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古董散文

來源:文萃谷 7.25K

相信每個人都是一本書,淌過時間的縫隙裡,映在歲月的清波里,他也是。

老古董散文

打我記憶中起,父親就一直住在農村。七年級那年,他因為我讀書而搬到城裡。帶著僕僕的塵和鄉下閒適的節奏,他很難適應城裡生活,幹什麼也都土裡土氣的。有一年中秋節,家人聚完餐很開心,嚷嚷著拉他去唱歌,硬是被他拒絕了,說這是年輕人的樂子,他在家候著就行了,活生生地擾了一家團聚的興致,還被母親嘲笑說是上世紀留下的“老古董”。

就拿身邊的家常便飯來說,很多人都喜歡吃大閘蟹、糖醋里脊、蒜爆魚……但是,父親有他自己的“老三樣”,他喜歡吃糖醋蒜、洋蔥、辣椒醬……現在生活質量好了,冰箱裡的雞魚肉也不斷,可總能看到他跑到廚房,找他的'“老三樣”。當然,還有很多方面,父親展示著他“老古董”一面。單拿我學習來說,就能聊好大一會。他和很多父親一樣,不喜歡說話,也算是沉默的大多數中的一員,有著中國人普遍性格的一面。從小起,不管學習上碰到什麼難題,我都會第一時間找到母親,即使找到了父親也沒有多大作用,因為我知道那個彪炳自己為“文化人”的父親壓根沒讀過幾本書。

有一年夏天,剛搬進縣城沒幾年,父親找的工作股東欠賬,工資遲遲沒有發下來。不巧的是,母親所在的單位被政府收購了,面臨著失業的困境,家中生活一度拮据。喜歡看書的我經常在新華書店帶回幾本書,一些雜書包括《小王子》《王子與貧兒》《十萬個為什麼》《議論文寫作大全》等相繼出現在書架上。那天,一套珍藏版的四大名著吸引了我,只聽到父親堅定地說:“買,我給你錢。”住校留宿期間,回家機會很少,每每給家裡打電話,他都是在電話那邊沉默寡言,很少交流幾句話都是“吃飯了嗎”“最近冷嗎”“還要錢嗎”類似冰冷的問候。也許這就是父親,甚至千千萬為人父最樸實的地方,用簡單的言語表達著無盡的愛。

(二)

16歲那年,面臨著國中畢業留校問題,我一度陷入去留的難題。一方面,母校是所私立學校,教學管理相對來說較為嚴格,班主任也多次勸導我留校繼續讀高中。另一方面,我想去在縣城南關的梅村中學,是全縣公認最好的中學,無論是教學質量,還是教學氛圍,都是一流的水平,但相比較教學管理屬於“寬鬆式”,對於我這“圈養”的學生來說,無疑是個挑戰。惆悵了好幾天的我不知所措,突然接到原來母校高中的招生電話。我才知道他早就私下給班主任說讓我留校。事實證明,三年私立學校生活給予我的不僅是知識的長進,還有生活的自律、同學關係的相處。

有一件事,讓我終生難忘。大學聯考報名時,向來沉默的他硬是讓我報名軍校,他分明知道我從小就想學醫,他分明知道我從小夢想著穿白大褂,他分明知道我從小就期待著救死扶傷,他說自己雖然讀書少但知道部隊是好地方,他說那裡能錘鍊我的意志,他說服了我。我抱著“有棗無棗打一杆”的態度,從面試到體檢,一路“斬殺”全省的豪傑,幸運地來到武警學院。一直到強化訓練結束,我還時不時覺得他有點絕情。我甚至想著退學,想著去醫學院,想著白大褂的聖潔。那晚,隊裡發手機,我給家裡打了個電話,他主動要求給我聊天,“二強,軍校就是你們年輕們作為的大舞臺,有什麼能耐盡情的施展,男子漢就應該有男子漢的樣子。”簡短几句話震聾發聒,他雖沒讀過幾年書,但話語卻熠熠生輝。我相信他的想法很樸素,只是望子成龍罷了。

(三)

警營的生活多姿多彩,除了日常的軍事訓練、專業學習,還有課餘時間組織活動、寫寫東西、拍拍照片等等。可以說,我很成功地轉變了最初的想法,而且從一名地方青年轉變成了一名軍校學員、一名大學生。

一次與家人聊天又說起“老古董”,母親從未有過地誇起父親,說他每次看到部隊的訊息,都兩眼放光,每次看到軍報上的新聞,都看看有沒有我的署名。今年父親節,應《齊魯文學》編輯邀寫了一篇主題為“讚頌父親·感恩父親”的小詩,刊登出來後,雜誌社寄了一份樣刊給家裡,父親看了之後,正兒八經給母親讀了很多遍,還指著雜誌說:“這雜誌得勁,真不孬!”小詩的內容為:“感恩·父親/穿著橄欖綠的軍裝/仰望著微弱的星光/我彷彿看到父親的背影/大雨滂沱中他在焦急等待……”我不知道逝去的歲月裡還有多少感動可以記載,蒼老的印痕裡還有多少溫馨在瀰漫,但我相信他是一本書,扉頁裡是愛的無言傾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