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楊瑛的《一花一世界》散文

來源:文萃谷 5.96K

在榕樹下雀之巢久聞動態童話(楊瑛)的大名,也知她的《一花一世界》已經出版,只是礙於自己淺薄,又害怕在擁有朋友書的同時而欠下無力償還的文債,於是一直未曾對她說:很想拜讀你的書作。我想,若不是這次千里迢迢奔向草原,也許此生與《一花一世界》擦肩而過,而錯過一位好朋友――楊瑛。

讀楊瑛的《一花一世界》散文

認真讀書是自己的一種習慣,認真寫讀書筆記於我幾乎是零。《一花一世界》是自己喜歡的書之一,能寫下這些細碎的文字也是頭一回。

有時喜歡一本書不需要理由,但喜歡《一花一世界》確實有理由。這是一本一上手就叫人安靜的書,安靜讀書於我是一種享受。再說書中的文字一跳入眼簾就鉗住了人的心魄。所以置身於嘈雜的車廂裡,我也迫不及待的捧讀《一花一世界》,整個旅途就在安靜的讀書中度過。

這本書共有五輯及一篇後記。它讓我聽到《春暖花開的聲音》,感動著《落地生根》的故事,被《我的太陽》溫暖著,《天階夜色涼如水》把珍惜美麗寫到了極致,《青草更青》是綻放在生命中的美麗,小小的郵票寄深情。此書很別樣,即沒有序,也沒有跋。文章內容的時間編排也是倒置的,換言之,讀者的閱讀是從楊瑛2005年的文字開始,逆著時光追尋到她的1990年的墨跡。沒有序,沒有跋,我想自然是楊瑛的一種用心,是讓讀者不受他人的序與跋的影響,也就不會帶上“有色眼鏡”走進她的作品。直接走進作品,讀者與作品的距離自然就是捷徑了,而且沒有他人引導下的閱讀才是真正有個性的閱讀。我想這也是楊瑛對讀者的更高要求。

全書的開篇之作《繁華,不過是一掬細沙》,僅標題就是一串雋永的文字,文章寫的是幾個北漂的同學的不同人生。這其中楊瑛告訴我們的是:不同人生的相同之處是各自艱難地走自己的路,有過的輝煌也只是過眼煙雲。細想人生真的不過如此。

真沒料到的是,年輕的楊瑛能寫出我曾經歷過的“文革”的相關文字《歷史中的感動》。這是她讀過《沉淪的聖殿》後,對人生對文學有了另一個層次的思考而留下的文字。字裡行間讓我感知到與我年齡跨度如此大的楊瑛與我的'心距卻是那麼的靠近。感動她和我們一樣敬重那些在黑暗歲月裡默默寫作,堅守精神聖殿的那些佼佼者如食指、北島、多多、芒克……以及守護者趙一凡。這些人為了支撐起葉,支撐起花,甘願化為了根和泥土。他們用自己的心靈譜寫了中國現代歷史的詩篇,純潔永恆的詩篇。

《歷史中的感動》是一篇能把讀者立即拉回到那個特殊年代的好文章。那時的人與事都會在眼前漸漸清晰,會歷歷在目,有的甚至揮之不去,那些已經遠去的背影讓我淚眼模糊。

她在文章中之所以能說《沉淪的聖殿》這本書是在尋根,在還原歷史,在使迷失的靈魂重返精神的家園。我想她一樣有著高尚的靈魂與偉大的精神。

《禪寺鐘聲》這篇文章勾起自己閱讀馬明博的《天下趙洲生活禪》的慾望。至今還未覓到此書,一直放心不下。很佩服楊瑛在讀過《天下趙洲生活禪》後能深刻感悟到:“善心即大地,包容乃天空。大地和天空之間,是一群小小的人兒。這群人兒時而負累,時而困惑,所以,禪寺的晨鐘會把我們在迷濛中喚醒,晚鐘會使我們在喧囂中沉靜……而平常心是通往生活禪的橋樑。”這使我想起曾經讀過聖嚴法師著的《禪與悟》,也是一本讓人心靈昇華至無我的好書。

透過文字,我們看到一顆善良的心跳動著,一雙慧眼閃爍著,一個美麗的聲音在呼喚著。為《找爸爸的孩子》發自肺腑的呼喚:“如果你見到它們的爸爸,請你要勸他們回家。”“如果你們做了他們的新爸爸,請你一定要溫柔地對待找爸爸的孩子。”我想這篇文章不僅感動那些找爸爸的孩子,一樣也能感動那些已經離異或者想離異的父母

《千江有水千江月》是三位蒙古族女人素描的標題。文中的三個女人都把愛給予了丈夫和孩子,她們好像是自己的影子。

我喜歡這句佛家偈語:“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極美妙的詩句。

《千江有水千江月》映入眼簾的那一刻,耳畔頓時響起音樂家何訓田的《千江月》的優美旋律,眼前出現了千江月的神奇美妙的畫面,心想,我若掬一捧水,那天上的明月也落在了我的手中。楊瑛的一個標題盡令人如此的陶醉。

這篇文章帶給自己的又是什麼呢?它讓我想起自己的知青生活,所以倍感親切。和文中的熱血知青哈斯一樣,唯有我們這代人才能經歷那個特殊的年代,時代把我們打造成了能超越困難的一代人,而我們心中的夢卻在平實平淡的生活中只能深藏在心中,或者把自己的夢寄託在孩子的身上,自己終究只能平淡地走過一生。

楊瑛的文字是從心靈深處走出來的,總能代表你的心聲而感到彼此相通。她的文字並不華麗,卻像一股澄澈的甘泉一個勁的往你心裡滲透,一種纏綿的滲透,無法拒絕的滲透。這樣的滲透會讓心感到格外的舒展與滋潤,《一花一世界》於我是心靈的觸控。

讀過《一花一世界》後,我想起林清玄為張曼娟的《人間煙火》作序時說的一段話:“要為張曼娟的《人間煙火》寫序時,我老是想起海邊的那一幕,想到無所隱藏、無所顯露也可能是天生的品質,有的作家窮畢生之力也追求不到,有的作家則生來如此,張曼娟的文字與思想令人動容是與生具足的。”我想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楊英文字的感覺。

楊瑛手中握著一支天生的筆,寫出的是自然質樸的文字。其實,寫文章與做人一樣,最難的是自然與平淡而不是賣弄。最難做到的,楊瑛卻做到了。不信,你可以翻閱全書,但凡能拿來賣弄的名聲、地位、學問、財富等等,她都不曾拿來賣弄。

書乾淨,難能可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