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禮物 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2.38W

去年生日,媽媽送我一本書——《成長的禮物》。書皮上赫然印著這樣的字:“影響了美國五代人的經典暢銷書”,“有史以來全球最暢銷圖書第三名”,“全球銷量超過1億3千萬冊”。我被這幾句話震撼,開啟來翻閱。

成長的禮物 讀後感

作者:麥加菲,全名:Willinam Holmes McGuffey,中文翻譯是威廉.H.麥加菲。1800年9月23日出生於俄亥俄州。1826年畢業於華盛頓大學傑斐遜學院。他被譽為美國的“民族教育家”,曾擔任過邁阿密大學語言學教授,俄亥俄大學校長。他還擔任過維吉尼亞大學道德哲學系教授,並擔任過美國教育部部長等職,1873年逝世。

版序上說,《成長的禮物》於19世紀上半葉出版後,被美國人奉為可以代代相傳的經典作品,至今仍暢銷不衰。它被美國各州的學校定為最佳課外讀本,或課堂上學習的基本用書。它對美國整個民族的價值體系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它浸透道德原理,強調勤奮、誠實、善良、慈悲、助人,以及對國家的忠誠等優良品德。它用優美的文字和激動人心的情感衝擊著美國人的心靈,它培養了美國孩子和成人的閱讀能力。

最令我感嘆的是這一句:“它至少影響了美國五代人,如果你能找到一個五世同堂的大家庭,你會驚奇地發現,從高祖到重孫,他們能異口同聲地背誦《成長的禮物》中的優秀篇章。”

《成長的禮物》,嚴格來講,不是麥加菲本人的絕對原創,而是他編選的。他將很多蘊含人生道理的小故事蒐集起來,集中起來。假如說一個小故事是一顆小小的星星,那麼當這些小星星匯聚在一起,就有了不可小覷的光芒萬丈。全書裡有很多小故事:有的長,要好幾頁;有的就很短,只有了了百字左右。故事的型別也有很多,有傳記,有日常生活,有傳說,有童話。這樣,每一個讀者都可以從書裡找到自己喜歡的篇章,這也許就是這本書讀者如此眾多的'一個原因吧。給我印象很深的,有下面幾個小故事。

“堅持的價值”:約翰學著放風箏,可是一次又一次失敗,終於沒有了興趣。姑姑告訴他,不要氣餒,只要“再試一次”,然後“再試一次”。最後,小約翰的風箏終於飛上了天空。

——只要是正當的事,失敗以後務必要記住,再試一次。

“最難說的字”:喬治被一個很長的單詞難住,認為這是世界上最難讀的詞。而他的爸爸告訴他,世界上最難說出的字其實是“NO”。喬治在上學途中被同學慫恿去剛結冰的河面上玩,他知道不應該,知道有危險,可是不願意被別的孩子嘲笑膽小,最後掉進冰河。

——當你遇到做錯事的誘-惑的時候,記得,要勇敢地堅定地說“NO”。

“艾米沒有賺到錢”:索頓先生對小姑娘艾米說,只要她幫忙去摘黑草莓,就可以換到錢。艾米正需要錢,她非常高興,趕緊開始準備。她計算能賺多少錢,要怎樣摘,所有的時間都用在計劃和準備上了,結果別的孩子把好的草莓都摘光了。

——辦事要儘快著手,一個實幹者勝過一百個空想家。

“站在母親的墓前”:母親生病了,想小姑娘倒一杯水。小姑娘非常不情願,媽媽問了一句話,“難道我地女兒就連為她可憐的、生病的母親端杯水也不肯嗎?”她後來去倒了水,可是非常不情願。等晚上她想去給母親道歉的時候,她發現母親已經死了。而母親那句責備的話語,永遠縈繞在女兒的耳邊。

這是一個外國版本的“子欲養而親不待”。永遠不要忘記,在母親活著的時候給她愛。

“海水為什麼是鹹的”:這是一個傳統的童話故事。窮弟弟得到了一個石磨,可以磨出所有好東西。富哥哥搶了過來磨鹽,希望賣更多的錢。鹽太多了,船沉了,富哥哥淹死了,海變成了鹹的。

做人永遠不能太貪婪。貪婪的最後,就是毀滅。

“鐘擺的牢騷”:鐘擺和錶盤爭執,誰更加盡職。兩人爭論不休,後來一起罷工,鐘不走了。後來兩人又一起爭功,拼命努力的加速,結果是,鍾又快了。

鐘的價值在於準時。而鐘擺和錶盤的任務只在於恪守本分。怠工和爭功的結果,都是一樣弄丟了鍾本身的價值。

我想這本書打動我的地方就是,這些淺顯的道理,要能完全做到是很不容易,但是如果我可以做得更像更好,我知道,我能夠更加成功,更加被別人接受,生活得更加快樂。也許這就是這本書的價值。或者說,人生的價值。

熱門標籤