致富渠道。我們東陽村在澠池縣工業集聚區內,周邊企業、廠礦多,日常工作之餘,我就到各企業去聯絡,到駐村各企業去尋找,去了解企業的工程進度,組織工程隊承包工程,年收入50萬元。自己富了不算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才是真福。在個人工程進展順利的同時,積極協調把村裡適合各種工種的人介紹到企業務工。2005年6月與東方希望簽訂了長期衛生保潔合同,安排村32名婦女到場務工,每人月工資1300元,年收入15600元,村32名婦女一年就拿回499200元錢。2007年4月,噸袋廠在東陽村周邊落戶,聽說招聘女工,立即找廠領導協調,並把這個好訊息立即告訴群眾,鼓勵每個能走出家門的婦女都去報名應聘,結果東陽村60名婦女經過崗前簡單培訓,全部被噸袋廠聘用,最低每人每月收入1800元,一年收入18000元左右,僅此一項,東陽村的60名婦女年創收1080000元。

能走出家門的就近打工了,走不出家門,我就鼓勵她們在家找掙錢的門路,根據她們各自的情況和她們一起尋找致富門。隨著企業的發展,流動人員的增加,鼓勵婦女們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從事服務行業,目前從事服務行業的婦女約60餘人。

能走出家門的就近打工,走不出家門的女人們,我就鼓勵她們在家找掙錢的門路,根據她們各自的情況和她們一起尋找致富門路,就拿我村留守婦女趙明珍來說吧,明珍的丈夫和公公常年在深圳打工、家裡留下了60歲多病的婆婆、和兩個正上學的女兒。應該說明珍照顧好家裡的事就行了,但看到別人都有收入,她不服氣,又無奈。2011年春節就找到我說、“秀玲姐、你看我的條件能幹點啥,在家呆著心煩”。我說“明珍,你家倆女上學一天三頓飯就把你綁死了,不行你就當你自己的老闆吧,你家的情況我瞭解,把你家閒置的煙炕整整,租點地種菸葉吧”。就這樣,我就從中說和,以每畝50元的價格,租20畝地給明珍種煙,農忙時組織巾幗志願者去給明珍幹活,從種到收、裝炕出炕、全程參與,年底一算,明珍樂了,純收入4萬多元。如今,明珍年種煙已達80畝,在她的帶動下,我村又出現種煙大戶艾淑梅100畝、種煙大戶張選霞90畝的連片經營。

當幹部就得為群眾著想,這些年的摸爬滾打,群眾把我當成了親人,當成了最貼心人,她們有啥心理話都願意跟我說。付出就有回報。有時工作晚了,回家路過群眾門口,她們就拉我到她家吃飯,我都婉言謝絕。由於我工作的努力,多次受到市、縣、鄉的表彰,2013年市婦聯張主席一行人專程到我村調研,聽取彙報後,給我村的婦女工作給予了肯定,我村婦女之家被定於市級婦女之家示範村,村婦代會被授予三門峽市婦女工作先進集體。

社群志願者事蹟材料2

作為一名志願者,奉獻自我的愛、身體力行地服務社會,是她一向以來的志向和目標。她立足崗位,服務社會,無私奉獻,為促進志願者活動的深入發展不停奮鬥和探索。在服務群眾需求,弘揚互助風尚中發揮了進取的作用。同時在服務活動中尋求創新的理念和方法,開發志願服務的新亮點、新領域。在參與志願服務中,讓她懂得了什麼是志願者,明白什麼是“奉獻、友愛、互助、提高”,體會到了什麼是“志願付出,歡樂奉獻”,同時也收穫了無盡的感動與歡樂。

樹立形象,強化自身素質和人格修養。她一向把思想道德培養和業務本事學習作為強化自身素質提升、樹立良好形象的前提和基礎,經過自身素質和人格修養的提升,更好的做好志願服務。她一向堅持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我,在思想和行動上同黨中央堅持高度一致,不斷提高思想理論水平,自覺抵制各種不正之風,團結同志,有強烈的工作職責心和事業心,兢兢業業,努力肯幹,全力提高志願服務水平。

立足本職,積極參加志願服務活動。社會工作專業強調“助人自助”,從從社會使命看,強調“扶弱濟貧”,以解決社會問題、滿足社會需求為己任,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作為一名社群工作者,她時刻牢記社會工作價值觀,同時作為一名志願者,她也給自我定下了一個準則:志願付出,排憂解難。

為更好的服務社群,深入開展社群志願者服務工作,她經過社群志願服務組織進取為社群居民排憂解難,有力促進了和諧社群建設。

一是深入社群居民家中,進行走訪慰問,與社群其他志願者一齊去慰問需要幫忙的困難家庭,為他們送去溫暖,使這些困難人員感受到人間真情和社會的溫暖。

二是立足實際,在居民中開展“助力美麗集鎮綠島小區換新顏”、“助力禮貌城市五連創”等為主題的志願活動,以自我的實際行動呼籲群眾增強環境意識,為促進精神禮貌建設做貢獻。

三是利用自我的工作性質,向社群居民宣傳國家的相關政策,積極參與“憶往昔,樹先鋒,喜迎建黨華誕,宣傳教育活動”、“黨旗紅,風氣正,村級換屆共引領,法制宣傳志願者活動”等宣傳教育活動。

社群志願者事蹟材料3

在達鎮居延路疫情防控最前沿,有一群人和“逆行者”不同,他們沒有警服、隔離衣,只有一副最普通的口罩;他們沒有執法證、資格證,只有一張居民都熟悉的面孔;他們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偉業,只是看好自己的轄區;他們沒有誓師會,沒有請戰書,卻同樣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衝鋒在前。他們,就是社群小小網格員。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居延路社群網格員馬玉琴率先投入疫情抗擊工作,她身兼數職,既是“快遞員”、排查員,也是宣傳員。從知疫、防疫、抗疫到戰役的路上,留下一串串堅實的腳印。

從挨家挨戶排查登記、統計查尋外來車輛、發放疫情宣傳資料、張貼宣傳防疫知識告知書;到協助物業人員做好小區消毒和衛生清潔工作,配合小區門衛進出人員車輛登記,無不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在社群公眾平臺及時總結報道疫情防控訊息,利用居民微信群為抗疫發聲,引導轄區居民正確安排假期“宅生活”,不信謠、不傳謠,科學防疫;積極組織居民們排練了大量高質量假期“宅文化”節目,創作出許多優秀作品,部分作品被鎮、旗、盟宣傳部門採納展播,鼓舞了戰役士氣,緩解居民煩躁情緒。

她一直奔波在抗“疫”一線,可謂廢寢忘食:走在大街小巷,走進千家萬戶,和千千萬萬個一線戰士一樣,一個電話,一聲號召,放棄休息,返回到崗,義無反顧地為居民築起一道道防護牆,成為老百姓身邊的“抗疫衛士”。

社群志願者事蹟材料4

壩頭社群廣大黨員幹部視疫情為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湧現了一批敢於擔當作為的先進典型,楊傳成就是其中一位。

楊傳成,45歲,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和退伍軍人,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沒有選擇向多數人一樣呆在家中,而是向社群黨總支主動請纓,以黨員志願者身份迅速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線中。

每天一早便揹負消毒裝置在壩頭社群轄區各小區和志願者一起進行衛生消殺,與社群工作人員共同挨家挨戶摸排重點人員,毫無怨言。用他的話說“我多走一步,多摸排一戶,其他人便少走一步,疫情防控的工作便向前一步!”

在知道防疫物資緊缺的緊要關頭,楊傳成自費捐獻了泡麵、水果、奶茶、消毒水等物資給社群疫情一線的工作者。

用自身行動說明一切,做出選擇“面對疫情,我選擇迎難而上,衝鋒在前,兌現一名共產黨員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承諾”。

社群志願者事蹟材料5

“面對疫情,無所畏懼,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聽黨指揮,勇挑重擔,投身抗疫一線,誓死捍衛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罕井鎮馬村社群組織黨員幹部在上廣場小區疫情防控點,面對黨旗重溫入黨誓詞並進行抗疫宣誓!

為推動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紮實開展,馬村社群緊急設立黨員示範崗,全面落實社群疫情防控各項政策。“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就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共產黨員的身影。社群全體黨員幹部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全力為社群居民生命安全保駕護航,真正使每一位黨員成為一面鮮紅的旗幟,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請大家出門必須登記、掃碼、戴口罩,謝謝配合。”社群黨員幹部切實做到讓黨旗飄揚在一線,身份亮在最前沿,實行24小時執勤,對出入人員、車輛進行嚴格排查、登記,做到嚴防死守,堅決杜絕“疫情隱患”。社群黨員幹部和社群志願者及時對小區居家隔離人員進行不定期電話溝通,瞭解他們的身體狀況和所需生活物資,做到發現困難第一時間幫助解決。對於這些本職工作,社群居民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只有黨員衝鋒在前,把社群居民帶動起來、凝聚起來、組織起來,才能緊緊依靠社群居民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同樣的使命,一樣的責任,這次疫情防控是對黨員初心的一次考驗,也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通過設立黨員示範崗,黨員衝鋒到了防疫一線,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社群志願者事蹟材料6

一年多的志願者生涯,在縣團組織的關心、關懷下,在同志們的幫助、配合下,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忠實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勤勉好學,愛崗敬業,默默耕耘,無私奉獻,認真履行崗位職責,注重個人能力培養,積極向上,熱忱地投身青年志願者行動,立足本職工作、熱心公益事業、扶貧濟困、服務群眾、奉獻社會,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在此將個人情況彙報如下:

一、加強自身素質培養,提高人格修養。

積極學習黨中央的方針政策,牢固樹立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想。端正人品,忠厚待人,謙虛謹慎,光明磊落,團結友善,顧全大局。正確處理與領導、同志和群眾之間的關係,尊重領導,團結同志,服務群眾,做到德為人先,利居人後,愛崗敬業。思想活躍、健康,常常能提出一些好的意見和建議,認真地投入工作中去,能很好地處理好志願者與工作之間的時間問題。思想積極要求上進,不斷提高政治素養,積極向組織靠攏。

二、立足本職工作,深入開展志願者活動

活動一:環保志願者服務活動

同志願者們一起當起了環境衛士,清除環境“牛皮癬”,用小刀刮掉公共設施上和地面上的小廣告,並將地面上的垃圾都清理掉,乾的熱火朝天,使我們生活的環境變得乾淨美好,為環保事業的健康發展添磚加瓦,得到社會的好評。

活動二:愛心獻社會、真情暖人間

無償獻血是一種高尚的行為,是一項崇高的人道主義事業,是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更是新時代青年志願者們的光榮職責,先後參加無償獻血2次,經體檢、化驗合格,獻血800毫升。用自己的血液,點燃別人的生命,我認為很有價值。今後我會繼續堅持獻血,幫助了別人,也快樂了自己。

同時參加了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血樣採集活動。當我們享受生活的愜意,感嘆生命的美好時,那些許許多多掙扎在死亡邊緣,等待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他們飽嘗著常人難以忍受的病痛,與死神進行著艱辛的搏鬥。他們在企盼著萬分之一甚至是百萬分之一配型成功的生命曙光;等待著我們幫助他們重新點燃生命的火種。面對著一條條生命的逝去,發揚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將愛心暫存在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希望儘早的傳遞給那些等待造血幹細胞移植的群體。

活動三:

青年志願者的事業是有個偉大而高尚的事業,這個事業的成就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需要更多的後來者,我只是這個華麗的高樓大廈的一塊磚頭,我所做的一切只是那一點點的修飾物。我深信我們青年志願者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添磚增瓦,我為是一名青年志願者而自豪。

社群志願者事蹟材料7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市政工程服務中心徐龍同志時刻不忘自己共產黨員的身份,積極響應市住建局和中心號召,第一時間以志願者身份迅速下沉至銀灘花園社群集結報道,刻不容緩地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自我價值,彰顯責任擔當。

全員核酸檢測工作開始後,他積極協助銀灘花園社群開展轄區居民核酸檢測工作,天還沒亮,便來到銀灘花園B區檢測採集點,穿上紅馬甲,拿好測溫槍,“大家不要著急”、“保持一米線,佩戴好口罩,開啟健康碼,”他一遍遍的向居民講解核酸檢測前的注意事項,為居民進行資訊登記,引導大家有序排隊,嚴防人員聚集、扎堆。看到隊伍中有老人不懂取樣流程,主動上前協助申請健康碼,對於行動不便的老人,迅速上前攙扶,直至老人做完核酸檢測的整個過程。在他和其他志願者的引導下,居民認真執行疫情防控措施,有序、快速的接受核酸取樣。一個個紅馬甲成為一道道流動的'風景線。

10月25日,他所值守的銀灘花園B區出現一名確診病例,小區進行封控管轄,所有在B區工作人員進行居家隔離。在家隔離了兩日後,核酸結果一直保持陰性,健康碼也未出現變色。“作為一名黨員,我不能閒著,得出力啊”他對家人如是說。經請示下沉工作組組長和社群,可以解除隔離後,他立即下沉到他所居住的藍岸麗舍小區,全身心投入到小區值守和核酸檢測工作中。雖然家就在本小區,但是從未按時在家吃過一頓飯,四歲的女兒在做核酸檢測時才能在志願者隊伍裡尋找到爸爸的身影。

疫情無情人有情,當入冬第一場雪飄然而至的時候,中心疫情領導防控小組向一線的志願者們發放了防護服、消毒液等抗疫物資。劉棠與徐龍兩位同志一大早趕到單位,將抗議物資整理好後立即送到科室每一位成員手上,讓大家在特殊時期第一時間感受到在艱難時刻組織的關懷。回到自己所值守藍岸麗舍小區時,藍岸麗舍物業服務中心也考慮到小區居民買生活物資不便,為業主免費配送愛心饅頭。鑑於疫情原因,為了避免密集接觸,徐龍和其他志願者帶領物業工作人員主動承擔起配送員的責任,冒著風雪,將一袋袋饅頭送到了小區所有住戶的家中,使小區的住戶在這氣溫突變的日子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溫暖。

為了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力和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經上報秀川街道黨委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將戰鬥堡壘前移。他和下沉社群的12名黨員志願者在藍岸麗舍小區門口佩戴黨徽、面向黨旗,再次緊握右拳,重溫入黨誓詞,以實際行動踐行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爭當抗擊疫情的排頭兵,真正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用實際行動展現共產黨員的先鋒本色。

社群志願者事蹟材料8

許海峰同志是城關市政設施養護所的職工,是一名退役軍人,抗擊疫情下沉一線的志願者。寒風凜冽,疫情來襲,他主動請纓,加入了社群志願者突擊隊。當他穿起紅馬甲,紅色志願者徽標貼在胸前的那一刻,作為來自部隊培養的一名共產黨員,心中奔湧著一股熱流——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甘於奉獻是我的初心使命;我是一名戰士,退役不褪色,頑強拼搏是部隊對我的培養;我是一名青年,響應黨的號召,疫情在即挺身而出是我的責任。語言堅定且無畏,行動勇敢且無懼。在來勢洶洶的疫情面前,許海峰同志給自己下了一份抗疫請戰書,毫不猶豫地趕赴抗擊疫情志願者的服務中,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服從組織安排,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青年黨員的抗疫決心。

在抗疫中,他是一名充滿活力的志願者,作為年輕的志願者,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始終衝在前沿。他在門崗卡口值守不分晝夜,勸返外來人員耐心細緻,“疫”不容辭、凸顯擔當,用行動堅守崗位,盡職盡責,化身“衛士”守護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用激情點燃戰勝疫情的信心,努力成為人民群眾危難時刻的貼心人,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青年一代市政人吃苦耐勞、敢於守護,有責任感、有使命感的志願“紅”。

許海峰同志在抗疫一線接到所緊急抽調加入到雁北街道雁園路、雁灘家園核酸檢測點志願工作任務,報到後聽從社群統一安排,維持檢測隊伍秩序,噴灑消毒滅菌、核查人員登記資訊、幫助老年人安裝手機二維碼掃描,特別是22日從清晨到黃昏,他就在人群中逐一詢問還需要幫助的居民,一天下來嗓子都有一些不適,還是默默堅持一遍一遍在佇列裡問詢,社群工作人員對他說,小夥子別急,別太累。他說,沒事,我年輕,做這些工作有意義,我喜歡做。許海峰同志就是用實幹擔當為人民群眾健康築牢生命防線最美的一道抗疫“紅”。

面對疫情,許海峰同志所在的社群成立了青年黨員突擊隊、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他作為隊員,嚴格按照要求參加志願者服務隊抗疫,堅守退役不褪色,盡顯軍人擔當。搬用抗疫物資運送,我年輕我來;夜間卡口值班值守,我是黨員我上;負責“一測二驗三核四詢問”工作,做好“一米距離”秩序維護,我精力好,我幹。作為共產黨員,許海峰同志就是在關鍵時刻能夠頂上,懷著責任,帶著擔當,把築牢抗疫一線使命扛在肩上;作為退役軍人,即使脫了軍裝,依然發揮著軍人退伍不褪色的責任,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錚錚誓言,堅信不放棄,為打贏,時刻準備著。許海峰同志就是這樣以星星之火散發自己的光和熱,時刻準備著用實際行動打贏疫情防控遭遇戰貢獻力量。

許海峰同志連續數日奮戰在抗疫一線,閒下來才能與家中父母視訊,爸媽在通渭,只有他退役後居住在蘭州,疫情期間忙起來就少了對爸媽的問候。與爸媽視訊只要接通就能聽到爸爸急切的話語:蘭州冷不冷?疫情控制住了沒?晚上還去值班嗎?你是年輕人多幹多動,誰家有需要就多幫;母親使勁搓著手叮囑著穿暖和,天冷了記得吃飯!看著爸爸媽媽,聽到爸媽擔憂且疼愛的嘮著家常,一天的勞累頓覺舒緩,此時許海峰就是一個爸媽疼愛的孩子。

許海峰同志作為身穿紅馬甲的市政人,用行動默默堅守著對抗疫的決心,從他的行動中可以看到共產黨員的堅定,退役軍人的剛毅,青年人的勇敢。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讓我們一起勇於向前,同舟共濟、凝心聚力,決戰疫情;讓我們一起為冬日裡的蘭州增添溫暖再接再厲,抗疫到底!

社群志願者事蹟材料9

“花從春走過,留下縷縷芳香;葉從夏走過,留下片片蔭涼。我從青春裡走過,將給自己的人生留下什麼?綻放青春之花,讓每一天充滿縷縷芬芳;撐起愛的枝葉,讓每一天撒下片片蔭涼。我要用無悔的青春耕耘精彩,把愛播撒到每一個學生的心田。”

我是潛江市第二實驗國小的一名教師,當學校要選用一批青年志願者來幫助學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很榮幸被選中,成為二實小志願者當中的一員。在志願工作中,我牢記自己的誓詞,遵守各項紀律,工作周到細緻,服務積極熱情。這使我在贏得了同行的尊敬的同時,也得到了學校領導的一致認可。而這些又彙集為巨大的動力,激勵著我努力把志願工作做到盡善盡美。

一、服從安排,遵守紀律

作為志願者,遵守紀律、服從安排是最起碼的要求。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我都嚴格遵守紀律,欣然服從安排。學校有個網站,我所負責的是在校園文化欄裡更新學校教師的原創文章。志願工作的艱鉅性可想而知。而且,這個工作必需是在每天上完班後回家才能做,白天上一天班,又是上課又是批改作業,花費了很多精力,晚上再在電腦上更新文章,工作的枯燥和乏味也是可以想見的。但是,我絲毫沒有不滿和懈怠,反而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因為我知道,奉獻,是志願者最好的獎賞。

二、熱情服務,細緻工作

到了學期未,就會對老師們在新教育實驗上上傳的文章進行統計。做為青年志願者,我的工作就是把老師們所統計的文章一一進行核對。文章是教師們辛勤的果實,我們在核對的時候當然不能馬虎,當有教師們發的地方不對時,我也會熱情地幫助改正過來。長時間的面對電腦,工作下來,往往是腰痠背痛,只想躺著睡一覺,恢復損失的體力。我想憑著自己的這爹媽毅力,會為志願者工作撐起一片天。

三、以身作則,言行典範

做為志願者,是學校對我的信任。這個自願者的頭銜並不意味著我可以凌駕於其他教師之上,享受某種優待,而是意味著我需要以更大的付出,肩負責任。除了承擔自己的工作之外,我需要做好自己的各項工作,積極地開通部落格,寫好教學文章,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積極認真地上傳新教育線上的文章,並且輔導好學生上傳文章,爭當學校新教育實驗的典範,做好帶頭作用。

我是一名志願者,我的奉獻正是我驕傲的所在。而志願工作留給我的東西,更多,也更為厚重!今後我將一如既往的做好志願者工作。

社群志願者事蹟材料10

近幾個月來始終本著“依託社群,服務社群”的工作宗旨,在服務社群居民需求,弘揚互助風尚,促進社群精神禮貌建設中發揮了用心的作用。

為進一步加快社群建設步伐,深入開展了社群志願者服務工作,透過社群志願服務組織用心為社群居民排憂解難,有力促進了和諧社群建設。協助有關部門做好下崗失業職工的就業諮詢、指導、培訓和擇業介紹等服務,幫忙他們掌握一技之長、重新走上工作崗位;二是深入社群老年群體、“幫孤助殘獻愛心”、“伸出友愛之手,扶殘共度人生”,使孤寡老人、殘疾人及城區“三無”人員感受到了人間真情和社會的溫暖。

始終圍繞社群工作中心,結合社群需要,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長期服務主要是把社群老年人、未成年人、外來務工人員、下崗失業人員、殘疾人和低收入家庭為重點服務物件,採取“一助一”“多助一”幫扶和對社群公共設施的維護服務。如對社群內的老人,以生活、醫療方面服務為重點,為其開展上門服務和醫療保障等方面的服務,做到了社群志願服務與滿足居民群眾最迫切需要的有機結合,與建設和諧社群的各項任務的有機結合。

社群志願者事蹟材料11

峰城社群因無物業,比如一些管道、電路的小問題,專業的管道工、電工不必須能及時趕到。得知社群有需要,xx主動請纓。從那以後,xx的義工身影活躍在峰城社群各個角落。老鄭性格開朗,對居民們十分熱情。到居民家中幫忙時,xx時不時地與他們開玩笑,調解氣氛。

社群內的老年居民因為節儉,購買的多是低檔甚至雜牌物品、電器,質量較差。xx深知居民的難處,對於一些小物品的修理,他經常做到那裡切割一點,那裡補上一節,改裝一下,儘量保證能用,幫居民們省錢。

20xx年初寒潮來襲,社群蔣嶴組居民周國理家的太陽能熱水器被凍裂損壞了。這麼冷的天卻用不上熱水,這可急壞了老人。瞭解到周大爺的困難後,xx不顧風雨和寒凍,第一時間趕到了住在半山腰的周國理家中。經檢查後發現是電磁閥門和水管凍裂,可是該電磁閥門是老式的,已經停產。xx就和社工們輾轉從網上買到了類似規格的電磁閥門,又專門去柴橋買來水管,誰知水管並不太合用,於是他又花了一番工夫進行改造。經過四次的奔波,熱水器最終修好,周大爺能安心地洗個熱水澡了。

20xx年4月,在社群的帶頭下,xx與其他黨員義工們走進一位老人家中,發現老人家的煤氣管只是簡單地用鐵絲紮了一下,可能導致煤氣洩漏。xx就用不鏽鋼的卡箍幫他換上,幫忙他們排除安全隱患。老人十分感動,拉著他的手久久不肯放開。

服務社群居民,最累最難的事情之一就是管道疏通了。很多老小區廚房、衛生間面積很小,尤其是夏天,密不透風的環境增大了難度。在疏經過程中,老鄭把櫥櫃開啟,七十歲的老人打著手電鑽進去、趴在那裡幫居民修管道。居民的房屋管道老化給疏通工作帶來了難度,老鄭卻用手一步一步耐心地將管道疏通好。在別人眼裡又髒又累的活,對老鄭來說只是舉手之勞。義務服務居民,他總是笑呵呵的,從未抱怨過。

燈泡、電線、鐵絲、螺絲釘……xx家裡有一個“百寶箱”,每當社群居民打電話求助時,他就拿起工具立刻趕到居民家中,隨叫隨到,百呼百應。一些小的工具、部件,他還自掏腰包為居民義務服務。社群居民都誇xx是居民的貼心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