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養隨筆:區角活動案例反思師幼互動

來源:文萃谷 3.04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經典的隨筆都有哪些?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教養隨筆:區角活動案例反思師幼互動,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養隨筆:區角活動案例反思師幼互動

“神奇的篩子”是我在科學區指導幼兒探索的系列案例。在這一個活動中我選取了幾個階段的指導片斷,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描述記錄。這則案例體現了我在指導區角活動時的一些觀點與做法,同時,在記錄與反思的過程中,也整理了自己的思路,得到了一些啟示。

一、活動背景:

最近幾次區角活動由於缺乏新材料的投入,幼兒對科學區的興趣逐漸減退。正在我努力思索、尋找新的探索點時,一個偶然的事件給我們的活動注入了新的“血液”:幼兒在搬運自然角物品時不小心將一些種子和乾果混在了一起,大家紛紛討論、嘗試分離的方法:“呀,怎麼辦?”“快撿起來。”“用掃帚掃一掃要快。”“老師,怎麼樣才好呢?”於是“篩子”的活動就這樣產生了。

二、片斷描述與簡析

片斷:

區角活動的時間到了,在巡視一圈後我將注意力轉到今天活動的'重點——科學區。南南和涵琦已發現了今天的新材料:黃豆和沙的混合物、篩子、勺子、筷子等,他們正饒有興趣的在研究,但又不知所措。於是我輕輕的進入,告訴他們:我不小心把黃豆和沙混在了一起,你們想辦法把它們分開好嗎?他們一聽來了勁,開始有目的的想辦法,涵琦用勺子,城城用筷子一粒粒夾。這樣速度很慢,但他們卻很投入。我幾次想上去提醒他們可以用篩子試試,但都忍住了。

過了一會兒,南南開始去翻看其它的工具。他發現了篩子,端詳了好一會兒,然後用篩子去舀黃豆和沙,沙從篩子的孔中漏了出來,南南對這個發現很驚喜,馬上告訴涵琦,於是涵琦也開始用篩子操作。

我靜靜的看著他們,由於第一次操作,他們的方法掌握的不是很好,幾次下來,沙撒了一地。我還是靜靜的觀察著,連續多次後,涵琦可能從“分”的新鮮感中慢慢轉移到尋找合適的方法中,開始用勺子舀混合物到篩子中,但在移動篩子時還是把沙漏到了桌上。我真想去幫助他,但最終還是忍住了。就在這時,涵琦找到了好辦法:他用一個小臉盆接在篩子的下面,再把混合物用勺子舀到篩子中,這一次總算沒把沙弄到桌上。涵琦繼續在全神貫注的操作,南南看到他的好方法後也開始模仿。我微笑著走開了。

簡析:

教師以極大的耐心和欣賞的態度來觀察幼兒的言行。當幼兒並沒有選擇篩子而是用筷子和手一下下分離混合物時,教師並沒有急於去提醒,而是耐心的觀察等待,幼兒在滿足了一時的新鮮感後便通過觀察“工具”發現了篩子,並用它進行嘗試。這是幼兒自己的發現,對於他的影響是不同一般的,更重要的是能養成他良好的、積極的探索習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